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太平洋战争(1)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2:22:02 2000), 转信


    位居世界四大洋之首的浩瀚的太平洋并不太平。它有时静谧舒缓、容纳百川;有
时则波涛汹涌、云飞浪翻。热带的海岛陆岸也并非总是棕榈摇曳、椰枫婆娑,也时常
腥风血雨、狂涛拍岸。1941年至1945年就在辽阔无垠的西太平洋上,发生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大血战——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
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战争首先由日本发动,也是以日本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狼烟四起
    日本偷袭3500英里以外的珍珠港,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以损失29
架飞机、5 艘特种潜艇的极小代价,换取了炸沉美太平洋舰队各种舰艇40余艘、摧毁
450架飞机和美军伤亡4500人的辉煌战果。太平洋舰队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
    12月7日(夏威夷时间12月8日),是令美国感到耻辱的日子。8日,美国对日宣战。
继美国之后,英、荷、中等二十多个国家先后对日宣战。
    日本在珍珠港的得手,单纯从军事上看无疑是成功的,但它把美国拖进战争实际
上是一种战略上的错误。这被后来的实际所证明。
    当日本联合舰队特遣编队偷袭珍珠港的同时,由寺内寿一指挥的南方军兵分五路
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许多岛屿发动了全面进攻。整个东南亚在熊熊战火中呻吟。
    第一路:由驻台湾的日军第14军向菲律宾进攻。日军在偷袭了珍珠港数小时后就
轰炸了棉兰老岛的达沃城,接着又轰炸了克拉克机场和卡维特海军基地。12月 9日轰
炸了马尼拉。12月10日,日军在北吕宋的阿帕里和维甘登陆两天后,又在南吕宋的累
加斯皮登陆。12月24日,日军主力在仁牙因登陆。同一天,日军在阿蒂莫南登陆,然
后向马尼拉实施向心攻击。1942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麦克阿瑟统率的美、菲
守军无力抵抗,退至巴丹半岛。正当美、菲军队同日军浴血奋战时,麦克阿瑟却带着
老婆和家庭女老师逃到澳大利亚。4月9日,麦克阿瑟的继任者科雷吉多尔率巴丹守军
投降。日本侵略者极其野蛮地对待七万美、菲俘虏,强迫他们进行一次从巴丹到打拉
省卡帕斯集中营的“死亡行军”,约有1万名菲律宾士兵和1200名美军士兵死在路上。
到 5月,日军占领了菲律宾全境,美国又失去了它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基地,与中国
东南海岸的联系也被切断了,给中国军队运送物资便发生了很大困难。
    第二路:同一天,从台湾起飞的日军机群开始对香港发起进攻。在日机对香港进
行狂轰滥炸的同时,装备精良的38步兵师在驻九龙的日军第23军的配合下向香港进攻。
香港的英军守备部队只有 6个步兵营和少数义勇队,基地和港口都没有防御工事。两
军刚一交手,英军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1942年12月25日,日军以打死1200多名英
国人,生俘12000人的战绩,成为香港的新主宰。
    第三路:7 日晨,由驻印度支那半岛的日军第15军向泰国和缅甸进攻。日军没有
遇到有组织的抵抗,第二天就占领了泰国首都曼谷。泰国政府被强行捆绑在日军的战
车上,并于第二年 1月向美、英宣战。当日军占领泰国部分地区后,便集中力量夺取
缅甸。日军进攻缅甸的目的,第一,切断中国与外界的最后一条交通线,以孤立、包
围中国;第二,从西部为大东亚共荣圈建立防御屏障。12月23日到25日,日军对仰光
进行了空袭,3月8日,日军攻占仰光。此时,在泰国北部集结的日军也开始越过泰缅
边界,向缅甸内地发起进攻,并消灭了国民党赴缅作战的一个军,切断了从仰光后撤
的英军退路和国民党另一个军的后路。溃不成军的英军和国民党军不得不化整为零,
于5月底撤向印度。
    第四路:由驻印度支那半岛的日军第25军向马来亚和新加坡进攻。英国殖民地新
加坡是由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美国在太平洋的
失利,对英国在太平洋的防御也是一个严重挫折,为了加强在亚洲的防御力量,丘吉
尔派出“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两艘战列舰赶赴新加坡。12月7日、8日,日军
在克拉地峡和哥达巴鲁等地登陆;空军对新加坡进行了密集轰炸。在海空军的配合下,
日军地面部队沿铁路向南进攻。驻马来亚的北部的英国守军,仓惶退往新加坡。
    12月 9日,英国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为了消灭在关丹登陆的日
军从新加坡出航,10日晨,在接近关丹时遭到日本轰炸机和鱼雷机的攻击而沉没,英
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也随舰沉入茫茫大海。至此,英国在太平洋地区完全失去了
制空权和制海权。
    在马来亚登陆的日军继续向南发展进攻,于1942年占领吉隆坡。1 月底,整个马
来亚半岛沦陷。2月14日,新加坡被包围,淡水被切断。25日,8万守军成为日军的俘
虏。这样,连结亚、非、欧、澳的海洋通道落到日本人手里。
    第五路:由驻海南岛的日军第16军向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进攻。由于当时
的荷兰殖民军抵抗不力,日军于1942年 2月占领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帝汶和苏门答
腊等岛屿。此后,美、英、荷等国军队企图在爪哇海突击日军舰队,结果惨遭失败。
日军乘胜登陆爪哇岛,9 日占领万隆,12日荷兰总督正式投降。荷属东印度的重要岛
屿及其丰富的战略资源统统落入日军手中。
    此外,在太平洋南部,日军侵略者为了截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拆除
以后可能成为美国进行反攻跳板的澳大利亚这个幅员广阔的基地,在战争一开始,就
向这一地区发动了进攻。1942年 1月,从加罗林岛出发的日军,先后占领了新几内亚
群岛以及所罗门群岛的大部分岛屿。日军还在拉包尔建立海空军基地,在布根维尔岛
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机场。这样就对美澳之间的海上交通线构成巨大威胁,并有可
能把战争推进到澳洲大陆。
    至此,从战争的第一天起,日军就在主要进攻方向上,集中兵力实施突然袭击,
迅速掌握了西太平洋广大地区的制空权、制海权,然后实行陆海军协同作战,完成预
定作战计划,取得了战争初期的暂时优势。共控制了 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多达
1.5亿的人口。在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西起印度洋、东至中途岛的1万多
公里的战线上,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