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线战役(1944-1945)-冰原血战(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30 18:13:01 2003) , 转信

作者:Mars 
  
自从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就开始了向西方不间断的进攻,1943年11月,苏军从
第聂伯河的桥头堡中冲出,他们攻克了基辅并将德军向西方和西南方向逐退了100公里,1
943年12月,苏军又发起了一系列新的攻势,这个攻势直到1944年1月中旬才告一段落,这
个攻势也导致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向西方弯曲,从而在苏第1和第2乌克兰方面军之间
形成了一个从西北伸向东南的突出部,这就是德国人所称的“齐克塞突出部”。这个突出
部割裂了苏第1乌克兰和第2乌克兰方面军之间的联系,对企图进一步发动攻势的苏军来说
,这个突出部犹如莽刺在背,但同时对苏军来说,这个突出部的存在也是一个机会,一个
通过两翼包抄以消灭突出部中德军的机会。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十分忧虑苏军对齐克塞突出部的攻击,在他眼中这个
突出部是德军防线上一个弱点,他曾多次向希特勒提出放弃这个突出部,以拉平德军的防
线,但希特勒没有同意,希特勒认为这个突出部的存在是在苏军两个方面军之间打入了一
个钉子,如果能守住这个突出部,就可以严重阻碍苏军的下一步攻势。对此曼斯坦因表示
了自己的怀疑,问题是德军是否有能力守住这个突出部?但既然希特勒已经下达了命令,
作为一个军人,曼斯坦因只能服从。不过令曼斯坦因感到安慰的是当地的地理情况,齐克
塞地区地形十分复杂,多河流,沼泽,道路情况很差,在1月份当地多雨雪,尤其在夜晚经
常雨雪交加,大风呼啸,能见度很差,而道路结冰情况十分严重,但一到白天,气温开始
回升,地面化冻,使得道路成为“无底的泥潭”,使得机械化部队很难在这种地形中运动
。这些情况显然对防守者有利。 

德军在齐克塞地区的部署是这样的,在突出部的左翼德第1装甲集团军第7军,这个军在突
出部根部由下往上部署了第75,第34和第198步兵师,军预备队第82步兵师部署在防线后方
的左翼。第7军上方,突出部的左半部是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42步兵军,该军的左翼是第88
步兵师,这个师占据的防线很长,实际上对一个师来说是太长了,为了加强该师的实力,
德第213警卫师的2个营和第168步兵师的1个营被补充给该师,在第88师右翼是B战斗群,这
个战斗群由第332,255和112步兵师组成,在这3个师中,除了第112师比较完整以外,其余
各师都在以前的战斗中受了重创,这个战斗群实际的兵力只相当于一个加强步兵师。 

占据突出部右翼的是德国第8集团军,该集团军将第11军部署在突出部右半部,在该军防线
左翼和42军B战斗群相邻的是由保加利亚志愿者组成的党卫军"Wallonia"旅,该旅右翼是第
5党卫军“维京”装甲师,这个师是党卫军4个王牌师之一,该师奇装满员,共有90辆坦克
,在“维京”师靠近突出部根部由北向南分别是第57,72和389步兵师。在第11步兵军的右
翼是第47装甲军,该军的部署由北到南分别是第3装甲师(只有20余辆坦克),第106和第32
0步兵师。 

在苏军发起进攻前,德军的防线已经构筑完毕,整个防线相当坚固,但其弱点是缺乏纵深
,很明显地在第一线德军后方,根本没有预备队存在,在突出部的左翼,德军没有一辆坦
克!但在我看来,德军兵力部署最大的错误是将实力最强大的“维京”师部署在突出部内
部,即使一个军校学生也会知道当向一个突出部发动进攻时,通常用的方式是以一个钳形攻
势,从两翼切断突出部的根部,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将手头最强大的装甲兵力部署在突出
部的“肩部”,或部署在二线,以阻止敌军突穿防线,而将装甲部队部署在突出部内部这
种做法是一种不能被原谅的错误,这种错误在战斗打响以后,根本无法弥补。 

在德军在加强防线的同时,苏军正在准备对齐克塞突出部发起攻击,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想
法十分简单,既然德国人因为某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不愿意放弃这个突出部,那么我们
就应该尽快地发起进攻,以消灭突出部内的德军,以防止万一德国人忽然改变注意,从那
里撤退。虽然苏军自库尔斯克战役后几乎不停顿地战斗了6个月之久,部队已经十分疲劳,
而且在以前的战斗中遭受的损失还来不及加以补充,但为了不丧失战机,苏联最高统帅部
决定冒这个险。 

