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上的转折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4月01日23:37:41 星期一), 转信


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上的转折点
 
作者:周明
 
    1942年4月,经罗斯福总统批准,由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挑选了美国陆军
航空兵中的传奇人物,曾在二三十年代创造多次飞机竞速比赛记录和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仪
表飞行的优秀飞行员杜立特尔中校,组织16个B—25轰炸机的机组人员,经短期强化
训练后,于4月18日在杜立特尔的率领下从海军的航空母舰上起飞,成功轰炸了东京。
这次空袭给日本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极大震撼了日本朝野,并使日本军
界对珍珠港事变后的战略进攻方向的争论有了结果。原先陆军主张进攻澳大利亚,海军则
力主进攻中途岛,并乘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但是东京遭到
空袭后,日军大本营感到了来自东面的威胁,使一切反对中途岛作战的意见烟消云散。
  1942年5月5日,日本大本营奉天皇敕令发布《第十八号命令》,正式下达代号
为“米号作战”的中途岛作战计划。该计划的目的一是占领中途岛,二是消灭美国太平洋
舰队。还要对阿留申群岛进行佯攻,以分散牵制美军。
  日军将动用航空母舰8艘,水上飞机母舰5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13艘,轻
巡洋舰9艘,驱逐舰68艘,潜艇24艘,扫雷舰5艘,运输舰16艘,后勤补给舰21
艘,飞机700架,陆军8600人,海军23000人的庞大兵力来执行这一计划。最
高指挥官为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
  作战序列为:
  一是主力编队,由山本五十六指挥,下辖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搭载舰
载机19架,水上飞机50架,战列舰7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1艘,补给舰3艘
。担负策应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任务。
  二是机动编队,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下辖航空母舰4艘,搭载舰载机272架,战
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21艘,补给舰8艘。负责对进攻中途
岛的空中支援,并寻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
  三是登陆编队,由近藤信竹中将指挥,下辖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搭载
舰载机23架,水上飞机40架,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
2艘,运输舰12艘,运载陆军5800人,负责在中途岛登陆。
  四是北方编队,由细萱戌子郎中将指挥,下辖航空母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搭
载舰载机82架,水上飞机10架,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4艘,潜艇
6艘,扫雷舰5艘,运输舰4艘,载陆军2800人,负责在阿留申的登陆作为佯攻。
  五是先遣侦察编队,由小松辉久中将指挥,下辖轻巡洋舰1艘,潜艇18艘,负责在
中途岛与夏威夷之间建立三道潜艇警戒线,侦察美军的动向。此外还有冢原二四三中将指
挥的以南洋诸岛为基地的210架飞机,担负空中掩护。
  该计划规定6月2日侦察编队的潜艇进入预定阵位。6月4日对阿留申群岛进行空袭
。6月5日对中途岛进行空袭。6月6日实施对阿留申群岛的登陆。6月7日代号为N日
,实施对中途岛的登陆。整个计划组织严密,规模宏大。这一行动的耗油量几乎相当于海
