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诺曼底登陆战役(4)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2:14:40 2000), 转信


    喋血“奥马哈”滩头
    “奥马哈”滩头是美军陆军第5军的第1步兵师和第29步兵师登陆的滩头。他们由
美军霍尔海军少将指挥的“ O”编队遣送。然而,这个滩头登陆的情况可远没有那么
走运。
    “奥马哈”滩头海滩宽 6.4公里,两端各有一道高达30米的悬岸峭壁,俯视着滩
面;滩面先是一段很长的坚固的沙质岸坡,岸直尽头是陡峭的鹅卵石边岸,大部分边
岸后面筑有防波堤。一部分边岸后面虽然没有防波堤,但那儿尽是柔软的沙丘,车辆
同样无法通过。奥马哈离岸不远还有一块海拔45米的高地,也俯瞰着滩头。
    整个滩头一共只有 4道狭隘的河谷可供车辆开上这块高地,而每道河谷内都横亘
着一条注入大海的溪流。在这些天然屏障的后面,又是一片沼泽地,只有一条铺石公
路和几条马车路从中穿过。
    这个滩头是德军异常坚固的设防地带。这里的海滩靠岸的一半已经密集地设置了
3道水下障碍物:
    第一道是“比利时牛棚门”,这是设置在水中的一种2米×3米的钢质构架,柱上
几乎挂满了饼状水雷;第二道是纵深达2.4~3米的木质或混凝土水中拒马,其中1/3
挂有水雷;第三道还是带角钢质的拒马,也全部挂有水雷。
    而更可怕的是,盟军对这里敌情的掌握是错误的。盟军情报部门一直认为,防守
在这里的德军是战斗力很差的海防第 716师,可是,实际上扼守这些防御工事的德军
部队,是刚从别处调来的一个战斗力很强的精锐机动师——德军第352师。
    在这段最危险的登陆地区内,大海也更为汹涌狂暴。
    美第1师、第29师一部于H时之前13分钟抵达奥马哈的西半部。
    由于敌人在沿海海底设置的众多障碍物,使得许多满载士兵的小艇无法继续前进,
不得不停滞在海上。这些船只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纷纷中弹起火。
    盟军28辆水陆坦克刚开始上海滩,就遭到德军的炮火反击,盟军有 2辆坦克登陆
艇被击穿在海滩上,9 辆坦克被击中起火。东段比西段更惨,指定在东段上陆的32辆
坦克只有5辆上了岸。盟军相当数量的坦克沉入了海底。
    这天能见度很差,进攻前的飞机轰炸和舰炮轰击,未能压制住这一登陆点的德军
防御火力点,而一些登陆艇,也由于心急和慌忙,它们发射出的一排排威力强大的火
箭炮弹,并没有准确落到敌军阵地上,而是在突击部队前面的浅滩上爆炸开花。
    一些登陆艇穿过激浪,颠簸着驶抵海滩。第一批步兵由于晕船而被折腾得虚弱不
堪,力气全无。负载沉重的步兵跌跌撞撞地走下船来,跳到水中,随即遭到德军猛烈
炮火的袭击。
    霎时间,已死的、垂死的和负伤的士兵横七竖八地布满了海面。有些士兵设法躲
在滩头的障碍物后面,才幸免一死。接下来的一批登陆部队也遭到同样的命运。
    “奥马哈”海滩防线上真是一片混战。
    但是,在西西里岛建立奇功、不屈不挠的美军第 1师,继续冒着敌人的炮火向海
岸挺进,后续部队的士兵们的1~1.2米深的水中冒着敌人猛烈射击顽强地向前冲击,
他们越过那些在海水里已经死去和负伤挣扎的战友,隐蔽在前面行驶的坦克后面,编
成纵队,向岸上猛烈进攻。许多人死的德军的枪口下和不断上涨的潮水里。
    负责开辟通路的14个水下爆破队以 52%伤亡的巨大代价开辟出了5条通路和3条不
完整的道路,但又未能标示出来。然而,美军仍异常顽强地继续向海岸冲去,各突击
艇波基本上都在按10分钟的间隔前赴后继地向岸上冲去,在海军舰艇强大火力支援下,
一步步地向前推进。
    在西部登陆的116团,A连伤亡66%,E、F、G三个连几乎全部被消灭;在东部的第
16加强团情况更糟,本应在E红滩登陆的E、F连却登上了F绿滩,而本该在这里登陆的
1连却跑到了根本不打算用的F红滩……
    由于从德军手中夺得的那块小得可怜的数百码滩头阵地,始终处于极度的混乱之
中,而发起决定性强大攻势所必需的装甲力量和大炮,仍未能冲过敌军的封锁,为了
改变形势,美军第 1步兵师师长许布纳将军孤注一掷,要求驱逐舰冒着有可能杀伤自
己人的危险,向德军炮群和火力点作抵近射击。
    黄昏时,美军在“奥马哈”滩头阵地好不容易为军车开辟出一条道路来。这时,
一些坦克和自行防坦克炮轰鸣着穿过雷区,前去接应步兵部队,向附近内陆设有重防
的村落发动进攻。