苏军计划以2个方面军的部队参加这个拟定中的战役,在突出部左翼是由瓦杜丁将军的第1
乌克兰方面军,在突出部右翼的是科涅夫将军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整个行动由朱可夫元帅
亲自协调指挥。 

瓦杜丁将军是苏军中著名的智慧型将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他一向以考虑周到著称。在
接受了任务后,他决定这样部署他的部队,在左翼是第27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只有3个步兵
师和一个筑垒地域,共28,000人,该集团军面对着德第1装甲集团军第42军的88步兵师和
B战斗群并几乎覆盖了整个突出部的左半部,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集中兵力,27集团军将它的
两个师(第180和337步兵师)集中在右翼,而在其他地段上只部署了第206步兵师和第159筑
垒地域。 

在第27集团军的右翼,正对着突出部左翼根部是第40集团军的两个军:第47和第104步兵军
共33。700人,第47军两个师(第167,359步兵师)面对着德第198步兵师,第104军两个师(
第133和58步兵师)正对着德第34步兵师,此外在德军防线后方,一支由苏联第13近卫步兵
师和第6摩托化旅组成的部队在上一次攻势中被德军切断在德军防线后方,这些部队在苏联
空军的支援下,击退了德军所有消灭他们的企图,仍然在德军后方坚守。瓦杜丁手中的坦
克部队是新成立的第6坦克集团军,这个坦克集团军辖第5近卫坦克军,第5机械化军和第2
33坦克旅,共有坦克190辆。由于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这个坦克集团军所属各部即不满员
同时也缺少所应有的支援单位如炮兵,反坦克炮,高射炮,工兵等单位。瓦杜丁决定把第
6坦克集团军用于第104步兵军的地段上,由于没有任何担任支援步兵任务的独立坦克部队
,瓦杜丁只能决定让第6坦克集团军在第一天就参加战斗,其第5近卫坦克军和第5机械化军
将各出一个坦克旅,担任掩护步兵突破的任务,为了协调指挥,第6坦克集团军司令克拉夫
岑科将军将同时指挥第104步兵军,瓦杜丁的问题是他手头的预备队很少,只有第233坦克
旅一个旅! 

担任向德军右翼发起攻势的苏第2乌克兰方面军由科涅夫将军指挥,科涅夫也许是唯一在二
战中亲手击毁过德国坦克的苏联高级将领,那是在1941年7月13日,当时担任第19集团军司
令的科涅夫上将在赴西方方面军司令部的途中,和一队德国坦克遭遇,当时他身边只有他
的副官和司机几个人,他幸运地首先发现了德国人,于是他命令丢弃他的汽车,准备向公
路边的树林中躲避敌人,这时他意外地在路边发现了一门被苏军丢弃的反坦克炮,于是一
次大战中炮兵出身的科涅夫决定“问侯”德国人一下,当德国坦克接近时,科涅夫突然开
炮,击毁了1辆德国坦克,然后在其他德国坦克发现他之前,他躲进了树林,并摆脱了敌人
。 

作为一个高级将领,科涅夫在1943年前的战绩总得来说是败多胜少,他在军事生涯上的转
机是从库尔斯克战役开始的,他是在那以后才通过一系列伟大的战役奠定了他世界级名将
的地位。作为一个炮兵出身的军官,科涅夫十分擅长于对炮兵的运用,德国人都知道,科涅
夫组织的进攻总是意味着规模庞大,组织巧妙的炮击。除此以外虽然科涅夫从未直接指挥
过坦克部队,但他对坦克部队的运用十分重视,并且也颇有心得,他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
道“我承认我十分偏爱我的坦克指挥员” 。

在这次攻势中,科涅夫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拥有远比第1乌克兰方面军更强大的坦克兵力,在
科涅夫手中有一个坦克集团军,罗特米斯特洛夫将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这个坦克集团
军很奇特的不是由通常的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组成,而是包括第20,29和18三个坦克
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实力为197辆坦克。除此以外,科涅夫还有126辆坦克可以用来支
援步兵突破。 