军在和平时期一年的耗油量,甚至还有人说所有参战军舰的甲板面积总和比中途岛的面积
还大。但该计划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犯了分散兵力的兵家大忌,当时日军在太平洋
上占有绝对优势,只需集中全力实施进攻就可获胜。却反而把部队分散为几个相距遥远难
以相互支援的编队,削弱了自己的优势,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埋下失败的契机。
  中途岛位于北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航线中点,因而得名,距旧金山和横滨均为280
0海里,距珍珠港1100海里。由沙岛和东岛两个岛屿围成一个直径约6海里的圆形环
礁,陆地面积47000平方公里,是个天然良港。1867年被美国占领,1903年
起美国在岛上建立海军基地和海底电缆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军在中太平洋的
重要的海空基地。
  美军自珍珠港事件后,在太平洋上的局势极为严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要求情
报部门密切关注日军的战略动向,太平洋舰队情报部门在负责人罗彻福特中校的领导下,
开展了艰巨的工作。罗彻福特人称“魔术大师”,精通通信和情报分析,凭借着丰富经验
和娴熟业务,破译了日军的通信密码,认为日军已结束了印度洋作战,正集结兵力准备在
太平洋上发动新的进攻,但具体的进攻地点和时间仍没掌握,在截获的日军通信讯号中,
有一个代号为“AF”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多,他判断这是中途岛的代号,但无法确定,于
是心生一计,要求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通过海底电话命令中途岛基地用明码报告淡水设
备故障,用水困难。两天后截获日军电文:“AF缺水,攻击部队带足淡水。”一切真相
大白。几天后,又破译出日军有关作战计划的电文,彻底掌握了日军参战部队、兵力部署
、航行路线等核心机密。据此尼米兹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紧急磋商,制定了应战计划。虽然
美军掌握了敌情,但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由于兵力太少,作战失利将难以避免。
  根据应战计划,美军迅速加强了中途岛的防御,至6月3日,美军在中途岛的飞机已
增至120架,守军增至约3000人,还在岛屿周围的滩头布设了大量障碍物。关于海
军兵力,美军在太平洋上原有5艘航空母舰,1艘战沉,1艘因伤在本土修理,尼米兹于
获知日军进攻的当天即5月16日,就命令在太平洋上所剩的3艘航空母舰火速返回,5
月26日和5月27日,以“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为核心的第16特混编队和以“约
克城”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第17特混编队分别回到了珍珠港,但“约克城”号在珊瑚海
海战中受伤,是拖着长达十海里的油迹回来的,按正常情况,修复工作需几个月,但战争
迫在眉睫,尼米兹命令修船厂以最快速度修复,并亲自参加了修复工作,在工匠们的努力
下,使该舰三天里就基本修好,为作战增加了一支可观的力量。就在紧张的临战准备时,
第16特混编队司令哈尔西中将却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经他推荐尼米兹任命第16特混
编队的巡洋舰部队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少将代行指挥。为能尽早发现来袭之敌,美军在中途
岛以西约700海里、300海里、150海里分别部署1艘、3艘、6艘潜艇,进行巡
逻,在中途岛西北部署2艘潜艇作机动巡逻。并从五月底开始每天派出22架水上飞机对
中途岛以西700海里按不同扇面进行长达15小时的巡逻搜索,以便在日军舰队进入攻
击距离之前就能发现。
  5月20日,山本发布最后命令。并进行了大规模实战演习。
  5月22日,美军组建北太平洋部队,加强阿留申的防御。下辖重巡洋舰2艘,轻巡
洋舰3艘,驱逐舰14艘,潜艇6艘。
  5月25日,日军作战准备一切就绪。同一天,罗彻福特破译出了最后的内容,向尼
米兹报告日军将于6月3日进攻阿留申,6月4日进攻中途岛。
