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att (lolo), 信区: Green
标  题: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战略进攻的揭幕战 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13日18:20:47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五)
塔拉瓦岛位于赤道以北148公里,在马金岛以南约185公里,是一个三角形的珊瑚环礁,
中间是礁湖,东、南两边分别约长33公里和22公里,是一连串的珊瑚岛礁,西边则是连
绵不断的暗礁,中间有两条通往礁湖的深水水道,在南面最西边的岛礁是塔拉瓦岛最大
的岛礁--比托岛,该岛形似一只水鸟,一条长4500米的长堤就像是水鸟的一只脚,一直
通往礁湖,全岛长3700米,宽从450米到540米不等,面积约1.18平方公里,是日军在塔
拉瓦岛最重要的防御核心岛屿,在岛中部筑有机场,机场跑道长1400米,宽60米,是日
军在在该群岛唯一的轰炸机机场。日军在比托岛经过十五个月的努力修筑完备的防御体
系,守军是柴崎少将亲自指挥的4000余人,而且大多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中的精锐之师。

美军在塔拉瓦岛登陆的是陆战2师,该师曾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经受过战火考验,表现不凡
。瓜岛战役结束后,转到新西兰休整长达七个月,官兵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早已
厌倦了枯燥的训练,渴望早日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另一方面对宁静美丽的新西兰产生了
深深的眷恋,有些人还在当地结婚成家。
11月1日,从新西兰惠灵顿启程,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目的地。
11月13日,到达新赫布里底的埃法岛,进行登陆演习。直到此时官兵们才知道作战的目
标是塔拉瓦岛,但对这个岛屿大多数人是一无所知。
11月16日到达富纳富提岛,加油补给后继续向塔拉瓦岛出发。
11月18日,负责夺取塔拉瓦岛海域制空权的第50特混编队的第3大队开始对塔拉瓦岛实施
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在两天的猛烈空袭中,击毁日军2门203毫米火炮和3辆坦克,并使日
军的防御工事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11月19日15时,登陆编队到达塔拉瓦岛东南海域,南部登陆编队司令希尔少将召集随军
记者举行记者招待会,希尔对舰炮和舰载机的火力十分信任,声称将要把塔拉瓦岛从地
图上一举抹掉,言下之意登陆部队遭遇的抵抗将会很微弱,登陆将会像度假的游客漫步
海滩一样轻松,一旁的陆战2师师长史密斯少将心中不快,随即插嘴补充:“请记住,当
海军陆战队队员与敌人短兵相接时,唯一的盔甲是身上的卡叽布军装!”日落前,南部
登陆编队所有军舰在塔拉瓦岛东南海域集合完毕,一起向登陆地域进发。
11月20日凌晨,陆战2师吃过了传统的出征早餐--新西兰牛排鸡蛋,随后检查装具,准备
出战。
4时,各登陆运输舰开始放下小型登陆工具。5时零5分,“马里兰”号战列舰弹射舰载校
射飞机,虽然“米德”号驱逐舰同时施放烟雾进行掩护,但弹射起飞的火光还是被日军
发现,日军海岸炮随即开始射击,希尔立即下令还击,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
