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线战役(1944-1945)-冰原血战(九)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30 18:23:51 2003) , 转信

作者:Mars 
  
在这场短暂而激烈的战役结束后,我们来看一下交战双方在这场战役中的得失,对于苏军
来说,齐克赛战役的发动是十分充忙,其准备工作进行得十分草率,为了在战机消失前发
动进攻,苏军牺牲了他们一直强调的集中兵力的原则,在这场战役中,无论是人员还是坦
克数量,苏军都几乎不占什么优势,更何况苏军原本拿手的欺敌计划,失败得几乎无话可
说。但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所得也很大,在1943年前的苏联坦克部队通常动作比较笨拙,它
们更多的是以本身的“重量”取胜,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军坦克部队在机动性和灵
活性上的进步,我尤其欣赏第6坦克集团军在突破德军防线时那记干净利落的左钩拳,从制
定计划到完成不到24小时,德军的防线因此而瓦解。如果我们更深入来看,就会发现整个
苏军的指挥机构也变得更为灵活,苏军开始按战场形势迅速将部队在各个方面军之间进行
转换,比如当第1乌克兰方面军在德军左翼进行突破时,第6坦克集团军就奉命指挥第104和
47军,而当内外包围圈完成,为了加强统一指挥,科涅夫不但指挥原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部
队,原第1乌克兰方面军所属的第27集团军也改归他指挥。在我以后将会写的“东线战役”
系列中,大家会发现,苏军将越来越经常使用这种指挥方式,这使得苏军的指挥越来越灵
活,而部队的反应也越来越快。如果说苏军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他们
的通讯联络尚不够畅通,步兵和机械化部队的配合尚未到完美的境地,这尤其在战役临近
结束时,朱可夫将原在包围圈南部的部队调往阻截德国援军,他显然低估了包围圈内德军
突围的能力,但这还不是最后相当多德军突围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因为德国援军最后的攻
势非常猛烈,如果这些兵力不加强到外层包围圈,也许援兵已经打通了进入包围圈的通道
。苏军的问题是部队在经常转换位置时,指挥官对部队的控制能力不足,这使得在最后苏
军的反应能力大大降低了,这导致未能及时封闭包围圈,从而未能全部歼灭被围的德军。
事后苏军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东线战役中看到苏军是否作出了改进。

对于德国人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首先是由于希特勒顽固地要求死守这个突出部,在这里
希特勒显然把这个突出部的存在看成是一个机会而不是威胁。他本来计划通过这个突出部
,割裂苏联2个方面军的联系,并将这里作为发动一个新的反攻的跳板,他显然没能意识到
德军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力发动这样的一个攻势,这就意味着在现在齐克赛突出部只
能是对德军的一个威胁。 除了希特勒以外,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对这次失败要
负什么责任?虽然他确实多次要求希特勒放弃突出部,而他的要求也确实屡次被希特勒拒
绝,但作为一支军队的统帅肩负着对军队和祖国的重大责任,他和幼儿园中的小朋友的重
大区别之一就是没有权力因为上级的失职而推卸自己本身应该负担的责任,这也许并不公
平,但确实是事实。如果他确实象他在回忆录中那样重视齐克赛突出部,那样确认苏军即
将在那里发动攻势,那么有几个情况无法让人得到满意的解释,为什么在那里防御的德军
都呈现一线部署,整个防线毫无纵深?为什么他不要求将“维京”师撤出突出部?为什么
他不但没有在突出部左翼部署任何装甲部队?要知道第3装甲军还是在战役开始前不久离开
这个地区的,而正是这个部队后来不得不返回原地担任解围任务。最后,为什么在战役开
始后第5天他才下定解围的决心?在这里我试图解释这些原因,由于德军在1943年库尔斯克
战役后,彻底失去了在东部战场上的主动权,这意味着德军必须也不足的兵力防守一条漫
长的战线,而作为进攻的苏军充份享有进攻者的特权,即有权力选择进攻的时间和地点。
为了阻挡苏军,德军必须将他的有限的预备队放在苏军最可能的主攻方向上,而不管曼斯
坦因后来怎么说,当时他显然并不认为齐克赛会是苏军的主攻,他很清楚这个地区是德军
防线上的一个弱点,但在这里苏军已经连续作战了几个月,其损失已经很大了,在经过一
段时期的整补以前,他十分怀疑苏军是否有能力发动新的进攻,更何况当时在这里的天气
和路况是如此之差,连德国装甲部队都很难运动,俄国人有这个能力吗?正是由于这种想
法,他认为在这里的防线至少在比如1-2个月里不用过于担心,他很可能还希望在这段时间
里能说服希特勒放弃突出部,的确以前希特勒也不是没有被说服放弃土地过。这样他疏忽
了一些本来不应该被疏忽的事情,当一切都已经明朗以后,曼斯坦因开始全力营救被围的
德军,自此以后,德军的表现可圈可点,几乎找不到任何错误,但他们在开局时已经落后
太多,以后虽然奋力追赶,也已经于事无补了。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暴露了两个弱点,首先作为闪击战的首创者,德军在战争中已经取得
了伟大的成功,这使得他们犯上了历史上胜利者通常会有的毛病:我用我的方法打了那么
多胜仗,所以我的方法是世界上最好的!连我也做不到的事别人肯定也做不到!这表现为
德军在这场战役中严重低估了苏军装甲部队跨越复杂地形的能力,显然对于德国人来说,
凡是“苏军装甲部队的通过复杂地形能力已经比我们强”的说法即使是想一想也是罪过他
们通常对此的借口是苏军坦克的越野能力比德国坦克强,这无疑是事实,但这个差别到底
有多大?苏军的机械化步兵和炮兵是如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跟随坦克的?后勤单位是如何
保证对装甲部队供应的?德国人似乎并不感兴趣,显然他们想的是“那些俄国佬,能有些
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在阅读44年以后东部战场战史的过程中,德国人不止一次让
我想起了一次大战后的法国人。有趣的是在44年6月苏军发动的白俄罗斯战役,和德国在1
940年发动的法国战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正如40年法国人认为阿登森林是坦克无法逾越的
天然屏障,44年德国人也认为白俄罗斯的沼泽地区是坦克无论如何无法通行的,而当苏联
坦克部队突然在那里出现时,德国人将同40年的法国一样遭到一次完败。德国人另一个弱
点表现在他的骄傲装甲部队身上,44年的德国装甲部队给我的印象有如一个享有盛誉但已
年华老去的拳王,他的步法仍然矫健,反应仍然灵敏,但致命的是他的出拳已经不再有力
了。在这场战役后期,德军投入的装甲兵力不可谓不强,但他的表现已经不再能和以前相
比了,不但苏军坦克部队战斗力逐渐提高,给了德军更大的威胁,而且苏联步兵部队所部
署的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多,其反坦克能力越来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装甲部队甚至
在突破没有坦克掩护的苏联步兵防线也越来越感到困难了,一个苏联老兵是如此评价德国
装甲部队“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是他们的精英部队,他们武器 
精良,训练有素,他们作战勇敢,无论局势多么恶劣,都无法动摇他们的斗志。但如果说
起他们在战争中有什么变化,那么在43年前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威胁,43年后他们带给我
们的是麻烦。”我想这个评论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本文由Mars提供,如欲转载,请注明作者Mars及摘自装甲战争网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124.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