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海狼——大西洋反潜战(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4月04日23:05:5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八)地中海之战
1941年9月,鉴于北非战场局势日益严峻,而意大利海空军实在太弱,根本无
力对抗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因此经地中海至北非的海上航线在英国海空军的强力封
锁下,几乎被彻底切断,令正在北非激战的隆美尔沙漠军团补给遇到了极大困难,
严重影响了北非战局。
因此希特勒命令德国海军派出最强大的力量——潜艇进入地中海,支援隆美尔
的沙漠军团,从战略上讲是无可厚非的。但潜艇部队司令邓尼兹从战术角度上却坚
决反对潜艇进入地中海,因为一方面地中海海域狭小,潜艇活动区域较小,也容易
被岸基航空兵或水面舰艇发现,为了避免被发现被攻击的厄运,潜艇不得不长时间
潜航,这样机动速度就会非常迟缓,难以抢占有利攻击阵位,也就难以取得较大战
果;另一方面直布罗陀海峡里有一股异常强劲的从西向东的海流,进入地中海是顺
流,比较顺利,但要逆流而出,势必要开足马力,这样发动机噪音就大,也就容易
被发现,再加上英军加强了海上警戒,就更困难了,可以说一旦进入地中海,就等
于被封闭在地中海里了!——但在希特勒的严令下,邓尼兹只好向地中海派出潜艇

1941年9月至11月,德军先后两次派遣20艘潜艇进入地中海,其中5艘在通过直
布罗陀海峡时被英军发现而遭击沉,其余15艘到达地中海后,积极开展活动,11月
3日U—81号击沉英军“皇家方舟”号航母,11月25日U—331号击沉“巴勒姆”号战
列舰,12月14日U—557号又击沉“活雕象”号巡洋舰。
11月希特勒又下令向直布罗陀海峡集结潜艇,以打击从英国前往地中海的船队

1942年8月11日,U—73号击沉“鹰”号航母。
1942年11月,希特勒又下令向地中海增派潜艇,并向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派
遣30艘潜艇,邓尼兹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在他的坚持下,只向地中海增派了4艘潜
艇,在直布罗陀海峡则只部署了12艘潜艇。而将准备调到该地区的潜艇全部调到大
西洋中部的亚速尔群岛海域。
12月13日,眼看北非战局已无挽回可能,德军统帅部才下令终止潜艇进入地中
海作战。
至1942年年底,进入地中海的德军潜艇总共击沉432艘运输船,共217.2万吨。

进入地中海的德军潜艇全部都是刚下水的新艇,装备精良,配备了最先进的鱼
雷,但由于地形不利,除了少数几次较有影响的战绩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反而削弱了德军在大西洋主战场上的潜艇力量。德国海军投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
峡以西海域的潜艇最多时达40至50艘,几乎相当于德军投入大西洋潜艇的一半,尽
管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北非战场,尽管也牵制了英军部分护航力量,但北非战场毕
竟不过是欧洲战场的分支,投入过多的潜艇反而影响了直接关系战争命运的大西洋
破交作战,这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可以设想,如果这部分潜艇全数投入大西洋
,必将给英军的大西洋航线带来巨大威胁和沉重打击。而在地中海战区,以航空兵
和鱼雷艇等轻型舰艇实施协同作战也就足以担当,这样对于全局而言效果可能更佳

地中海海战,德国潜艇参战时间不过一年半,英国以地中海舰队为主,在大西
洋方面舰队和美国海空军的支援下,挫败了德意的战略企图,不但保证了北非战场
的胜利,还有利配合了大西洋海战。

