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诺曼底登陆战役(5)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2:15:26 2000), 转信

奋夺“黄金滩”、“朱诺滩”、“剑滩”
    “黄金滩”由英军第30军实施登陆。组成该军的第50师、第51师和第 7装甲师都
是曾在北非战场纵横驰骋、久经考验的劲旅。
    “G”编队于5时30分到达该区,从5时45分到7时25分进行了舰炮火力准备,驱逐
舰、火炮登陆舰和火箭艇猛烈的炮火,使德军岸炮连的还击变得微不足道。
    7 时25分,第50师准时上陆,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这里的障碍物要比预想的多
得多,德军在盟军可能登陆的约 5公里海岸上设置了不下2500个障碍物。加上潮水上
涨很快,清障工作开始得很迟,水陆坦克无法下水,因此不得不在障碍清除艇抵岸后,
立即由坦克登陆艇运载部队抢滩。
    英军步兵和坦克在驱逐舰和支援舰只的密集炮火掩护下,不断向前推进。他们仅
遭到德军第716海防师很微弱的阻击。
    到D日上午,第50师的两个预备旅也上了陆。到D日日终时,该师向前推进了 6.4
公里,基本上到达了目标线,天黑前建立了牢固的登陆场。
    6月7日英军海军陆战队在登陆部队的支援下占领了附近的贝辛港。
    “朱诺滩”是加拿大第3师登陆的滩头。“J”编队准时将加拿大登陆部队运到了
换乘区,但由于汹涌的海浪使爆破队无法及时靠岸,再加上海岸边暗礁丛生,地形险
恶,这里的H时向后推迟到7时55分,登陆艇不得不在障碍物中间抢滩,幸好这里的障
碍物很分散。
    猛烈的舰炮射击有效地压制了德军炮兵连和岸防工事,但当登陆先头部队登陆时,
一些曾被打哑的火力点又死灰复燃了。在此危急时刻,第7旅的水陆坦克在离岸900米
外下水,正好赶在步兵之前登陆,第 8旅的坦克也与步兵先头部队同时抵达海滩,使
得进攻得以顺利进行。
    上午,第48突击队占领东端海滩突出部,加拿大各突击群也夺取了海滩,预备队
各群完全按计划跟进,下午,后续部队和补给品陆续到达,先头部队进展很快,其中
加拿大第3师的装甲巡逻队到达了距离岸线16公里的卡昂城贝叶公路。
    不久,加军与右侧的英军第50师会师之后,一个横宽12海里、纵深近7海里的英-
加滩头阵地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剑滩”位于登陆区的最东端,登陆正面很窄,在这里的英军第 3师只能在相当
一个旅的正面登陆。
    7 时30分,担任突击任务的英军步兵,在装甲突击部队和两栖坦克的掩护下,越
过了那一段曾被很多士兵看作是自己葬身之地的完全暴露海滩;不到一小时,英军就
冲过了堤道的出口,为坦克部队一马当先杀向内陆打开了通路。各部登陆兵开始陆续
上陆,稳步向内陆推进。
    到 D日日终,英军第3师到达内陆约6.4公里一线,夺取了贝诺村的奥恩河上的桥
梁,并与英军空降6师取得了联系。
    综观 D日各登陆地段的发展形势,尽管不能100%按预定计划实施,但“计划的每
个重要的部分都已完成”。
    在以后的几天里,盟军步兵经过了一场又一场短兵相接的残酷搏斗,夺下一块又
一块农田,攻占一座又一座农村建筑物,逐渐地向内陆推进。
    到登陆后的一周结束时,盟军终于实现了各路登陆部队的会合,巩固了一个东起
奥恩河、北至基讷维尔,纵深13公里至20公里,大体上呈弧形的滩头堡。
    德军猝不及防
    对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德军高级司令部的反应非常缓慢。
    直到D日的14时30分,德军最高统帅部终于发布了党卫军第12装甲师加入第7集团
军作战的命令,15时零7分,又命令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利尔”装甲师归党卫军第1
装甲军指挥,去反击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部队。只有一个可用的预备队是第 352师的
915加强步兵团。当他们接到命令后,需要向西机动 20英里。该团一部分步行,一部
分骑自行车,还有的乘法国的平台四轮车,行动十分迟缓。到下午很晚的时候,他们
才疲惫不堪参加战斗。可是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与隆美尔意见一致的冯·施韦彭格决定重新调集3个装甲师准备与第2伞兵军一起,
