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我想天天打羽毛球), 信区: Green
标  题: 不列颠之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Dec 31 13:14:05 2001) , 转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对英国实施的空中进攻作战。 

    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
作战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第二阶段为登陆和占领。8月1日
,A.希特勒下达命令,要求德空军消灭英国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以支援海上登陆作战
。德空军司令H.戈林认为,单靠空中进攻就可迫使英国投降。希特勒也认为,英军在西欧
大陆作战失利,元气大伤,有可能通过战略轰炸并辅以政治诱降征服英国;英国如不投降
便实施登陆,因此首先要夺取制空权。德国投入作战飞机约2400架(分别部署在 53个基地
上,最近的基地与英国本土相距仅32公里),编成3个航空队:第2航空队(司令A.凯塞林),
驻法国东北部和荷兰、比利时;第3航空队(司令H.施佩勒),驻法国北部和西北部;第5航空
队(司令H.-J.施通普夫),驻挪威。第2、第3航空队是主力,第5航空队仅部分兵力参战。
英国空军拥有战斗机近700架、高射炮2000门、轰炸机500架,兵力上处于劣势,但航空工
业发达,飞机制造能力较强,并有新发明的雷达,防空能力大为提高。

    第一阶段(1940.7.10~8.12) 攻击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和英国南部诸港口,以引诱
英战斗机出战,查明英空军的兵力部署、防空能力并检验自身的突防能力。7月10日,德空
军开始攻击英国护航船队,8月8日、11日和12日大规模袭击波特兰、韦茅斯、多佛尔、朴
次茅斯、怀特岛等军港。英战斗机在地面雷达引导下小批出击。德国损失飞机286架,英国
损失150架。

    第二阶段(1940.8.13~9.6) 突击英空军基地和雷达站,寻歼英空军主力。8月13~2
3日,德空军组织五次大规模轰炸。8月13日和14日,德机出动轰炸机485架次,战斗机100
0架次。15日出动战斗机1270架次,轰炸机520架次,炸毁12个空军基地、7座飞机制造厂、
若干雷达站和油库。24日轰炸伦敦(英机于次日夜袭柏林,以示报复)。8月24日~9月5日,德
机每日出动千余架次空袭英机场。英损失战斗机186架,虽击落德机380架,但元气大伤,情
况危急。

    第三阶段(1940.9.7~10.31) 德空军改变攻击目标,全力轰炸伦敦。英空军得以喘息
,不列颠之战出现转折。9月7日,德空军300余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空袭伦敦。随后连续
轰炸八天,多数为千机规模。伦敦多处起火,王宫中弹,居民伤亡惨重。但英战斗机部队
获得休整,战斗力迅速恢复。英军以战斗机、高射炮、雷达、探照灯和拦阻气球组成防空
系统,防突能力逐步提高。德机损失很大,未达预期目的,原定9月21日的登陆计划被迫取
消。10月12日,希特勒下令推迟执行"海狮"计划。

    第四阶段(1940.11~1941.5) 为隐蔽进攻苏联的企图,继续轰炸伦敦等大城市。主要
方式为夜间轰炸。11月14日夜袭考文垂,使该市遭到重大破坏。以后,轰炸行动逐渐减少
。1941年5月德空军主力调往东线后,停止轰炸英国,不列颠之战结束。

    在1940年7~10月不列颠之战最紧张的4个月内, 英空军击落德机1733架,击伤643架,自
己损失飞机915架,被炸死、炸伤14.7万人(占英国对德作战伤亡总数的20%),被毁房屋超
过100万幢。

    此役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失败的战役,未达征服英国的预期目的。英国则
成为日后欧洲抵抗运动和盟国反攻欧洲大陆的基地。因此,德国进攻苏联后,始终处于两
线作战的境地。德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海狮"计划本身不成熟,战略指导失误,战役中一
再改变企图等。此役证明,战争初期的防空作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在现
代条件下实施任何重大战役,首先要夺取制空权;航空兵是争夺制空权的主力,但只有在
其他军种协同下才能取得胜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