(九)美国海岸
尽管早在1941年12月11日德国就对美国宣战,希特勒和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得尔
于次日就决定派遣潜艇前往美国沿海攻击运输船。但邓尼兹考虑到11月和12月德军
潜艇遭到了一定损失,还有四五十艘潜艇被派至地中海,而当时能投入实战的潜艇
数量仅有91艘,在兵力部署上颇有些捉襟见肘,要求给予一个月的展开时间。邓尼
兹竭尽全力组织力量,12月16日5艘排水量1100吨的潜艇离开基地,前往美国。此
次远征美国的破交作战代号为“击鼓”,也被称为“连敲带打”作战。——当时德
军能投入实战的91艘潜艇中,在地中海有23艘,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有6艘,挪威外
海有4艘,其余潜艇不是在船坞维修,就是在返回基地的途中,这5艘潜艇已经是德
军潜艇部队所能派往美国的最大数量了!
1月12日,这5艘潜艇到达美国东部海域,立即展开破交作战。
美国参战之初,尽管美国海军早就介入了大西洋上的护航作战;尽管美国早就
向英国派出了军事代表团,掌握了德军潜艇的基本战术,但美国反潜措施远远没有
真正落实——沿海地区没有实施灯火管制;航线上灯标和航标照旧大放光明;夜间
航行的船只仍旧开灯行驶,并公开使用明码通讯;美国沿海基本没有编组护航船队
,几乎全是单船航行。——一句话,美军的警备实在是太松懈了,简直还是在和平
时期!所有这些灯光和无线电通讯,都被德军潜艇很好地加以利用,成为掌握美国
船只行踪最理想的情报来源。1942年1月美军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反潜兵力训练
和数量上,都远远没有做好反潜准备。当时美军在海上战役指挥机构和司令部机构
内都没有专门的反潜机关,反潜兵力仅有包括76艘驱逐舰、56艘扫雷舰、14艘猎潜
艇、11艘炮舰和23艘近海巡逻艇在内的约280艘各型舰只,反潜飞机也只有区区72
架。
在美国沿海活动的德军潜艇由于数量较少,也就没有采取集群攻击战术,而是
实施单艇游猎,通常白天在远离商用航线的海域潜座海底,养精蓄锐;夜幕降临后
则在航线上以水面状态搜索目标,一旦发现猎物,往往接近至鱼雷最小射程的距离
才发射鱼雷,以确保不浪费鱼雷,而对小型船只,德军潜艇因为远离基地难以获得
补给,艇长都不舍得使用鱼雷,一般都用甲板上的火炮将其击沉。
德军这5艘潜艇取得了极大的收益,尤其是哈尔根海军少校任艇长的U—123号
,创下了击沉8艘运输船,计5.3万吨的记录。哈尔根在航海日志中感慨地写到:“
如果有10艘或20艘潜艇的话,我敢保证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战绩!”
正是首批到达美国海岸的潜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邓尼兹于1月15日又抽
调5艘潜艇前往美国东海岸。
1月22日,希特勒判断盟军将在挪威登陆,命令调集所有潜艇到北欧海域。
但次日,鉴于在美国海岸的巨大收获,希特勒又指示继续加强在美国海域的破
交作战。
整个1月,德军潜艇在大西洋总共击沉运输船48艘,计27.7万吨,几乎全是1月
最后两周在美国海域取得的,加上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果,总共击沉62艘,
32.8万吨。
2月6日,在希特勒的严令下,12艘潜艇被派往挪威,还有8艘部署在冰岛附近
海域。但邓尼兹在潜艇出海后,调整了潜艇部署,将上述潜艇大都转至大西洋中部

由于首批德军潜艇在美国海岸的辉煌战绩。大大激发了德军潜艇部队低落已久
的士气。2月10日,邓尼兹又向美国派出第三批15艘潜艇,这批都是排水量600吨的
中型潜艇,为了能有足够的燃料横渡大西洋,艇员们积极研究节约燃料的办法,如
采取低速航行,潜航时使用二次电池,利用海面上强劲的西风在水面上进行顺风航
行等,特别是潜艇艇员为了尽可能延长作战时间,主动节约洗涤水和饮用水,将燃
料储存在淡水槽里,这些措施都大大节约了燃料使中型潜艇也能到达美国海岸作战

2月16日晚,根据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的命令,在美国海岸活动的U—156号
以甲板炮对岸上目标实施炮击,不料在炮击中火炮发生故障,不但没有取得预期效
果,还遭到了美军海岸警备队的反击。
2月17日,美军开始加强了沿岸目标的警戒,并开始对重要目标实行灯火管制
,使得德军潜艇难以发现岸上目标,炮击计划只得取消。
尽管在美国海岸活动的潜艇从没有同时超过12艘,但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这
对于美国而言是非常幸运的,要是大批德军潜艇到达美国海岸,后果将不堪设想!

2月德军潜艇战绩上升至击沉85艘,计47.6万吨。
3月14日,德军向美国派出第四批11艘潜艇,继续大开杀戒,创下了开战以来
的最高月记录,击沉运输船95艘,计53.7万吨!绝大多数是在美国海岸取得的,主
要是潜艇单艇攻击单独航行船只所取得的战果。
英国对美国海岸的惨重损失,极为不满。迅速向美国提供了24艘武装拖网渔船
和10艘护卫舰,这些舰船上都安装了新型的声纳。
美国也开始在近海组织护航运输船队,白天由军舰护航,夜间则驶入有军舰保
护的锚地停泊,以减少运输船在夜间航行时的损失。
1942年前3个月,德军没有损失1艘潜艇,却取得了击沉运输船242艘,共计
134万吨的巨大战果!因此这几个月也就被德军称为“第二个黄金期”和“美国狩
猎季节”,而丘吉尔首相则伤心地将这时期的美国海岸叫作“潜艇乐园”!
时任加勒比海海防区司令的胡佛海军上将,1957年他在信中以友好的口吻对刚
获释的邓尼兹说:“1945—1956年这段时间(指邓尼兹的服刑期)使你的神经感到
紧张,但1942年初你的潜艇在加勒比海实施令人惊讶不已的袭击时,同样也扰乱了
我的神经。”——这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德军潜艇对美国的巨大打击。
德军由于大量新潜艇的下水服役,能够投入实战的潜艇数已经增至111艘。德
军潜艇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令同盟国再次体会到了切肤之痛。
4月初,德军第一艘绰号“奶牛”的补给潜艇U—459号服役,并于4月22日第一
次为作战潜艇实施了海上补给。这种补给潜艇排水量达1600吨,可携带400吨燃料
和30条鱼雷补充战斗潜艇,在获得“奶牛潜艇”的海上补给后,中型潜艇的作战时
间可延长四周,大型潜艇则更可延长八周,从而使在西非海岸活动的中型潜艇作战
半径扩大到加勒比海,大型潜艇作战半径更为广阔,因此大大提高潜艇使用率,弥
补了潜艇数量不足。
4月8日,德军向美国派出了第五批12艘潜艇。
4月14日,美军驱逐舰“罗帕”号击沉了U—85号潜艇,成为在二战中第一艘击
沉德军潜艇的美舰。
鉴于德国潜艇的巨大威胁,英国空军开始将潜艇生产工厂列为战略轰炸的重要
目标。4月17日英军出动12架“兰开斯特”重轰炸机长途奔袭奥格斯堡的潜艇柴油
发动机工厂,英军以损失7架飞机,阵亡49名空勤人员的代价,给工厂造成了严重
破坏。
4月18日起,美军才开始在沿岸地区普遍实施灯火管制,并关闭航线上的灯标

