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莫斯科保卫战(3)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2:32:25 2000), 转信

希特勒大发雷霆
    1941年11月 7日,希特勒正在设于腊斯登堡的“狼穴”大本营里,满心欢喜地等
着包克能够给他带来攻占莫斯科的好消息,却万万没想到等来的竟然是红场阅兵这样
一个绝妙的“好消息”。
    斯大林在红场阅兵的消息,传到希特勒的耳朵里时,已是当天傍晚了。闻听此言,
希特勒大发雷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斯大林竟然能在德国空军的机翼底下检阅部
队!这是对帝国空军的公然蔑视、蔑视!……”希特勒歇斯底里发作了一阵子,觉得还
不足以消除心头之恨,于是大声喊道:“哈尔德,你马上与包克联系,问问他,为什
么在今天放过了俄国人?难道他对俄国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吗?不知道11月7日这一
天对他们有多么重要,因而对我们来说也就十分重要吗?红场阅兵……这是一种挑衅,
赤裸裸地挑衅!对这种挑衅,只能用炸弹加倍惩罚!告诉包克,今天晚上必须对莫斯科
实施最猛烈的空袭!”恼怒之下的希特勒立即调兵遣将并敦促包克再次从地面进攻莫
斯科。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新的进攻莫斯科计划,德军将组成两大重兵突击集团,从莫
斯科的西北和西南两翼实施突击。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与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群并
拢,在施特劳斯第 9集团军的配合下向沃洛科拉姆斯克、克林方向进攻,力争从西北
接近并迂回包抄莫斯科,如有可能就从北面突破。古德里安的第 2装甲集团军向高图
拉、卡希拉、科洛姆纳进攻,从南面逼近莫斯科。而莫斯科以西宽大的正面,则由克
鲁元帅的第 4集团军实施攻击。这样,在战役打响后,力求形成这样一种态势:在莫
斯科周围,兵力部署犹如一个半张开的巨掌,上边是并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
拇指,下面是最粗的大拇指,中间则是密不透风的手掌心儿。希特勒认为,这个“巨
掌”对莫斯科既可以掐,又可以捏,直至将它死死地攥在手心里!
    希特勒对他的这份“杰作”可说是极为满意,于是向部队下达了战斗指令:从11
月13日起,中央集团军群全线开始进攻,目标——莫斯科!
    莫斯科成千上万的军民在“坚决死守莫斯科”战斗口号的鼓舞下,在最危急的时
刻,在每一寸土地上与法西斯展开了拼死作战,使德军每前进半步都要付出无数血的
代价。但德军在开始的几天总算还给希特勒争气,进攻频频得手,推进速度虽说不是
太快,但却一步步地向莫斯科逼近。而随着德军的逼近,苏军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
常常是打得整营、整团地不剩一人为止。到12月3日,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遭受重大
损失后攻占了红波利亚纳。
    这个红波利亚纳,今天已改名为梅季希,它是在莫斯科西北郊,距莫斯科仅有27
公里,从这里坦克最多一个小时便能抵达莫斯科城。闻讯赶来的“中央”集团军群司
令、陆军元帅包克站在塔楼顶部,手拿望远镜,当克里姆林宫尖顶那颗闪闪发光的红
星尽收眼底时,他嘴里低声自言自语:“看到了,红星……我总算看到莫斯科了……”
    然而,包克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不仅是他此生此世所能到达的距莫斯科最近
的地点,而且也是德国军队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看到莫斯科。他很快就发现,那颗红星
是那么地可望而不可及,它虽然近在咫尺,却又像天空的星星一样是那么地遥远、遥
远……
    “球门”前的奋勇扑救
    12月初,莫斯科已是寒冬季节。白皑皑的莫斯科郊外,凛冽的寒风裹着卷起的层
层雪浪,阵阵呼啸,铺天盖地而来,就仿佛要把整个大地吞没似地昼夜不停。
    温度计的水银柱在急剧下降。在这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一些身着单衣,
紧裹破毛毯的德国官兵在呼啸的北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们一边哆嗦,一边捉身上的
虱子。在田野上堑壕边,顿河冰水中,到处可见冻僵了的德国兵的尸体,而那些已冻
得奄奄一息的士兵们,望着满天越下越大的鹅毛大雪,都在绝望中无可奈何地痛苦呻
吟着。
    1941年12月 4日,苏第16集团军在红波利亚纳地区发起反击。红波利亚纳镇几易
其手,苏军与德军在镇外展开坦克战,镇内则进行巷战。战斗异常激烈,整整持续了
一整天,直到天黑,苏军终于把德军逐出红波利亚纳。
    与红波利亚纳地区相仿,莫斯科周围其他地区的战斗也是呈白热化状态,战斗的
双方就犹如角逐的足球场,德军的前锋已将球带入禁区,正在寻找一切机会企图“破
门”而入,而苏军“后卫”也是拼命扑救、补位,死死地保护着自己的大门。双方都
是不遗余力,而且双方都知道这是最后关头,谁能坚持住,谁就能取胜。12月 5日,
对苏军来说是整个莫斯科保卫战最关键的一天,而纳粹将领们则称之为“最黑暗悲惨
的一天”。这一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 320多公里的半园型阵地上,全线被苏军
制止住了。不仅如此,古德里安自从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部队踏平波兰以来,第一
次被迫后撤,以便在坚硬的冰天雪地上组织起一道防线。然而,德国人已经什么都来
不及了,苏军的反攻开始了。
    1941年12月 6日,大雪铺天盖地,整个战区一片银白。朱可夫的西方面军首先从
莫斯科的西北发起了反攻,接着在莫斯科前沿北起加里宁,南至叶列茨长达1000多公
里的战线上,苏军7个军团和两个骑兵军——共计100个师——全线出击。
    听到反攻的消息和命令,红军将士们无不兴奋异常。半年来失败的耻辱退却的痛
苦对入侵者的仇恨,此刻都将转化为一种巨大的能量,推动着他们对疲惫不堪的德军
发起猛烈的攻击。他们都怀着这样一个心愿:“是该出口气了,让法西斯看看上西天
的路,也让他们尝尝背后挨枪子儿的滋味!”
