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aodao (加力燃烧), 信区: Green
标  题: 托拉、托拉、托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8月11日22:02:17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托拉、托拉、托拉
--日军偷袭珍珠港



  东京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
在珍珠港以北大约250海里的北太平洋上,天空乌云密
布,但是东方的水天线已经微微发白。
此刻,在灰暗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向南急速
驶去,它所溅起的浪花,在尚未破晓的海面上,留下了数条
又粗又长而且十分显眼的雪白的航迹。6艘航空母舰排成两
路纵队,每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排满了双翼展开的飞机,
每架飞机的引擎都在隆隆地转动着。有的飞机携带着重磅炸
弹,有的飞机则挂着鱼雷。挂在机身下部的鱼雷,在天空微
光的照耀下微微闪烁着寒光。
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演习吗?但又未免太杀气腾腾了。
不久,飞机起飞的轰鸣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序幕拉开,震惊世界的太平洋战争爆
发了......

山 本 计 划

汹涌澎湃、浩瀚无际的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拉
丁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1.79亿平方公里,约
占全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5.2%。
太平洋地区矿藏资源和物产极为丰富,历来就是帝国主义国
家相互争逐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的主要目的,就是夺取具有丰富资源的东南亚地区,断绝对
中国战场的外部支援,将美、英、荷势力逐出远东,以建立
起独霸亚洲和西南太平洋的大东亚帝国。
......
山本五十六被日本军界誉为"帝国海军之瑰宝"。他于
1884年4月4日出生于一个海军世家,1939年8月,出任联
合舰队司令长官,并晋升为海军大将。此人身高只有5英尺
3英寸,与东乡元帅恰好一般高。他的父亲生他那年是五十六
岁,他因此而得"五十六"之名。
1940年,在一次春季军事演习中,山本和他的参谋长福
留繁少将信步走在旗舰"长门"号的长甲板上。他在欣赏航
空母舰上飞机的卓越表演时,发现鱼雷轰炸机进攻神速、威
力强大,心中十分高兴,不由得对他身旁的参谋长说:
"参谋长,难道就不能用飞机进攻夏威夷吗?......"
这是山本第一次说出要通过使用航空兵进攻夏威夷。山
本也许已经做出这样的判断:要是对夏威夷进行偷袭的话,那
么,突然致命的一击,就能把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舰队打
成稀巴烂。
1941年1月7日,元旦刚过不久,千叶县木更津基地的
海军航空兵战机迎着凛烈的寒风,正在天空翱翔。这一天,山
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在他的旗舰"长门"号的司令长官室里,聚
精会神地挥毫疾书。
此刻,山本司令长官正以他那特有的犀利笔锋,写着一
封具有历史意义的信。他在9张海军公文纸上写成的,是上
书给当时的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大将的"关于战备意见"。这
些意见是山本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和周密研究后得出的结
论。在这封信里,山本第一次表明了自己对夏威夷作战的设
想。
这一设想的核心,如果可以归纳成一句话的话,那就是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1月5日,在决定"南进"总方针的御前会议后,
裕仁天皇兴致勃勃地请众将相在宫中参加午宴。下午,酒尽
歌罢,曲终人散,只有山本五十六没有离开宫苑。他要单独
向裕仁天皇奏报一个有关帝国命运的重大问题。当时,裕仁
已经回到自己的寝宫小憩,山本只好通过他的好友、海军参
谋本部高松中校,也就是裕仁天皇的亲弟弟高松亲王帮忙,请
高松殿下把一份秘密军事计划呈奏天皇。他当面嘱咐高松亲
王,这份计划要绝对保密,而且只能请裕仁天皇一人过目,不
可向任何人泄露。这就是后来为世人瞩目的"山本计划"。
山本的这一计划通过高松亲王呈奏上去后,立即得到了
天皇满意的答复,并很快获得了通过。
于是,山本计划出笼了!