  5月26日,日军登陆编队从塞班岛和关岛起航。北方编队从陆奥湾起航。
  5月27日,正是日本海军节。三十七年前的这天,日军取得了对马海战的胜利。值
此吉日,日军机动编队从柱岛锚地起航。
  5月28日,美军由2艘航空母舰,5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组成
的第16特混编队从珍珠港起航。 
  5月29日,日军主力编队和登陆编队先后从柱岛锚地起航。
  5月30日,美军由1艘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5艘驱逐舰组成以弗莱彻少将为
司令的第17特混编队从珍珠港起航。同一天,日军伊—123号潜艇到达弗伦奇环礁,
准备为执行侦察任务的水上飞机加油,不料发现那儿有2艘美舰在游弋,二十四小时后,
美舰仍未离开,日军只得取消了原定的侦察计划。
  此时,日军已发现美军的电讯量明显增加,并在距中途岛700海里处就遭遇美军的
巡逻飞机,说明美军已提高了戒备,但日军却并未更改计划。而在日军的潜艇到达预定的
警戒线之前,美军的两支编队就已通过了,所以日军对美军舰队的行踪毫不知情。结果使
偷袭者反遭偷袭。
  6月2日,美军两支编队在距中途岛260海里代号为“幸运点”的海域会合。共有
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14艘,舰载机233架。由弗莱彻少将统一指挥。
同时对本土也加强戒备,7艘战列舰因航速太低又无驱逐舰护航,未派往中途岛,留在美
国西海岸。西部沿海城市旧金山,洛杉矶都停止民用广播,改为战时军用广播。在夏威夷
,海军陆战队进入戒备状态,珍珠港已经停工停市,并由工人和职员组织了民防义勇队在
街上巡逻。
  6月3日,日军北方编队按计划出动飞机空袭阿留申群岛的首府荷兰港,摧毁了一些
地面设施。由于美军早已知道日军计划,并未派部队北上,日军的佯攻没有达到目的。
  同一天上午8时,美军的巡逻飞机发现日军登陆编队。尽管飞行员误报为敌主力舰队
,尼米兹和航母编队的指挥官都对照情报判断为登陆编队,按兵不动,继续组织侦察搜索
。中午过后,中途岛派出17架B—17轰炸机攻击日军的登陆编队,未获战果。入夜后
,美军又出动4架装备雷达的PBY水上飞机进行夜袭,于黎明时分击伤“曙光丸”号油
船。美军根据3日的战斗接触,预料到4日必会受到日军的袭击,做好了一切准备。
  6月4日4:30分,日军机动编队到达中途岛西北240海里处,派出7架侦察机
对东南海域进行分区扇面搜索,“利根”号巡洋舰的侦察机因弹射器故障,未能按时起飞
。南云决定先空袭中途岛,4:45分,起飞108架舰载机,其中战斗机,轰炸机和攻
击机各36架,由友永丈市海军大尉担任领队长机。当第一攻击波刚起飞,南云就命令起
飞9架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另有9架战斗机在甲板上待命,随时准备起飞迎战。
  5:45分,美军巡逻飞机发现来袭的日机,立即用明码向中途岛报告。
  5:47分,另一架美军巡逻机发现了日军机动编队。
  5:55分,中途岛的雷达发现日机来袭。6时,拉响战斗警报,并起飞26架战斗
机迎击。双方飞机在距中途岛30海里处遭遇,随即发生空战,美机被击落16架,有4
架因伤在海上迫降,还有4架被击伤。日军只损失2架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顺利飞临
中途岛,尽管美军高炮火力非常猛烈,却阻止不了日机的空袭,日军以4架轰炸机被击落
的代价,炸毁了发电厂、储油罐、机库等一些地面设施。由于美军早有准备,岛上的飞机
都升空躲避,所以友永在返航途中要求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攻击。
  6:07分,弗莱彻命令斯普鲁恩斯根据巡逻飞机报告的日舰队位置进行攻击。斯普
鲁恩斯准备继续航行缩短同日军的距离,于9时再起飞飞机。参谋长布郎宁上校认为如果
7时起飞的话,将在日军攻击中途岛的飞机返回着舰的有利时机时到达,斯普鲁恩斯采纳
了他的建议,于7:02分命令“企业”号起飞14架鱼雷机、33架轰炸机、10架战
斗机,“大黄蜂”号起飞15架鱼雷机、35架轰炸机、10架战斗机,共117架飞机
前去攻击。留下8架轰炸机和36架战斗机用以自卫。而弗莱彻考虑到侦察机只发现了日
军2艘航母,保留一半飞机备用,只于8:30分起飞了12架鱼雷机、17架轰炸机、
6架战斗机。
  7:10分,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岸基飞机开始攻击日军舰队。首先是菲伯林上尉率
领6架TBF“复仇者”鱼雷机对日军2艘航空母舰进行攻击,在日军战斗机的拦截下被
