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ller (roller), 信区: Green
标  题: 攻击高度4000米!----28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25日23:34:1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第九章 海 上 空 战
第一节 大西洋上的追歼战
He 111除使用炸弹攻击舰船外,还使用过鱼雷
  三架He 111式飞机贴着北海的浪峰向西飞去。发动机隆隆作响,螺旋桨滑流(螺旋
桨运动时向后排斥的气流——译者注)拍打着海水。飞行员全神贯注地操纵着飞机,稍
一不小心就会碰到海面。在这样快的速度下,海水对飞机来说就象岩石一样坚硬。为了
不让敌人的雷达发现,他们不得不超低空飞行。假如敌人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那么这次
攻击就很难获得成功。这三架飞机的攻击目标是英国的护卫部队。这个船队是中午在福
斯湾海面发现的,现在应该是正沿着苏格兰东海岸向南行驶。
  秋天的太阳已西沉入海,夜幕期临了。只有西方的天际还残留着一点太阳的余辉。
船队肯定就在那一带。现在是攻击的最好时机,轰炸机跃出暗淡的水平线,突袭将取得
圆满成功。
  第十航空军参谋长马廷·哈林豪森少校是这三架He 111式飞机的前导机机长兼侦察
员。坐在他后边驾驶飞机的是首席作战参谋罗伯特·科瓦莱夫斯基上尉。这三架海因克
尔式飞机是第十航空军军部负责指挥的。航空军指挥官亲自出战,这在德国空军里是绝
无仅有的。
  由汉斯·菲迪南德·盖斯勒统率的第十航空军的任务,虽然仍是跟英国进行海上空
战,但却不受戈林从办公室发来的命令的束缚。现在,军部指挥的三机组正在搜索敌人
,为的是军司令部先带头试干一下,然后再让下面的航空团和大队去干。
  哈林豪森少校创造了一种攻击敌人舰船的独特战术,叫作“飞镝战术”。打敌人的
舰船从正测方进攻比较有效,这是海军多少年来的经验。哈林豪森根据海军的这个经验
制定了飞机从正侧方攻击敌舰的战术。哈林豪森发现,飞机进入攻击的高度越低,目标
在海面上就越显得高大,目标的投影也就会在水平线这个背景上越发轮廓分明。尤其在
薄暮、晴朗的夜间或月夜更是如此。
  三架He 111式飞机在基内尔兹海角东北三十七公里处发现了船队。他们从正面接近
船队并选择攻击目标。
  哈林豪森告诉科瓦莱夫斯基说:“我们从左边进攻第四条船。”轰炸机感兴趣的总
是那些最大的家伙。左数第四条好象是条油船,船体很长,中部和尾部都有上部建筑。
科瓦莱夫斯基向左压坡度,开始接近船队。可是,他却说:“看不见船只。”
  “再向左十度。”参谋长把脸贴到机头玻璃罩上为他修正航向。再向左就可以对准
目标了。一直坐在他身后的这位飞行员只得重新修正航向。哈林豪森和科瓦莱夫斯基两
人在几个月来的共同战斗中,彼此了解,配合默契,反应迅速。现在这一点显得非常重
要。
  哈林豪森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早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他就曾在西班牙试行过这种
“飞镝战术”。当时用的旧式He 59飞机只能采取低空偷袭的战术,否则,就会很快被敌
人发现并击落。
  科瓦莱夫斯基向左修正了十度。哈林豪森说:“好,就这样!”这架He 111式飞机
保持着四十五米的高度,以不到三百公里的速度逼近油船。光是这一手,没有丰富的经
验就作不到。因为当时的气压高度表的可靠性很差,要是按指针的读数,在这么低的高
度上飞行的飞机已经是在水下飞行了。
  按哈林豪森的计算方法,攻击高度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炸弹落速第一秒为五米,
第二秒为十五米,第三秒为二十五米。也就是说,炸弹下落四十五米需要三秒钟。在这
三秒钟里,海因克尔式飞机能向前飞二百四十米。因此,哈林豪森必须在离目标二百四
十米时投弹,否则就不能命中。因为炸弹在刚刚投下几秒钟内不是垂直下落,而是跟着
飞机一起向前飞行,然后沿着一条长长的弧线落向目标。
  油船的投影越来越大。这时对方还没有察觉。科瓦莱夫斯基把机头对准船的上部建
筑,接着便看清了甲板、舰桥、桅杆……。
  飞机以每秒八十米的速度接近油船。
  四百米……三百米……二百四十米,投!