万 事 具 备

珍珠港--原名叫"威墨米",意为"珍珠之海",位于
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西海岸2090
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港区面积32平方公里,平均水
深12米,可以停泊各型舰船500余艘。港内各项设施完备,
并有大型修船厂和油库。珍珠港既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
海军基地和支援作战的主要后勤基地,也是美国和远东、西
太平洋之间海上交通的总枢纽,所以一直享有"太平洋心
脏"的称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0年5月,为遏制日本的扩张,罗斯福总统将太平洋
舰队从美国西海岸转驻到珍珠港。从而使停泊在珍珠港的太
平洋舰队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正因为这样,
日本才把以珍珠港为基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其"南
下"作战的最大障碍,认为只有首先消灭太平洋舰队,才可
以放心大胆地"南进"。
1941年9月初,山本亲自选中了渊田美津雄海军中佐为
飞行总队长,并选择鹿儿岛港湾作为训练基地。
鹿儿岛港湾是个位于九州岛南部的军港。山本司令长官
选中此地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港口地形与珍珠港非常相似
--四面环山,港口狭隘,水深12米......几乎是一模一样。
此后的日子里,在渊田的指挥下,400多名鱼雷机、俯冲
轰炸机、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了紧张、逼真和近乎残酷的训练。
"从岛的半山腰穿过去,进入峡谷,飞行高度保持在50
米,各机相距150米,再飞到鹿儿岛市上空,高度降至40米。"
渊田给飞行员下达的这一命令,使一些老飞行员的心里也不
由得敲起了小鼓。因为在这样的高度飞行,飞机随时都有触
地的危险。然而,渊田还在继续讲:"接近海面时,高度降至
20米,然后保持该高度,对准目标发射。"飞行员们更是胆战
心惊了,在20米的高度飞行,简直是玩命,这意味着飞行员
的生命根本没有安全保障。"训练时使用模拟鱼雷!"渊田下
达完命令后,紧张的训练就开始了。
一架接一架的鱼雷机从岩平谷冲出,几乎是擦着屋顶掠
过去冲向海面,强大的气浪把树叶摇晃得哗哗直响,以至于
有些晒衣服用的竹竿都被吹倒了。刺耳的呼啸声此起彼伏,全
市居民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怎么搞的?飞这么低,海军这
帮混蛋!"被吓坏了的鹿儿岛上的居民咒骂着,但做超低空攻
击训练的鱼雷机根本不予理会,仍是一架接一架地从岩平谷
飞出,然后又消失在海上,反反复复地练习着发射鱼雷的规
定动作。可是,那些挂着笨重教练鱼雷的飞机总是不敢压低
到规定的高度,射出的鱼雷也没有一条能够命中目标。
鱼雷攻击是一种海上作战手段,在鱼雷强度允许的范围
内,发射高度越高,越有利于攻击。当时,实施鱼雷攻击的
方法大体是:在高度100米、距离1200米时发射鱼雷;鱼雷
入水后,下潜到60米的水深,然后靠横舵作用上浮到离水面
4到6米,冲向目标。但是,珍珠港的水深只有12米,若按
这一传统的攻击方式,鱼雷就会统统扎到海底里去。
训练的第4天,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精度,尽快达到训
练目的,渊田将鱼雷机飞行员全部集中到海滩上,由自己亲
自作示范。这位具有15年航空经历,飞行近3000小时,曾
经担任过"赤城"号航空母舰飞行队长的指挥官果然身手不
凡。只见他驾驶的飞机在抵近海滩时,几乎是擦着飞行员的
头皮冲向海面。刹时,平静的海面被飞行的气浪划出了一道
白色的痕迹,高度仅10米左右。紧接着,一条红头白身的鱼
雷投入海中,飞机一抬头拔高,海面上鱼雷直扑目标,"嘭"
地一声,鱼雷准确地撞在目标上。
飞行员们被总队长出色的表演给"震"住了。第2天的
训练,虽然有几架飞机坠入大海,但却有不少鱼雷射中了目
标。
经渊田和他的飞行员连日以来发疯似的猛烈训练,虽然
鹿儿岛的市民对于飞行员违反飞行条令的行为极为不满,但
鱼雷机队队员们的训练成绩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装在教练
机上的仪表显示,鱼雷的下潜深度已基本控制在12米左右。
另外,一种获有稳定片、入水后比较稳定,专供浅海攻击用
的"改2"型鱼雷的研制成功,也大大地帮了这些飞行员的忙。
由于在训练中一直使用教练鱼雷,为了确保成功,11月
上旬,在离结束训练的时间11月15日还有几天的时候,进
行了一次实弹投射。在鹿儿岛湾选择了一处水深只有12米的
狭窄水区,用3条鱼雷进行了实射。结果,2条鱼雷命中目标,
1条鱼雷扎进了海底。那天,渊田海军中佐的眼睛一直紧紧跟
踪着射出的鱼雷。只见发射出的鱼雷在蔚蓝色的海面上并排
拖着两道白色的航迹,驶向目标。哈哈!基本成功!
与此同时,水平轰炸机则在有明湾海军轰炸靶场进行训
练,把一枚枚训练弹投向画在地面上的同美国"西弗吉尼
亚"号战列舰一样大小的标志上。飞行员们经过一番拼死训
练,投弹技术大大提高,在3000米的高度,投弹误差一般不
超过3米。当时,水平轰炸机使用的是800公斤重的穿甲炸
弹,对舰船的水平轰炸能够达到这样高的命中精度,是非常
不容易的。
另外,在加强训练的情况下,还根据飞机数量和不同攻
击机的性能特点,确定了第1攻击波的具体攻击目标。
当时使用的鱼雷重800公斤,其中炸药量约为200公斤,
要使1艘战列舰或航空母舰受到致命打击,一般需要命中
2-3条鱼雷,而当时对敌舰实施浅鱼雷攻击,命中精度只有
60%左右。鱼雷机队共有40架,分成8个中队,其中6机中
队和4机中队各4个,每个中队攻击1个目标,鱼雷机队共
负责攻击4艘航空母舰和4艘战列舰8个攻击目标。
水平轰炸机队50架,以5机编队编成10个中队,投弹
高度约在3000米中等高度。进入轰炸航向后,5机编队各机
之间要保持半架飞机的距离,以等高度和等航速组成严整的
队形。当第1架向导飞机投弹时,第2架和第3架轰炸机的
投弹时间不得迟于百分之五秒,而第4架和第5架飞机则不
得迟于十分之一秒,只有这样,才能使炸弹的落点覆盖目标,
其中大致可以保证有1枚炸弹命中。但10个编队大体上只有
80%的捕捉率,共有8个队的8颗炸弹能够命中目标。另外,
当时的投弹装置还不是电动的,完全要靠手来拉投弹索掌握
时机,这就更不容易了。水起轰炸机使用的是800公斤穿甲
弹,这种炸弹装有延迟时间0.2秒的延时引信,能够穿透战
列舰的装甲,使炸弹在舰内爆炸,威力很大,一旦命中,十
有八九能把敌舰击毁。由于鱼雷机无法攻击停在港内侧的战
列舰,另外要使1艘战列舰完全被毁,一般需命中2颗800公
斤炸弹,所以水平轰炸机队共将4艘战列舰作为攻击目标。
俯冲轰炸机队有51架飞机,由于要实施俯冲,每架只能
携带1颗250公斤重的特种炸弹。战前通过训练知道,当空
袭时,俯冲轰炸机从4000米的高度开始俯冲,在400米高度
时开始投弹,可以获得较好的命中精度。另外,在顺风条件
下,还可采取加大俯冲角度的方法来提高投弹精度。这样综
合采取措施,可使精度超过80%。50架飞机共编为3个中队,
将同时攻击驻有战斗机的惠列尔机场、福特岛机场和驻有重
型轰炸机的希凯姆机场。
战列舰及航空母舰等大型战舰,一旦遭到鱼雷和穿甲弹
攻击,即使没有沉没,也大多倾倒,没有装甲的水下部分也
就露出了水面。此时再用第2攻击波的54架水平轰炸机和
81架俯冲轰炸机就能把敌舰彻底摧毁。
在攻击时,为了防止敌机反击,保障己方攻击机的安全,
确保战斗空域的制空权,确定由第1攻击波的43架战斗机和
50架俯冲轰炸机、第2攻击波的36架战斗机担任掩护。俯冲
轰炸机趁敌机未起飞之际,对地面实施攻击,力争将敌机摧
毁于地面,战斗机负责消灭已起飞的敌机。
......
就这样,以珍珠港美国舰队为目标的高强度训练进入了
最后阶段。队员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万事具备,只欠东
风了。