击落5架,仅1架投下鱼雷,也未击中。接着柯林斯上尉率4架B—26轰炸机对“赤城
”号航母集中投射鱼雷,均被躲开,反被击落2架,返回中途岛的1架鱼雷机和2架轰炸
机都受了伤,无法参加以后的战斗。
  南云见美军岸基飞机威胁较大,而凌晨派出的侦察机又没发现附近有美军军舰,所以
于7:15分下令在甲板上待命攻击美军军舰的鱼雷机卸下鱼雷,换上炸弹,准备转用于
攻击中途岛的地面目标。
  7:30分,从“利根”号起飞的侦察机报告在距240海里处发现10艘美舰。此
时日军的鱼雷机都在机库里换装炸弹,无法起飞。如果美舰有航空母舰的话,出动飞机前
来攻击就极为不利了,南云急令侦察机查明美舰舰种。日军实在太不走运,这架侦察机如
果不是因弹射器故障而延迟30分钟起飞的话,就可在南云下达换弹命令前发现美舰,这
样日军的鱼雷机就可立即起飞,而不是现在的尴尬局面。
  7:45分,南云命令暂停卸下鱼雷,根据形势再做决定。
  7:55分,美军的岸基飞机又来了。先是亨德森少校率领的16架SBD“无畏”
俯冲轰炸机,由于飞行员都是刚从航校毕业的新手,没有俯冲轰炸的经验,亨德森只好从
600米高度进行下滑攻击,被击落8架,重创6架,投下的炸弹都没命中。紧接着是斯
威尼少校指挥的15架B—17轰炸机从6000米高空投弹攻击,由于投弹高度太大,
也无一命中,反被击落2架。最后是诺里斯少校指挥的11架SBC“地狱俯冲者”轰炸
机飞临日舰队上空,在日军战斗机拦截和舰炮射击下,被击落5架,只有4架进行了攻击
,也未获战果。
  8:09分,日军侦察机报告美军舰队编成是5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没有航母。
南云这才放心,因为美军岸基飞机不断出现,威胁甚大,所以命令继续卸下鱼雷换上炸弹
,准备攻击中途岛。
  8:20分,日军侦察机紧急报告在美军舰队后面似乎有1艘航母。南云分析这样规
模的舰队应有航母,马上下令停止换炸弹,重新装上鱼雷。这一连串的换炸弹换鱼雷的命
令,使得日军航母的甲板上和机库里非常混乱。炸弹鱼雷由于时间仓促,都堆放在一边,
而未及时放入弹药舱。日军的军械员并未意识到这是在为自己挖掘坟墓。
  8:30分,日军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批飞机飞回母舰上空,准备降落。这时南云处于
左右为难的局面,如果先让甲板上未完成准备的第二波飞机仓促起飞,可能会因缺少战斗
机掩护而损失惨重。如果先清理甲板让第一波飞机降落,又可能会失去战机。参谋长草鹿
龙之介少将和“赤城”号的飞行长渊田实中佐都认为应先清理甲板,让第一波飞机降落,
再组织第二波攻击。于是南云命令将在甲板上的飞机收入机库,腾出甲板让第一波飞机和
在舰队上空即将耗尽燃料的巡逻战斗机降落。8:37分,开始接收飞机着舰。15分钟
后,回收完毕,机库里疲惫不堪的地勤人员放下尚未完成的换弹任务,为这些飞机加油、
装弹。9:18分,执行巡逻任务的战斗机也全部降落完毕,机库里一片忙碌。50架战
斗机加油装弹完立即起飞,在舰队上空巡逻警戒。
  在回收飞机的作业基本完成后,南云下令沿30°航向以30节航速北进,以尽快占
领有利的攻击阵位。就在此时,来自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开始了。最先飞抵目标海域的
是“大黄蜂”号的35架轰炸机和10架战斗机,却未发现日舰,这是因为美机是从高空
飞去,云层影响了观察,加上日舰已向北航向,美机在预定海域没发现日舰,便向西南搜
索,与日舰背道而驰,一直没能找到日舰。后来21架轰炸机返回了母舰,14架轰炸机
返回了中途岛,其中4架在着陆时坠毁。10架战斗机则因燃料耗尽都在海上迫降。
  与轰炸机群失散的“大黄蜂”号的15架鱼雷机,由沃尔德伦少校率领从低空飞去,
于9:20分发现日舰,立即实施攻击。但鱼雷机速度太低,又没战斗机保护。在日军5
0架战斗机的拦截下还未投下鱼雷就全被击落。
  9:30分,“企业”号的14架鱼雷机与轰炸机失散,单独飞临日舰上空,分成两
组,向“赤城”号两舷实施鱼雷攻击。在日军战斗机的凶猛拦击下,10架在投下鱼雷前
就被击落,余下的5架投下的鱼雷无一命中,反被击落1架,在返航中又有3架因受伤太
重而坠海,最后仅1架返回母舰。
  “约克城”号的舰载机虽比其他两艘航母晚起飞一个多小时,但航向偏北,而且又在
途中知道了日舰的新位置,所以只晚到了几分钟,紧接在“企业”号的鱼雷机后发起了攻
击。12架鱼雷机在6架战斗机掩护下攻击了“苍龙”号航母,损失10架鱼雷机、5架
战斗机,未获任何战果。
  从清晨到现在,美军的岸基飞机和舰载机共出动了99架次,损失惨重,却毫无收获
。但转机终于来临了。“企业”号的轰炸机群和“大黄蜂”号的轰炸机群一样在预定海域
