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Green
标  题: “富兰克林”号蒙难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2月03日13:46:17 星期天), 转信


  1945年春,太平洋战争已近尾声。美军挟菲律宾战役大胜的余威,集中20万兵
力、近千艘舰船、约二千架飞机,准备发动一次新的大规模对日作战─“冲绳战役
”。3月18日凌晨,美海军第58特混舰队所属17艘航空母舰、18艘巡洋舰、56艘驱
逐舰驶入冲绳岛以北、九州以南海域,大批美机离舰升空,前去袭击九州南部的日
军机场,任务是进行压制性轰炸,以消除美军登陆时的空中威胁。日机发现了第
58特混舰队的行踪。3时30分,日第5航空舰队司令宇垣缠迫不及待地下令出击,
193架日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急速腾空,直扑九州东南大约90海里的洋面。双方机
群恰好在途中相互错过,各自飞赴攻击目标。就在美机轰炸日本机场的同时,宇垣
缠的日机编队也对美舰进行了猛烈反击。第58特混舰队第4特混大队遭到了日机的
凶猛攻击,“企业”号、“勇猛”号和“约克城”号受了轻微损伤。然而,灾难性
的事件却发生在第二天,不幸降临在第2特混大队旗舰“富兰克林”号上。 
  3月19日,“富兰克林”号(CV-13)一马当先,逼近距日本九州南部海岸仅
50海里的海域,准备出动30架飞机,攻击在吴港的日本海军舰只。
  “富兰克林”号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5艘舰,1944年竣工,随后编入现役。
该舰标准排水量27100吨,可载80~100架飞机,舰员约3500人。
  凌晨3点,“富兰克林”号全体舰员进入战位。天色微明时,海上仍有低低的
乌云笼罩,阴郁的天空和黑色的海面那种令人压抑的调子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5
点30分,30架满载特种重型火箭的F4U“海盗”式战斗机从“富兰克林”号起飞,
与此同时,几海里以外的美航母“汉科克”号(CV-14)也开始起飞飞机。在美机
出击的同时,日本飞机也从各处起飞,扑向第58特混舰队。美航母“黄蜂”号被日
本炸弹击中爆炸起火,造成数百人伤亡。由于云层遮掩,“富兰克林”号对正逼近
的威胁尚未觉察。7点03分,“汉科克”号发来电报:“在你舰前方不远,敌机正
在迫近……”,舰长莱斯利。盖尔斯上校当即发出警报, 此时,“富兰克林”号
第二批飞机正在紧张起飞升空。片刻,第7架飞机刚离开“富兰克机”号的甲板,
从低低的云层中,突然钻出一架双引擎“慧星”舰载俯冲轰炸机,向“富兰克林”
号猛扑下来。日机俯冲至30米高度投弹,然后迅速拉起飞走。两颗250公斤炸弹旋
转落下,第一颗落在机库甲板上爆炸,将76毫米厚的装甲甲板撕开一个大洞,使准
备起飞的飞机起火燃烧;第二颗炸弹落在舰尾,穿透两层甲板,在第三层甲板靠近
军官住舱处爆炸。巨大的爆炸震动全舰,大火冲起30多米高,烟柱直冲云层之上,
顷刻间,爆炸声接二连三,大火和浓烟笼罩了“富兰克林”号庞大的身影。飞机加
满了燃油,挂了炸弹,大火引爆了炸弹和火箭,在航空母舰上引起了可怕的连锁反
应。弹片和火箭四处横飞,大火迅速蔓延开来,不断引起新的爆炸和燃烧。两部升
降机均被破坏,几十架飞机被炸成碎片,全舰一片混乱。20多分钟后,特混大队司
令拉尔夫·戴维林海军少将将告诉盖尔斯上校,他可以下达弃舰命令了。此时,已
有数百名水兵丧生。“富兰克林”号开始倾斜,爆炸和大火仍在持续,爆炸波及到
机舱,厄运降临“富兰克林”号,眼看就要全舰覆没。盖尔斯舰长仍十分镇定,他
一面下令往弹药仓紧急注水,以防再发生大爆炸,一面对戴维森将军说:只要你提
供空中和水面掩护和支援,“富兰克林”号还有救。将军同意了。 
  第2特混大队的其他舰只迅速赶来救援,“圣菲”号(CL-60)巡洋舰企图用钢
缆控制住“富兰克林”号的倾斜,以免其倾覆。此时,“富兰克林”号被自身的连
锁爆炸和大火折磨得早已面目全非,舰上到处是飞机残骸,上层建筑被乱窜的弹片
打得满是弹洞,大炮和炮塔内堆放的弹药被烧着爆炸,又引起更大的火焰。远处,
坐镇“邦克山”号航空母舰指挥第58特混舰队的米切尔海军中将听到从“富兰克林
”号传来6次巨大的爆炸声,忧心如焚。9点30分,“富兰克林”号的锅炉停止工作
,巨大的螺旋浆沉默了。此时,该舰右倾更加严重,甲板几乎触及海面,“圣菲”
号已无力控制其庞大的身躯,为防缆绳反将自身拖翻,“圣菲”号斩断缆绳,离远
一点。“匹兹堡”号(CA-72)巡洋舰在“富兰克林”舰首接着布缆阻止它继续倾
斜。终于,“富兰克林”号停止倾斜,“圣菲”号再次靠近它的左侧,以前主炮作
支点,用粗大的钢缆系住“富兰克林”号,开足马力向后拉,竭力矫正巨大的航母
歪斜的躯体,并防止其再次倾斜。盖尔斯舰长坚持自救的决心和全舰官兵的历力抢
救,在渐渐发生作用。尽管零星的爆炸还在发生,火势仍然很猛,浓烟冲上云空达