  二百五十公斤重的炸弹一颗接一颗地离开飞机,哈林豪森把四颗炸弹按最小间隔排
列在弹舱里,因此,弹着点的间隔只有八米。这样安排,其中必有一颗能够命中目标。
况且目标又高又宽地耸立在水面上。
  三秒钟后,海因克尔式飞机已投完炸弹掠过油船上空。几乎与此同时,炸弹命中了
目标。但是,为了投弹飞机的安全,炸弹延期八秒爆炸。而八秒钟后,飞机早已远远离
开了油船。
  突然,空气中产生一阵猛烈的冲击波,烈焰腾空而起,油轮爆炸了。
  乘员们从盘旋着的海因克尔式飞机上看见船里流出来的油在熊熊燃烧。在德军的第
二架He 111式飞机里,有一个侦听班,他们在监听着敌人的无线电通话。从船队的通信
联络得知,这是一艘八千吨级的油船。
  直到这时,船队的防空炮火才如梦初醒。哈林豪森冒着曳光弹,又进行了一次攻击
。这次他又把四颗排列得很紧密的二百五十公斤炸弹投向一艘货船。
  哈林豪森少校和科瓦莱夫斯基上尉曾这样子过三次,每次携带两排炸弹,每排都成
功地炸沉了一艘敌舰,到一九四零年九月为止,他俩用这种“飞镝战术”炸沉敌舰总吨
位达十万吨。
  不久,出击条件开始困难起来。敌人加强了防御力量,飞机很难接近敌部队。但是
,第二十六“狮子”航空团仍然热衷于低空攻击。尽管他们在挪威岩礁上进行过投掷水
泥炸弹的训练,可是,不但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反而使自己的损失不断增加。
  到一九四零年十月,德国空军又重新活跃起来。每天都有几架四发福克—符夫Fw 2
00式飞机(驻波尔多的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飞到大西洋上空进行武装侦察。十
月二十四日,伯伦哈特·约佩中尉在爱尔兰以西一百公里处,发现一艘运送兵员的四万
二千三百四十八吨级的“英国女皇”号大型客船。
Fw 200 海上巡逻机
  约佩随即压下Fw 200大秃鹰式飞机的机头,开始进入攻击。他不是从侧面,而是从
正面接近敌船。有几颗炸弹命中了甲板的上部建筑物。这艘巨轮燃起熊熊大火,尔后不
动了。英国海军试图把它拖走,但约佩用无线电又叫来德国潜艇U-32号(艇长耶尼施上
尉),实施了鱼雷攻击。两天之后,这艘巨轮就沉入了海底。
  一九四一年二月九日晨六时,在波尔多的梅里涅克机场的机库前,五架四发大型飞
机福克—符夫Fw 200大秃鹰式飞机起动了。
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二中队中队长弗里茨·弗利格尔上尉在前头第一个滑向跑道。跟在
后面的是阿达姆中尉、布赫霍尔茨中尉、约佩中尉和施洛塞尔中尉。沉重的机体笨拙地
飞离了地面。机身和主翼的油箱都加满了油,“大秃鹰”共携带八千八百公升燃料。机
组人员共有六名,正付驾驶各一个人,通信员两人,空中机械员和尾部射击员各一人。

  这种飞机只能携带一吨炸弹。因为它本来并非“地道的轰炸机”,而是由客机改装
的。人们把它叫作德国空军最大的“辅助巡洋舰”。采用这种飞机,主要是为了应付大
西洋作战的急需。因为德国当时除了He 177式远程轰炸机还处于试制阶段外,根本没有
远程轰炸机。这种大秃鹰式飞机有很多缺点,但也有一点使人们非常吃惊,就是只用少
数飞机就能取得战果。
Fw 200 原型机为民用客机
  弗利格尔上尉第二中队的飞行航向对正西南。这次任务要求他们在海上作长时间飞
行,攻击目标是葡萄牙和亚速尔群岛之间那茫茫大海上漂浮着的点点船只。
  头天晚上,尼古拉·克劳森艇长率领的德国潜艇U-37号在这一带与英国护卫船队偶
然遭遇。这支船队是从直布罗陀驶往英国本土的。他们为了不发生任何意外,有意避开
法国沿海的德国空军基地和潜艇基地,绕了一个大圈。可是,U-37号潜艇却象影子一样
,一直跟踪着他们。发现船队的报告经过潜艇舰队司令卡尔·德尼茨,转到了波尔多的
第四十轰炸航空团。二月九日早晨,U-37号潜艇发动了进攻,击沉“克兰”号和“埃斯
特雷拉诺”号两艘货船。进攻以后,克劳森上尉仍紧追不舍,并不断发回信号。急速赶
来的“大秃鹰”上的通信员收到了他的信号。眼下,弗利格尔上尉正按潜艇发来的信号