没有发现日舰,但领队长机小麦克拉斯少校作出了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明智的决定,向北进
行方形搜索,终于在10时找到了日军舰队。这时日军的4艘航母正排成菱形队形向北航
行,“飞龙”号在北,“加贺”号在南,“赤城”号在西,“苍龙”号在东。美机从西南
方向接近,小麦克拉斯将33架轰炸机分为两组,向最近的“赤城”号和“加贺”号进行
集中攻击。由于日军的巡逻战斗机大都耗尽油、弹,纷纷着舰加油装弹,余下的战斗机也
被刚才的美军鱼雷机吸引到低空,加上高空云层的遮掩,一直未发现高空的美机,当10
:24分,美军的轰炸机从高空俯冲而下时,日军的战斗机来不及拦截,航母也没有任何
准备。当时“赤城”号第二攻击波的第一架飞机刚刚起飞,美机的炸弹就呼啸而下,“赤
城”号被命中2弹,“加贺”号被命中4弹,正常情况下,大型航空母舰被击中几枚炸弹
是不会有致命危险的,但当时日军航母的甲板上正排列着加完油,满载炸弹鱼雷准备起飞
的飞机,旁边还散乱堆放着刚才换下的炸弹鱼雷,美机投下的炸弹引起的大火迅速蔓延,
引爆了飞机上和散放在甲板上的炸弹鱼雷,引起了一连串的大爆炸,这2艘航母当即失去
了战斗力,“加贺”号于当晚19:25分沉没,有800名官兵阵亡。“赤城”号因伤
势太重于6月5日4时55分被日军驱逐舰击沉,有221名官兵阵亡。
  10:30分,美军“约克城”号的17架轰炸机在莱斯利少校率领下也赶到了,背
朝太阳对“苍龙”号进行攻击,既未遭高炮射击,也没有战斗机拦截,命中3弹,使“苍
龙”号燃起大火,随即蔓延开来,引爆了弹药舱和油舱。于当晚19:15分沉没,包括
舰长柳本大佐在内718名官兵阵亡。美军以14架轰炸机的代价一举消灭了3艘日军航
母。这一胜利来得颇有几分阴差阳错,按美军的作战条令,应由轰炸机先在高空佯攻,牵
制吸引敌军,再由鱼雷机从低空进行主攻。因为鱼雷比炸弹对军舰更具摧毁力。而在实战
中,却是鱼雷机先在低空吸引敌战斗机,再由轰炸机在高空进行主攻,一般地说几枚炸弹
是炸不沉像航母这样大军舰的,幸亏日军来不及将换下的炸弹放入弹药舱堆在甲板上,帮
助美军一举奏效。
  10:40分,日军机动编队仅存的“飞龙”号航母,在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山口多闻
少将指挥下竭力反击,起飞18架轰炸机和6架战斗机前往攻击美军。日机跟踪返航的美
机找到了美军舰队。“约克城”号发现来袭的日机,立即起飞战斗机迎战,并让返航的轰
炸机暂缓着舰。附近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也派战斗机前来助战。美军共出动28
架战斗机进行拦截,由于日军战斗机数量太少,难以有效保护轰炸机,在空战中被击落了
10架轰炸机和3架战斗机。余下的日机飞临目标上空,又被美舰的高炮击落2架,但仍
向“约克城”号投下炸弹,有3枚命中,炸坏了飞行甲板,并引起大火。不久,水兵们修
补好飞行甲板,扑灭大火,于14时恢复了航行。
  11:45分,南云从失去战斗力的“赤城”号转移到“长良”号巡洋舰,继续指挥

  12:45分,山口组织第二次攻击,起飞10架鱼雷机和6架战斗机。于14:2
6分找到并攻击了“约克城”号,美军起飞了12架战斗机迎战,日机虽被击落5架鱼雷
机、3架战斗机,仍将刚刚修好的“约克城”号又击成重伤,该舰丧失全部动力、照明、
通讯,并向左剧烈倾斜。弗莱彻被迫转移到“阿斯托里亚”号巡洋舰,他考虑到只有在航
母上才能根据飞行员的报告及时掌握战况,也只有在航母上指挥为宜,便将指挥权移交给
斯普鲁恩斯。14:50分,“约克城”横倾近25°,已无法恢复平衡,舰长巴克斯特
上校只好下令弃舰。
  14:45分,“约克城”号沉没前起飞的1架侦察机发现了“飞龙”号航母,斯普
鲁恩斯接到报告后,认为发现的日军航母就是日军的第四艘航母,决心以最大兵力予以攻
击。立即从“企业”号起飞25架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起飞16架轰炸机,其中10
架原是“约克城”号的,先后向目标海域飞去。
  此时日军对“约克城”号第二次攻击的飞机已经返航。“飞龙”号只剩下6架战斗机
,5架轰炸机,5架鱼雷机。山口很清楚,这点兵力在白天组织进攻是难以奏效的,决定
到夜里再组织夜袭。16:45分,“企业”号的舰载机发现了“飞龙”,从5500米
俯冲而下,日舰来不及躲避,被击中4枚炸弹,引起大火。17:20分,“大黄蜂”号
的舰载机也赶来,见“飞龙”已燃起冲天大火,就转而攻击附近的日军巡洋舰,可惜未击
中。不久从中途岛起飞的39架B—17轰炸机也飞来助战,“飞龙”号再度中弹,伤势
