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俾斯麦号的不归之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4月06日09:56:0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作者:周明
 
俾斯麦号的不归之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最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切断英国的海上运输,为此,
德国海军不仅投入了庞大的潜艇部队和伪装成商船的辅助巡洋舰,还出动了大型水面舰
艇执行这一使命。如1939年8月,“斯佩尔伯爵”号战列巡洋舰在三个月中,共击
沉9艘运输船,总吨位达5万吨。再如1941年1月,“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
特”号2艘战列巡洋舰杀入大西洋,开始代号为“四轮车”的海上破袭战役,两舰在波
涛汹涌的大洋上活动了两个多月,共击沉英国22艘运输船,总吨位达11.5万余吨


  进入1941年5月,英国所面临的局势更加险恶,大西洋上猖獗的“海狼”几乎
就要掐断了维系大英帝国命脉的大西洋航线;南欧德军的铁蹄已经踏上了南斯拉夫和希
腊;隆美尔的沙漠军团正席卷北非……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决心在这有利时机,
再次派出大型水面舰艇突入大西洋,给英国捉襟见肘的海上运输再插上一刀!

  德军计划将停泊在波罗的海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调往
法国,与“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会合,组成实力空前强大的舰
队杀入大西洋,作战代号“莱茵演习”。作为此次大规模海上破袭战的前期准备,雷德
尔向大西洋先派出了2艘补给舰、5艘油船,并将德国运输船伪装成中立国船只在大西
洋航线上搜集情报。可惜,“沙恩霍斯特”号在破袭战中的损伤还没有修复,“格奈森
瑙”号则在4月的空袭中被英机炸伤,原定四舰联手出击的计划无法实现,雷德尔只好
将计划稍作调整,仅投入“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两舰先驶往
挪威的卑尔根,再利用大雾掩护从冰岛以北杀入大西洋。好在这两舰实力也不弱,尤其
是“俾斯麦”号战列舰,作为第四艘以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的军舰,更是德
国海军的骄傲——标准排水量4.2万吨,航速30节,武备惊人,4座双联381毫
米主炮,6座双联150毫米副炮,8座双联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37毫米高炮
,2座四联20毫米高炮,2座单管20毫米高炮,2座四联533毫米鱼雷管,4架
舰载水上飞机,舰员2000人,还装有德国最新科技结晶“海上节拍”雷达、雷达告
警仪、无线电测向仪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并秉承德国军舰一贯重视防护的传统,舷侧水
线达330毫米厚的优质装甲,主甲板装甲也有100毫米厚,加上水密舱设计精巧周
密,称得上是“不沉的海上堡垒”!

 
“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

  担任海上指挥的就是曾指挥“四轮车”作战的冈瑟·卢金斯海军上将,作为精通海
军战术的专家,他仔细研究了双方的情况,认为尽管从全局看英国处于下风,但英国海
军实力远远要超过德国海军,特别在北大西洋上,英国海军占有绝对优势,单凭“俾斯
麦”号和“欧根亲王”号两舰,势单力孤,贸然出击极有可能会遭英军优势兵力的围攻
,因此建议推迟作战,等“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修复后再一起出动。但雷
德尔认为一方面目前正是英国处在艰难困苦中的关键时刻,机不可失;另一方面希特勒
也希望海军能尽早有所建树,对海军压力颇大,所以拒绝了这一正确建议。

  5月19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从波兰格丁尼亚港悄然出航,出航前
希特勒还亲自赶到军港为官兵壮行,德舰出波罗的海经卡特加特海峡,沿挪威海岸北上
,于5月21日驶入卑尔根东南的科尔斯峡湾。就在德舰穿越卡特加特海峡时,被瑞典
海军的一艘巡洋舰发现,并立即通报了英国。

  早在5月初,格陵兰岛和扬马延岛之间德军侦察机频频出现,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海
军上将约翰·托维爵士就敏锐地判断出,这一罕见情况必定是德军大型军舰企图杀入大
西洋的前兆!随即加强了对冰岛附近海域的监视。

  5月21日,接到瑞典的通报后,英国海空军出动了所有的空中侦察力量对挪威海
岸进行侦察,当天下午,英国空军飞行员米切尔·塞克林中尉驾驶的“喷火”式战斗机
在挪威卑尔根终于发现了目标,并拍下了清晰的航空照片。情报军官从照片上准确判读
出这是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和一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

  英国海军深知如果这两艘军舰突入大西洋,将给大西洋的海上运输带来巨大灾难!
因此决定不惜一切,务必击沉这两舰!