修正着航向,因此,航向是准确的。至于什么时间碰上舰队,那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中午,即第二中队飞了六个多小时后,终于在里斯本西南约六百公里处发现了这支
船队。弗利格尔向各机下达了战斗任务后,开始下降高度准备攻击。
  Fw 200虽然是一种大型飞机,却不能进行高空水平轰炸。因为乘员们还没有受过这
方面的训练。至于“洛特弗伦洛尔7d”型精密瞄准具的使用,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为了对准长长的船舷,使目标投影大一些,弗利格尔不得不把沉重的大秀鹰式飞机
下降到接近海面并迂回到侧方接近敌船。
  这架四发飞机在海面上四、五十米的高度冲向目标。这种战术正式名称叫作“侧方
低空攻击”,而飞行员们则把它称为“飞镝战术”。
在离目标四百米处,投了一颗二百五十公斤炸弹。
  这种飞机只能携带四颗炸弹。
  与此同时,机枪吼叫起来。空中机械员从机身下部用机枪向甲板上的建筑物猛扫,
压制船上的高炮。
  几秒钟后,Fw 200式飞机冒着对空炮火,紧贴着敌船桅杆掠过。敌船休想轻易甩掉
头上的这架大型飞机了。
  阿达姆中尉在进入攻击时,机翼油箱中弹,幸亏没有燃烧起来。但燃料从拳头般大
的窟窿里喷洒出来,就象喷雾器一样。阿达姆只得返航。如果飞不到陆地,那可就糟了

  其他飞机对敌船进行了反复攻击。全团获得一等战功的汉斯·布赫霍尔茨在这紧要
关头却没有炸中货船。弗里茨·弗利格尔上尉和哈因里希·施洛塞尔中尉各命中两弹。
伯伦哈特·约佩中尉命中一弹,共炸沉五艘货船。这五艘货船是英国的“侏罗”号、“
达马尔”号、“瓦纳”号和“不列颠”号以及挪威的“泰加斯”号。
  克劳森上尉的U-37号潜艇在最后一次攻击中也击沉了一艘敌船。这支从直布罗陀出
发,由十六艘船组成的HG-53船队,尽管有九艘军舰护航,还是损失了将近一半。英国海
军总部必定是意识到了,如果剩余的船只不能成功地摆脱德军,那么,事态将会更加严
重。于是,英国海军总部断然采取措施,解散船队,让货船各自驶往目的地。
  不过,德方夸大了这次战果。根据空军总参谋部首席情报参谋的520/21号机密报告
,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二中队炸沉六艘货船共二万九千五百吨。另外炸伤三艘,共一万
六千吨。从空中判断船只的大小,即使有经验的飞行员也会感到困难,特别是在精神高
度集中的进攻时更是如此。因此,施洛塞尔中尉把击沉的二千四百九十吨的“不列颠”
号判断为六千吨;弗利格尔上尉把“泰加斯”号估计为三千五百吨,而实际上只有九百
六十七吨。当时的直布罗陀航线只能供一千吨至三千吨位的货船通航。
  一九四一年二月九日,大秃鹰式飞机击沉的船只吨位是九千二百吨。然而,击沉船
只的数量和大小并不是决定战果大小的标志。
  值得重视的是,这次作战首次实现了飞机和潜艇的密切协同。不过,这次作战颠倒
了飞机和潜艇的作用。按理说应该是飞机先在大西洋发现敌护卫船队,然后再呼叫潜艇
,但这次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潜艇舰队司令认为此次作战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
为潜艇终于有了一对好“眼睛”而高兴。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眼睛”,潜艇作战往往
会扑空,白白搜索一番,能否发现敌人只能靠运气。
  一九四一年三月中旬,新任“大西洋空军司令”马廷·哈林森豪中校到洛里昂拜访
了德尼茨潜艇舰队司令。舰队司令在欢迎他时说:“你看,我们两个军种之间的情况可
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假设放护卫船队在汉堡,那我的潜艇基地距它最近的是奥斯陆、巴
黎、维也纳、布拉格等地。而潜艇的最大探测距离只有三十公里,那么,如果没有远程
侦察机的引导,我怎么能够发现敌人呢?”
