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ller (roller), 信区: Green
标  题: 攻击高度4000米!----2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25日23:30:1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第二节 乌德特的垮台与末日
相关资料:恩斯特.乌德特
  空军在战争的紧要关头由于力量过弱而未能完成它的任务,这是事实。这种情况是
怎样造成的呢?为什么生产供不应求?为什么在开战后两年间部队还不得不使用原来的
老式飞机打仗?为什么在战争特别需要的时刻,四发(四台发动机)“战略”轰炸机却
迟迟拿不出来呢?
  关于这些问题,空军技术局局长,恩斯特·乌德特的前任威廉·维默尔上校列举了
一九三五年春的两个典型插曲。他说的第一个插曲:有一天,戈林来视察德绍的容克飞
机工厂,他被领到飞机模型车间。这位原战斗机飞行员走到根据合同制作的四发Ju 89式
轰炸机巨大的木制实物模型前面停下来,呆然不动地瞧着。
Ju 89 四发轰炸机
尺寸 重量: Ju 89V-2  性能 军械
翼展: 35.25m
机长: 26.49m
机高: 7.60m 空重: 17,000kg
起飞重量: 22,800kg 最大速度:390 kmph
航程: 2,000km  机背和机腹各有一个20mm机炮转塔,机头与机尾设有MG FF机枪。弹舱
可挂载60枚100kg炸弹。
  “这是什么东西?”他怒气冲冲地问道。
  维默尔作了说明。他说这叫“乌拉尔”轰炸机,并一再说明这是按照您同意了的总
参谋部的方案干的。但是,空军总司令好象没有想起来。
  “象这样重大的研制项目必须由我亲自来决定!”说罢,他扬长而去。
Do 19 四发轰炸机
尺寸 重量 性能 军械
翼展: 35m
机长: 25.4m
机高: 5.77m
翼面积: 162.00m2 空重: 11,856kg
起飞重量: 18,500kg 最大速度:315 kmph
巡航速度: 250 kmph
航程: 1,600km
实用升限: 5,600 m 机头与机尾各一挺MG 15机枪,机背和机腹各有一个20mm双人机炮转
塔,弹舱可挂载60枚100kg炸弹。
  第二个插曲:国防部长冯·布洛姆贝格视察博登湖畔腓德烈斯哈芬的多尔尼工厂时
,这里也陈列着一架Do 19式轰炸机模型。这是与Ju 89式相竞争的四发轰炸机。布洛姆
贝格热心地听了维默尔上校的说明之后,他问道:
  “什么时候能够用于实战呢?”
  “从结束试飞、训练出飞行人员到装备部队大约得四、五年吧。”
  “噢,”布洛姆贝格仰望着天空感慨地说,“正是好时候啊!”
  自从有了总有一天空军要对苏作战这个想法以后,就开始有了研制远程轰炸机的打
算。如果读一读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这本书,就会明白这不是什么新的预言了。要打
击这个大国的能源,就必须有能飞越数千公里到达乌拉尔山区的轰炸机。能够做到这一
点的,只有四发轰炸机。
  当时的空军总参谋长瓦尔特·韦威尔少将在空军内部把这种飞机叫作“乌拉尔轰炸
机”。尽管戈林明显地表示不满,但研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一九三六年,Ju 89和 Do
 19的原型机进行了试飞,总的情况良好,只是发动机的功率小。增大功率只能有待于今
后数年的努力,指望一下子把功率增上去是不可能的。
  然而,由于韦威尔将军在一九三六年六月三日摔死在德累斯顿,情况发生了急剧的
变化。新的领导者们对四发轰炸机毫无兴趣,继维默尔之后的技术局长恩斯特·乌德特
首先持反对态度,他的脑子里只有俯冲轰炸机。当时的飞行训练团团长汉斯·耶顺内克
中校也从训练的立场出发对水平轰炸机表示冷淡。不知是由于瞄准具不起作用呢,还是
由于飞行人员不懂得它的使用方法,投下的炸弹命中率很低。
  不论是空军新任总参谋长阿尔贝特·凯塞林,还是富有工业经验的航空部付部长艾
哈德·米尔希,都担心制造四发轰炸机耗费大量的资材。因为造一架四发轰炸机使用的
材料,可以造出三架双发轰炸机,因此,他们认为制造双发轰炸机更合算,可以达到又
快又省的目的。
  此后不到半年,即一九三六年秋,米尔希、凯塞林和乌德特强行中止了四发轰炸机
的研制工作。而美国恰好在这个时期,正热心试飞B-17式四发轰炸机,他们对这种飞机
的前途抱有充分的信心。
  在德国空军内部也有反对中止研制四发轰炸机的呼声,轰炸机总监库特·普夫卢格
