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我心飞扬), 信区: Green
标  题: 日本二战时期的师团编制(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08日09:19:1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这是从舰船论坛上搜寻下来的,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对有此研究的有所帮助。
(一)
日本陆军师承德国第二帝国,与北洋陆军的建制是一样的。
第二帝国的陆军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每师1.8万人,其中步兵1.2万人,其他兵种约6千人
。而袁世凯创立的北洋陆军,为了节省军费,把其他兵种的兵额也放在步兵人数的编制
之内,所以一个满师才1.2万,小于西方一个师的编制。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
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
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
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
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
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
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
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
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1937年以前,日本全国只有20个师团,1-20师团的是老部队,后来多数成为甲种师团,
每师团番号的数字加100,即101-120的师团分别是他们的预备役师团,编制与老师团完
全相同,但是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多数建成乙种师团,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21-100之间的师团是抗战之后陆续增加的,有的由独立混成旅团扩编,有的是新兵,属
乙或丙或丁种,没有一定的规律。
----------------------------------------------------------------------------
----
如风之逍遥,似云之坦荡
风云
中尉【9】 发表时间: 2001-11-1 10:14:40编辑引用回复
----------------------------------------------------------------------------
----
(二)、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
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
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
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
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
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
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
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
),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
编制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
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
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
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
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
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
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
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
、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
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
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
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
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
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
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
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
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
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
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
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
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
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
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
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
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
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
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
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
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
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
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
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
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
、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
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
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
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以上就是抗战时期日军编制的全部情况了。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