  5月22日一早,英军侦察机冒着德军密集的防空火力,再次光临卑尔根,经验丰
富的老牌观察员罗瑟拉姆海军中校透过浓重的雾色,惊讶地发现港湾里空空荡荡,德舰
不见了!

  英国海军立即意识到德舰必定已经出航,其意图毫无疑问是杀入大西洋,便将大西
洋上所有军舰都交给托维指挥,组织海上围歼战。当时英军在大西洋上主要舰艇有:斯
卡帕湾的“英王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英
格兰的“胜利”号航母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直布罗陀的“皇家方舟”号航母和“
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哈利法克斯的“复仇”号战列舰;还有在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
的“罗德尼”号和“拉米伊”号战列舰。托维对所有进入北大西洋的航道都投入力量进
行监视,以确保万无一失,奥克尼群岛与法罗群岛之间航道情况最差,托维只派了飞机
进行监视;在法罗群岛与冰岛之间海域部署了3艘轻巡洋舰,托维亲自指挥“英王乔治
五世”号、“胜利”号和“反击”号为后援;在冰岛与格陵兰之间的丹麦海峡,部署了
“萨福克”号和“诺福克”号2艘重巡洋舰监视,由霍兰海军中将率领“胡德”号和“
威尔士亲王”号作为后援。

  德舰是在5月21日二十时从卑尔根出航,准备经丹麦海峡突入大西洋,原计划在
驶入丹麦海峡前进行海上加油,但卢金斯认为英军对此次作战已经有所察觉,必须争分
夺秒才能抢在英军完成应对部署前突入大西洋,所以取消了海上加油兼程赶路。

  托维在“乔治五世”号上升起了他的将旗,亲率本土舰队的主力1艘航母、1艘战
列舰、5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于5月22日午夜出航,他还同时指挥着大西洋上其
他舰只参加围歼“俾斯麦”的战斗。

  5月23日凌晨,德舰驶入丹麦海峡,这是北极圈里的航道,虽已是5月,航道上
还是有不少流冰,加上英军在冰岛一侧还布有水雷,原来300多千米宽的航道只有8
0多千米还能航行,在雨雪交加中德舰小心翼翼地行驶。

  十九时二十二分,英军“萨福克”号巡洋舰的雷达发现了目标,一面紧紧尾随,一
面向托维报告。托维命令霍兰率“胡德”号、“威尔士亲王”号及4艘驱逐舰迅速前去
拦截,其他舰艇也全速靠拢,形成合围之势。二十时三十分,英军在丹麦海峡的另一艘
巡洋舰“诺福克”号也闻讯赶到,与“萨福克”号一起跟踪德舰,德舰雷达同样发现尾
随在后的英舰,并试图回头寻战,英舰施放烟雾全力避战,不即不离地跟在后面,不断
通报德舰的航向和位置。霍兰接到托维的命令,指挥编队以27节的高速冒着雨雪交加
的恶劣天气,直扑冰岛西南海域。

  5月24日清晨,德舰顺利驶出丹麦海峡。

  二时四十七分,“萨福克”号雷达确认了“俾斯麦”号的位置,此时德舰航向22
0度,英军霍兰编队航向240度,几乎是并列航行,而且距离只有50千米。一场恶
战迫在眉睫!

  五时许,霍兰下令准备战斗,一时间英舰上警报大作,炮弹上膛炮手就位。不久卢
金斯也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他万万没有想到碰上的竟然
会是英国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最新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因此于五
时三十九分下令转向,准备避开英舰。几乎是在同时,英舰也在转向,舰首直指德舰,
猛扑过来!

 
英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五时四十七分,英舰再次转为300度航向,以对准德舰。

  五时五十二分,双方距离25000米,“胡德”号前主炮首先开火!