  关于在海上进行远程侦察的问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就有人提出来了。早在
一九三九年秋,第十航空军司令部领航军官佩特森少校就曾首先设想把民航机Fw 200改
装成远程侦察机。
  设计师库特·汤克(Tank)把 Fw 200式飞机命名为“大秃鹰”。这种飞机从一九三
七年七月首次飞行以来,曾几次创造了远程飞行记录。从柏林到纽约飞了不到二十五小
时,返航时又减少到二十小时。从柏林到东京用了四十六小时十八分,这当然包括中途
着陆的时间。虽说这种飞机的远程飞行性能很好,但由于战争时期不便于做生意,外国
的订货量很少。福克—符夫公司看不到这一点,对这种现象大加抱怨。恰在这时,曾经
当过民航飞行员并飞过Fw 200式飞机的佩特森少校想出了改装这种“巨鸟”的方案。因
为在战争初,他已明显看出空军对于研制远程四发侦察、轰炸机不感兴趣。
  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也同意了第十航空军关于把Fw 200式飞机改装为“辅助巡洋
舰”的建议,成立了由佩特森指挥的第一个实验中队。这个中队在挪威战争中获得了宝
贵的侦察成果。
  于是,福克—符夫公司加固了机身,安装上付油箱,在机翼下面装上了挂弹架,并
且改装了机内设备。这样,Fw 200C式飞机便摇身一变成了军用机。当然,不可否认,它
仍带有民航机的弱点:火力弱,速度慢,机身不结实等。开始装备的防御火力是在驾驶
舱的旋转炮塔上安装一门二十毫米机关炮,在腹部及尾部观测窗处各安装一挺机枪。这
样的火力实在难以对付敌人的战斗机和驱逐机。
  不过,大秃鹰式飞机的航程用德国的标准来衡量还是比较出众的。相比之下,德国
空军在航程这一点上对以前评价很高的Ju 88式飞机未免感到有些失望。
  Fw 200C式飞机虽然装备一般,但却具有在一千五百公里距离内实施战术攻击的能力
,即活动半径为一千五百公里。其中包括百分之二十作修正领航错误用的备份时间和为
完成作战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在机身上安装辅助油箱,那么,飞行距离就可以达到
一千七百五十公里。如果不带炸弹而带两个副油箱,活动半径可增至二千二百公里。对
Fw 200C式飞机来说,连续飞行十四到十六小时不足为奇。
  一九四零年秋,佩特森中校新组建的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的大秃鹰式飞机转
场到法国西南部大西洋沿岸。这时,远程飞行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第一、二中队以波尔
多、梅里涅克为基地,第三中队以科涅克为基地。他们可以从比斯开湾沿岸起飞,到爱
尔兰以西的大西洋上空进行武装侦察,然后兜一个大圈,在挪威斯塔万格的索拉机场或
特隆赫姆附近的韦尔内斯机场着陆。第二天再按原航线返回法国南部。
  虽然空军的这种飞机还存在着种种缺点,但它却成了潜艇急需的“眼睛”。一九四
零年十二月三十日,在国防军首脑召开的一次大西洋战况报告会上,潜艇舰队司令德尼
茨提出要求说:“如果给我拿出用于侦察的Fw 200式飞机不少于二十架的话,那么潜艇
的战果将会迅速增加。”
  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柏林海军总部也反复指出:“仅就海军总部指挥大西洋上的
作战来说,需要有组织的空中侦察。”
  乍一看,这好象并没有什么,但是在这些要求的背后,围绕着“大秃鹰”大队的指
挥权问题存在着激烈的斗争。这个大队究竟是归空军管还是归海军管,希特勒一月六日
