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Green
标  题: 惊人发现:美军打响珍珠港战争第一炮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16日06:44:3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一个惊人内幕:珍珠港美军在遇袭的45分钟前,曾发现日本潜艇踪迹并加以攻击,此事
虽立即上报美军指挥高层,但未予重视,使基地官兵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遭受重大伤亡
--
45分钟前战争已打响
美军战舰遇袭后,弹药库爆炸产生的冲天火光。1941年的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除
珍珠港受创外,欧胡岛上其他军事基地也遭波及,轰炸前后历时2小时之久,日军总共击
沉或严重损坏21艘美国军舰、毁损321架飞机,并造成2388人罹难,1000多人受伤。这场
事变后,美国宣布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然而,时值珍珠港事变59周年之际,海底探险家鲍勃-巴拉德向权威的《国家地理杂志》
透露了他最近进行海底探寻的新发现:太平洋战争的第一炮其实是美国人打响的,虽然
战争要到45分钟后才开始!
巴拉德指出,在日本空军机队抵达珍珠港的45分钟之前,珍珠港内的一艘救援船,发现
船身后面的水面上有潜望镜冒出。拖船上的人报告了港内的“沃德”号驱逐舰,驱逐舰
于是以深水炸弹攻击这艘悄悄摸进港内的日本小型潜艇。巴拉德说,这艘日本潜艇是要
配合日本360架轰炸机与战斗机的行动,对港内军舰进行偷袭。
巴拉德表示,驱逐舰上的官兵虽然立即将此事向上级汇报,但并没有人把它认真送到指
挥高层去。巴拉德因此不无感慨:“试想,如果他们重视这个警讯,在日军抵达之前就
会有45分钟的战备时间,那么整个结果将会是多么不同!”
巴拉德目前正在制作一个珍珠港事变特别节目,预定在明年5月播出。他在节目中请到了
2位当年在“沃德”号上服役的美国官兵,以及一位在日本潜艇上服役的日本水手。被“
沃德号”攻击的小型潜艇,就是由这艘潜艇放出的。
海底寻找遗骸证据
海底探险中发现的日产鱼雷。以著名海底探险家巴拉德率领的一个探险小组11月8日开始
了探索的旅程,来到漆黑一片的世界――366米深的海底。他们要去寻找一艘当年被美军
击沉的日军小型潜艇和上面的2名艇员的遗海巴拉德指挥手下人把他的深水遥控成像器“
百眼巨人”和“小大力神”搬运到30米长的作业船“美国岛民”号上。
距离海岸8公里的地方,就是“沃德号”曾经巡逻的珍珠港的入口。
在巴拉德看来,搜索日本小型潜艇是一件恢复历史原貌的大事。但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大多是自行发生的,即使是事件的目击者,5个人也会有5种不同的说法。所以,要揭示
事件的真相,就必须找到铁的证据。
潜艇可能被炸成碎片
探险队员准备下海。“美国岛民”号上并不缺乏“赌徒”或专家。加伊?科恩少将是美国
海军研究处主管,几年来,该处对巴拉德的探险计划提供了大量支援。科恩通过分析认
为,小潜艇的核心部分可能未遭破坏,艇长重新获得“深水控制”,径直冲向珍珠港―
―这是它的任务。如果这一推断成立的话,那么,巴拉德将永远也找不到这艘小潜艇了

当时,“沃德”号上的水手几乎没有时间来认真分析形势。在向潜艇发动攻击几分钟后
,“沃德”号发现一艘当地渔船正驶向珍珠港入口。那里严禁捕捞,要进入港内也需要
申请,所以“沃德”号向渔船开炮警告。渔船船长于是打出了白旗。奥特布里奇给海岸
警卫队发出信号,要求他们护送这艘渔船,他自己指挥“沃德”号返回了他负责的巡逻
区。当“沃德”号的水手听到北边的天空冒起冲天的火光和浓烟,他们才知道,战争爆
发了。
巴拉德同时也指出潜艇有可能爆炸:“小潜艇在100英尺的海底,巨大的气压足以使它爆
炸,整个艇体被炸成碎片,散落在海底。”参与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小潜艇只有10艘在成
功地执行完任务后又驶回日本。
唯一的证据:日产鱼雷
11月14日,离原计划的探险最后期限只剩3天时间了。探险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两部成
像器被收了起来,工程师和焊工安装了2艘美国深水工程公司的只容一个人乘坐的微型潜
艇“深水工人8号”和“深水工人9号”,它们可以下降到水下600米深处,连续工作16个
小时。
首先下水的海洋生物学家埃文斯,他的任务是找到那枚日本鱼雷。很快,埃文斯向水面
报告,他距离鱼雷已很近,也发现了更多的残海通过观看录像,分析员立即判断出,鱼
雷是日本生产的。到此时,巴拉德只好承认,能找到小潜艇的部分残片已经算幸运了,
要找到整艘潜艇已经不可能。
直到最后,巴拉德也没有能够找到小潜艇,但他们这次深海探险就像再度经历了一次太
平洋战争。通过探险,他们证明了当年日本的小潜艇计划其实是一大败笔,日本付出了
9艘小潜艇的代价,却没有给美国舰队造成破坏。更重要的是,巴拉德发现,太平洋战争
实际上比历史书上记载的时间提前爆发了45分钟,而且是美国驱逐舰“沃德”号打响的
第一炮!
《长江日报》
 
--


           浮云白日,山川端庄温柔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4.6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