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冬训结束,恢复中...), 信区: Green
标  题: 飞艇与潜艇的格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28 18:43:25 2002) , 转信

  本文介绍了二战期间,发生在佛罗里达海峡的一场鲜为人知的飞艇与潜艇的遭遇战。

很少有人知道,1943年7月18日深夜,在佛罗里达群岛的伊斯莱莫拉达(Islamorada)附近海
面曾发生过一场飞艇与潜艇之战。虽然它不敌我双方短兵相接的一次很小的遭遇战,但如
不了解美国海军航空兵所经历的这场悲壮惨烈的战斗,可以说还不算了解美国海军海战史
或空战史。

1.狭路相逢
幕色降临,德军的U-134号潜艇由水下浮出水面。深夜时分,海上风平浪静,乘员们打开顶
部舱盖换取新鲜空气。在海上150高度飞行的K-74飞艇正沿着与德国潜艇相对而行的航线接
近潜艇。
大约23时30分,K-74飞艇上的雷达发现了U-134,当飞艇从云层中飞出后,便发现这艘德国
潜艇正在下方巡航。然而随着距离的接近,德国潜艇上观察员也发现了飞艇,德国人用司
令塔后的20毫米机枪率先开了火。K-74的三等航空军械员埃克特立即用吊舱前的机枪还击
。接着德国潜艇上的88毫米机炮也开始射击。飞艇发射的曳光弹照亮了敌潜艇,就在这时
,敌潜艇猛烈的炮火击中了飞艇的气舱,接着又击中了飞艇的两台发动机,扑救的同时,
三等无线电报务员伯恩发出了“警及情况。十万火急”的无线电求救信号。虽然乘员们竭
尽所能的抢救,到23时55分飞艇的尾部着水,并开始下沉。
这场飞艇与潜艇的格斗只持续了5分钟,但这只是灾难的开始。 

2.海上新敌
飞艇乘员们身穿着飞行人员专用救生衣(即一种充气救生背心),从落水的飞艇吊舱的窗
口和舱门逃出。飞艇上本来备有一条充气式救生艇,可是由于系绳没有将其固定好,所以
在飞艇落水后,它便从飞艇上被抛了出来,并随强劲的墨西哥湾流漂走了。于是,落水的
乘员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海上挣扎逃生。
K-74飞艇的大部分乘员则都停留在落水飞艇的一旁,他们聚集成两组,相互拉着手漂浮在
海上。
无线电报务员伯恩搞不清楚他发出的遇险求救信号能否被收到。其实,他的求救信号已被
K-32飞艇上的2等航空无线电报务员特尔克及时收到。特尔克及时将该信息转发给了地处里
士满的海军航空站。
天亮时分,美国海军ZP-21飞艇中队的一架格鲁门J4F“水凫”式两栖飞机起飞,开始进行
救援搜索。7时79分,该机习监现场。
眼看着就将得到救援了,可就在这时海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敌人”--鲨鱼。担任K-74飞
艇2等航空机械员的伊萨多·斯特塞尔,在一个大浪打来时,由于与同伴相互松开了手,所
以与其他人分开了,不幸成了鲨鱼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大家还未来得及警告他提防,凶恶
的鲨鱼就开始攻击他了。只见他沉没下去,瞬间又露出水面,挣扎在一团深红色的海水中
。在他最后一次沉没下去的时候,水面上泛起了长长的一大串气泡,深红色的一大团海水
在海面上扩散开来。其余的乘员都背对背地排起相互支援的战斗队形,个个手持短刀,准
备与鲨鱼决一死战。
1943年7月19日上午19日上午8时15分,K-74飞艇最终沉入海中。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
国在对敌作战中损失的唯一一艘软式飞艇。
“达耳格伦”号驱逐舰很快赶到了现场,从一侧船舷上为幸存者放下了登舰的木蹬板绳梯
。驱逐舰上的水兵用轻武器驱散了在K-74飞艇乘员周围打转的鲨鱼,使这些幸存者安全地
爬上了绳梯。
与此同时,K-74飞艇的主驾驶员纳尔逊·格里尔斯上尉已持续漂流了数英里。当K-32飞艇
飞临其上空时,天色已晚,在大海上整整漂流了一天的他,已被严重晒伤,且已精疲力竭

战后,有人根据德国潜艇司令部的档案资料透露,U-134号潜艇曾上报击落了一艘美国海军
的飞艇,并提到该潜艇在这次战斗中,其5号主压载水舱和4号下潜压水舱均被击伤。该潜
艇在次后又遭到两次攻击,虽然侥幸逃生,但不得不返回设在法国的潜艇基地进行修理。


3.功不可没
由于K-74飞艇乘员的英勇战斗,尽管飞艇被击落,但却保证了两艘商船的安全。
战后,为表彰K-74飞艇乘员的作战功绩,飞艇驾驶员格里尔斯和无线电报务员伯恩被授予
紫心勋章(美国政府授予战斗中负伤军人的一种军功奖章)。
为纪念这场战斗发生54周年,今年7月,美国迈阿密地区海军学校学员举行仪式,将一个花
圈投入墨西哥湾流中,以慰祭牺牲的美国海军2等航空机械员伊萨多·斯特塞尔。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