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ller (roller), 信区: Green
标  题: 攻击高度4000米!----1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25日23:23:55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第三节 对战斗机的攻势
  德国空军领导机关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人事更动。年纪大的战斗航空团团长几乎都
被替换。那些击落很多敌机而被称为王牌飞行员的年轻大队长被提升为航空团团长。戈
林认为,这些年轻的指挥官能够站在部队的排头,首当其冲,成为部下的表率。开始,
人们对这种人事更动所产生的效果有些担心。不管怎么说,航空团是拥有六十到八十架
第一线战斗机的大部队。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仅需要勇敢,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

JG26 指挥官阿道夫.加兰德少校的座机 Me 109E-4/N,注意座舱安装了 ZFR-4 望远镜式
瞄准具,1940 年末。ZFR-4 主要作用是在远距离上识别敌我。加兰德的米老鼠个人徽记
很出名
  然而,初次担起这付重担的年轻的战斗机指挥官们并没有辜负上司对他们的期望。
他们围绕着击落敌机的数量,展开了航空团与航空团之间的竞赛。默尔德斯少校从奥斯
特坎普中校手里接过了第五十一战斗航空团。加兰德少校从汉德里克上校手里接过了第
二十六航空团。吕措夫上尉从维克中校手里接过了第三航空团。特吕本巴赫少校从冯·
默尔哈特中校手里接过了第五十二航空团。特劳特罗夫上尉从梅特希少校手里接过了第
五十四航空团。这些人事更动是在八月末进行的,是对英国战斗机开始发动大规模攻势
时完成的。后来,冯·比洛中校把第二航空团交给了舍尔曼少校指挥。冯·克拉门·陶
巴德尔少校把第五十三航空团交给了自己的部下,战功赫赫的大队长冯·马尔察恩指挥

  对英国战斗机及其地面设施的战斗正在逐日激化。到了八月三十一日,德军战斗机
中队接连不断地开始攻打多佛尔上空的拦阻气球,五十多个气球中弹起火。闪烁的火光
无论在英国还是在法国北部,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个序幕引起了一场英国本土空战中屈
指可数的激战。
  八月三十一日这一天,对英战斗机基地的轰炸达到了近几周的高潮。伦敦被半圆形
的基地群守卫着。它的东部是肯来、雷德希耳、西莫林、迪特林和格雷夫森德等基地。
东北部是霍恩彻奇、罗奇福德、北威尔德和德勃顿等基地。
JG53 的 Me 109E-3 在野战机场
  对这些基地的轰炸,一般是由十五到二十架飞机组成的轰炸机大队实施。这次出击
伴随有强大的,约三倍于轰炸机的战斗机护航。它将在一天之内,以密集编队实施轮番
轰炸。
  上午,首先轰炸了第十一战斗机集团靠北边的基地德勃顿。这个战斗机集团辖二十
二个中队,担负着保卫英格兰东南部及“世界上最大的轰炸目标”——伦敦地区的任务

  炸弹象暴雨般地落在东教堂基地的跑道上,已经受到重创的迪特林基地又遭到从低
空飞来的冯·埃施韦格上尉的第五十二战斗航空团第一大队的机枪和机关炮的扫射。
  下午的攻势更加猛烈。芬克上校的第二轰炸航空团分两路纵队侵入英国本土。右路
的攻击目标是这个管区的霍恩彻奇基地。那里有四个喷火式战斗机中队,约七十架飞机
。当时,有两个中队正在某地空战。作为预备队留下的第五十四中队在跑道上待命。就
在这时,话筒里传来了战斗机指挥官紧张的叫喊声:
  “起飞!紧急起飞!”
JG54 的 Me 109E-3
  英国战斗机司令部的通信、指挥系统繁杂。它包括设在海岸上的雷达站、配置在全
国各地的监视哨以及无数通信网和情报处理部门。
  当各方报告同时发来时,他们往往忙乱不堪。这样繁杂的通信指挥系统,无论你怎
么做,也难免出纰漏。
  八月三十一日下午,德军第二轰炸航空团的Do 17已进入霍恩彻奇基地上空,地面才
发警报,致使好几架喷火式飞机没能发动起来。大部分飞行员在炸弹落下之前还是紧急
起飞了。没能起飞的只有艾尔·迪尔上尉的三机组。
  这三架喷火式飞机在跑道上乱了套,它们互相干扰。迪尔一边骂着一边减速。因为
再不减速,就要和从侧面滑过来的同伴相撞。就在这一瞬间,Do 17式轰炸机掠过上空,
炸弹接连落向正正在滑跑的三架飞机。目睹这一情景的人吓得目瞪口呆。
  艾尔·迪尔不顾四周硝烟弥漫,飞离地面。就在他离地两三米的时候,飞机被炸弹
爆炸的气浪打得翻扣过来。但他还是在离地至多一米左右的高度上继续倒飞着。炸弹掀
起的土块飞进了座舱,打在倒挂在座舱里的艾尔·迪尔的脸上。
  突然,飞机发出好象锯子锯东西时所发出的刺耳的声响,原来喷火式飞机已擦着地
面飞了一百米。开始是尾翼着地,后来当在场的许多人都看到的时候,已经是整个机身
着地了。接着,飞机又翻了个斤斗不动了,但飞机没有起火。
  即使飞机不起火,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还能活着吗?
