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lanZhao (Alan), 信区: Green
标  题: 鲜为人知的“山霉行动”(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06日09:20:4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鲜为人知的“山霉行动”(下)
  箭在弦上
  尽管1941年夏秋,轰炸行动迫在眉睫。但对于是否有必要发动“山莓行动”,英国
人还是心里没谱,他们在寻找最恰当的时机和借口。
  9月中旬,德军已完全包围基辅,50多万苏军做了俘虏。苏联南部防线已危在旦夕。
数天后,德国开始实施“台风行动”,大举进攻莫斯科,并于10月9日挺进到距离莫斯科
不到140英里的地方。5天后,苏联红军溃败于敖德萨的黑海港,从而为德军挺进罗斯托
夫,直捣北高加索地区开辟了道路。
  10月20日,德军已到达距离苏联首都莫斯科不到65英里的地方。与此同时,英国也
在不断地向伊朗增兵。丘吉尔告诉斯大林,英国的增兵将有效保护苏联供给线的畅通,
并可随时向高加索地区派遣英国军队协助苏军作战。久经风雨的斯大林对英国在高加索
地区及伊朗问题上的用心颇为疑虑,对英方的“好意”丝毫不领情。他用冷冰冰的口气
回复丘吉尔:“高加索没有战争,战争在乌克兰。”
  碰了一鼻子灰的丘吉尔义愤填膺,他埋怨苏联“没有任何权力指责英国。当他们与
纳粹德国外长约阿希姆.冯.里宾格洛甫签署条约时,就无人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了,
是他们让德国攻破了波兰的大门,开始了这场战争”。这位英国首相甚至还补充说:“
我们不知道,当希特勒攻打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迎刃而上,还是踌躇不决。有着这样一
种背景的政府竟然指责我们试图靠着他们的血本,在伊朗争取利益,这真让我感到寒心
。”丘吉尔通知总参谋部,无论斯大林如何表态,他们都可以准备向高加索地区派遣战
斗机和轰炸机,以阻挡德军向巴库的挺进。
  4天后,德国开始再次调集兵力,进攻莫斯科。当苏联第9军在首战中就全军覆没后
,苏联的崩溃看似已指日可待。此后不到两星期,德军就抵达了莫斯科郊外。整个世界
都凝神屏气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在伊拉克境内待命的英国皇家空军枕戈待旦,随时准
备实施轰炸。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苏联援军从西伯利亚的及时赶到,以及德军无法适应冬季寒冷
的气候,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于12月初开始停滞不前。气候的恶劣,加上援军不足和武
器供给的私有制,德军此时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苏联红军趁机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
,迫使德军节节败退。到了1942年1月,苏联红军已将德军赶回到德军开始实施“台风行
动”的地方。而在南线,德军已被赶出了罗斯托夫(苏联西南部城市)。
  苏联的节节胜利,让英国也感到如释重负。然而,“山莓行动”的准备工作并没有
停止。伦敦方面认为,冬季结束后,德国人还会卷土重来,苏联首都莫斯科仍然处于严
峻的威胁之中。
  有惊无险
  不出所料,1942年夏,希特勒再次集结兵力大举入侵俄罗斯南部及高加索地区。尽
管苏军给予了顽强抵抗,但阿尔马维尔及迈科普还是在8月份相继落入德军手中。而此时
的英国,王被隆美尔入侵埃及、日本占领新加坡和缅甸的事搞得焦头烂额,对苏联战况
无暇且无力顾及。形势似乎对德国人很有利。
  然而,希特勒又犯了个错误,为了全力进攻斯大林格勒,他将向巴库挺进的部分兵
力抽调到斯大林格勒地区,夺取巴库油田的大好时机又被错过了。
  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到了4月,德军已全线撤出高加索地区
。英国和苏联最为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没有发生,德国从未穿越高加索山脉地区,巴库
也从未再次面临如此严峻的威胁。
  冷战代价
  德国投降后,莫斯科和伦敦在高加索油田上的分歧却仍在继续。莫斯科认为,希特
勒入侵苏联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消除英国对高加索地区的威胁。换言之,英国准备对
苏联实施空中打击的“愚蠢”计划,成了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借口。
  此后,苏联对西方的不信任达到了极点,英国人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与日俱增。苏联
扩张主义者在1945年和1946年对土耳其及伊朗领土表现出的贪婪,是触发冷战的最初原
因之一,而斯大林扩张领土的意图,就是为巴库及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获取一个防御纵深
,以抵御潜在的空中打击及破坏行为。
  从此,东西方进入了冷战对峙时期……

--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