飘扬的"Z"字旗

准备开战!准备开战!
1941年11月5日,日本帝国大本营决定12月上旬对美
开战。
1941年11月20日,由31艘军舰组成的庞大机动舰队,
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指挥下,以不同的航线,各自从所在
地点悄悄出发,秘密地向千岛群岛的单冠湾集中。这是日俄
战争以来,日本联合舰队最大规模的一次集结。除了各舰长
之外,连副舰长都不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而一般
官兵都以为是去北海进行演习。
机动舰队组成和指挥官是:
机动部队:总指挥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海上空袭部队(南云忠一中将),由6艘载有舰载机的大
型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瑞鹤、翔鹤号)组
成,共载飞机423架,其中用于突击的有99式俯冲轰炸机
131架,99式水平轰炸机104架,97式鱼雷机40架,"零"式
战斗机79架,共计354架;
海上支援部队(三川军一中将),由战列舰(比睿号和雾
岛号)和重巡洋舰(利根号和筑摩号)组成;
海上警戒部队(大森仙太郎少将),由轻巡洋舰阿武隈号
和9艘驱逐舰(谷风、滨风、齐风、矶风、霰、霞、阳炎、知
火、秋云号)组成;
海上补给部队(大藤正知大佐,新美和贵大佐),由8艘
运油船(极东轮、国洋轮、健洋轮、极洋轮、神国轮、东邦
轮、东荣轮、日本轮)组成;
先遣巡逻队由27艘潜艇组成的。
这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支海军编队。
11月21日,南云机动舰队在单冠湾刚刚集结完毕,帝国
大本营海军部发布了《大本营海车部第5号命令》,命令山本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实施开战部署。