  五时五十四分,德舰见战斗已无法避免,便转为200度航向,对英舰形成炮战最
为有利的“T”字阵形!这样一来,英舰只能用前主炮开火,而德舰却能用全部主炮射
击,英舰原本火炮上的数量优势全被不利的临战态势所抵消!加之英舰虽是抢先开火,
却因为两艘德舰外型相似,霍兰根据常规认为领头的一定是“俾斯麦”号,所以将射击
目标错误地指向了“欧根亲王”号!“威尔士亲王”号也没能及时分辨出来,跟着向“
欧根亲王”号射击。英舰直到两次齐射后,才发现这一致命错误,急忙掉转炮口。德国
人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五时五十五分,“俾斯麦”号的主炮开始了第一次齐射!炮
战中“胡德”号几次齐射都没有命中目标,反倒是主炮雷达尚未调试完毕只能使用光学
测距仪进行火控的新舰“威尔士亲王”号偶有命中。德舰射击远比英舰准确,“俾斯麦
”号第二次齐射就命中了“胡德”号的高炮弹药箱,甲板上顿时成为一片火海。

 
正在向“胡德”号射击的“俾斯麦”号

  五时五十七分,霍兰下令左转20度,以便发挥全部主炮威力。英舰刚开始转向,
“俾斯麦”号的重磅炮弹就飞了过来,第三次齐射准确地命中了“胡德”号的要害——
穿透六层甲板,在主炮弹药舱里爆炸!300吨炮弹顿时被引爆,剧烈的爆炸将“胡德
”号中部彻底炸开,甚至连沉重的主炮塔都被爆炸抛上了天,海水从破口汹涌而入,舰
体顷刻间断为两半,迅速下沉,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尽,“胡德”号就在不到三分钟里就
沉入大海!全舰1419人,仅3人生还,死难者中包括霍兰中将和舰长科尔上校。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击沉“胡德”号的是“欧根亲王”号,因为当时能命中“胡德
”号弹药舱的炮弹只能来自“欧根亲王”号。但不管是哪艘德舰的战功,大英帝国航速
最高火力最强声名最显赫的战舰,就此终结。

  “威尔士亲王”号目睹了“胡德”号的悲惨下场,还没回过神来,“俾斯麦”号和
“欧根亲王”号全部火力就倾泻而下!此时双方距离仅16000米,德舰的射击更加
准确凶猛,而“威尔士亲王”号因是刚下水不久,还有一些设备没有完成调试检修,甚
至舰上还带着维修工程师和工人,现在一座四联主炮又被弹链堵塞,无法开火,火力大
减!所以哪是德舰对手,连中七弹,万幸的是只有三弹爆炸,其中击中舰桥的一发38
1毫米炮弹,致使舰桥上除了舰长利奇和一名信号兵外其余人员非死即伤,但“威尔士
亲王”号战斗力未受大的影响,大难不死的利奇舰长继续指挥战斗,第六次齐射命中“
俾斯麦”号两发356毫米炮弹,一发击中二号锅炉舱,一发击穿舰首燃料舱,这发炮
弹造成了该舱1000吨燃料的外流,不仅使燃料本已紧张的“俾斯麦”号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外流燃料在海面上形成了明显的油迹,为英舰以后的追踪创造了条件,也是
德舰败亡的起因。利奇舰长因为己舰火力明显不及对手,又多处中弹进水量已达5吨,
便见好就收,于六时零五分下令施放烟雾,全速撤退。

 
受伤后的“俾斯麦”号

  当“胡德”号被击沉的消息传到英国海军部时,作战室里的气氛异常压抑,这里工
作的高级军官和参谋大都曾在“胡德”号上服过役,对这艘战舰有着很深的感情,此时
他们抑制住心头的悲痛,只有一个念头,全力以赴制订围歼计划,为“胡德”号报仇!


