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不列颠之战(4)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2:20:14 2000), 转信

不列颠彪炳史册
    从1940年11月至1941年5月不列颠之战进入最后阶段。
    随着11月、12月的来临,天气阴冷,风雨交加。然而,伦敦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
特殊环境。
    随后而来的德军闪电轰炸,给伦敦带来许多苦难。有时,一夜之间一两万人因房
屋被炸或烧毁,顿时变成无家可归;有时,挤满残肢断臂伤员的医院突然遭到德军的
轰炸,他们无法逃散只能置身烈火中;有时,下水道被炸毁,照明、动力和煤气供应
也陷于瘫痪;有时,成千上万疲惫不堪的人们挤在既不安全又不卫生的防空洞内……。
尽管如此,整个伦敦的战斗和辛勤劳动的生活仍坚持着。每天早晚将近 100万人进出
伦敦,并能按时上班。
    在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和12月初,德军空袭重点转移到了英国各港口。布里斯托
尔、索斯安普敦,尤其是利物浦,都受到了德军猛烈的轰炸。没过多久,英国的军火
生产中心城市,像朴利茅斯、谢菲尔德、曼彻斯特、利兹、格拉斯哥等也都遭到了轰
炸。这些城市都毫无畏惧地通过了炸弹的考验。
    11月14日晚,月光皎洁明亮。毫无防备的考文垂市遭到德军500多架“He--111”
轰炸机的毁灭性打击,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第一批开路飞机投掷的燃烧弹把这个不
幸的城市变成一个巨大的火把。然后,一批又一批的轰炸机接踵而至,将 450吨烈性
炸弹和燃烧弹倾倒下去。5000多幢建筑物化为灰烬,856名市民受重伤,380人丧生,
12家飞机零件工厂也遭到严重毁坏。考文垂这个航空工业中心,整个城市几乎被毁,
而德国轰炸机只有1架被击落,还是由地面炮火打下来的。
    继考文垂之后,德国空军又如法炮制,对伦敦和伯明翰进行了类似的轰炸。
    为了执行德军元首“保持对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的命令,德国空军几乎每天
夜晚都把成百成千吨的炸弹投掷到伦敦和英国其他城市,每一次大规模的攻击都使成
百上千的无辜居民丧生,受伤的人数很快地增长了5倍,失去家园的人数增长了10倍。
    12月29日,星期天。德军在伦敦的轰炸达到了高潮。这一天德国人的苦心积虑和
经验全都用在这次轰炸中了。这已是典型的纵火行为。空袭的重点集中在伦敦中心金
融商业区,轰炸的时间正好是泰晤士河河水最低的时刻。德军一开始就使用带降落伞
的重型烈性炸弹破坏自来水的主要管道。被炸而起火的地方有1500处之多。火车站和
码头遭到了严重破坏。8 座“雷恩”式教堂被炸毁或受到破坏。连伦敦市政厅也被毁
于炸弹和大火。
    至1941年 2月,德军共出动飞机24000余架次,被击落156架;而伦敦则遭受了惨
重损失,附近其他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英国空军面对这种被动局面想出了各种可行的办法:一方面,他们用飞机装载探
照灯配合地面探照灯部队为战斗机照明,并在德机来袭方向大量施放阻拦气球;另一
方面,以无线电干扰德国空军的夜间导航设备,破坏德机投弹命中率。他们还及时研
制出了炮瞄雷达、战斗机夜航设备和机载雷达系统等一批新武器装备。
    到1941年后,英国的“伯伦翰式”夜间战斗机和“勇士”式战斗机都装备了名为
“AI”的机载雷达。这种雷达能够使飞行员发现数英里以外的敌机,并根据雷达信号
的引导追击几乎是毫无防御的德国轰炸机。
    英国还将雷达用于防空炮火。10月份开始装备高射炮指挥射击的雷达,12月份将
雷达装备了探照灯射束。与此同时,英国的高射炮数量也增加到2400门,其中重高射
炮1400门,轻高射炮 650门。英国电子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大大增强了防空炮火的威力。
在德国夜袭开始后的最初 4个月里,英国高射炮队一共击落约70架德国飞机;到1941
年5月时,仅头2个星期,就击落敌机70余架。
    所有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纳粹空军的猖獗行动,从而减小了伦敦和其他大城市
的损失。
    直至1941年 6月22日,德国军队突然大举入侵苏联。事实上,直至希特勒下决心
入侵苏联后,德军对英国的轰炸仍在持续,但已主要作为掩盖进攻苏联企图的烟幕,
空袭规模也逐渐减小。1941年 5月,当进攻苏联的准备一切就绪时,德国空军开始大
规模转向东线战场,完全停止了对英国的轰炸,不列颠之战结束。
    据不完全统计,在1940年 7月开始的“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总共向英国投
掷了6万吨炸弹,造成14.7万平民伤亡,100多万幢房屋被毁。与希特勒的打算正相反,
德国空军恐怖的轰炸非但没有打垮英国民众的斗争精神,反而使全体民众空前团结,
同仇敌忾。而且,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空军损失了1733架飞机,近 600名飞行员;英国
损失作战飞机915架,飞行员414名。英勇善战的英国飞行员给纳粹造成了无法承受的
损失,“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并最终化为泡影。
    “不列颠之战”是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遭到失败的战役,德国在侵略
苏联后,由于战略指导失误,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东西挨打的境地,埋下了最终失
败的契机。
    不列颠之战还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空袭与防空作战,是杜黑的“制空权”
理论的首次实践。这场战役印证了意大利军事家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后期以及战后的空军作用、防空作战等等都具有指导意义。它还证明,在现
代条件下实施任何重大战役,首先要夺取制空权,只有夺取并不断保持制空权,才能
取得最终胜利。同时也证明战争初期的防空作战是现代战争中极其重要的作战形式,
防空作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