从4月中旬起,英国扩大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出发的护航运输船队规模,并减
少船队次数,从每五天一次改为七天一次,这样就挤出了两个护航大队用于加强美
国海岸的护航。
4月26日,德军向美国和加拿大派出了第六批13艘潜艇,这也是德军在1942年
上半年向北美海域派出的最后一批潜艇。
4月底,美国在英国的一再催促下,在哈特拉斯角以北海域开始实行护航运输
船队制度,这样德军潜艇的狂潮终于被遏止,潜艇被强大的护航军舰逐出了攻击比
较容易得手的近海海域,再也难以从容获取战机。尽管如此,德军潜艇在4月也取
得了击沉74艘,计43.1万吨的战绩。
5月美国开始在整个东海岸都建立起了护航船队体系,美国海军总司令金海军
上将根据英国海军的经验认为护航船队体系是解决潜艇威胁的唯一办法,因此全力
进行护航船队体系的组织,从最早的局部护航,即将运输船从一个锚地护送到下一
个锚地,逐渐扩大为整个近海护航体系,并开始组织岸基航空兵为船队提供空中掩
护,还从大西洋舰队向东部海疆区调拨了一批军舰,编成六个护航队,每队包括2
艘驱逐舰、2艘武装拖网渔船和3艘其他船只,以加强东部海岸的护航力量。至5月
15日,德军潜艇被逐出美国东海岸各主要航线,整个上旬,德军潜艇只击沉了10艘
运输船。
5月23日,鉴于美国东海岸护航船队体系的建立和强大岸基航空兵的空中掩护
,邓尼兹下令潜艇撤出美国沿海,南下至还没有建立起护航船队体系的墨西哥湾和
加勒比海活动,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整个5月,德军在墨西哥湾和加勒
比海共击沉了41艘运输船,约22万吨。加上其他海域的战绩,德军总共击沉125艘
运输船,计60.7万吨。
6月起,北美沿海哈利法克斯至基韦斯特航线逐渐开始安全。但整个6月,德军
潜艇还是取得了击沉144艘,计70万吨的空前战绩。
6月24日,邓尼兹致信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要求根据战争的发展重新确定潜艇
所承担的任务,特别是提出在同盟国装备了新型雷达后对潜艇威胁越来越大的不利
情况下,强烈要求建造具有高航速的瓦尔特级潜艇,并将建造这种潜艇的重要性提
高到决定战争胜负的高度。——瓦尔特级潜艇因由潜艇工程师瓦尔特所发明的高效
发动机而得名,这种发动机通过氧化氢与海水反应产生动力,这样就能彻底改变柴
油发动机必须定时上浮出水,以给蓄电池充电的传统方式,能够长时期在水下进行
高速航行。可惜当时还仅仅是在研制期间,定型批量生产还需要不少时间。
7月开始,美军护航体系已延伸到加勒比海,并开辟了四条新的护航航线:哈
利法克斯至荷属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至关塔那摩、特里尼达至基韦斯特及特里
尼达以东航线。
1942年8月底,美国对近海护航体系进行了调整,开始实施分段护航体系。所
有在美国大西洋沿岸航行的船只均被纳入这一体系,以纽约、关塔那摩和基韦斯特
为三个重要的起始点,其中关塔那摩和基韦斯特为起点,纽约是终点,船只到达纽
约后再编组成横渡大西洋的船队,开往英国。为了减轻起始港口负担过重的情况,
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一些直达纽约的船队无需进入中间港口,就在关塔那摩或基
韦斯特由护航军舰进行交接,变更船队代号就可前往纽约。这一体系在1943年得到
了全面推广,并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正是由于该体系的实行,1942年最后三个月中,在美国东部海疆区、巴拿马海
疆区和墨西哥湾海疆区没有损失一艘船只,只有加勒比海海疆区损失了30艘船只。

近海护航体系和分段护航体系的实施,使1942年7月至1942年12月同盟国在美
国海岸的损失减少到39艘,占全部护航船队编成中的9064艘次船只的0.5%,大大低
于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运输船队1.4%损失率,充分证明了有效的护航体系在近海航行
中对于保证船只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伊曼努尔·康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