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分割盟军的登陆场。但是,6 月10日,英国空军轰炸机彻底
摧毁了冯·施韦彭格的司令部。他的参谋长及许多幕僚都被击毙,他自己也受了伤。
反攻行动不得不推迟时间。
    与此同时,德军空军立即从德国和意大利飞来增援,出动了大约1000架各型飞机,
其中绝大多数是战斗机,还有45架携带鱼雷的容克--88式飞机。从6月7日开始,每天
午夜过后不久,就空袭盟军阵地1~2次,扫射岸上的部队,轰炸盟军海上的舰船。
    德国人在抗击上陆盟军的同时,海军千方百计地阻止盟军增兵。对盟军增兵行动
最大的威胁就是德军海军 E级艇和潜艇,在夜里有攻击及水压水雷。损失的消息不断
传来。
    7日夜到8日晨,从瑟堡出航的德军第9支队的E级艇攻击了由坦克登陆艇和大型步
兵登陆艇组成的船队,2艘坦克登陆舰被击沉、1艘被击伤。
    8日夜到9日晨,E级艇攻击了由17艘舰船组成的EBC3船队;另一群E级艇攻击了EC
M1船队,2艘坦克登陆舰被击沉。
    9日夜到10日晨,E级艇又击沉了满载弹药的英国近海船;第二天夜里又有 2艘拖
船被击沉,一艘护卫舰舰艏被炸掉……
    形势表明,必须彻底制止E级艇的疯狂进攻。
    6月14日,根据拉姆齐的要求,18架“蚊”式战斗机和335架“兰开斯特”式轰炸
机空袭了在勒阿弗尔集中的E级艇,一举击沉各种舰艇39艘,重创8艘。
    15日,又空袭了布洛涅港。结果,E 级艇从此只能进行有限的布雷行动,而德国
潜艇在盟军强大的空中优势下也只能望船兴叹毫无作为。
    为了对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的行动进行报复,迫使英国和谈。1944年6月13日夜,
德国首次向英国发射10枚V-1火箭,其中4枚落在英国领土上。这种德军新研制的秘密
武器V-1型火箭,是一种用弹射器发射的飞航式导弹,重 2.2吨,长7.6米,飞行高度
2000米,时速约600公里,射程可达370公里,携带炸药重7000公斤。
    6月15~16日,德国又发射200枚火箭,在飞越海岸的144枚中有73枚击中伦敦。
    到7月6日止,从法国沿岸各发射场发射的火箭共有2754枚。
    盟军登陆,非同小可,使纳粹将军们慌了手脚。6 月17日,希特勒飞赴西线,到
苏瓦松北面的马吉瓦尔同陆军元帅和将军们开会,讨论形势。开会地点是在一所建筑
坚固的地下避弹室里。
    有趣的是,这座避弹室曾是准备在1940年夏天进攻英国时作为希特勒的大本营,
但是一直没有使用。现在过了 5个夏天,非但没有向英国进攻,如今反而正受到盟军
的进攻。
    希特勒脸色苍白,神经质地弄着他的眼镜和夹在手指间的红蓝铅笔。他弯着腰坐
在一只凳子上。陆军元帅和将军们站立着。
    他简单地、但是冷冷地同大家打了个招呼。然后愤愤地说,他对盟军登陆成功十
分气恼,并要在场的所有战地指挥官负完全责任。
    他说:“我命令全体将士,必须坚持抵抗,尽快恢复失地。”他命令陆军元帅和
将军们从巴约向海岸发起反击,分割盟军部队,并不惜代价守住瑟堡。
    两位元帅向希特勒陈述让德国陆军在诺曼底流血送死的不智。他们力劝把第 7军
有秩序地向塞纳河方向撤退,以免被盟军歼灭。因为撤至塞纳河一带后,第 7军可以
会同德军第15集团军一起,与盟军进行一场虽属防御性、却是机动性的作战,至少会
将盟军迟滞在对德军有利的一线,尚有一些成功的希望。
    希特勒对上述建议不感兴趣,对其他任何建议都听不进去。特别在随机调动部队
方面,他甚至不肯给这些陆军元帅们比以往更多的自由。
    希特勒不但对陆军元帅们的忠告置之不理,反而滔滔不绝向他们保证说,新的V
型武器,即前面提到的火箭,将对战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陆军元帅们要求说,既然这种武器如此有效,就应该马上用来对付盟军所入侵的
海滩,或者用来对付在英国南部盟军部队集结的港口。而希特勒却坚持必须集中轰炸
伦敦,“以便使英国转向和平”。
    这样,德军防御部队只能守在不断崩溃的防线上,毫无希望地坚持下去。陆军元
帅和将军们也只能勉强执行希特勒命令,即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卡昂城到阿弗朗什
一线。
    很快,战争事实证明希特勒所指望的 V型火箭,没有产生他所预期的那种效果,