亲自做出了决断。他命令“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归海军总司令指挥”。并安慰戈
林说:“用Ju 88式飞机组建的第八零六轰炸大队从海军调过来给你,隶属于斯培尔元帅
的第三航空队,参加空袭英国本土的战役。”
  这是一个双方都不太满意的决定。就连已经达到目的,今后能够按自己的意图指挥
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的德尼茨潜艇舰队司令也不满意。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个大
队的实力太弱,在编的二十至二十五架飞机中,最多每天能出动六至八架,这说明民航
飞机承受不住不间断地执行繁重的军事任务。
  可是,六到八架大秃鹰式飞机能顶什么用?这一点点飞机在大西洋上空又能起什么
作用呢?象潜艇舰从司令认为的那种有了大秃鹰就能进行无处不到的侦察,完全是异想
天开。
  一九四一年一月十六日,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中队中队长维尔洛尔上尉在爱尔兰
以西很远的海面上发现一支护卫船队,并对它进行了攻击。他们用“飞镝战术”击沉两
艘货船,共一万零八百七十五吨。接着,又继续保持了几个小时的接触,一直到燃料即
将用完,不得不马上返航时才离开这支船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既没有叫来替换他们
的Fw 200式飞机,也没能叫来潜艇。后来,天黑下来,一切都隐入夜幕之中。到了第二
天早晨,不管远程侦察机在这一带怎么搜索,也没有找到这支船队。
  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八日、三十一日也都发生了同样情况。每当Fw 200式飞机发现
大型护卫船队,潜艇总是不能及时赶到,最后由于燃料不足而不得不返航。这些船队每
次都有几艘船被“大秃鹰”的低空攻击击沉,而潜艇却从未捕捉到它们。
  用Fw 200式飞机进行“武装侦察”倒是扩大了战果。一九四一年一月,炸沉敌船十
五艘,计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五吨。二月炸沉二十二艘,计八万四千五百一十五吨。这是
战后公布的比较准确的数字,而当时统计的数字要比这大得多。
  为了适应“远程飞行”这一重任,几乎所有的年轻乘员都得加倍努力。他们都是名
牌航校的毕业生。在航校里,成绩优秀的学员单独编成一个班,以利于他们互相了解彼
此的性格,并聘请德意志航空公司的驾驶员、擅长仪表飞行和远程飞行的专家向他们传
授各种有关技术。学习成绩最好的要算是不久被任命为第四十轰炸航空团团长的佩特森
中校,以及他的下属指挥官维尔洛尔、弗利格尔、布赫霍尔茨、达泽尔、约佩和迈尔等
人。保持“百万公里记录”的伯伦哈德·约佩和鲁道夫·迈尔两人战后到德意志航空公
司担任机长职务。
  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只要投入的数量太少,就完不成为潜艇进行有效的远程侦
察这一主要任务。这一点谁都十分清楚。一九四一年,福克—符夫公司一个月只能生产
四、五架大秃鹰式飞机。这么一点产量根本不敷使用,潜艇无奈只好甘当“瞎子”。每
天早晨,在洛里昂潜艇舰队司令的会议室里,德尼茨和参谋长埃贝哈德·戈德之间总有
这样一段例行对话:
  德尼茨:“今天侦察机起飞了吗?”
  戈德:“起飞了,阁下。”
  德尼茨:“几架?”
