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小李飞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二战中德军失败的原因(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16 15:51:00 2002) , 转信



二战中德军失败的原因(1)
2002-04-16 12:18:57 


  
  作者:guo0306

  德国在二战前期对欧洲各国发动的突袭,可以说相当的成功,特别是它的“闪电战”
战术对今天的军队都非常有影响。而它的闪电战术在当时有三大特点。

  首先,德军依靠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德空军拥有大量的俯冲式轰炸机,在战争初期
对侵略国的军事设施进行空袭,使敌方各防御系统陷入瘫痪状态。此时德军便利用大量的
快速机动部队,以大兵团快速突袭,迅速突破敌防线,进入敌纵深,将敌有生力量分割包
围,然后各个击破。

  德国使用这种速战速决战术,有其必然性。德国处于欧洲大陆的中部,西边有法国,
东边有苏联,海上还有英国的抑制。德国要想在欧洲发动战争,部队必须拥有良好的机动
性能,能迅速突破敌防线,迫使敌方投降,使自己不至于陷入持久战中。德军的这种闪电
战术必须拥有大量的轰炸机(特别是俯冲式轰炸机)以及大量的快速机动反应部队,二者
缺一不可。就像1939年9月1日德国向波兰发动进攻,清晨德军就动用2300架飞机对波兰的
20多个机场进行空袭,把波兰约500架第一线作战飞机炸毁在机场上,从而掌握了制空权。
接着以大批轰炸机密集轰炸波兰的战略中心、交通枢纽和指挥机构。与此同时,德军地面
部队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为先导,在航空兵的火力支援下,迅速突破波军防线,波军
被分割包围、各个击破。9月27日华沙被攻占,波兰灭亡。

  无可厚非,波兰的灭亡与英、法的绥靖政策有莫大的关系。但同样不可否认的一点就
是德军“闪电战”在波兰的成功。但是德军在闪电战术上却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过
分的依靠空军的力量,忽略了地面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的建设,德军坦克当时的性能明显
不及法国,如果德军当时用坦克部队同法军硬碰硬的话,德军未必能够打赢。这并不是骇
人听闻,德军在进攻波兰是使用的PzKpfwⅠ型坦克,装甲薄得离奇。在整理坦克残骸时,
竟然发现坦克的装甲有被步枪子弹击穿的痕迹。而在进攻法国时使用的PzKpfwⅢ型坦克,
虽然加厚了坦克的装甲,提高了坦克的防御性。但PzKpfwⅢ型坦克底盘过小,在行进过程
中经常会发生倾覆。这些希特勒并不是不知道,希特勒正是了解了这些情况,想保存坦克
部队的实力,为以后的“海狮计划”做准备,把歼灭敦克尔克被围联军的任务交给了空军
,使联军得到了一场意外的喘息机会,使联军撤到了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而随后的“海狮计划”又成了德军的一个败笔。

  首先,“海狮计划”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行的计划。德国原来想扬长避短,让空军对英
国进行空袭,使英国空军出战,从而在空中歼灭英国空军,取得制空权。然后用让部队渡
海登陆,占领英国本土。但德国却忽略了两个要点:第一,德军在二战初期主要以闪电战
为主,空军也不例外,空军主要以俯冲式轰炸机为主,忽略了常规战斗机的发展。而英国
空军的常规战机数量与德军相差不多,加上英军的地面雷达预警,使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
并没有得到多少便宜,反而以失败告终。第二,德军缺乏大量的登陆艇,根本无法完成登
陆任务。德军在战前就计划扩充海军,以突破英国海军的海上封锁,但是在扩充的同时却
没想到要建造登陆艇,无法将士兵送上英国大陆。由于种种原因“海狮计划”也就不了了
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43.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