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线战役(1944-1945)-冰原血战(一)-齐克塞口袋之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30 18:12:09 2003) , 转信


 
在我这个“东线战役”系列中,我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发生在1944年1月的齐克塞战役,
苏联方面则称这个战役为科尔松-舍普琴柯夫斯基战役,而在德国方面这个战役以“齐克塞
口袋”之战而闻名,和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等著名的东线战役相
比,齐克塞战役很少为人所知,但我认为它不该被遗忘,这个战役在苏德战争中是一个十
分重要的战役,这不仅表现在它是苏军1944年中所发动的第一个重大攻势,而且它清楚地
表现出了苏德战争后期,双方军队作战的特点。 

长久以来,苏联军队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在作战中只知道死板地遵守事先拟定的计划
,而不能同时也不鼓励在战斗中依据当时的情况而调整部署。这个说法起源于战后出版的
第一批我所称的“德国革命战争回录”,在战后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这个观点很快被英国
和美国所接受,说来十分有趣,我发现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在描述敌人的时候,想
象力十分贫乏,他们的敌人一般被冠以“只知道死板地执行命令,而不知道随机应变”的
帽子,后者被认为是英美军人的长处。比如在二战期间,德国军人就被认为是“虽然训练
有素,但只会机械地服从”,以至于巴顿将军声称,由于善于随机应变,“一个美国小伙
子抵得上10个德国佬”。直到50年代后,由于战时所造成的敌意逐渐消退,英美等国才开
始比较客观地评价二战中的德国军队。 同样一直到80年代末期,苏联逐渐开放并最终解体
,冷战的敌对气氛逐渐减弱,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二战东部战场的史料开始同时引用苏联
和德国双方的资料,从而开始比较客观地描述这场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一本
战史是否包括双方的资料是区分严肃的史料和“革命战争回忆录”的重要区别之一,也许
有许多人更喜欢“德国革命战争回忆录”而讨厌“苏联革命战争回忆录”,但对笔者来说
“革命战争回忆录”就是“革命战争回忆录”。令人遗憾的是,这些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
出版的作品很少能和国内二战爱好者们见面,我们出版社的许多编辑的职业水准之低下简
直让人难以置信,在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国内有关苏德战争的最权威的作品居然还是Al
bert Seaton出版于60年代的“苏德战争”!不过话说回来,你能对那些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例如“艾森豪威尔在法国帮助布莱德雷夺取巴顿的战功”,“苏联政府残酷镇压和德军浴
血奋战的弗拉索夫将军的部队”等大作的编辑老爷们抱什么指望呢! 

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除非是完全由白痴组成,否则决不会不允许在战时依据实际情况改
变作战计划。在战争初期,苏军并非是只知道死守计划,而是他们的反应太慢,这既是由
于当时苏军各级军官缺乏经验,也是由于苏军缺乏一个良好的通讯系统,这导致指挥员无
法及时了解前线的情况,而上级的命令无法及时传达到下级。随着苏军各级军官经验的增
长和通讯设施的日益改进,苏军的反应也将越来越快。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的齐克塞战
役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双方指挥机构的能力考验很大,这场战役对于苏军来说,是在仓促中
准备的,对德军来说,是突然间被卷入的。双方的作战准备都十分草率,双方的作战计划
都是几乎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看着双方将领们如何调整作战计划是十分有趣的事,在
此期间,双方都犯过不少错误,其中有些错误是如此低级,以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出于朱
可夫和曼斯坦因这样世界级名将的手中! 

齐克塞战役的另一个特点是双方那种在理论上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运动的地形和气候环境
中使用机械化部队的能力,笔者一向认为二战中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战争只发生在东线,
苏联战场上双方装甲部队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动能力总是让我如痴如
醉,在这方面,德国军队是先驱,它第一个把装甲部队的运用上升到艺术化的层次,苏联
装甲部队只是到1944年才达到了这个层次,而在西线的英美军队从未达到这个境界。 


(本文由Mars提供,如欲转载,请注明作者Mars及摘自装甲战争网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124.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