    到天黑时,部队前出纵深已达1.6~2.4公里,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但也终于
突破了德军“大西洋壁垒”。
    “奥马哈”滩上的霍克角之战,值得特别一提。霍克角是一个钝三角形海角,屹
立在狭窄的岩石岸上高达35米,位于“奥马哈”最西的一个登陆点以西约 5.6公里的
地方。
    盟军陆军航空兵第8和第9轰炸机司令部从4月14日以来曾三次轰炸霍克角。在D日
H时以前,盟军“德克萨斯”号战列舰又对它发射了大约250发炮弹。“萨特利”号和
英驱逐舰“塔利邦特”号参加了在6时45分结束的对霍克角的最后射击。
    但是,无论是盟军高级将领,还是直接的作战指挥官,谁都不敢设想这些轰炸和
射击会使敌岸炮完全失去效能。因此,在战前就计划,在登陆的同时对霍克角实施一
次特遣突击。
    美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将军考虑到,这次突击任务是他的士兵们所执行
过的任务中最艰巨的一次,几经考虑,最后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美国陆军第 2别动营
去完成。全营200名士兵由美国陆军拉德中校指挥。
    特遣突击计划规定,别动队的任务是从一处由几个机枪阵地掩护的坎坷不平的圆
卵石海滩上陆,然后攀登上一处有十层楼房那样高、几乎是垂直的悬崖,并迅速占领
那里的岸炮阵地。
    为了能够登上那个该死的悬崖,在拉德中校的监督下,6艘突击登陆艇各安装了3
对(6个)火箭筒。发射的火箭能把攀登绳索带到悬崖上去。第一对火箭携带的是3/4英
寸粗的普通绳索,第二对火箭携带的是备有手握套环的同样粗的绳索,第三对火箭携
带的是绳梯。每根绳索或绳梯上都装有小锚,以便牢牢抓住悬崖那边的地面。
    6月6日这天,别动队员们乘坐英步兵登陆舰“阿姆斯特丹”号和“本·迈·克里”
号渡过英吉利海峡,而后换乘12艘英国突击登陆艇。美国的46号坦克登陆艇携带 4辆
水陆汽车。英国的91号和102号登陆支援艇和英国的304号巡逻艇为这次登陆护航。
    可是,从换乘区开始,突击登陆艇一路上灌进了很多海水,别动队员们不得不用
他们的钢盔把水舀出艇外。一艘运送部队的小艇沉没了,但人员都被救出;另一艘运
送补给品的突击登陆艇却连同全体艇员一同沉没了。他们在紧靠悬崖和遭到德军机枪
射击的情况下,顶风冲过珀西角附近的急流。
    英驱逐舰“塔利邦特”号驶来援救它们;7 时,“萨特利”号又来替换了“塔利
邦特”号,但仍有一辆水陆汽车被击毁,有两艘登陆支援艇由于逆流行驶只能缓慢前
进。91号登陆支援艇的艇首被水淹没,艇尾翘起,螺旋桨打空转,就在这时,它被机
枪打得到处都是洞孔,部分艇员落水。该艇艇长用 0.5英寸(12.7毫米)维克斯机枪还
击,并设法援救落水人员。这艘破损的小艇后来被艇员放弃而沉没。
    航向错误所造成的35分钟的迟误,使德国人在舰炮火力转移以后有时间做好准备,
但他们未能利用这一点。当“萨特利”号接近霍克角时,美军士兵在甲板上清楚地看
到德国人正在悬崖边缘准备“击退登陆者”。该舰用炮火驱散了德国兵,并打哑了悬
崖上正向它射击的一门小炮。
    7时08分,天已经大亮,全部小艇驶到悬崖东面脚下的险峻岩岸。
    悬崖顶上的德军为了阻止盟军登上悬崖,开始向悬崖下面扔手榴弹,并用轻武器
射击。10多名盟军士兵刚刚越过水边跑到悬崖脚下的鹅卵石海滩,就被击伤了。
    英国304号巡逻艇接近到630米,对准悬崖边缘进行猛烈的射击。这些火力同“萨
特利”号的射击结合起来,打得德国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
    鹅卵石海滩对水陆汽车来说是太陡了,它们无法架起消防梯,但突击登陆艇的火
箭却起了作用,除两艘外,其余各艇至少用一根射出的绳索钩住了悬崖的边缘。梯子
立即被连接到一起,在半小时的登陆时间内,150名别动队员爬上了悬崖的顶端。
    别动队员们分成小组,成扇形展开,迅速越过了霍克角。但他们发现阵地上的火
炮是用电线杆做成的假炮。德军炮手们在地下挖了很多由坑道连接的小房间,既不怕
飞机轰炸,也不怕舰炮射击。当德军看到别动队员时,就猛烈地向他们射击。别动队
员很快消灭了德军炮手。一部分别动队员忙于肃清这批敌人,另一部分别动队员趁机
前出到格朗康通往维叶村的大路。大约在 8时30分,他们在那里设置了路障和构筑了
环形防御工事。别动队员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