  双方主力舰只的首次交手,“俾斯麦”号就击沉了英军王牌战舰“胡德”号,卢金
斯认为现在“俾斯麦”已经成为一艘威名远扬的功勋战舰,即使停在港口,同样也能吸
引牵制大量英军,如果再作为海上破袭舰,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而且由于在进入丹麦
海峡前没有进行预定的海上加油,加上舰首燃料舱被击中,流失了大量燃料,眼下也没
有足够的燃料能继续执行海上破袭,因此原本对“莱茵演习”计划就有异议的卢金斯,
于八时决定放弃这一计划,“俾斯麦”号返回法国圣纳泽尔,“欧根亲王”号则继续执
行海上破袭。可是令人疑惑的是,卢金斯为什么不选择返回距离比较近,航线上也没有
英舰的挪威,却选择了距离长又有英舰活动的法国?同时又让“欧根亲王”号离开受伤
的“俾斯麦”号?这至少说明卢金斯是过于迷信“俾斯麦”号单舰的实力了。这一选择
实际就已经将“俾斯麦”号送上了不归路!

  确定行动计划后,5月24日十八时“俾斯麦”号突然掉头向尾随的英舰开火,英
舰手忙脚乱地准备战斗,“欧根亲王”号趁乱和“俾斯麦”号分手,在大雾掩护下继续
向南进发,英舰竟毫无察觉。“俾斯麦”号成功掩护“欧根亲王”号撤离后,一头驶入
暴风海区,准备借助恶劣天气的掩护甩掉尾随的英舰,再在潜艇和岸基飞机的掩护下返
回法国。但航行数小时后,舰长林德曼上校报告由于连续高速航行,耗油量较大,返回
圣纳泽尔恐怕燃料不够。卢金斯只好下令改航距离稍近的布勒斯特。

  就在“俾斯麦”号冒着狂风暴雨匆匆返航时,英军的大网正在逐渐收紧!托维亲率
“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胜利”号航母、“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4艘巡洋舰
和10艘驱逐舰在后紧紧追赶;而“俾斯麦”号东有“罗德尼”号战列舰;南有“拉米
伊”号战列舰;西有“复仇”号战列舰;北有3艘重巡洋舰;此外萨默维尔上将指挥包
括“皇家方舟”航母、“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在内的H舰队,也正从直布罗陀兼程北上
参战。

 
英军H舰队,从下至上依次是:“谢菲尔德”号巡洋舰、“皇家方舟”号航母和“声望
”号战列巡洋舰

  由于德舰最高航速有28节,超过大多数英舰的航速,托维很清楚光靠这样穷追不
舍,肯定会让“俾斯麦”号逃脱,要想追上德舰,只有想办法使它减速!因此他果断命
令“胜利”号航母在4艘巡洋舰掩护下高速前行,出动舰载机攻击德舰,尽量要将其击
伤。

  二十二时十分,“胜利”号赶到距离“俾斯麦”号约220千米海域,转向逆风起
飞舰载机。在“诺福克”号的无线电引导下,9架“箭鱼”鱼雷机于二十三时二十七分
发现了“俾斯麦”号,领队长机埃斯蒙德海军少校立即命令攻击!德舰高炮猛烈开火,
英机冒着密集炮火英勇逼近德舰,直到1000米距离上才投雷!由于英军飞行员多是
缺乏实战经验的“菜鸟”,加之天气恶劣,能见度又低,只有4架英机投下了鱼雷,其
中一雷命中德舰右舷中部,但对于盔坚甲厚的“俾斯麦”号而言,并无大碍。卢金斯深
知英军舰载机的攻击表明英军航母就在不远,实力强劲的本土舰队肯定正从几个方向全
速赶来,而“俾斯麦”燃料匮乏,无法长时间高速航行,形势相当不利。唯一摆脱困境
的方法就是甩掉尾随在后的两艘英舰,使英军失去目标。卢金斯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
一条妙计,由于已经进入德军潜艇活动海域,跟踪的两艘英舰不得不进行Z字反潜曲折
航行,当两舰行至Z字航线的顶端时,正是雷达工作盲区,卢金斯就是要利用这一良机
,演出一场金蝉脱壳的好戏,当然这需要准确的时机把握和高超的操舰技术。