  离迪尔不远,另一架喷火式飞机被炸掉了机翼。埃德塞尔少尉幸免一死,只是脚部
脱臼。他设法从座舱里爬出来,爬向迪尔的飞机。这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来,迪尔既没有死,也没有负重伤,只是闷在里面出不来。于是,他俩合作,砸碎了
座舱盖,迪尔这才爬了出来。他只负了点轻伤,他们两个人步履蹒跚扫兴地向笼罩着褐
色烟雾的机场休息室走去。
  第三架喷火式飞机冲进了离机场较远一点的田野里。迪维斯中士徒步走了回来,他
也没有受伤。
  这三个英军飞行员就这样摆脱了空袭。第二天,他们又驾驶着新分配给他们的飞机
继续战斗了。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使得英国战斗机司令部的全体官兵顶住了德
军的空袭,更重要的是飞行员还活着。虽然损失了一些飞机,只要加强生产,这是完全
可以弥补的。
1940 年 12 月,不列颠之战最艰难的日子过去后,英国空军飞行员芬德利在他的喷火 
Mk.IIa 旁拍照留念
  军区另一个基地比金希耳的情况更糟,因为比金希耳位于进攻伦敦航线的正下方。
尽管每天都有英军战斗机中队守卫着它,但头一天就遭到三次袭击。最厉害的要算是被
八架Do 17式轰炸机空袭的那一次。这些专门运用低空轰炸战术的第七十六轰炸航空团第
三大队的多尔尼式飞机先是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穿过比金希耳,以此欺骗英方。然
后,突然调头向南,给比金希尔基地杀了个回马枪。
  五百公斤的炸弹炸中了机库、修理厂和宿舍。英国皇家空军伤亡六十余人,有一颗
炸弹直接落在隐蔽部顶部,造成煤气、自来水和电源中断,比金希耳和外部失去了联系

  八月三十一日下午,第二轰炸航空团的左路纵队再次袭击了比金希耳。很多以前没
有遭到破坏的建筑物这次被炸塌起火。基地作战指挥所也吃了炸弹。当时在指挥所里,
值班军官们正分头用无线电引导着比金希耳基地的三个战斗机中队。此外,还有几名女
标图员正守着电话机忙碌在地图前。
  德军轰炸机低空掠过机场,发动机的轰鸣压倒了指挥所里的一切声响。接着便听到
了象警报器一样的炸弹飞落的尖啸声和爆炸声。距离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大。几秒钟
后,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房屋摇晃着,墙壁仿佛就要倒塌,屋里漆黑一团,烟
尘从门口冲进房间。指挥所里的军官和姑娘们不顾一切地摸黑往外跑。原来一颗炸弹飞
进了离这儿仅几米远的通信军官的房间里。
  上一次战斗结束后好容易修复的电话和电传打字机又被炸坏了。毗邻军区肯来基地
的司令官欲询问比金希耳的情况,但没有接通。他请布朗利前线指挥部中转,也没联系
上。最后,决定派联络机前往了解比金希耳的情况。同时,要求把该基地现已失去地面
指挥的两个战斗机中队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搞清楚。
1940 年 9 月,19 中队接受了装备梅林 XII 发动机的喷火 Mk.IIa
  “这个基地简直就象一座屠宰场。”联络机报告说。
  空袭过后,战斗指挥所被迫转移到街上的一家商店里。在这种地方,能够引导以前
三分之一的飞机,即一个中队的战斗机也就很不容易了。
  当自己的基地遭到轰炸时,第七十二中队的喷火式和七十九中队的飓风式战斗机正
在南部作战。这两个中队都是从“宁静的北部”调来的。是在八月三十一日早晨,为了
接替几乎被全歼的部队,刚刚调到比金希耳基地的。
  由于连续空袭,英国战斗机中队损失很大,飞行员不断减员。由于过度疲劳,掉下
来的事故屡见不鲜。到八月末,在伦敦保卫战的关键时刻,自始至终坚持下来的中队寥
寥无几。派克少将八月十三日派去拦击德国轰炸机的大多数部队都是从英格兰北部调来