    反攻的第一天,科涅夫率领的加里宁方面军就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前沿,越过封冰
的伏尔加河上游之后,猛扑精疲力尽的德军。他们进展神速,很快就插进到德军第 9
集团军的右翼,到达了德军后方大约20公里的图尔吉诺沃。
    第29、第31集团军在当天即渡过伏尔加河,对固守在加里宁的德军第 9集团军的
交通线构成严重威胁。第30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列柳申科将军率领下,迅速击溃德军
在德米特罗夫西北的抵抗,冲向克林地区,威胁着德军第3、第4坦克集群的后方。库
兹涅佐夫率第1突击集团军在德米特罗夫以南进攻,并越过莫斯科和加里宁铁路。
    第20和第16集团军的进攻更是顺利。12月9日第20集团军粉碎了德军的顽强抵抗,
将德军驱逐出索尔奇诺戈尔斯克,12月 8日第16集团军解放了克留科沃,并开始向伊
斯特拉水库发起进攻。此外,戈沃罗夫将军指挥的第 5集团军也积极向前推进,从而
有力地保证了第16集团军的进攻。
    在参加反攻的部队中有新从内地及远东地区调来的,也有长期坚守莫斯科防线的;
有新入伍的,也有久经沙场的。这样一支有着步兵、炮兵、坦克兵、骑兵和空军组成
的强大反击兵力,是德军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等到包克反应过来,苏军的攻势已是锐
不可挡。从12月7日起,反攻速度不断加快,反攻的前3天,苏军便推进了30公里至50
公里,而且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战果也越来越大。
    在反击中为扩大战果,斯大林特意将西方面军航空兵的飞机增加至1000多架,这
大大超过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飞机数量。强大的反击部队在航空兵的有力支援下,越
战越勇,到1942年 1月初,苏军完全击溃了窜至莫斯科城下的德“中央”集团军群的
突击兵团,德军被迫后退100公里至250公里,从而解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
    当苏军发起反击时,正在受冻挨饿的德军不得不在没有足够冬季装备的条件下进
行激烈的战斗,他们伤亡惨重,根本无力阻止苏军的攻势,防线到处出现危机并被迫
撤退。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几天前,还准备乘坐第一辆坦克冲进莫斯科
城,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并且准备将他的部队撤往库
尔斯克—奥廖尔—勒尔一线作为德军的“冬季阵地”。
    “卡秋莎”在怒吼
    1942年1月5日,斯大林向红军发出指示:不给德寇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停顿地把
他们向西驱赶。
    1月8日,苏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的舰桅高昂,海军战士将炮弹填进了炮膛,
莫斯科郊外野战机场上的战鹰满载航空炸弹,振翅待飞。从列宁格勒城外雪深齐腰的
森林,到莫斯科以西冰封的大地,从静静的顿河流淌过的乌克兰平原,到黑海北岸的
克里木岛,苏军在这条纵贯南北的战线上,9个方面军110多万将士正在整装待发,收
复失地大总攻的战幕即将拉开。
    随着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威力巨大的“卡秋莎”首先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
一时之间从空中到地面雷声滚滚火光冲天,苏军的全线总攻开始了。
    总攻首先以加里宁方面军实施的瑟乔夫卡—维亚兹马战役开始,这一战役也是勒
热夫--维亚兹马进攻战役的一部分。进攻的第一天,方面军的第39集团军就在勒热夫
以西突破德军防御,至1月21日挺进80公里至90公里,前出至德军第9集团军勒热夫集
团的后方。26日清晨,方面军的第22、第29集团军即在奥列尼诺包围了德军约7个师。
骑兵第11军从正面突至维亚兹马,并切断了维亚兹马-斯摩棱斯克公路。
    西方面军以 9个集团军和2个骑兵军实施的勒热夫—维亚兹马进攻战役,1月10日
开始发起攻击。方面军的右翼第 1突击集团军第20和第16集团军在突破德军沃洛科拉
姆斯克防线后,于17日切断了莫斯科—勒热夫铁路。方面军中线部队第 5、第33集团
军于 1月20日收复莫扎伊斯克;第43集团军则向尤赫诺夫方向进攻。方面军左翼的第
49、第50集团军和近卫第1军、第10集团军从北面和南面迂回包抄了由德军第9集团军
约9个师组成的尤赫诺夫集团,这就使苏第33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1军分别在尤赫诺夫
以北及其以南突入德军后方,并开始向维亚兹马展开攻击。为配合正面部队围歼维亚
兹马的德军,苏军还从1月中旬至2月中旬先后在维亚兹马东南地域,以空降第201旅、
第8旅和第4军主力1万多人实施了空降。到 4月20日左右,苏军又向西推进了100公里
至 350公里,收复了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等莫斯科以西大部地区。希特勒占
领莫斯科的企图完全化为了泡影。
    1942年 4月,暖流融化了伏尔加河的坚冰,解冻的土地开始散发出浓郁醉人的春
天气息,随着春季泥泞时期的到来,苏军开始转入防御。至此,莫斯科保卫战以苏军
的伟大胜利而告结束。在此战役中德军损失官兵50余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
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20世纪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不
仅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
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战争的胜
利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给苏联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坚定了夺取最后胜
利的信心,同时也给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各国人民以巨大鼓舞,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
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