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att (lolo), 信区: Green
标  题: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战略进攻的揭幕战 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13日18:17:3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战略进攻的揭幕战
(一)
进入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经过中途岛、新几内亚、瓜达尔卡纳尔岛等战役,
逐步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夺取了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工业潜力的全面动员,军事
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部队得到了大批新式武器装备,使其军事实力大为增强。至1943
年秋,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已拥有航母11艘、护航航母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9艘
、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66艘、运输舰29艘,以及大量的登陆作战舰只。
同时美军最高领导层经过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讨论,决定以中太平洋为主要战略进攻方
向,西南太平洋为次要战略进攻方向,采取“双管齐下”,这样两个进攻方向,既可以
相互支援、掩护;又可以分散日军兵力,使其难以判明美军的主要进攻方向。
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战略防御体系是依托一系列岛屿所形成的三条岛链,组织起坚固防御
。第一条岛链从南到北依次是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威克岛、阿留申群岛;第二
条岛链依次是新几内亚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列岛、小笠原群岛;第三条岛链依次
是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再由东西向的加罗林群岛连接,形成蛛蛛网状的战
略防御态势,日军企图凭借这些岛屿消耗、疲惫美军舰队,并适时出动联合舰队,进行
一场海上决战,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取得体面的媾和。--曾有
一位日本海军的将军感慨地说:“这些岛屿就像是为日本度身定做的。”
面对如此众多的岛屿,美军的战略进攻究竟从何入手呢?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最初决定
首先进攻马绍尔群岛,于1943年6月指示中太平洋战区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
制定进攻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计划,但尼米兹考虑到马绍尔群岛自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是
日本的托管地,1935年以后更是严禁外国人进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紧在该群
岛建设军事基地,部署守备部队。具体情况由于该群岛位于美军岸基飞机航程之外,无
法组织空中侦察而一无所知。而在马绍尔群岛东南的吉尔伯特群岛,原为英国的殖民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被日军占领,加上吉尔伯特群岛距离美军基地较近,美军通过多
次空袭和空中侦察,对该地区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尼米兹觉得还是首先进攻吉尔
伯特群岛,然后以吉尔伯特群岛为基地,组织对马绍尔群岛的侦察,待充分掌握马绍尔
群岛情况后,再发动进攻。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于7月20日决定首先发起对
吉尔伯特群岛的两个主要岛屿和瑙鲁岛的登陆作战,作战计划代号“电流”。
中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在指定具体作战计划时,对夺取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
岛和阿贝马马岛没有异议,因为上述两岛都已建有机场,对于以后的作战具有很大的价
值。而对于攻占瑙鲁岛却有分歧,一方认为日军在瑙鲁岛上建有机场,而且距离塔拉瓦
岛仅700公里,如果不将其夺取,将对塔拉瓦岛的作战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以尼米兹和
斯普鲁恩斯为代表则认为瑙鲁岛海岸陡峭,适宜登陆的滩头比较狭窄,岛上又多天然洞
穴,日军利用这样的地形构筑有坚固防御工事,加上瑙鲁岛面积也不小,夺取该岛至少
需要一个整师,当时美军兵力比较紧张,退一步说,即使抽出一个师的部队,也没有足
够的船只运送。因此建议改为夺取塔拉瓦岛北面的马金岛,该岛面积较小,投入一个团
的兵力就足够了。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这两种意见进行了慎重考虑比较,最后决定以马金岛代替瑙鲁岛
,并于9月27日正式下达命令,吉尔伯特群岛战役以塔拉瓦岛、阿贝马马岛和马金岛为作
战目标。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12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