      大本营海军部第5号命令
昭和16年11月21日
奉敕 军令部总长 永野修身
兹命令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一、为遂行作战,指令必要的部队及时开赴待机海域。
二、在作战准备行动中,如遇美英荷军挑衅,联合舰队
司令长官有权以武力自卫。
三、有关具体事项,由军令部总长下达指示。

1941年11月23日,机动部队的先遣编队离开单冠湾,
向夏威夷出发,执行侦察监视任务。11月25日,联合舰队司
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从广岛湾的旗舰"长门"号战列
舰上,向空袭珍珠港的机动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发
出绝密作战命令,指示向待机海域出击。命令称:"机动部队
务于11月26日自单冠湾出发,竭力保持行动隐蔽,12月3
日傍晚进入待机海域并加油完毕。"
机动部队的待机海域是:夏威夷群岛以北北纬42°、西经
170°附近海面。
11月26日,离天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天空乌云密布,
朔风在怒吼。早晨6时,"赤城"号旗舰升起了信号旗。各舰
上的信号兵都向本舰舰长报告说:"旗舰发出信号,起锚,准
备出港。"此时,南云忠一率领的日本海军史上最强大的一支
机动部队迎着时而飘落下来的雪花,踏上了征程。
以"赤城"号为先导的6艘航空母舰徐徐驶出单冠湾。这
是一次秘密出击,没有人送行。只有在单冠湾外面监视敌潜
艇并实施反潜巡逻的1艘警戒舰发来了信号:"祝一帆风顺。"
当然,这艘警戒舰根本不知道机动部队出发的真正目的,它
之所以发来信号也只是单纯地表示礼仪而已。
"谢谢。"
"赤城"号一边回答信号,一边悄悄地穿行而去。舰尾的
海军军旗迎着北太平洋寒冷的晨风,哗啦哗啦地飘扬。这面
军旗不久就要换成作战旗了。但是,箭毕竟还没有离开弓弦,
眼下还只是引弓待发。
12月2日下午5时30分,机动部队收到了山本联合舰
队司令长官以密码电报发来的如下命令:

联合舰队作战电令第10号
"NIITAKAYAMANOBORE-1208"(攀登新高山)

这是一份密码电报,意思是"按原计划12月8日发起攻
击"。
12月3日傍晚,机动部队经过近8天的海上航行,准时
到达待机地域,在完成加油后,补给船离开了机动部队。
12月6日,机动部队开始以24节的航速南下,高速向珍
珠港逼近。飞机开始1架挨着1架地摆满了6艘航空母舰的
飞行甲板,开始做最后一次检查。
这时,旗舰"赤城"号收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
六海军大将从"长门"号上发来的和当年东乡元帅所发电文
完全相同的一封电报训示:
"皇国兴废,在此一战,我军将士务须全力奋战。"
这份电报训示立刻传达给了机动舰队的全体人员。随后,
"赤城"号上升起了"Z"字旗--37年前,在波涛汹涌的日
本海上,东乡元帅的旗舰"三笠"号战列舰上也曾飘扬过的
"Z"字旗。
"打仗的时刻到来啦!"全体舰员热血沸腾,一片欢呼声。
其他舰上的水兵们,也一起升起了自己的"Z"字旗。
"Z"字旗在高高飘扬,箭终于离开了弦。