2000米高,但航母总算避免了倾覆的命运。第2特混大队的5艘驱逐舰“亨特”号、
“马歇尔”号、“希科克斯”号、“米勒”号和“廷吉”号环绕“富兰克林”号周
围缓缓行驶,一边搭救落水舰员,一边为母舰提供保护。中午,又一架日飞机来,
但攻击未能奏效。此时距日本主要空军基地不足100海里,敌机袭击只是时间问题
,抢救“富兰克林”号的工作十分急迫。时值早春,海面寒意十足,落水士兵被冷
冰的海水冻得半死。在航母飞行甲板上幸免于难的士兵,由于被救援舰只射来的高
压灭水柱浇得浑身透湿,这时也冷得直打哆嗦。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富兰克林”号上的许多官兵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崇高
的互助精神。爆炸发生后,水兵唐纳德·加里和大约300人被困在第5层甲板下的一
个舱室里,爆炸切断了他们上来的通路。通讯早已断绝,照明设备也被破坏,浓烟
和烈火包围着他们,在近2个小时里,人们不知他们在何处,他们也无法与救援人
员取得联系。他们已走投无路,似乎只能等待死神的降临了。加里突然灵机一动,
想到一个可能的逃生办法。他摸索着站起来,穿过呛人的浓烟,跌跌撞撞地寻找有
新鲜空气的通道,这样的通风道一般在烟囱附近,加里冒着高温,在烈焰热浪中一
点一点向烟囱靠近。此时舰上的大火还未扑灭,他的厚厚的水兵服的袖子也被烧着
了。终于,加里找到了那个通风道,这里紧靠烟囱壁,温度十分高。这是一个为锅
炉舱输送空气的狭窄通风道。加里拼命吸着新鲜的空气,忍着烧灼的疼痛,顺着通
道爬过了5层甲板,从一个炸开的洞口,钻到了上层甲板的一个安全的炮台上。加
里无法去找救援人员,因为爆炸还在持续。他知道困在下面的伙伴随时都有生命危
险,时间不容他再犹豫。他透了几大口新鲜空气,又返身顺着来路下到浓烟弥漫的
第5层甲板,找到那300名水兵。“当我重新进入舱门,我看到每个人脸上那种焦急
和希望的表情,这种表情令我终生难忘。所有的人都忘记了爆炸声,等待我开口。
我告诉他们我找到了一条出路,如果他们能保持镇静,忍耐住浓烟和灼热,他们一
定会逃出去的。”加里事后回忆道。一连往返三次,加里带着300名陷于绝境的水
兵沿着烤人的通风道,奇迹般地逃了出来,危险和一种责任感刺激着加里,他一次
比一次行动得更快。他最后一个离开那个危险的地方。在飞行甲板上,“富兰克林
”号随舰牧师约瑟夫·O·卡拉汉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加入到救援工作中。他小心地
穿过火焰和还在冒烟的弹片,安慰着呻吟的伤员,并为那些不幸死去的官兵举行简
短的祈祷,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他神态从容镇定,仿佛周围的爆炸和混乱不存在
似的。做完了牧师应尽的工作,他又加入到消防队员的灭水行列里。他的行为鼓舞
和感染了许多人。经过几个小时紧张的抢救,飞行前甲板和机库的大火被扑灭了。
水兵们在后机库甲板继续灭火。飞机残骸中炸弹不时爆炸,迫使第二层和第三层甲
板下和尾部机库里的幸存者纷纷逃离险境。谁也不知道新的爆炸何时发生。许多人
找不到爬到上层甲板或通往其他安全地带的通道,仓促间只得跳进冰冷的海里。渐
渐的,爆炸停止了,大火也被逐一扑灭,残剩的黑烟一缕缕从千疮百孔的“富兰克
林”号上缓缓飘散。在这次可怕的灾难里,有724人死于非命,伤265人。使“富兰
克林”号官兵感到欣慰的是,遭到如此重创的“富兰克林”号在其他军舰的支援下
,靠全舰二千多官兵奋力抢救,挣脱了死神的怀抱。在“匹兹堡”号巡洋舰的拖下
,遍体鳞伤的“富兰克林”号被缓缓拖回到马利西环礁基地。 
  3月25日,“富兰克林”号静静地泊在港内,一片肃穆和悲哀笼罩着劫后余生
的母舰,幸存的水兵肃立在飞行甲板上,聆听卡拉汉神父为死难者的追悼和祈祷。
一阵稀疏的春雨带着寒意飘过军港,飘洒在那些经受战火洗礼的士兵身上。经过短
时间的抢修,“富兰克林”号的轮机恢复了运行,可以自航,于是,在“圣菲”号
的护送下,启程前往珍珠港。4月9日,“富兰克林”又启程向东航行,17日穿过巴
拿巴运河,然后向纽约驶去。4月28日,饱受创伤的“富兰克林”号终于回到了布
鲁克林海军基地。盖尔斯上校受到嘉奖,6月30日,他被任命为圣迭戈海空军基地
司令。唐·加里被授予国家荣誉勋章。1984年,美海军佩里级护卫舰第41艘舰“加
里”号就是为纪念他的英雄事迹而命名的。卡拉汉神父也被授予最高荣誉勋章,这
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位牧师获此殊荣。1968年7月,诺克斯级护卫舰“卡拉汉”
号在圣迭戈服役,即是以这位神父命名。1964年11月1日,“富兰克林”号退出现
役,被封存起来。1969年夏,“富兰克林”号被卖给朴次茅斯一家民船公司拆掉。
一批在该舰服役的水兵,满怀依恋的心情目睹了它最后一次启程,他们在落目的余
辉中目送这艘灰色的巨舰渐渐远去,象与一个最亲爱的朋友告别。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