科涅夫将军所作的兵力部署如下:在他的右翼是第52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拥有3个师(第29
4,254,353步兵师)共16,000人,它将部署在一条很长的防线上,面对着德党卫军“Wal
lonia”旅,“维京”师,第57和72步兵师。科涅夫将军将攻击主力集中在第52集团军左翼
,第4近卫集团军的2个军(20,21近卫步兵军,共46,000人,52辆坦克)和第53集团军的2
个军(第26,75步兵军54,000人),在这里科涅夫将集中4个军12个师的兵力攻击由德国第
389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2个师的防线,其中主要打击力将落在第389师身上。 

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计划不同的是,科涅夫并不准备在完成突破前投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
军,这支兵力将只用来向德军纵深突破。在攻势发起以前,科涅夫将军最担心的是当地恶
劣的地理环境,如果说在整个突出部的地形十分糟糕的话,那么在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地段
上,地理环境尤其恶劣。科涅夫十分担心他的步兵和炮兵无法跟上坦克部队前进的速度,
于是他在最后一刻修改了作战计划。按苏军作战惯例,在对敌人进行包围作战时,应该建
立两层包围圈,即阻止包围圈内敌人突围的对内正面和防止包围圈外敌人解围企图的对外
正面,通常最先建立的是对内正面。但现在由于担心步兵滞后,科涅夫决定一旦达成突破
,他将首先投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第20和29坦克军,这两个坦克军将一旦和第1乌克兰
方面军的部队会合后,将立刻向为扩展首先形成外层包围圈,然后“希望”步兵和骑兵部
队迅速赶上,以形成内层包围圈,虽然我理解科涅夫的这个办法出于无奈,但我仍然感到
这个地方是苏军计划中最让人发笑的地方。最后科涅夫将军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18坦克
军和第5近卫骑兵军作为方面军的预备队。 

在这次攻势中苏军总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在突出部右翼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将于1月24日
发起攻击,预计在第一天突破德军防线,当天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入突破口,第二天该部
将抵达Shpola,然后继续向前突破。同时在突出部左翼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将于1月26日发
起进攻,他们也将在第一天完成突破,第6坦克集团军在进入突破口后,将于1月27日和第
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Zvenigorodka会师,然后迅速向外扩展,以形成外层包围圈。整个计划
显得十分乐观,而我们也将马上看到它是否行得通。 

为了将德军的注意力从突出部引开,苏军在战役前夕进行了大规模的欺敌行动,在整个战
线上,苏军各个部队奉命不顾疲劳,不断地给当前的德军施加压力,当时第5近卫坦克集团
军并不在突出部附近,而是在战线的南方,苏军决定直到最后一刻才把它运往进攻区域,
在此以前,该部奉命不断和当前德军保持接触。直到1月19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才开始
向北运动。与此同时苏军在它原来的驻地放置了200辆以上足以乱真的假坦克,而部队的运
动完全是在夜间进行,一路上保持无线电静默。而在原地则建立一个电台网以试图给德国
人造成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还在原地的假想。1月21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进入攻击位置。虽
然苏军采取了种种措施,德国盖伦将军领导的军事情报部门东线外军处还是于1月22日准确
地发现了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经向北移动,于是德第8集团军立刻做出了反应,第11和第1
4装甲师奉命调往突出部“右肩”(第11装甲师坦克不超过30辆,第14装甲师坦克数量我不
是很清楚,但我知道要多于第11装甲师,但少于“维京”师),同时全线德军奉命进入戒备
状态。 

在叙述具体战役过程前,我先说一下双方的兵力对比,在这场战役中,苏军投入的兵力为
245,000人,坦克513辆,德军的兵力为130000人,坦克180-200辆,这样苏军在兵力上占
将近2: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了2.6:1的优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坦克上的力量对比很
快将会改变,在战役发起后,苏军首先将第2坦克集团军投入战场,第2坦克集团军辖第3和
16坦克军,但这个集团军远未达到满员,只有100辆坦克。在战役后期,第1坦克集团军第
11近卫坦克军也来到战场,这个坦克军只有30辆坦克。这样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投入约650辆
坦克。在这些坦克中,我知道第6坦克集团军第5机械化军装备的是美制M4A2谢尔曼式坦克
,其余苏军坦克部队主要装备着T-34/76和一些轻型坦克。同时德军也将向这个地区投入新
的坦克部队,他们将在突出部右翼投入第13和第24装甲师,在左翼则将投入第16,17装甲师
,第1党卫军“阿道夫 希特勒”装甲师,第1装甲师和贝克装甲团,最后德军坦克总数将达
到约500辆,其中至少有150辆是“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本文由Mars提供,如欲转载,请注明作者Mars及摘自装甲战争网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124.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