托拉、托拉、托拉

东京时间:昭和16年12月7日。
夏威夷时间:1941年12月6日,星期六,也就是珍珠港
遭劫的前一天。
周末,对美国海军官兵们来说,是花天酒地的销魂时刻。
这一天晚上,舰只相继返航。珍珠港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之中,
月亮从东方徐徐升起,整个军港在皎洁的月光下,更显得恬
静而欢快。
这是1年里最后1个月的第1个周末。这天,珍珠港的
灯光好像比哪一个周末都明亮。太平洋舰队的全部战列舰,在
夜雾的笼罩下整齐地排列在港湾里,好像经过了遥远、疲劳
的远航,正在安安静静地歇息着。甲板上有些水兵在走动,他
们准备上岸去过一个欢快的周末,玩个开心,喝个痛快。这
天晚上,军官俱乐部、士兵酒吧、电影院和咖啡馆,比哪一
天都热闹。
珍珠港无战事。周末的太平洋舰队已经完全解除了武装,
这里好像是一个游客如织的海滨渡假旅游胜地。
然而,此时此刻,日本一支庞大的机动舰队在夜幕的掩
护下,"人衔枚,马摘铃",正在杀气腾腾地向珍珠港驶来。
12月8日1时,也就是夏威夷时间7日(星期日)早5
时30分,"筑摩"号和"利根"号巡洋舰上的"零"式水上
侦察机由弹射器弹射起飞,开始了对珍珠港的战前侦察。
此时,航空母舰上的所有飞机已做好了一切准备,第1攻
击波的183架飞机已经整齐地排列在甲板的起飞线上。最前
面是43架"零"式战斗机,接着是50架99式高空水起轰炸
机和50架爱知造99式俯冲轰炸机,殿后的是40架中岛制
97式鱼雷攻击机。
飞行人员集合在飞行员待机室里,随时等候出击命令。浪
很大,正在高速行驶的航空母舰摇摆的很厉害。在漆黑的海
面上,舰尾后边划出一道白色的、逐渐展宽的长长的航迹。大
浪时而打到甲板上。负责固定飞机的地勤人员,正在竭力使
飞机保持不动,以使飞机少受军舰摇摆的影响。
东京时间1时30分,挂在飞行员待机室墙壁上的黑板
上,准确地写着1时30分旗舰的位置:瓦胡岛以北230海里。
"起飞!"南云司令长官提高嗓门下达命令。
舰桥上,风刮得呜呜的,大浪不时地打到飞行甲板上。天
空一片漆黑,外面什么也看不到。如果是演习的话,一定得
等到天亮才能起飞。但这是作战,必须此时期飞。
"祝马到成功!"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渊田海军中佐
非常沉着地走向飞机。他的飞机--总指挥官的飞机尾翼涂
着显眼的红黄相间的油漆,在夜里也是那么的醒目。
这个时候,一名地勤工作人员一边扶着渊田上飞机,一
边递给渊田一条白头巾说:"这是地勤人员的一点心意,表示
我们跟你们一同飞往珍珠港。请务必收下。"渊田点了点头,
接过头巾,把它紧紧地扎在自己的飞行帽上。
飞机发动机开始转动,航空母舰在转向顶风方向航行。北
风在呼啸。桅杆上"Z"字旗在迎风招展。
飞行控制中心的蓝色起飞信号在不断地闪烁。飞行甲板
前面的战斗机开始起飞了。
发动机隆隆作响,飞机在慢慢滑行。车舰仍在剧烈摇摆,
飞行甲板也在随着摇晃不止。每摇晃一次,送行的人们心里
就紧张得不行。但是,在下次摇摆到来之前,飞机已经蓦地
起飞了。甲板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人们挥动着帽子,
挥舞着手臂,还有的则挥舞着带有"Z"字的小旗,为飞行员
送行。
东京时间12月8日1时35分,第1攻击波183架飞机,
相继从6艘航空母舰起飞。大约15分钟左右,在舰队上空集
合完毕,并编好了队形。
中岛制97式鱼雷机,总日本制造的舰载单翼机,它的最
大时速为235海里,续航力1238海里,其性能大大优于它的
同时代对手--美国的"掠夺者式"和英国的"剑鱼式"鱼
雷机;爱知造99式舰载俯冲轰炸机,是太平洋战争最初几个
月里标准的日本俯冲轰炸机,它的最大时速为242海里,续
航力1200海里,可以携带1颗550磅炸弹和2颗230磅炸
弹;三菱造"零"式战斗机,是日本制造的最为先进的战斗
机,它的作战半径、机动性、速度等性能,都比当时太平洋
上其他国家的战斗机,比如美国的"野猫式"战斗机和英国
的"水牛"战斗机等要优越得多。
第1攻击波的编队机群,在总指挥官座机的引导下,在
机动部队上空盘旋一圈,然后从旗舰"赤城"号上空,朝珍
珠港飞去。
在总指挥官座机的后面,是由渊田海军中佐直接率领的
50架99式高空水平轰炸机队;在右后500米空中,飞行高度
比水平轰炸机低200米的,是村田海军少佐指挥的、由40架
97式鱼雷机编成的鱼雷机队;在左后500米空中,飞行高度
比水平轰炸机队高200米的,则是由高桥海军少佐指挥的,由
50架99式舰载俯冲轰炸机编成的俯冲轰炸机队。板谷海军
少佐指挥的43架"零"式战斗机队,在整个机群上空500米
担任警戒和掩护任务。
天空浓云密布,云层高2000米。为了隐蔽,机群慢慢升
高,在云层上空飞行。不久,东方的天空开始破晓,脚下黑
呼呼的云海也随之逐渐变白。天空逐渐变成了蔚蓝色。不一
会儿,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白茫茫的云海边缘呈现出一片
金黄色。
时针指向2点30分整,坐在总指挥官机里的渊田海军中
佐向机翼下看了看,天低云沉,能见度很不理想,用肉眼怎
么也看不见海面,不知道此刻珍珠港的天气怎么样。渊田心
里很是紧张,关键的时候,天气可别出问题啊!
这时,一件天大的巧事出现了,渊田无意间拧开了收音
机的旋钮,他忽然听到在檀香山电台播放的轻音乐背后夹杂
着天气预报的声音。
"啊!"渊田简直惊呆了,他赶紧又仔细调了调频道,听
起来好像是檀香山地区的航空气象预报。他马上拿起铅笔,全
神贯注地听着。播音员缓慢地播送了两遍。渊田迅速作了记
录:

今天天空少云。山上多云。云底高3500英尺。能见度良
好。北风,风速10节(海里)/小时。

渊田高兴坏了,这事太巧了,即使事先安排,也不可能
在这么好的时候得到这么好的情报啊。现在渊田知道了目的
地的天气情况,他放心了。
2点55分,日机群距瓦胡岛100公里!3点整,相距75
公里!3时09分,相距35公里......
"注意观察!瓦胡岛左上空可能出现敌机。"渊田命令道。
编队已飞行一个半小时,不久就要到达瓦胡岛了。渊田
海军中佐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瓦胡岛的上空,生怕
漏掉一点黑影。
但哪里有敌机的影子啊。瓦胡岛上空能见到的只是云层。
除了海岸线外,还看不到地面。可是快到下达展开命令的时
间了。
还是什么情况也没有,这时,渊田海军中佐举起信号枪,
向机外打了一发蓝色信号弹。
一条火龙拖着硝烟,划破了寂静的长空。
这是命令部队展开的信号。
时间:东京时间12月8日3时10分,檀香山时间12月
7日7时40分。
在整个航行的途中,各攻击队紧跟在以3000米高度飞行
的渊田总指挥官后面,结成密集的队形。但由于各攻击队的
攻击方法不同,所以在抵近目标空域、开始攻击之前,各队
必须根据自己的攻击方法,事先占据有利阵位,由航空队形
展开为攻击队形。譬如,鱼雷攻击队,为了便于发射鱼雷,就
需要降低飞行高度;俯冲轰炸机队则必须把飞行高度提高到
4000米,才便于俯冲。另外,为了提高命中精度和攻击效果,
有的攻击队还要考虑风向:对俯冲轰炸机来说,最好是顺风,
因此要转到上风方向;而对水起轰炸机来说,最好是逆风,因
此要转到下风方向。所以,当总指挥官下达展开命令后,各
攻击队应尽快展开成各自的预定攻击队形。待下达攻击令后,
即按预先规定的攻击顺序和攻击目标实施攻击。
......
"报告队长,看到了珍珠港!"
指挥官机是三座飞机,坐在前面驾驶座上的技术熟练、行
动果敢的松平三男海军大尉激动地喊道。他看见港内几艘战
列舰静静地停泊在海湾,安睡般地横在水面上。
渊田海军中佐聚精会神地望着。
看到了!就在这里!
福特岛的内外两侧都是战列舰的笼式桅杆!
渊田拿起望远镜仔细地窥视着停在港湾的船只,冷静地
数了数,正好8艘,全是战列舰。只见8艘战列舰覆盖着天
篷,并排停靠在位于珍珠港中部的福特岛东侧。
珍珠港--传说中鲨鱼神卡亚胡巴贺的神宫--摊开在
下方,犹如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地图,看上去和他原来想象
的完全一样。港内大小96艘美国军舰还是一动不动静静地
"睡"在那里,空中也没有1架美机。渊田见此情景,心中大
喜过望,在不见任何战果的情况下就急不可耐地对传令兵说:
"快用甲级电波向舰队发报,告诉他们,我们奇袭成功了
......"
传令兵的手指灵敏快速地按动了发报机的电键:"托拉,
托拉,托拉!"电波从3200海里之遥飞回东京,一直到达日
本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的作战室里。
这时的时间是:东京时间8日3时19分,檀香山时间7
日7时53分。
为了保障攻击效果,这次作战,根据强攻和奇袭两种不
同情况,事先规定了两种不同的攻击顺序:
如果是奇袭,就由鱼雷机打头阵,力争使鱼雷机在敌地
面防空火力开火之前开始攻击,以争取最大的奇袭效果,接
着,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鱼雷机攻击的同时,按先后
顺序开始攻击,以避免俯冲轰炸机进行轰炸时升起的硝烟妨
碍鱼雷机和水平轰炸机的攻击。
如果是强攻,则首先由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以造成敌
人阵势混乱,牵制和吸引敌对空火力,与此同时,水平轰炸
机开始实施轰炸,压制敌对空火力,这样,当轰炸机吸引住
敌对空火力时,鱼雷机便乘机实施鱼雷攻击。
究竟是实施强攻还是奇袭,主要是由总指挥官在下达展
开令时作出判断。而为了保守秘密,又规定不用无线电下达
命令,只使用打信号弹的方法来区分强攻和奇袭:打一发为
奇袭,打二发则为强攻。
只有制空战斗机队,不论是奇袭还是强攻,在下达展开
令后,都立即进入敌方上空,首先歼灭上空的敌战斗机,以
保障轰炸机群的安全。
然而,下达展开命令时,由于云层隔断,在高空担任警
戒的战斗机队没有看到渊田发出的信号。渊田便又朝着战斗
机队的方向打了一发蓝色信号弹,这却使高桥海军少佐对发
出的信号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以为是强攻信号,自然应由他
打头阵,就立即指挥他手下的50架99式俯冲轰炸机兵分2
路,首先对珍珠港的机场实施轰炸攻击。
......
