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线战役(1944-1945)-序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30 18:09:37 2003) , 转信

 
作者Mars的话:
这个系列中我将向大家讲述1944-45年间在东线的战役,它们包括:
1.冰原血战-齐克赛口袋之战
2.罗马尼亚战役 
3.匈牙利战役 
3.东普鲁士战役 
4.维斯图拉-奥得河之战-第3帝国的末日 
如果通过这个系列,能使大家对发生在50年前的这场惨烈的战争有一个初略的了解的话,
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了。  
 

------------------------------------------------------------------------------
--
 

 
 
这个系列中我将向大家讲述1944-45年间在东线的战役,在开始以前,我首先将化一些时间
来讲一下,1944年的苏军和战争初期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在迭遭惨败后,最后却
能获取胜利? 

一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和德国都满目疮遗,但正当胜利者都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中时,这两
个战败国内部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却已经开始酝酿一场伟大的军事改革。基于在一战中胜利
的经验,英法等国逐渐着迷于阵地战,而德国和苏联的一些有才能的军人已经在思考如何
在现代化战争中继续保持机动,而他们确实有一种可以实现他们理想的工具,那就是英国人
发明的坦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坦克在发明它的国家中却在遭受冷遇。 

在苏联和德国中,对现代机械化战争理论贡献最大的军人是古德里安和图哈切夫斯基。在
这场建立现代化机械化部队的竞争的开始阶段,苏联取得的成果要大得多。这主要得利于
图哈切夫斯基身为执掌大权的苏联元帅,而当时古德里安还默默无闻。作为一个军事统帅
的图哈切夫斯基的杰出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为苏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机械化军(1932年,
当时古德里安还在因推销他的主张而到处碰壁),更在于他为苏联军队建立了一整套以“大
纵深”作战理论为主体的战略思想。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这10年,是苏联军队的黄金时
期,在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首的一大批苏联军官为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做出了不朽的
贡献,虽然也遭受军队中保守势力的阻挠,但逐渐的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深入到苏联军队
的心灵深处,即使后来斯大林的“肃反”也无法清除它,当一个稍微具有军事常识的人在
研究了苏联军队在二战中所采用的战略战术,就会发现在它们后面站着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的幽灵。 

当30年代中期到来时,情况发生了改变,在德国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德国开始了重新武装
。具有伟大军事传统的德国军队开始其突飞猛进的过程。古德里安关于装甲战的思想被希
特勒接受,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在德国诞生了。 而这个时候,苏联军队却开始走上了老
路,首先其装甲部队被认为无法独立作战,机械化军被解散,坦克部队被重新局限在支援
步兵的老路上。更为灾难的是斯大林的“大清洗”,4万军官被捕,其中1万5千人被处决。
幸存的军官在恐惧中颤抖。由于高层将领被清洗,大批尚不具备足够才能的中下级军官被提
拨到高级将领的位置上,而他们原来的位置被大量同样不称职的更年轻的军官接替,这使
得苏联军队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大量不具备足够军队的军官。更为糟糕的是随着欧洲局势的
日益紧张,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军,从世界惯例来看,一支军队在和平时由一批训练有
素的职业军人组成,在战时的大扩军时,他们将成为这支军队的骨干,而当时苏联的情况
是,军队可以由征召得到,可是合格的军官在哪里?在这个一团糟的局面中,苏军唯一的
希望是图哈切夫斯基所遗留下来的军事思想, 经过10年以上的推广,它已经深入到苏军各
级军官的心里,虽然查禁了图哈切夫斯基的著作,但斯大林并无意完全消除“大纵深理论
”在苏军中的影响,他虽然想要消灭在军队中潜在的对手,但并不想毁灭苏联军队本身。
 

二战初期德国军队在波兰和西欧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德国以装甲部队为主体的“闪击战”
,使得世界震惊!将德国的成功和苏联军队在芬兰的拙劣表现相比较,苏联军队内部一阵
惊呼“德国人盗窃了我们的理论,取得了如此成功,而我们却在走回头路!”虽然把德军
装甲部队的建设说成“盗窃”苏军理论毫无事实依据,但苏军受到很大震动却是事实。于
是苏军做出了重建机械化部队的决定。但凡事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首先这个未来的机
械化部队应该是怎样的呢?在建立机械化部队的过程中,德国人是幸运的,在初步建立了
他们的机械化部队后,他们首先遇到的任务是进军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行动都
不是正式的军事行动,这使得德国人能够不流血的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取得经验。在大战爆
发后,德军最先遇到的是实力远不能和他们相比的波兰人,在作战行动中德国人即使犯了
错误(这肯定发生过),也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当经历了法国战役后,德国装甲部队已
经成了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劲旅,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任何的错误都是致命的。 