舰主炮开始齐射,猛烈的炮火将小小的比托岛几乎全部笼罩住,但日军的海岸炮还在不
断射击,而且越来越准,希尔只得指挥军舰转移阵位,以便进行反炮火射击。5时45分,
不知什么原因舰载机并没有按计划准时飞来,由于希尔的旗舰“马里兰”号战列舰通信
设备在进行了两次主炮齐射后就失灵了,也就无法询问催促航空火力支援大队。6时15分
,从三艘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终于来到了,此时比托岛上已经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由
于美军进行舰炮射击时使用的都是爆破弹,将岛上炸得尘土飞扬,遮天敝日,飞行员根
本看不清地面目标,加上舰炮火力相当密集,在这种情况下飞机进行低空精确攻击十分
危险,因此舰载机的对地攻击只进行了短短七分钟就匆匆结束。舰炮火力准备继续进行
,在两个多小时的舰炮准备中,美军共发射了3000多发炮弹,小小的比托岛几乎每平方
米都承受了一吨的炮弹,似乎一切都被炸光了,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下岛上似乎不可能再
有生物存活,但美军大大高估了炮火准备的效果,日军大多数工事特别是火炮掩体都深
埋在地下,只有用大口径火炮使用延时引信炮弹才能将其摧毁。美军缺乏对岸上点状目
标射击的经验,速度太快,以致炮弹爆炸的烟雾遮掩了目标,看看虽然烈焰浓烟,但实
际效果并不理想。如此大规模火力准备的唯一成效就是将日军的通信线路全部炸断,使
其指挥部与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全部中断。
美军在实施舰炮火力准备的同时,“追踪”号和“必需”号两艘扫雷舰清扫并标示出安
全进入礁湖的航道,引导“林哥德”号和“达希尔”号驱逐舰驶入礁湖进行近距射击,
接着“阿希兰”号船坞登陆舰也驶入礁湖。
6时19分,希尔见日军海岸炮仍在射击,并对进入的船坞登陆舰构成了极大威胁,便命令
登陆舰退到日军海岸炮射程之外待命。
陆战2师前三个登陆波全是由新型的LVT-2两栖车组成,分别是48辆、24辆和21辆,于7时
零7分完成换乘,LVT-2两栖车必须先到达距出发线6400米的集合区,整顿队形后再以六
分钟的间隔向5500米外代号“红一”、“红二”和“红三”的三个滩头冲击,其中在“
红一”滩头登陆的是陆战2团的第3营,营长是金特尔少校,“红二”滩头登陆的是陆战
2团的第2营,营长是艾米中校,“红三”滩头登陆的是陆战8团的第2营,营长是劳克中
校,登陆总指挥是陆战2团团长肖普上校。
 
由于负责标示航道的“追踪”号扫雷舰在作业时因与日军海岸炮进行炮战,所以标定出
的航道偏西,加大了LVT-2两栖车到达集合区的距离。而LVT-2两栖车的驾驶员都是新手
,训练还不充分,对两栖车性能还不能熟练掌握,因此LVT-2两栖车的航行速度比预定计
划要慢,加上当时礁湖里正刮着强劲的西风,更是给LVT-2两栖车的行动带来巨大困难。
直到8时25分,两栖车才到达出发线,比计划整整晚了四十分钟,希尔眼看无法按计划于
8时30分登陆,便将预定登陆时间从8时30分推迟到8时45分,后又再推迟到9时。因此美
军舰炮曾于8时35分开始向纵深延伸射击,后又重新轰击海滩,8时55分才再次向纵深延
伸射击,而此时,LVT-2两栖车仍在礁湖的风浪中苦苦挣扎着向前行驶。海军的一架观察
联络飞机发现两栖车无法在9时突击抢滩,便向旗舰“马里兰”号战列舰报告,可是“马
里兰”号的通信设备已经失灵,没有收到这一重要的报告,致使一切仍在按照9时登陆的
计划实施,9时舰载机飞临滩头,实施航空火力掩护,但由于地面上烟雾弥漫,飞行员无
法看清目标,对地攻击效果极差,日军的很多工事都安然无恙,当美军飞机结束攻击飞
走时,舰炮火力已向纵深延伸,滩头上出现了长达23分钟的火力间歇!这段时间已足以
