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26分钟改写二战历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pr  4 13:24:48 2002) , 转信

真正英雄60年未得承认

  今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纪念日)的前两天,一位真正的英雄辞世了。这个曾为盟军
成功登陆诺曼底创造了奇迹的二战老英雄在与病魔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斗争后终于倒下了,
享年82岁。与他当年创下的改写了二战历史的战功相比,这位二战英雄在长达60多年的时
间里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直到他临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
、军事分析家和战略家们才开始陆续承认这位英雄的历史作用。这位英雄就是英美两国媒
体近日大量报道的英国皇家空降兵军官托德 斯威尼。

■想当律师却参军

    托德 斯威尼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英雄。但历史却让他成了英雄:在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之前,这个出生在伦敦北部布莱斯小镇的年轻人一心想成为一名大律师,所以除了埋
头读书外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然而,德军的炮火粉碎了这个年轻人的律师梦,正在大学
上二年级的他和成千上万的英国年轻人一样应征入伍。毕竟没有国家哪来小家呀。

    刚开始的时候,英国皇家部队的军官们压根儿没看上一脸书生气的托德,所以他先是
被分配到预备役部队。然而,一轮军训下来,皇家部队的军官们惊奇地发现:这小子还真
有些军事指挥天赋哩,除了对军事技能领悟得快之外,还特别擅长组织与指挥,调动集体
的积极性。在大战进行之际,既然他是块当兵的好料,那么英国皇家部队自然是不会轻易
撒手了,于是一纸命令把他从后备役部队转入现役部队,并于1942年将其直接提拔为英军
最精锐的空降部队第二空降营的中尉军官。英国皇家军官们没有看走眼,托德很快就成为
空降营的一名出色军官,随即被第二空降营最精锐的D连相中,让他指挥第一排。

    1944年4月底,已是英国皇家第二空降营D连第一排排长的托德 斯威尼中尉有一种强
烈的预感:他指挥的D连第一排必定要在未来的任务中扮演非同寻常的角色!这可不是斯威
尼中尉胡乱猜测:整整一个月,一排的官兵奉命没日没夜地举行各种各样的演习,但演习
的目标却完全一样。

    如何完整无损地抢占两座毗邻的桥?在演习期间,他这个小排长说想把部队拉到哪里
,英国国防部就立即调卡车、飞机把他们送到哪里。要知道,这是二次世界大战最紧要的
关头,任何的运输资源都是宝贵的,可见国防部对D连一排的重视。当然,此时的斯威尼这
个小排长、他的连长、他的营长,甚至连皇家空降部队司令都不知道反复演练夺桥的真正
目的,只知道这两座桥的重要性。

    斯威尼中尉挺会带兵的:他能让一排官兵们的士气始终高昂。一排每完成一次军事演
习,斯威尼中尉就放全排官兵一天假,让他们蒙头大睡一次。斯威尼中尉的这一做法在英
国皇家军队中闻所未闻。不过,这也使一排官兵的士气空前高涨,用斯威尼中尉的话说就
是:“没有什么比当其他部队士兵们连轴转的时候,自己能躺在床上睡觉更得意的事了。


    此时,一排的弟兄和所有的英国皇家官兵们一样,由于大战开始前两年与德国法西斯
的战斗主要由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担纲,所以英国皇家陆军中普遍弥漫一股松懈的气氛,
如何保持官兵高昂的斗志实际上已经成为指挥官们的头号任务。斯威尼中尉棋高一招,除
了知道怎么心疼自己的士兵外,他让一排官兵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每天清晨的五公
里武装越野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紧接着是常规操练和急行军,吃过晚饭后还要搞一次越野
长跑,或者来一场足球赛,上至排里的所有军官,下至列兵全部参加。满满当当的体育锻
炼不但使英国皇家第二空降营D连一排成为英国皇家陆军中体格最强健的一支部队,而且全
排官兵团结一致的精神是其他部队无与伦比的,这一切都成为英国国防部和欧洲盟军最高
统帅部相中它,作为诺曼底登陆战役第一突击队第一尖刀排的重要因素。当然,此时还是
小排长的斯威尼中尉是不可能知道最高统帅部的用意的。

    4月底,空降D连由三个排的标准编制扩充到六个排,斯威尼指挥的第一排的实力同样
大增:配备了一架可以装下全排弟兄的大型滑翔机,增添了5名操纵滑翔机的皇家工程兵的
弟兄,演练的方案也从地面夺桥变成滑翔机空降抢占大桥。

    5月底,整个空降连被调到卢斯顿皇家空军基地。斯威尼中尉终于知道他和弟兄们日夜
演习的真正目的了:进攻欧洲大陆,而且还是尖刀部队!当斯威尼中尉终于可以向弟兄们
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已经憋足两年劲的第一空降排兄弟们嗷嗷叫了起来,用斯威尼中尉
的话来说:“我们第一空降排能被选为进攻欧洲的盟军的第一把尖刀,弟兄们感到无比地
骄傲和兴奋,那情景就像入选国家橄榄球队一般!”