对于俄国人来说,比较有利的一点是一批最新型的坦克研制成功,也就是著名的T-34中型
坦克和KV-1,KV-2重型坦克,苏联人有理由认为它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坦克。现在苏军
就准备以这些新式坦克为主体建立崭新的机械化部队。1941年苏联的机械化部队由机械化
军组成,每个机械化军下属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车团,1个通讯营,1个摩托
化工兵营组成,按编制应有36,080人,1031辆坦克(420辆T-34,126KV),苏军计划建立2
0个这样的机械化军,在战争爆发时,许多机械化军都没有满员。 

看了如此庞大的编制后,即使象笔者这样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也不由要提出几个疑问:苏
军有没有足够有经验的军官去指挥这样的部队?苏军有没有足够的参谋人员和足够的通讯
设施去协调各个部队的行动?如何解决部队的后勤供应问题?事实上,当时苏军严重缺乏
有能力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去指挥坦克部队,并且严重缺乏在作战情况下保障后勤供应和
修理受创作战车辆的能力。此外,要一下子建立起那么庞大的机械化部队,苏联军工工业
虽然加紧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于是苏军决定剥夺原属于步兵部队用来支援步兵的独立
坦克旅,团,将它们直接并入机械化军,注意这个决定是违反图哈列夫斯基关于将坦克部
队分为用于支援步兵突破和向敌人纵深两种,缺一不可的作战理论的。而且这个决定虽然
勉强提高了机械化部队坦克数量,但并没有提高坦克的质量,虽然T-34坦克和KV坦克开始
逐渐装备部队,但在战争爆发时,这两种坦克的数量还不多,大部份苏军所拥有的还是旧
式坦克,由于苏联集中力量建造新坦克,旧坦克大多已停止生产,那么问题来了,在完成
换装前,那些旧坦克一旦发生故障,替换的零部件在哪里?毫不让人吃惊的,有些机械化
军在战争爆发时有高达25%的坦克因机械原因根本无法启动!苏军坦克的另一个弱点是严重
缺乏无线电设施,在战争初期,只有坦克连连长的坦克上装有性能不佳的无线电,这严重
影响了作战能力。为了和坦克配合作战,需要大量的车辆来拖带大炮和载运机械化步兵,
而这又是苏军的一个弱点,如果说在战争后期,苏军终于解决了无线电通讯问题的话,那
么他们始终未能研制出可以与美军和德军装备的装甲人员输送车(APC)相比的装甲车辆。他
们只能依靠卡车或干脆在坦克上运载步兵。而现在的问题是让苏军一下子从哪里搞到那么
多卡车?于是最后决定先将步兵部队所有的卡车调给机械化部队,在优先满足了机械化部
队的需要后,再装备步兵部队,而万一战争提前爆发,苏军寄希望于可以从地方上临时征
用民用车辆!这是一个致命的决定,它不但不能满足机械化部队的需要,而且严重影响了
步兵部队的战斗力,在战争开始时,边界上各个步兵部队奉命开赴前线时,他们会绝望地
发问“用来拖带大炮的车辆在哪里?”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不稳定的形态下,战争爆发了,当时苏联机械化军大多数都部署在后方
,而战争刚刚开始,德国空军就几乎摧毁了苏军的通讯系统,在联络渠道不畅的情况下,
要完成分散驻扎的各个部队的集结几乎不可能,而在前线紧急的形势下,大多数机械化军
都是以各部分别前进的方式向前线开拔。一路上他们饱受德国飞机的轰炸,而挤满道路的
难民给行军带来困难。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部队的前进,旧坦克因为机械上不可靠,坦克因
为操作不当纷纷抛锚,通常能抵达前线的坦克数量不超过50%。即使这些坦克也只能逐次投
入战场,虽然苏联新坦克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但由于德国装甲部队所具有的人员素质和通
讯联络上的优势足以抵消苏军在装备上的优势,战斗结果是苏联装甲部队遭到重创。在战
斗结束后,那些幸免于难的苏联坦克在退出战场后,感到更绝望的是燃料和弹药在哪里?
结果大量毫无损伤的苏联坦克仅仅因为燃料耗尽而被自己人炸毁,或干脆被德军俘获。对
于苏军在战争初期的严重失利,我很同意我的一个朋友的评论:1941年的苏军正处于转型
期间,如果这个转型能够顺利完成,那么德军的进攻能否取胜,就很难讲了,如果这个转
型根本没有进行,那么德军的进攻无疑将获得胜利,但苏军的损失可能没有那么大,而德
军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德军的攻势正好是在苏军处于最脆弱的阶段发动的! 


(本文由Mars提供,如欲转载,请注明作者Mars及摘自装甲战争网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124.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