让日军从隐蔽部进入防御工事了。LVT-2两栖车在接近滩头时遭到了日军火力的迎头痛击
!大多数两栖车中弹,失去机动能力,只有少数得以上岸,海滩上到处是燃烧的两栖车
和死伤的士兵,鲜血已将海水染成了红色。在红二滩,2营营长艾米中校高喊:“跟我来
!我们要占领海滩!”话音未落,就被日军子弹击中,一头倒在海滩上。好不容易冲上
岸的陆战队员都被日军密集的火力压制在海滩上大堤下,根本无法前进。第四、第五波
是载有登陆兵、坦克和火炮的机械化登陆艇和车辆人员登陆艇,由于吃水比两栖车深,
当时又正值退潮,无法越过珊瑚礁,考虑到海滩上急需支援,便将所运载的M-4“谢尔曼
”式坦克放下水进行涉渡,结果有的坦克发动机进水而失灵,只有7辆好容易驶上海滩,
其中3辆因滩头上到处是伤员而无法行动;有3辆被日军炮火和地雷击毁,还有1辆则陷在
弹坑里动弹不得。运载的登陆兵由前三个登陆波的两栖车返回来接运到浅水区,再要迎
着日军的枪林弹雨通过700米齐胸深的浅水区,其艰难可想而知,由于前三个波次的两栖
车所剩不多,所以大部分人还滞留在珊瑚礁上。运载火炮的登陆艇无法卸载,只得后撤
,等待涨潮。
陆战2团团长肖普上校在海滩上拼命寻找能用的电台,以与后方取得联系。他原是陆战2
师的作战科长,刚在一星期前接替在演习中受伤的原2团团长,由于他参与制定了塔拉瓦
岛的登陆计划,因此他对该岛的地形、防御等情况都非常熟悉,这对于陆战2团是不幸中
的万幸。10时30分,他终于找到了一部能用的电台,立即命令团预备队第1营从红一滩上
岸。但直到中午过后,才与希尔和陆战2师师长史密斯取得联系,报告了形势极其严重,
急需援助。此时,登陆的美军只占领了纵深数米的滩头,而伤亡已经超过20%。希尔早已
通过观察飞机知道海滩上情况不妙,接到肖普的报告更是大为震惊,一面命令舰炮继续
猛烈射击为海滩上的部队提供炮火掩护,一面投入师预备队,同时向第5两栖部队司令特
纳报告,请求调总预备队来增援。
此时,塔拉瓦之战几乎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满载后续部队和重武器的登陆艇大部分
被卡在珊瑚礁上,动弹不得,其余的只好在珊瑚礁外水域等待涨潮;海滩上的部队死伤
枕籍,被日军的火力压得无法前进,所剩无几的两栖车来回奔波,运上补给撤下伤员。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陆战2师充分发扬了海军陆战队所特有的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坚
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尽管伤亡惨重,尽管建制已被打乱,尽管指挥员死伤大半,下级军
官、军士和士兵主动组织起来,拼死冲锋。红三滩头,霍金斯中尉率领34名战士,用炸
药包、刺刀、铁锹,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了300米,占领了滩头东侧一段长堤,取得了能展
开炮兵的一块地方,炮兵立即将75毫米榴弹炮拆开,再把一块块部件运上滩头,组装起
来,然后为部队提供炮火支援。霍金斯中尉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勇战绩,
美军将比托岛的机场命名为霍金斯机场。肖普将团指挥部设在刚夺取的一个日军防空洞
里,他深知连接红二滩和红三滩之间栈桥的重要性,接连组织了五次攻击,最终在32架
舰载机的大力支援下,才夺取了栈桥。海空军竭尽全力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4艘驱逐舰
始终停在礁湖里,随时根据登陆的召唤进行舰炮支援,航母上的舰载机也不时出动,提
供航空火力支援,至日落前先后进行了32次攻击,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就出动飞机80架