更重。见无法挽救,日军只得由驱逐舰接下舰员于21:23分将其击沉。山口和舰长加
来止男大佐拒绝离舰,和母舰一起沉没,有416人阵亡。
  山本在得知4艘航母沉没后,下令登陆编队后撤,主力编队和北方编队迅速向机动编
队靠拢,准备借夜色掩护用舰炮轰击中途岛,以挽回败局。但北方编队由于受浓雾影响无
法及时赶到,而没有足够的航空兵力掩护的舰队在美军的飞机和潜艇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迫于这样的局面,山本于6月5日2:55分,下令取消中途岛作战。在返航途中,日军
的巡洋舰为躲避美军“红石鱼”号潜艇的袭击,“三隅”号和“最上”号巡洋舰相撞,双
双受伤。
  6月5日天亮后,中途岛美军根据潜艇的报告派出12架俯冲轰炸机攻击了这两艘巡
洋舰,其中1架美机被击伤后撞向“三隅”号,使其受到重创。下午又有多批B—17轰
炸机进行了攻击,但投下的80枚炸弹无一命中。
  美军航母编队也做好了追击准备,侦察机和潜艇报告在中途岛以西125海里,西北
175海里和250海里都有日舰。斯普鲁恩斯判断这是日军分成几个编队撤退,由于兵
力有限,只能选择一个目标追击,他斟酌再三,决定攻击最远的日军舰队,因为据侦察机
报告这支舰队中有1艘航母,实际上这是“飞龙”号,当美军舰载机飞到时,“飞龙”号
已沉入海底,所以只攻击了护航的的驱逐舰。然后又三次出动飞机共112架次攻击掉队
的两艘巡洋舰,击沉了“三隅”号,重创了“最上”号,击伤2艘驱逐舰。
  斯普鲁恩斯考虑到飞行员已连续作战三天,疲惫不堪,而且附近海域可能有日军潜艇
出没,加上距威克岛很近,岛上日军岸基飞机也有一定威胁,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便于
6月6日黄昏下令停止追击,转向东北,撤离了战场。他的这一决定非常明智而审时度势
,山本获悉美军航母在后追击,一面企图将其引向威克岛,由岛上的飞机进行攻击,一面
组织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前去迎战。按双方航线推算,如果美军继续追击,就会在夜
间与日舰遭遇。由于美军舰队的适时撤离,中途岛海战便到此结束。
  作为插曲,美军的“约克城”号航母,被日机炸伤后,曾一度放弃,但一直没沉没,
于是美军又打算进行抢救,先由“捕蝇鸟”号扫雷舰拖曵,但拖曵的军舰太小,力不从心
,后又加派5艘驱逐舰前去支援。其中的“哈曼”号驱逐舰靠上其右舷,把损管人员送上
母舰,并为其提供灭火和排水所需的动力,其余4舰则在四周担任警戒。6日凌晨在中途
岛附近活动的日军伊—168号潜艇奉命击沉这艘受伤的母舰,于12:37分发现目标
,13:05分在900米距离发射四条鱼雷,一条击中“哈曼”号驱逐舰,将其炸成两
段。两条击中“约克城”号,终将其击沉。而伊—168号随即遭到美军驱逐舰的多次攻
击,被击伤后侥幸逃脱,于6月19日回到吴港。
  6月7日,日军占领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以掩饰其失败。
  日军对中途岛战况严加保密,对公众谎称取得了大捷。6月10日,东京还为“太平
洋上的皇威”组织了游行。在这次海战中,日军遭到了惨败,被击沉4艘航空母舰,1艘
重巡洋舰,损失飞机322架,其中有283架是随母舰沉没。阵亡3507人。美军被
击沉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损失飞机147架。阵亡307人。
  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是世界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无论从双方投入
的总兵力,还是在中途岛局部战场的兵力,日军都占明显优势。但结果却是日军遭到惨败
,不仅损失了4艘主力航母和322架舰载机,更重要的是损失了一大批训练有素,技术
高超,富有经验的飞行员,这是日军无法弥补的。此后,由于缺少舰载航空兵的支援,日
军舰艇部队就难以超出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活动,逐步丧失了主动权。因此完全可以说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对整个战争有着决定性影响。
  日军虽有绝对优势,却未取胜的原因有:
  一、作战思想上,美军吸取了珍珠港的教训,摈弃了“战列舰至上”的传统思想,坚
决以航空母舰为主来实施作战。而日军并没从战争初期的胜利中总结成功经验,仍坚持“