  戈德:“一架”
  接着,两人无可奈何地相视一笑。这位最使英国伤脑筋的潜艇舰队司令只好耸耸肩
膀。
  一九四一年三月,马廷·哈林豪森当上了首任“大西洋空军司令”,负责统一指挥
投入海上作战的全部空军部队。可是他对这样的局面也是一筹莫展。
  戈林和耶顺内克对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划归海军指挥一事很不甘心,经过一
番努力,终于说服了希特勒。后来,希特勒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大秃鹰”大队不久将
划归新组建的大西洋空军司令指挥。这样,虽然表面上改变了隶属关系,而实际任务却
完全没变。它还是为潜艇舰队司令遂行侦察任务。飞机的出动数量仍然寥寥无几,不能
随意增加。
  哈林豪森上任以后,德尼茨为他在距洛里昂二十公里的布朗德里翁设立了司令部。
同时,他还带来了下列一些必须执行的任务。
攻击英格兰南部水域的敌船;攻击从爱尔兰海穿过英吉利海峡驶往英国东海岸太恩河口
水域的敌船;支援空袭英国港湾的斯塔尔第三航空队。
  执行这么多任务,而哈林豪森除了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Fw 200式飞机,
驻波尔多;第二大队,Do 17式飞机,驻荷兰;第三大队,He 111式飞机,后改装Fw 20
0式飞机,驻波尔多)之外,手头只有Ju 88式远程侦察机一个中队(驻法国布列塔尼北
海岸拉尼翁的第一二三航空团第三中队)和海岸警备队的三个中队(其中两个中队装备
Ju 88式飞机,一个中队装备He 115式水上飞机)。
  这些部队天天在英国周围的海域上空飞行,侦察出现在英格兰南海面、圣乔治海峡
、泰晤士河口海面以及爱尔兰海上的船队。
在技术上早就落后了的He 115式水上飞机也携带着二百五十公斤炸弹和利用飞机头部安
装的两挺固定机枪投入了战斗。卡尔·施托克曼少校驾驶的那只“笨拙而过时的鸟”也
经常从布里斯托尔运河把战利品带回到布雷斯特。
  然而,一九四一年春,英国的防御力量已得到加强。船队受到强有力的保护。德国
潜艇几次都吃了苦头。英国的军舰和商船装备很多轻型高炮。这使德国空军非常头疼。
如今他们还是从低空接近船只,依然采用“飞镝战术”,投弹后擦着桅杆掠过。在这几
秒钟内,他们成了船上高炮的活靶子。
  飞机的损失在急剧增加。起初,“大西洋空军司令部”算了一笔账:德方损失一架
飞机,可击沉敌船三万吨。现在,这个比率在急剧下降,因为飞机已经无法靠近改船。
敌炮火之猛烈,就好象一座正在迸发的火山。
  由于被击落的飞机日益增多,一九四一年六月,哈林豪森被迫宣布禁止使用他本人
在一九三九年发明的侧方低空攻击战术。
  潜艇也被迫放弃了爱尔兰和苏格兰附近的北海峡“猎场”,尽管那里的“猎物”很
多。其原因是英军在这一带加强了防御力量。仅在一九四一年三月七日至四月五日期间
,德国在这一带水域就损失了六艘潜艇。阵亡者中有著名艇长普林(U-47号潜艇)和舍
普克(U-100号潜艇)。克雷奇默尔的U-99号潜艇也被击沉,仅他一人得救。德尼茨潜艇
舰队司令也被迫缩小了潜艇的活动范围,改为在北大西洋一带活动。这里是大秃鹰式飞
机最大航程的极限,即距离基地一千七百公里的西经二十二度地区。
  潜艇和远程侦察机协同作战的再次兴起是在七月中旬以后,亦即德尼茨开始阻击从
直布罗陀出航的英国部队的时候。这一带正处于驻波尔多Fw 200式飞机的势力范围之内
。战斗逐渐激烈起来。虽然这种四发飞机进行低空攻击不成问题,但只能对付零散的船
只,而且必须用望远镜仔细搜索。相反,它的侦察成果却不断增加,它曾多次把被英护
卫舰驱散的潜艇重新引导到敌船队所在位置投入战斗。
  从一九四一年九月起,德尼茨把潜艇舰队调回北方。十一月,有六十二架大秃鹰式
飞机为了搜索部队飞到大西洋上空。它们五次捕捉到了船队,但只有一次连续跟踪了两
天,其他几次都被甩掉。十二月份只出动了二十三架次,它们经过五天搜索,捕捉到一
支护卫部队。
  “大西洋空军司令”在战斗目志中写道:“无论如何也要发报把潜艇叫来。”
  但是,这一次,潜艇和远程侦察机之间的协同作战未能实现。当时,潜艇部队在地
中海作战,而从一九四二年一月以后,又把战场转到美国沿海。他们在寻求一个防御一
方还不适应这种作战的新“猎场”。与此同时,第四十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也转场到挪
威特隆赫姆近郊的韦尔内斯机场。因为在一九四二年,盟国去苏联的船队开始从这里通
过。于是,这个地处北极的北冰洋成了一个新的大规模作战的战场。
  从一九四一年中期开始,在苏联的间接援助下,英国在英吉利海峡频频展开“连续
轰炸”攻势。对此,德国则以海峡沿岸的第二“里希特霍芬”战斗航空团和第二十六“
施拉格塔”战斗航空团相抗衡。梅塞施米特式飞机和从一九四一年秋开始装备给第二十
六战斗航空团第二大队的福克—符夫Fw 190新式战斗机不断使来犯的英机遭到巨大损失

Fw 190 战斗机
  在这些每天发生的战事中,有三件最为引人注目:第一件,德国的“俾斯麦”号战
列舰遭到英国舰队追击,为护卫“俾斯麦”号,德国出动了二百一十八架飞机。然而仍
未达到护卫目的(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第二件,在空军强有力的支
援下,“香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战列舰以及“奥根亲王”号巡洋舰强行突破海
峡的“闪电”作战计划获得成功(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二日);第三件,击退了英国和加
拿大部队在第厄普的登陆作战。英军在这一天中,损失战斗机和轰炸机一百零六架(一
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
巨舰卑斯麦号
  在四万一千七百吨的德国“俾斯麦”号大型战列舰击沉英国“胡德”号巡洋舰之后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十六时,驻扎在巴黎的第三航空队司令部接到通知说:“俾
斯麦”号战列舰将开进圣纳泽尔港,并进入那里的船坞,要求空军全力接应,击退敌舰
队的追击。“俾斯麦”号战列舰最快也要在两天之后才能到达Ju 88和He 111式飞机的活
动半径之内。可是现在它在什么地方呢?