次!经过殊死激战,至日落时分,美军有5000人上岸,伤亡也超过了1500人。在海滩的
西部占领了正面140米,纵深450米的登陆场,东部则控制了正面600米,纵深270米的滩
头,但情况依然危急。肖普只得命令就地构筑工事,一半人警戒,一半人休息。
入夜,美军经过一天的血战,已是精疲力尽,弹药、饮水所剩无几,一旦日军发动大规
模反击,后果难以预料。庆幸的是,日军只有一些小规模的袭扰,均被美军轻易击退。
原来,美军的猛烈炮火轰击虽没有摧毁日军深埋在地下的工事,却将其通信系统彻底破
坏了,加上天黑后,美军不间断的扰乱射击,使日军无法恢复通信,因而柴崎无法组织
起大规模反击。
11月21日,经过一夜补充的美军全力向前推进,扩大登陆场。午后,期盼已久的高潮终
于到来了,重武器和坦克在红一滩和红三滩上岸,总预备队的陆战6团的两个营则在比托
岛西侧新开辟的登陆点代号为“绿滩”的海滩登陆,随即消灭了日军对美军军舰威胁最
大的203毫米海岸炮,巡洋舰、驱逐舰驶入礁湖,在岸上火力控制组的指挥下,以越来越
准确和猛烈的炮火掩护地面部队推进。陆战6团的另一个营则占领了比托岛以东的拜里仓
岛礁,随即在该岛设立了105毫米火炮阵地,以猛烈炮火支援比托岛上的战斗。美军终于
扭转了登陆初期的不利,开始占据上风。但日军仍在负隅顽抗,战斗的惨烈难以用语言
形容。陆战2师在如此激烈的鏖战中,充分体现了一支精锐之师的风采,很多时候,士兵
们都是自己组成战斗小组,用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包,一个一个解决日军的火力点,其勇
敢顽强,可歌可泣。至日落前,已有部队推进到比托岛的南岸。日军在美军猛烈火力下
死伤惨重,隐蔽部和工事里到处是尸体和伤员,柴崎被迫将指挥部所在坑道改为临时救
护所,率指挥部成员向附近坑道转移时被美军炮火击毙。
傍晚,陆战2师参谋长埃德森上校上岛,统一指挥岛上所有部队的战斗,肖普则指挥陆战
2团的作战。
日军由于指挥官柴崎少将阵亡,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因而当晚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夜间反
击。使岛上的美军又度过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夜晚。
11月22日,美军以滩头为基点,陆战8团1营向西,陆战2团3营和陆战6团3营向东,对残
余日军实施夹击。陆战8团的2营和3营则向中部的机场发动突击。塔拉瓦岛的胜负已成定
局,但日军的抵抗仍在继续。美军在栈桥东侧三角形阵地遭到抵抗最为激烈,美军炮火
对该阵地足足实施了三小时的连续轰击,但步兵冲锋时仍遭到了日军火力的疯狂扫射,
最后美军以机枪和迫击炮掩护两辆装甲推土机将日军坑道彻底推倒才结束了战斗。日军
的拼死顽抗固然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在美军的顽强攻击和猛烈火力打击下,日
军弹尽粮绝,很多士兵的体力和精神已经达到极限,不少人因无法忍受而自杀。
黄昏,陆战2师师长史密斯少将上岛,在滩头开设了师指挥所。
11月23日凌晨,被压缩在岛东部狭长地带的日军残部,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自杀性
冲锋,尽管对战局已毫无作用,却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心理恐慌,5时许,日
军的反击终告平息。中午过后,美军突破了日军的最后阵地,全歼了守军。陆战2师师长
史密斯于13时12分宣布,全部占领比托岛。美军官兵从隐蔽处走了出来,欢呼胜利,然
而比托岛实在太小了,根本无法容纳下陆战2师的全部人员!