战列舰制胜”理论,即使是力主使用航空母舰袭击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也未彻底摆脱战
列舰制胜理论的束缚,在中途岛作战方案中把航母放在第一线,既可削弱敌人,又充当诱
饵,为战列舰决战创造条件,而把战列舰配置在深远后方,以确保其安全。就是最明显的
佐证。在战役实施过程中,山本截获美军电报,已判断出中途岛有美军舰队活动,却为了
不暴露自己所在的战列舰编队的位置,不向南云通报这一重要情报,直接导致南云在毫无
准备的情况下受到突然袭击。军事思想上的因循守旧,才是日军惨败的根本原因。
  二、兵力部署上,美军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力量,用于中途岛。虽然美军通过破译日军
密码掌握了日军的计划,但在美军高层领导中,仍有人认为日军进攻中途岛只是假象,在
兵力部署上也有不同意见。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作出正确判断,果断地集中兵力于中
途岛。他把两支航母编队部署在中途岛东北海域,位于日军进攻的侧翼,既便于对日军的
袭击,又能得到中途岛岸基航空兵的掩护。3艘航空母舰既保持一定的疏开距离,以防同
时遭到袭击,又在统一指挥下紧密协同。他本人则坐镇珍珠港,根据战斗进程,适时调动
岸基航空兵和潜艇予以配合。在整个战役中,美军自始至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体现了
集中用兵的原则。日军却并未将参战部队集中成一支强大力量,而是分成几路。尤其是进
攻阿留申,毫无必要。从战略上讲,如果中途岛取胜,阿留申岂不垂手可得?如果中途岛
失利,占领阿留申又有什么意义?从战术上讲,进攻阿留申,导致战役目的不明确,又分
散兵力。虽然日军的意图是牵制分散美军,但实际上日军拥有绝对优势,只要集中全力堂
堂正正进攻,就可获胜,根本不需这样故弄玄虚,结果是适得其反,分散了自己的兵力。
即使在中途岛战场,日军投入的兵力虽多,却分为数支,而且相距很远,难以相互支援。
在机动编队失利后,山本曾收拢兵力,但为时已晚。正如尼米兹所说:“尽管美军掌握了
可靠情报,但如果日军集中用兵的话,不管美军怎么走运,也难凭借3艘航母战胜日军的
8艘航母、11艘战列舰以及大量的其他军舰。”
  三、临战指挥上,美军虽有一些小失误,如在追击日军时,要是能更早更快查清日军
的情况,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又如“约克城”号航母,要是不过早放弃,尽早将其拖带
也许就不至于沉没。但在主要环节上,美军的指挥是比较得当准确的。日军机动编队司令
南云指挥上的失误则对整个战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的换弹命令,已成为二战中著名
的错误命令。即使当侦察机查明美军有1艘航母,而且日军有2艘航母的轰炸机已准备就
绪可以出发,但他认为轰炸机没挂鱼雷,又没战斗机护航。而不同意山口多闻立即出击的
建议,错过了战机。
  四、心理状态上,美军是谨慎持重,尼米兹遵循“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
举。”的宗旨,指示航母编队的指挥员要遵循盘算好再冒险的原则,如无机会给敌重创,
则不应将己方部队置于优势之敌的袭击下。美军的航母编队在作战中至始至终贯彻了这一
精神,看不到有利战机,绝不轻举妄动,一旦有了战机,则果断迅速出击。而日军因开战
以来,连战连捷,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高级将领的心理上滋生了骄横狂妄的轻敌情绪。
在制定计划时,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认为美军当得知阿留申群岛遭袭一定会派舰队
北上增援。在战役准备时,进行图上作业演习,根据投弹命中率统计,美军投中9枚炸弹
,但日军不愿进行科学的理性分析,主观臆断认为美军战斗力差不可能会有这么高的命中
率。在战斗实施过程中,轻敌表现也时有发生。
  五、情报侦察上,美军不但通过破译密码掌握了日军的战役企图和兵力部署,而对战
术侦察也极为重视,从5月底起就派出潜艇和飞机对中途岛以西700海里进行巡逻与警
戒。甚至当水上飞机的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时,不惜削弱攻击兵力从担负作战任务的部队
中抽出飞机予以补充。美军航母编队也比较重视侦察,一进入可能与敌接触的海域就派舰
载机进行最大距离的侦察,当击沉日军的3艘航母后,又从“约克城”号起飞10架飞机