的新部队。
  看来,战斗机司令部在英格兰北部经常派驻二十多个中队。这个略微越出常规的指
导思想是成功的。这样,既可以使久战疲乏的部队在北方得到休整,又能够培训新飞行
员,集结新的战斗力量。因为“宁静的北部”除八月十五日以外,从未受到德军轰炸机
的昼间空袭。
  德方在激战中的消耗也很大。一天内的出击次数最高达五次之多。而且,经常要深
入到英国本土腹地。每次返航都很艰难。飞行员无不提心吊胆,不知在用尽最后一滴气
油时能否返回基地。
  第三战斗航空团第一大队的冯·哈恩中尉说:“在飞机被打得千疮百孔,发动机停
车的情况下,飞机不掉进海里是少有的。”
  第五十四战斗航空团第三大队的赫尔穆特·奥斯特曼少尉也说:“对英出击的结果
使部队非常疲劳。在飞行员中,第一次听到了想换防到安静一些的战区去的呼声。
  奥斯特曼是在和英国飞机的浴血奋战中锻炼出来的年轻战斗机飞行员。从一九四零
年八月末到九月初,他在第五十四战斗航空团执行过为轰炸机护航的任务,参加过从海
峡到伦敦的自由空战。他说:“我又飞离了中队。在空战最激烈的时候,就是一个大队
的兵力,也几乎看不到飞在一起的双机编队。喷火式战斗机非常灵活,适合飞特技,翻
斤斗、作横滚都很拿手,并能在做这些特技的同时进行射击。可把我们吓坏啦。它射出
的子弹很多,但命中的却很少。这和在法国空战时完全不一样。我非常镇静,不乱打一
发子弹。我在留心后方的同时,多次试图占据有利位置……。”
  每当奥斯特曼即将进入射击位置时,敌机就突然转弯摆脱了。他一连失败了好几次
。后来,他看见有一架兄弟部队的飞机被喷火式战斗机咬住了,于是,他抓住了这个有
利时机。
  “我马上调转机头,反转下降。高英国佬二百米时,我沉住气,没有射击。我认为
距离还太远,我紧握着驾驶杆,进一步向前逼近,直到距敌机一百米处。这时,喷火式
战斗机占满了我整个瞄准具的光环。突然,英国佬开始射击了,在它前面的那架梅塞施
米特式飞机甩掉它逃走了。我随即按下射击按钮,一直打到向左转弯脱离时为止。喷火
式飞机当即起火,拖着长长的白烟,掉进海里。”
这是奥斯特曼头一次立功,是他直到一九四二年在苏联战场上战死为止,所击落的一百
零二架飞机中的第一架。
  在面对海峡的法国海岸维桑战斗指挥所里,特奥·奥斯特坎普少将作为“第一、二
战斗机集团指挥官”正指挥着所有的德国空军战斗机。
  在南方的第三航空队,第五十五轰炸航空团的四十八架“神鹰”(即He 111)和直
属中队的飞机在强大的战斗机护航下,于八月二十六日下午轰炸了朴次茅斯军港。以后
,战斗机部队便被改组。以前一直活动在瑟堡到英格兰南海岸的三个战斗航空团,从此
以后就只在多佛尔和加来周围的海峡上空活动。
  这就是说,第二航空军军长布鲁诺·勒尔查将军的建议被采纳了。他主张:空军不
应该分散使用战斗机,重点应放在英格兰东南部和伦敦周围。在那里,德国轰炸机部队
必须用比它多两三倍的战斗机进行护航投入战斗。斯塔尔元帅的第三航空队转入了夜间
攻击。夜战虽然不需要战斗机护航,但投弹的命中率却很低。
  八月三十一日,德军出动了 Me109、Me110共一千三百零一架次,为前往袭击霍恩彻
奇、比金希耳等基地的一百五十架轰炸机护航。
  在这一天,英方出动了九百七十八架次战斗机进行拦截。但是,喷火式和飓风式战
斗机几乎没能靠近轰炸机,也没能把德国轰炸机从目标上空赶走。因为到处都有护航的
战斗机,只要它们一出现,就会立即卷入空战之中。这次空战,英国有三十九架飞机起
火坠落。这在英国空军正式发表的战报中,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这一天,德国空军在英国本土上空损失了三十二架飞机。双方正在激战,看起来,
非要分个胜负不可。
  然而,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道丁元帅还是没有下最后的决心,用自己的反击
来挫败德军在伦敦地区上空的优势。其实,只要把在英格兰中部和北部地区消闲无事的