"珍珠港仍然沉睡在晨雾里,"一名日本飞行员后来在回
忆中说,"港内平静宁谧,瓦胡岛甚至没有一缕从舰船上升起
的炊烟。一座座兵营井然有序,宛如白带晃动的小汽车队在
爬向山顶,各个方向都有极好的攻击目标。"
欢度周末的美国海军官兵们正睡在船舱的吊床上做着好
梦,檀香山广播电台在播放着轻音乐,教堂里的钟声柔和地
在水面上缭绕荡漾。
7点55分,值星舰"内华达"号战列舰上的水兵们像平
常一样正准备升旗,奏国歌。
突然,他们发现从东南方上空闪现出一批俯冲轰炸机,简
直是从天而降,风驰电掣般紧贴海面飞行,来了个急转弯,一
下子冲向机场上空。这些水兵还以为是从岸基飞来的美国机
群在进行实战演习,他们在心里暗暗赞叹飞行员高超的飞行
技术,有人甚至还向飞机招手大喊:"Hellogoodmorning,  
…..."
没想到,几秒钟内,冰雹似的炸弹即倾泻而下。分布在
珍珠港四周的希凯姆机场、惠列尔机场、埃瓦机场和卡内欧
黑机场是日机的第1批攻击目标。为了准确地进行攻击,有
的轰炸机俯冲到离地面只有几百米时才开始投弹。只见机场
上空如晴天霹雳,炸弹如雨,自天而降。陆军和海军的大批
飞机比翼排列得整整齐齐,宛如参加一次大检阅似的。一架
接一架整齐停放在停机坪上的重型轰炸机,被炸的四分五裂,
七零八落。只有少数几架美机侥幸起飞,但马上就被高度灵
活的"零"式战斗机打落。地勤人员和飞行员从被打得破烂
不堪的飞机上抓起机枪进行抵抗,但根本无济于事。仅仅几
分钟,美机场即被摧毁,几百架美机也成了一堆堆冒烟的残
骸。此时,机场上空黑烟滚滚、硝烟弥漫,巨大的烟柱直冲
天空,跑道上更是弹坑累累......
炸弹的爆炸声把星期天早晨的和平气息一下子撕得粉
碎。这时,村田率领的鱼雷机队,已经迂回到珍珠港的湾口,
正从希凯姆机场那边穿过海军造船厂,进入攻击航向。村田
清楚地知道,是奇袭,应首先由他的鱼雷机开始攻击。所以,
希凯姆机场上空突然升起的硝烟,使他很是吃惊,一旦硝烟
把海面上的战列舰给遮住,他的鱼雷机就无法下手了。于是,
村田赶紧率队抄近路,在高桥攻击之后仅1分钟,就对珍珠
港内的战列舰实施了鱼雷攻击。
刹那间,港内的军舰就笼罩在一片浓烟火海之中。爆炸
声犹如晴天霹雳,一声接一声,熊熊大火骤然间映红了整个
珍珠港。港内升起了一道道的冲天水柱,全部战列舰起火,到
处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时间,珍珠港浓烟滚滚,烈火熊
熊,舰毁人亡,遍地血尸,惨不忍睹。爆炸声、警报声和官
兵们惊慌失措的呼救声搅成一团。
97式鱼雷机群分两批从几个方向突入,首先用16架鱼
雷机对停泊的战列舰实施鱼雷攻击,其次是用24架鱼雷机从
东南方向进入,超低空接近"战列舰大道"。一等飞行兵曹森
拾三驾驶鱼雷机几乎是紧贴着海面向战列舰扑去。事后,他
回忆说:"忽见1艘战列舰隐隐约约地出现在我的飞机正前
方,像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在飞机面前。......准备投雷......
预备......放!"曹森拾三用力拉动投雷拉杆,他感到投雷的一
刹那飞机如释重负,向前一跃......
97式鱼雷机在20米高度发射的装有稳定翼的特制浅水
"改2"鱼雷,纷纷向周围没有布设防雷网的战列舰飞去。只
见海面上蓝白色的雷迹纵横交叉,战列舰在刹那间即发出轰
天巨响,水柱四起,火光冲天。
此时,渊田带领他的高空水平轰炸机队又对战列舰进行
了毁灭性的高空轰炸。渊田回忆说:"4颗炸弹就像长着眼睛
一样,一颗挨一颗地,一个劲往下落......不久,炸弹变得比
豆粒还小,终于看不见了。再看那"马里兰"号的甲板,只
有洗衣盆那么大,紧接着像草垫上掸起的灰尘一样,甲板上
升起了两股白烟。两弹命中!"
第1次攻击大约进行了45分钟。日方损失飞机9架,其
中,战斗机3架,俯冲轰炸机1架和鱼雷机5架。就在第1攻
击波返航的时候,第2攻击波共171架飞机又抵达瓦胡岛上
空。
8时45分,第2攻击波展开完毕,又猛烈地攻击了被滚
滚浓烟笼罩着的珍珠港。其中54架水平轰炸机,绕到瓦胡岛
东侧,对机场实施攻击;81架99式俯冲轰炸机攻击舰船;36
架"零"式战斗机,继第1攻击波后,继续保持珍珠港上空
的制空权。
第2攻击波又使珍珠港内硝烟弥漫,一片混乱。然而,美
军已组成了防御火网,一道道柱形集束弹幕,布满珍珠港上
空。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就在第2攻击波机群开始返航时,
从返港途中美"企业"号航空母舰上飞来的18架"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和从美国西海岸飞来的12架B-17"空中堡垒"
式飞机,在向珍珠港飞来时,正好迎头碰上了"零"式战斗