进行侦察,找到了日军“飞龙”号航母,为全歼日军4艘航母创造了条件。日军的战役侦
察有的因美军干扰而未实施,有的又因行动过于迟缓而起不到应有作用。即使是截获了美
军电讯来往频繁,完全可推断出美军已有准备的情况下,仍未引起重视,从而采取必要措
施。在战术侦察方面,南云也有失误,在攻击中途岛的当天,只派7架飞机进行侦察,其
中还有2架因故未按时起飞。而且进行的是单相搜索,而不是双相搜索。结果未能及时查
明敌情,陷入被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场海战是日本海军自1598年露梁海战被中国和朝鲜联合水师打败以来三百多年
首次失败。美军从此夺回了太平洋上的主动权。中途岛海面上隆隆的爆炸声,就是敲响了
日本失败的丧钟。

附一
美军作战序列
太平洋舰队:尼米兹海军上将
辖:
第17特遣舰队:弗莱彻海军少将
(航母1艘、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5艘、舰载机75架)
第16特遣舰队: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
(航母2艘、重巡洋舰5艘、驱逐舰9艘、舰载机158架)
北太平洋部队:西奥博尔德海军少将
(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4艘、潜艇6艘)
中途岛岸基航空兵:赛马德海军上校
(岸基飞机115架)

附二
日军作战序列
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辖:
主力编队: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航母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3艘、舰载机19架
、水上飞机50架)
机动编队: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航母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21艘、舰载机272
架)
登陆编队:近藤信竹海军中将
(航母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
2艘、运输舰12艘、舰载机23架、水上飞机40架、陆军5800人)
北方编队:西萱戌子郎海军中将
(航母2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4艘、潜艇6
艘、运输舰4艘、舰载机82架、水上飞机10架、陆军2800人)
先遣侦察编队:小松辉久海军中将
(轻巡洋舰1艘、潜艇18艘)
岸基航空兵:冢原二四三海军中将
(飞机210架)
附表一
中途岛及阿留申群岛双方兵力及损失表
  航空母舰 战列舰 重巡洋舰 轻巡洋舰 驱逐舰 潜艇 舰载飞机 岸基飞机
日参战 8 11 13 10 65 21 396 210
日损失 4   1       322  
美参战 3 0 9 4 28 25 233 115
美损失 1       1   109 38
附表二
中途岛战场双方兵力对比表
   航空母舰 战列舰 重巡洋舰 轻巡洋舰 驱逐舰 潜艇 舰载飞机 岸基飞机
日本 6     11    10     6        53   15 314 210
美国 3       0      7      1       14   19 233 115
参考书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知识出版社
《中外海战大全》海潮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史》海潮出版社
《太平洋战争海战史》海潮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兵种作战系列:海战》知识出版社
《二十世纪血战记实:海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太平洋战争》(约翰·科斯特洛著)东方出版社
《尼米兹》(E·B·波特著)解放军出版社
 
转载自《战争的艺术》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伊曼努尔·康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7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