拜尔将军就为远程轰炸机做过辩护。空军总参谋部第一科(作战)科长保罗·戴希曼少
校于一九三七年春,曾以个人名义向空军总司令写了份建议书。
  后来,戈林把戴希曼叫到卡林哈尔,让他再全面讲一讲他所提建议的理论根据。戴
希曼认为轰炸机必须具有很大的航程,还要增大二到三倍的载弹量,要有较强的防御火
力,较大的速度和更好的爬升性能。
  “阁下,”戴希曼说,“我们必须在四发轰炸机上看到空军的未来。”
  但是,出席这次会议的米尔希拒绝了戴希曼的建议。他说:“我们已经决定了生产
Ju 88式轰炸机的计划,况且我们的航空工业又没有研制、生产四发轰炸机的能力。”
  戴希曼再次向总司令进谏:“阁下,我请求您,不要轻率地决定这一重大事项。至
少要让远程轰炸机的试飞继续进行下去。”
  然而,戈林还是被米尔希和乌德特所答应的轰炸机的生产数量吸引了过去。遂于一
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九日,下令中止了Do 19和Ju 89式四发轰炸机的研制工作。
  当时戈林对戴希曼说:“总统询问我的不是‘你的轰炸机有多大?’而是‘你有多
少轰炸机?’”就这样,韦威尔将军的“乌拉尔轰炸机”被断送了。米尔希本人也承认
他们的这个决定将使多尔尼、海因克尔两家公司试制的飞机变成一堆废铁。
  一九三七年秋,耶顺内克接替了戴希曼的职位。不久,这个年轻的上校又当上了空
军总参谋长。这是一个转折点,他宣布了要所有飞机都能进行俯冲攻击这个空军的新精
神。耶顺内克认为,俯冲不只限于单发短粗的俯冲轰炸机,双发飞机也要进行俯冲。不
能俯冲的飞机不久就变成为一堆废铁。
  既然用少数的俯冲轰炸机能够做到百发百中地消灭敌人的重要军事目标,那又何必
组建造价昂贵的水平轰炸机的大部队呢?看来俯冲轰炸似乎真是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
它既能克服原材料的不足,又能够在两、三年的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建成一支震惊世界的
空军。
Ju 88V-1 原型机
  把俯冲轰炸这一设想引进到德国,并使之完善的是恩斯特·乌德特。在他就任空军
技术局长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他作为空军技术局长,事实上领导着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军工康采恩。领导大工业,需要头脑冷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办事,而且
有时需要毫不宽容。然而,这样一位爱好自由生活,具有优秀艺术家风度的人物——但
很多参谋军官暗中骂他为“空中小丑”——是领导大工业的合适人选吗?
  其实,乌德特本人并不愿意当技术局长,他曾经向戈林说过:“我不懂那些事情。

  但是,戈林回答说:“照你那么说,我现在干的这些事我应该是全懂的了?虽然我
不全懂,但总得去做嘛。至于你,我可以给你派些能帮助你工作的优秀专家。”
  这里所说的专家,指的是技术局里地道的工程师们。乌德特十分信赖以总工程师卢
赫特为首的这些人。不久。他就与工业界的领导人物,首先是Me 109式飞机的天才设计
家兼生产者维利·梅塞施米特教授建立起私人友谊。就连非常了解乌德特弱点的米尔希
副部长最初也和乌德特进行了全面的合作。乌德特的助理普洛赫说:“米尔希就象父亲
一样对待乌德特。”
  但是,最使乌德特放心的还是那位身材矮小的容克公司经理海因里希·科彭贝格。
一九三八年九月,科彭贝格从戈林那里获得了制造“Ju 88大型轰炸机队”所用飞机的全
部权利,这时,乌德特才放下轰炸机这桩心事。他相信科彭贝格是能够搞出名堂来的。
然而,使他大失所望的是这个Ju 88式飞机的研制计划失败了,乌德特头一次尝到了幻灭
的痛苦。据科彭贝格本人说,该机有两万五千多处需要修改,因此,机身也必须跟着改
变。这样一来,一架也不能按时装备部队。到开战时,生产出来的Ju 88式飞机好不容易
才凑够一个试飞大队的架数。所谓“神奇的轰炸机”不过是徒有其名罢了。
  奇怪的是.尽管空军强令“乌拉尔轰炸机”下马,但从一九三七年开始,海因克尔
公司却一直在研制四发轰炸机。开始设计的是海上远程侦察机He 177式飞机。乌德特对
这个型号根本不感兴趣,他说这种飞机连大量生产的可能性都没有,如果它做不到象中
、轻型轰炸机那样进行俯冲的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重型飞机具有俯冲性能呢?