机,这些得胜后的日本战斗机就像苍蝇般地对美机粘上就打,
毫无准备的美机纷纷坠落,只有8架好不容易突破日机的阻
击来到珍珠港上空。然而,迎接它们的却是打红眼的美军高
射炮火,美机稀里糊涂地成了地面高射炮火的牺牲品。当基
地指挥部接到飞行员呼救的电报,赶紧下达停止射击的命令
时,珍珠港上空已经看不到1架美机了。
第2次攻击大约持续了1小时,日军损失飞机20架,其
中,战斗机6架,俯冲轰炸机14架。
由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日本飞机,对珍珠港进行的两波狂
轰滥炸和鱼雷攻击,前后持续达1小时50分钟,致使美国太
平洋舰队遭到从未有过的惨重损失: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在遭到水平轰炸机轰炸时,1颗穿
甲弹穿透了它的钢甲板,引起舰首弹药舱爆炸,舰身巨大的
碎片和上百吨重的炮塔被抛至空中,几分钟后就和1100多名
舰员一起沉没了;"西弗吉尼亚"号中鱼雷6条,左舷几乎全
被揭掉,暴露的"内脏"翻滚着长长的火舌,不一会儿便翻
倒在水中,激起了一阵冲天巨浪;位于外侧的"俄克拉何
马"号中了12条鱼雷,被炸得变了形,歪着身子插入海底;
"加利福尼亚"号有2处中雷,舰上的油库也中弹起火,巨大
的火苗和浓烟升上了天空,油库燃烧造成了无法抗拒的可怕
烈焰,这一巨型战舰,也就在冲天的火舌中慢慢地倾斜沉没
了......
日军经过大约2小时的作战,炸沉炸伤美各型战舰40余
艘,其中炸沉战列舰4艘("亚利桑那"号、"俄克拉何马"
号、"西弗吉尼亚"号和"加利福尼亚"号);炸伤战列舰4艘
("马里兰"号、"内华达"号、"宾夕法尼亚"号和"田纳
西"号);炸沉3艘驱逐舰、1艘巡洋舰和4艘辅助舰,重创
3艘轻巡洋舰和1艘水上供应船;炸毁美国飞机260余架,炸
伤163架;美国官兵共死伤近4500人。
日本机动舰队得手后,当部下请示南云,是否还要再派
出一些飞机,对造船厂、油库等重要目标实行最后一次补炸
时,南云忠一将军却下令:"快,返航!"舰队即掉转船头,扬
长而去。偷袭旗开得胜,任务圆满完成,军舰上的日军官兵
们欣喜若狂,"班哉(日语:"万岁")班哉"的欢呼声此起彼
伏。
经此一战,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转入日本人的手中。这
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空袭,美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
由于外出执行任务,而幸免于难、逃脱了葬身大海的厄运。
珍珠港的当头一棒,使得美国人被激怒了!珍珠港遭劫
的当天晚上,罗斯福总统就在白宫召开紧急会议,向参众两
院联席会议发表了战争咨文。他用缓缓的速度宣读了向国会
提出的宣战文告:
"昨天,1941年12月7日,永远是一个耻辱的日子。这
一天,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袭击。......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2月7日星期天日本无端发动这场卑鄙
的进攻之时期,美利坚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处于战争状
态。"
从此,美国即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2月8日,继美国对日宣战之后,英国、"自由法国"、荷
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古巴和新西兰等国也相继对
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全球战争"。
这件事对美国产生的影响,正像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朋友爱德
华·格雷爵士在30多年前对他所说的那样:"美国像个大锅
炉,底下的火一烧,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后来的事实也证
明确是如此。

转载自《书香门第》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etp5.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7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