  五月二十六日,按理可以碰到“俾斯麦”号。但由于有一股低气压从西北方向袭来
,飞机几乎不能飞行。“大西洋空军司令”的侦察机虽然起飞了,但没有发现任何情况
。只有一架Fw 200式飞机在十五点四十五分,突然发现一艘英国战列舰“罗德尼”号和
几艘驱逐舰。实际上,其中还有一艘旗舰“乔治五世”号,因云雾遮挡末被发现。“大
秀鹰”式飞机与英国的海上远程侦察机不同,它还没有装备雷达。
  由于天气不好,这种飞机不能准确测定方位。根据它的侦察,从法国海岸到这支舰
队之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公里。然而,不论是Ju 88还是He 111式飞机,它们的活动半径
最多只有九百公里。所以,飞机出动时间只好拖到第二天,五月二十七日凌晨三点以后

  其实,就在派飞机侦察的时刻,“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命运就已成定局。英国“皇
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发射的攻击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的推进器和方向舵,这艘巨型
军舰陷于瘫痪,即刻被追上来的英舰队截获。当时的时间是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六日二
十一点零五分。
  五月二十七日九点五十分,从基地起飞的第六零六海岸警备大队的五架Ju 88式飞机
终于发现了被敌舰包围的德国战列舰。它仍在与敌舰进行着殊死的搏斗,这五架飞机冒
着已方军舰激烈还击的炮火,组成一个编队向距离最近的敌巡洋舰俯冲。但一颗颗炸弹
都投偏了。
Aviation art:剑鱼攻击卑斯麦号
  一小时之后,当后续部队——从南特出发的第二十八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的十七架
He 111式飞机——到达现场时,“俾斯麦”号战列舰已经从海面上消失了。这些海因克
尔式飞机发现了英国的“H支舰队”,他们向“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投下了两颗五百公
斤的炸弹和八颗二百五十公斤的炸弹,结果都没有命中。
  德国轰炸机陆续飞来。他们是:第一零零大队、第一航空团第二大队、第五十四航
空团第二大队和第七十七航空团第一大队。不过,谁也没有发现敌舰。这些部队几个月
来一直担任夜袭英国本土的任务,没有受过海上飞行的训练,飞机续航时间又短,在波
涛汹涌的大海上空飞上几个小时,就到最大续航时间的极限了,当然他们难以完成这样
艰巨的任务。而熟悉海战的第二十六、三十轰炸航空团却没有接到通知,因为当时谁也
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等想到的时候已事过境迁了。
  五月二十八日,德机继续对返航的英国舰队进行了一整天的追击。他们白白地向海
里投了四颗炸弹,结果只是“马绍纳人”号驱逐舰受了重伤,沉没在爱尔兰海。
  德方出动了二百一十八架飞机竟未能使“俾斯麦”号战列舰得救,这使返航归来的
德国航空兵们极为懊丧。
  到了第二年,即一九四二年,作战形势才稍有好转。原因是空军对德国舰队强行突
破海峡成功地提供了空中支援。仅在第厄普,经过一天的激战,就击落英国轰炸机和战
斗机一百零六架。可观的是,在北冰洋的新战场上取得了一举全歼PQ-17船队的战果。(
待续……)

--
  我歌故我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7.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6.0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