外形古怪的 He 119,发动机动力通过传动轴输送到机头螺旋桨,而两者之间是透明的驾
驶舱
  海因克尔在He 177式飞机的设计上采用了设计师西格弗里德·京特的设计方案,就
是安装双联动发动机。这种设想曾在以前的He 119式飞机上试验过,当时眼看就要试飞
成功,后来因停止研制而放弃。这种方案采用前后或者左右排列的两台发动机带动一个
螺旋桨。也就是把四发的He 177式飞机搞成双发飞机那样的外型。这样做,空气阻力小
,从空气动力学方面来说是一个优点,符合人们要获得高速度的愿望。
  一九三九年九月,发生了出乎空军意料之外的事,即与英国开战。因为马上需要远
程轰炸机,于是He 177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卡尔·弗兰克工程师在雷赫林试飞基地对He 177式原型
机进行了试飞,但很快就着陆了。原因是发动机的油温达到了危险高度(前后串联的发
动机虽然阻力小,但散热问题无法解决),如不停止飞行将会起火坠落。除此之外,其
他性能良好。
  尽管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但由于急需,也顾不得这些了。很换,空军跟海因克尔公
司签订了成批生产的合同。合同规定,从一九四零年夏开始,该公司每月向空军提供一
百二十架He 177式飞机。尽管这种飞机还没有定型,当时还是一个朝令夕改的形势。
  由于原料不足日趋严重,一九四零年二月九日,戈林下令实行严格的节约措施。其
中规定禁止研制短期内不能实现的项目。现有的原料要用来生产至今已在实战中取得战
果的机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尽可能多的飞机尽快地”送到前线去。这道命令
实际上等于给正在顺利研制中的新机种宣判了死刑。于是,数千名工程师和工人被解职
,赶出了工厂。一九四零年再不需要制造并向前线提供什么新武器,因为到明年,战争
就该胜利结束了。
  以上就是德国航空工业当时的状况。乌德特推迟了He 177式飞机的成批生产。西部
战争一结束,他就被晋升为空军上将和航空工业生产的总负责人。他曾在他的合作者面
前趾高气扬地说:
  “战争结束了,飞机的生产计划怎么安排都行。因为我们不需要那些东西了。”
  人们很快就从迷梦中清醒过来。在英国本土上空进行的决战无情地暴露了德国空军
的弱点。尽管重新下令生产 He177式飞机,但仍然节节失利。
  He 177式飞机不仅在试飞中存在原因不明的振动,而且还发生过飞掉机翼的事故。
双联动发动机尽管采用的是完全可靠的戴姆勒·本茨DB 601型发动机,仍解决不了什么
问题。因为安装双联动发动机的机舱空间本来就非常狭小,而起落架的液压装置还必须
硬挤在里边。液压装置漏出的液压油一接触到灼热的排气管就燃烧起来。He 177式飞机
真不愧为“空中打火机”,它曾多次发生过起火坠落的事故。
He 177 四发轰炸机
尺寸 重量 性能  
翼展: 31.44m
机长: 22m
机高: 6.4m 空重: 16,800kg
起飞重量: 31,000kg 最大速度:472 kmph
实用升限: 7,080 m
初始爬升率:260m/min  
  如果四个发动机分开排列或许不会出现这种事故。但空军总参谋部和技术局却顽固
地坚持要这种飞机能进行俯冲轰炸。要叫三十一吨重的重型轰炸机实施俯冲,只能利用
这种双联动发动机。
  “叫四发轰炸机俯冲,这简直是胡闹!”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三日,戈林在工业家们
面前这样说。然而,他这话说得太晚了,晚了整整两年。现在他为没有远程轰炸机大发
雷霆,他说:“诸位,我一想起这件事,真想大哭一场!”他竟如此健忘,难道五年前
不正是他亲自下令对“乌拉尔轰炸机”宣判死刑的吗?