部队增援给正在殊死战斗的派克少将的第十一战斗机集团,问题就解决了。但是,道丁
元帅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投入最后的预备队进行决战的时机尚未成熟。
  这次的损失极其惨重。根据正式公布的文件,英方在八月份共损失三百九十架喷火
式和飓风式飞机,重创一百九十七架。
  八月份德方的 Me109式飞机在整个战场上(包括在英国本土)共被击落二百三十一
架,被击伤八十架(根据空军军需总监的统计)。
  也就是说,平均德军损失一架战斗机,英军就要损失两架。这里,双方对自己的战
果和对方的损失都有点夸大,因此,难免令人怀疑。一九四零年九月一日,在德国最高
统帅部工作的空军代表弗赖赫尔·冯·法尔肯施泰因少校参谋在一次空战战况报告会上
说:
  “在围绕着制空权的战斗中,英国空军从八月八日以来,共损失战斗机一千一百一
十五架,轰炸机九十二架。我国空军损失战斗机二百五十二架,轰炸机二百一十五架。
但是,在我方报告的击落敌机的数字中,我认为,有相当数量的飞机又重返前线了。”

  德国空军总参谋部的结论是正确的。法尔肯施泰因接着说:“敌军战斗机已经受到
很大的打击,九月份的天气又对我们很有利。如果我军继续坚持打击敌军战斗机的话,
那么,敌军不久就将衰败下去。因为我军对敌人飞机工厂和港口设施的空袭是卓有成效
的。”
  不过,在现阶段,英军战斗机正阻止着德军轰炸机的进一步轰炸。但是,眼看他们
就抵挡不住了。德军对伦敦前沿战斗机基地群的攻击在继续进行。英国首都上空的战斗
一天比一天激烈。
  “九月初”英国空军元帅道丁报告说,“我方损失极大,新组建的部队消耗过快,
简直连休整的部队和他们进行正常轮换都来不及。对前线部队缺额飞行员的补充也供不
应求。”
  实际上,对英国来说,最大的烦恼并不在于飞机损失的增加,而在于具有丰富经验
的战斗机飞行员不断减少。尽管英国飞行员跳伞逃生后不会当俘虏这一点比德国飞行员
优越。
  邱吉尔的报告陈述了英国空军的伤亡情况:从一九四零年八月二十四日到九月六日
的两周时间内,在德军对英国战斗机基地进行猛烈攻击的过程中,英军战斗机飞行员死
亡一百零三人,重伤一百二十八人。同时,还有两倍于这些人数的喷火式、飓风式战斗
机共四百六十六架完全被击毁或重创。
  邱吉尔说:“在受过训练的约一千名飞行员中,几乎损失了四分之一。”
  英军战斗机司令部想借助于某种战术来摆脱种种困境。于是规定,必须几个中队联
合行动,至少要有二十架飞机才允许出击。
  当事态进一步严重时,派克少将要求毗邻的战斗机集团派兵增援。这样,凡是能参
加战斗的飞行员大部分被调到第十一战斗机集团。“休整的中队”最多也只剩五个飞行
员了。后来,连海军航空团、轰炸机司令部、海岸警备司令部也把自己的飞行员补充给
正在苦战中的战斗机部队。
   九月初,入侵英国的德军航空兵开始感到对方的防御能力在衰减。
  在第一“兴登堡”轰炸航空团第二大队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敌战斗机的抵抗
是软弱的,我军的护航战斗机轻而易举地把它们击退了。”九月一日,第二大队攻击了
泰晤士河畔的提尔贝里码头。当时,十八架He 111式轰炸机实际上得到了第五十二、五
十三和五十四三个战斗航空团的护航。
  九月二日,第七十六驱逐航空团团长瓦尔特·格拉夫曼向联合战斗机集团指挥官奥
斯特坎普报告说:“那里很平静。”当时,他们护送第五十三轰炸航空团从东教堂基地
回来时,连双发机Me 110也可以悠闲自得地在英国上空飞行。
  激战的结局,看来歼灭敌战斗机的头等重要目标已是唾手可得。(待续……)

--
  我歌故我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7.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