此役,日军4000余守备部队,除146人被俘外,其余全部战死,被俘的人员中129人是朝
鲜籍的工程兵。美军失踪阵亡1013人,伤2072人,其中海军陆战队死984人,伤2001人。

美军以巨大代价攻占比托岛后,于11月24日占领了比托岛东面的埃塔岛。29日又在阿布
里基岛登陆,消灭岛上160名日军,占领该岛。至此,美军控制了塔拉瓦岛全部。
11月24日,第5两栖军军长霍兰.史密斯少将登上比托岛,面对刚刚经受过残酷战火洗礼
的景象,这位久经战阵的将军大为震惊,他说:“我想象不出他们是如何攻占这个岛屿
的,这是我见到过的防御最完备的岛屿!”结束战斗的士兵们,面容憔悴,两眼无光,
看上去比他们的父辈还要苍老,经过如此严酷的战斗,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脸
上没有笑容,只有劫后余生的宽慰。随后他命人在两棵被炮火削秃的椰树上升起了英国
的米字旗和美国的星条旗,因为吉尔伯特群岛战前是英国的殖民地。
11月27日,尼米兹亲临塔拉瓦岛视察,并为有功的将士授勋。当时大量的死尸还来不及
掩埋,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的恶臭,面对弹痕累累、尸横遍野的战场,这位身经百战的将
军感慨地说:“我从未见到过如此狰狞的战场!”他发现这场血战的激烈程度毫不亚于
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着“绞肉机”之称的凡尔登,见到有很多日军的工事还没被猛烈炮火
所摧毁,便命令太平洋舰队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前来研究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11月30日,特纳向尼米兹提交了题为《塔拉瓦的教训》的报告,陈述了一系列经验:对
于坚固设防的岛屿,光凭几小时的海空火力准备是远远不够的,有条件的话,应先夺取
附近小岛,配置地面火炮,进行炮火支援;对于有珊瑚障碍的岛屿,必须准备足够数量
的两栖车或吃水较浅的登陆艇;在登陆部队抢滩上陆的时候,海军必须实施抵近射击,
以进行有效地火力掩护;为保障作战指挥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建造专用的登陆指挥舰等
。不久根据尼米兹的指示,美军在夏威夷的卡胡拉瓦岛,完全按照比托岛的情况,修建
了完备的防御工事,然后组织军舰进行射击,终于发现要摧毁这样坚固的工事,只有慢
速精确射击,并发射大口径延时引信炮弹才能奏效。
尽管由于美军在塔拉瓦岛的巨大伤亡,使太平洋舰队遭致了很多批评,但无可否认,塔
拉瓦岛之战美军所获取的经验,对于以后的登陆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正如
尼米兹所说,即使不在塔拉瓦岛取得上述经验,也不免要用同样的甚至更大的代价,在
其他地方去获取。因此,塔拉瓦岛战斗被美国海军战史学家莫里逊少将形象地誉为“胜
利的摇篮”。
美军计划在吉尔伯特群岛登陆的第三个环礁是阿贝马马岛,该岛位于塔拉瓦岛东南约14
0公里,1942年被日军占领。日军原计划在该岛修建机场,后因所罗门群岛战事紧张而暂
停,战役开始时只设有观通站,守备部队仅25人。
美军计划先以“舡鱼”号潜艇搭载第5两栖军直属侦察连的一个分队,对该岛实施侦察,
等占领马金岛和塔拉瓦岛之后,再组织兵力进行登陆。
11月18日,“舡鱼”号潜艇到达塔拉瓦岛海域,将该地区天气、海浪以及近日美军火力
准备的效果和日军的动态向南部登陆编队司令希尔报告。
11月19日,“舡鱼”号潜艇在航行途中遭到己方“林哥德”号驱逐舰的误击,一发127毫
米炮弹穿过指挥台的基座,将吸气阀击毁,万幸的是炮弹没有爆炸,才没有造成更大的
损失。艇长迅速组织抢修,将炮弹取下,并修复了吸气筏,继续向目的地航行。
11月20日午夜,到达阿贝马马岛以南肯纳岛海域,“舡鱼”号潜艇放下六艘马达驱动的
橡皮艇,运送68名陆战队员和10名工兵,携带轻武器和15天的补给品上岛侦察。
11月21日,陆战队员从肯纳岛西部登陆,先向东再向北展开侦察搜索。
11月22日,上岛美军发现日军兵力薄弱,立即在潜艇的炮火支援下,发起攻击,日军拼
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美军经四天的战斗,于25日全歼守敌,美军仅阵亡1人。
11月26日,美军陆战2师6团第3营被送上阿贝马马岛,开始担负守备任务。
11月27日,工程兵部队上岛,随即修建码头和机场,以便尽快为下一步进攻马绍尔群岛
建立航空兵前进基地。
至此,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预定目标全部实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12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