■26分钟改写二战历史

    施展斯威尼中尉和他那班弟兄们真本事的机会终于来了。

    1944年6月5日至6日夜间,盟军拉开了进攻欧洲的序幕。26分钟后,盟军砸出了第一记
重拳。斯威尼中尉指挥的英国皇家第二空降营D连第一排的弟兄们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卡昂
运河和奥恩河上两座对诺曼底登陆战役有战略意义的大桥。

    抢占这两座桥的行动精确得如同平时演习一般:当斯威尼中尉和弟兄们乘坐的那架滑
翔机在离两座大桥20米左右的空旷地上着陆的时候,守桥的德国兵听到了动静,但却不屑
一顾:驻有德军重兵的卡昂市离桥这么近,只有傻瓜才会撞上门来送死哩,那动静准是盟
军夜袭的飞机被德军炮火击落后掉下来发出的。再说了,卡昂运河桥离法国海岸还远着哩
,盟军部队怎么可能先攻击这里呢?所以,当斯威尼中尉和他的弟兄们摸上两座桥的时候
,守桥的德国卫队们大都仍在地下掩体里蒙头大睡,当空降一排的官兵们喝令他们投降的
时候,许多睡眼惺忪的德国兵还以为是同伴跟他们开玩笑闹着玩呢!

    斯威尼和弟兄们成功攻占这两座桥意味着进攻欧洲的盟军终于在大陆插上了第一只脚
。斯威尼中尉立即向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部发出密电。为防本事十分了得的德军监听部队截
获情报,斯威尼中尉和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早就约好行动结果的代号(成功攻占两座桥就发
出“汉姆与吉姆”的呼叫,只成功占领卡昂运河大桥,或者成功攻占奥恩河大桥那么就发
出“汉姆”或者“吉姆”的呼叫。零时26分,就在斯威尼中尉的滑翔机越过法国海岸线后
的半个小时,他就向最高统帅部发出了“汉姆与吉姆”的呼叫!整个行动过程只有一名士
兵和一名军官阵亡。

    比奇袭占桥任务更困难百倍的是如何守住这两座大桥。6月6日凌晨,斯威尼中尉指挥
全排的官兵奇迹般地顶住了德军坦克部队和增援步兵部队的猛烈进攻,并且成功地守住了
桥。最让全排官兵们感动的是,在战斗进行最激烈的时候,一名士兵身负重伤,斯威尼中
尉不顾德军坦克炮的轰炸和机枪的疯狂扫射,冒着枪林弹雨愣是把伤兵背了下来。

■历史公道自在人心

    战争结束后,斯威尼中尉英军因战争期间的出色表现荣获英军最高荣誉勋章“十字军
功章”,并且继续在英国军中默默服役了30多年,其间还被英国政府派往塞浦路斯、缅甸
和印度尼西亚,参加不光彩的镇压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回国后,他曾于1966年至1969
年间任英国驻联合国军事顾问团的高级军事顾问,1974年从英国皇家步兵学校副校长的职
位上退了下来,这才算脱离了英国皇家军队,从此与妻子吉拉德恩、两个儿子和一双女儿
回到距离伦敦北部600公里的布莱斯过着平静的平民生活,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二战英雄。


    斯威尼为什么对自己当年指挥英国皇家空降二营D连第一排攻占坚守两座大桥的意义从
来缄默不语,是谦虚,还是另有苦衷?说出来许多人不会相信,斯威尼之所以至死都不愿
意提当年这段英勇战史还真跟一些因素有十分微妙的关系:一心要凸显美军在诺曼底登陆
战中作用的美国军方60多年间只字不提斯威尼和他指挥的英国空降兵的功劳;一心想讨好
老大哥的英国政府也从不吱声,以至于连英国的二战史学家们也很少有人了解这段史实,
更不知道斯威尼其人其事了。至于像美国好莱坞大导演拍摄的《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的片
子更是大肆宣扬美军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功劳,英国军人的作用连影子都见不着。

    不过,真实的历史是抹杀不掉的。在今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57周年纪念日,美国和欧
洲历史学家、军事分析家,甚至连美军的战略评估家终于肯定了斯威尼中尉指挥的英国空
降兵占领两座桥的战略意义。他们一致认为,假设斯威尼攻桥任务失败,或者攻下桥后没
能守住桥的话,那么从诺曼底登陆的盟军部队不但占领不了卡恩城,甚至极有可能重演三
年前敦克尔克盟军部队被德国坦克、机枪和大炮赶进大海的惨剧。德军第二十一坦克师第
一九二团团长万 卢克上校战后曾经透露说,假如英国空降兵们没能守住两座大桥的话,
那么他的重型坦克团就能直接驶抵诺曼底海滩,用坦克炮来欢迎正在海滩上登陆的盟军士
兵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诺曼底登陆的结果就可能得改写!

    当然,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些终于公正的评价对于已经辞世的诺曼底真正英雄斯威尼
有何感受了。也许他对这一切已经淡泊了,就像他家人按他生前遗愿在《伦敦时报》上发
讣告时所说的那样:托德 斯威尼,一个老兵,死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