  不仅He 177式飞机有那么多毛病,就连在这以前投产的驱逐机Me 110和俯冲轰炸机
Ju 87的后继机Me 210也都没能摆脱它的先天不足。作急转弯时,它经常发生严重抖动。
就连一些久负盛名的公司的老牌飞行员也因此出过事故。这样的飞机怎么能拿到前线去
呢?然而。由于前线需要,尽管试飞结果不佳,Me 210式飞机还是投入了成批生产。
Me 210
  一九四一年春季以来,恩斯特·乌德特象魂不附体似地活着。这个对本职工作无所
用心,但整天忙忙碌碌的生产总负责人,现在却成了一切失败的替罪羊。错事都被说成
是他干的。这使乌德特难以忍受。
  乌德特和他的朋友梅塞施米特发生的一系列纠纷,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乌德特给梅塞施米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由于这种不必
要的争吵和难以容忍的时间上的浪费,我不得不对你的新式飞机进行严格的试飞……。
”但是他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因为他没有那种勇气。
  这时的乌德特已经是病魔缠身。他不断咯血,头痛得厉害,医治也不见效。对苏战
争也是使他甚感苦恼的一个问题。当时,他已预感到,前线不久将出现飞机短缺的现象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日。戈林授予米尔希元帅全权,要他“用一切手段立即把负责
空军装备的各部门的生产提高四倍。”也就是说,米尔希不得不侵犯乌德特的势力范围
了。表面上还象原来那样,乌德特直属戈林领导,但这样一来,彼此很难搞好关系。
  八月九日,乌德特带着新的计划方案飞往东普鲁土的戈林那里,这是开战以来的第
十六次。米尔希闻讯大怒,他用拳头敲打着桌子,给东普鲁士挂电话,要乌德特立即回
来。乌德特向戈林哭诉米尔希对他如何不好。戈林当即给米尔希拍去一封措词严厉的电
报,同时,又劝说乌德特长期休假。
  八月二十五日,受到严重打击的乌德特到了比勒赫尔的温泉疗养地。两天后,他收
到一封戈林发来的表示信任的电报。其实,这封电报并不是戈林拍的,而是那些要给乌
德特打气的好心朋友们以戈林的名义私自拍发的,乌德特和戈林两人都不知道。
  九月三日,米尔希开始果断地干预乌德特的工作。他用怠工的罪名谴责技术人员。
九月九日,罢免了计划部长切尔西希。九月二十六日,乌德特回到技术局,但没能阻止
罢免曾为他作过多年顾问的普洛赫少将。到了十月,原技术局领导机关的头头都被撤换
。对此,乌德特几乎没有进行抵抗。
  十一月十五日,星期日。普洛赫来访,他把在东部大量枪杀犹太人的事情告诉了乌
德特。这样一来,乌德特再也不能忍受了。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九点,科尔纳
副局长和乌德特的副官马克斯·彭德勒上校被英格·布莱勒夫人叫到柏林赫尔街乌德特
的住处。原来乌德特死了。他在用手枪自杀之前,用红铅笔在床头这样写道:
  “国家元帅啊!你为什么抛弃我?”
  彭德勒用布擦掉了这句话,但事后他又后悔起来。
  接到科尔纳电话的空军人事部长卡斯特纳将军将此事报告了戈林。
  “我们必须说他是死于飞行事故。”国家元帅简要地说。
  于是,讣告发表了:“恩斯特·乌德特高级上将在新式飞机的试飞中身负重伤,经
抢救无效,以身殉职。”戈林通过对死者进行秘密的军事审判证实了他自杀的实情。四
名高级审判官奉命对乌德特自杀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在技术局内用几个月的时间反复进
行了调查。最后,于一九四二年秋,在上萨尔斯堡召开了报告会。四名高级审判官共同
要求不公开此事,因为那样将会使德国的一系列失败暴露于众。
  “好吧,”空军总司令戈林说,“乌德特给自己做了判决,不要责难他了,事情到
此为止吧。”说着,还挤出了几滴伪善的眼泪。
经验与教训
1.一九四一年夏秋两季,三分之二的德国空军在俄国上空作战。其后,又再次在地中海
和英法海峡与英国作战。德军在东部战场虽然取得很大战果,但消耗太大,补给供应不
上,致使战斗航空团和轰炸航空团的战斗力显著下降,没能在泥泞期一开始前和一九四
一至一九四二年的严寒季节到来之前完成“用闪击战消灭苏联”这一军事目标。
2.德国在辽阔的东部开辟了战场,从而开始了两面作战。但是,它没有根据形势的需要
对空军的组织指挥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也没有对下述提案给予应有的重视,即建立“
远程轰炸军”,以便有重点地使用所有轰炸机,把支援地面作战的任务交给几个战术空
军司令部(侦察机、强击机。高炮)去完成。
3.因此,德国空军在对苏战争中大体被作为陆军的辅助兵器而用于支援地面作战,战略
轰炸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因为当时既没有高性能的远程轰炸机,也没有把中型轰炸
机部队集中用于突击诸如敌人的坦克和飞机工厂等重要战略目标,只是分散用于支援地
面战斗。
4.结果,苏联的飞机生产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在战场上,不论怎样
大批被击落,也未能打垮红色空军。因为总有新式飞机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坦克生产
也是如此。正因为德国空军的大部分兵力忙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才使得高尔基等兵工
厂能够安然地进行生产。
5.由于东西两面作战,空军的负担非常大。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乌德特之死是德国航空工
业研制与生产的危机带来的后果。这表明当时自信胜利在握的德国空军首脑机关对形势
的估计是错误的。忽视新式飞机的研制一味追求老式飞机的产量,这是一大失败。特别
在西部战线,德国的飞机及其装备很快就不是敌人的对手了。(待续……)
----------------------------------------------------------------------------
----

--
  我歌故我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7.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