而盟军在诺曼底的军事压力却越来越大。
    德军损兵折将,处境危急。6 月10日,德西线装甲集团司令施韦澎格被盟军空军
炸伤;28日,德第 7集团军司令多尔曼因心脏病发作猝死前线;7月3日,龙德施泰特
被免去西线总司令职务,由克卢格接替;7 月17日,隆美尔被英国飞机炸伤,返回德
国,其职务由克卢格兼任。
    至6月11日,美军占领了卡朗坦,打通了“奥马哈”和“犹他”之间的主要通道。
英军也企图向卡昂城挺进。盟军已在内陆结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盟军的战斗机可
以从6个前方小型机场出动作战。
    6月12日,各登陆地段连成正面80公里、纵深 13~19公里的登陆场。18日美登陆
部队切断唐科坦半岛,21日在舰炮火力支援下向瑟堡发起总功,迫使德国守军于29日
投降。但由于在遍布灌木树篱的地形上作战,激战缓慢。英军预定 D日夺取卡昂城,
因遭德军装甲师顽抗,至7月9日才攻克该城奥恩河北岸部分,19日占领全城,吸引德
军大量预备队,有利于卡昂以西地区美军作战。
    至 7月初,盟军已上陆100万人,车辆17万辆,补给品60万吨。至7月中旬,盟军
已抵达卡昂、科蒙、莱赛一线,形成正面150公里、纵深13~35公里的登陆场。从此,
大批盟军潮水般地涌上诺曼底半岛。
    斯大林的战略配合
    为了配合美英军诺曼底登陆,1944年 6月10日苏联红军的夏季攻势中的第一阶段
在列宁格勒战线展开。这次战役也称卡累利阿战役,它揭开了苏军1944年整个夏季进
攻的序幕。
    这次战役从 6月10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苏军参战的有:戈沃洛夫元帅指挥的列
宁格勒方面军右翼部队、梅列茨科夫大将指挥的卡累利阿方面军左翼部队,总共45万
余人,火炮和迫击炮近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800多辆,飞机1547架。战役目的是迫
使芬兰退出战争,改善苏德战场北翼的战略态势。
    6月10日、11日列宁格勒方面军第 21、第22集团军分别发起进攻。17日苏军突破
芬军第二道防线。20日突破第三道防线,占领维堡。21日,卡累利阿方面军第 7集团
军发起进攻,强渡斯维尔河。25日解放了奥洛涅茨。7月底苏军进抵苏芬边境线。至8
月 9日战线稳定在库达姆古巴、皮特凯一线。这次战役减轻了对苏军北翼的威胁,同
时也为苏军而后在波罗的海沿岸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6月23日苏军又发动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二、
三方面军都参加了这次战役,总兵力240万人,火炮36400门,坦克5200辆,作战飞机
5300架。
    上述三个苏军战役都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苏军一系
列的有力进攻,极大地吸引了德军,使其不能从东线抽出部队应付西线。
    至 7月24日,盟军完成了在西欧地面大规模进攻德军的准备,这标志攻占法国的
第一阶段——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在这次战役中,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德军
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此次战役由于盟军在战役前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战役实施中又掌握了制空权和
制海权、成功地进行伪装和欺骗、正确选择登陆方向和时间、在主要方向集中优势兵
力兵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以及严密组织各种战役保障和后勤保障、苏军和法国地
下抵抗运动的有力配合等,使登陆获得成功。此外,德军防御薄弱,对登陆方向判断
错误和指挥失误,致使塞纳河以北的部队不能适时调动和投入作战,也是一个重要原
因。诺曼底登陆战役,对于盟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具有重
大意义,为组织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