  “俾斯麦”号雷达紧紧盯住两舰,卢金斯凝神屏息密切注视着雷达屏幕上两舰的信
号回波,5月25日凌晨三时零六分,两舰行至航线顶端,“诺福克”号首先转向,屏
幕上只剩下“萨福克”号的回波,当“萨福克”号刚开始转向,卢金斯立即抓住这一千
载难逢的机会果断下令全速右转,在英舰雷达工作范围以外,全速绕过两舰的尾部,折
向东行。——一时间,两艘英舰雷达屏幕上一片空白!托维接到失去雷达接触的报告,
他知道原因不外三种,一是信号干扰,二是雷达操作失误,三是德舰突然转向,而第三
种可能最大,同时鉴于德舰流失大量燃料的情况,极可能返回德国或与海上补给舰会合
接受补给,因此他立即命令全力向北搜索,以尽快重新发现德舰!这简直是大海捞针!
何况英军的搜索方向还是错的,英军采取了可能的一切侦察措施和手段,还是一无所获


  八时许,就在英军一筹莫展之机,卢金斯却以为已经摆脱了英军的追击,可以松一
口气,便向德国海军司令部报告了击沉“胡德”号,击伤“威尔士亲王”号的经过和己
舰的损伤情况,并汇报了取消“莱茵演习”准备返回法国的计划,整个电报足足发了半
小时。这可是英军求之不得的一份厚礼!设在爱尔兰和直布罗陀的英军无线电测向站都
截获了这一电报,并通过三角定位法准确测出了德舰的位置,托维随即判断出德舰正企
图驶往法国的布勒斯特,然而此时由于英军舰队已在海上活动了四天,“胜利”号航母
和“反击”号已经因燃料耗尽返回斯卡帕湾,受伤的“威尔士亲王”号也已向英格兰返
航,很多驱逐舰燃料即将耗尽,不得不返回基地,这样剩下的大型军舰将因缺乏驱逐舰
的掩护,大大增加遭到潜艇攻击的危险,于是英国海军从护航运输船队和海岸巡逻队中
抽调5艘驱逐舰,由维安上校指挥,前来支援。所有英舰都朝着德舰可能的方向疾驶。


  至5月26日晨,英军一直再没德舰的确切消息,眼看围歼行动就要功亏一篑,十
时三十分,一架属于英国空军(也有资料称是秘密助战的美军)的PBY“卡塔林那”
水上飞机在布勒斯特以西约700海里处(约合1300千米)发现“俾斯麦”号正以
20节航速驶向法国!此时托维所率的舰队已与“罗德尼”号会合,但在德舰西北13
0海里(约合240千米),如果没有奇迹发生很难追上,其他方向的军舰也大都距离
很远,鞭长莫及!唯一的希望就是萨默维尔指挥的H舰队了,萨默维尔清楚地意识到,
他的舰队已经从跑龙套的偏师成为绝对主力,因此一接到托维的命令,就立刻命令“皇
家方舟”号航母起飞两架侦察机前去监视德舰,这两架侦察机赶到德舰上空正是时候,
那架“卡塔林那”水上飞机已被德舰高炮击伤,刚刚返航。萨默维尔深知自己所肩负的
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担心侦察机会受恶劣天气影响而失去目标,接着又派“
谢菲尔德”号巡洋舰全速先行,用雷达牢牢盯住德舰。他知道H舰队的“声望”号战列
巡洋舰火力弱装甲薄,如果进行炮战,肯定不是“俾斯麦”的对手,而托维指挥的“英
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距离又远,一时半刻赶不到,只有靠“皇家方舟”号航
母的舰载机迟滞“俾斯麦”号,以争取时间等待主力赶到。

  十四时五十分,“皇家方舟”号冒着大风起飞14架“箭鱼”,四十分钟后,机群
发现了目标,兴奋的飞行员来不及细看就投入了攻击,8架飞机投下了鱼雷之后才发现
原来这是“谢菲尔德”号巡洋舰,好在这些鱼雷不是被军舰规避,就是因磁性引信被海
浪引爆,没有对军舰造成损失,避免了一场误击悲剧。鱼雷机只好悻悻返回航母。

  此时,德国海军也没闲着,正全力调集附近海域的潜艇前来支援,其中U-556
号最先赶到,并成功逼近到距离“皇家方舟”号仅400米处,清楚看到航母正在进行
起飞准备,可惜U-556号已在先前的巡航作战中用完了所有鱼雷,只能束手无策地
作壁上观!

  十九时,“皇家方舟”号航母再次起飞15架“箭鱼”,此时“俾斯麦”号距离法
国海岸越来越近,如果此次攻击再告失手,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俾斯麦”号逃脱围歼
了!因此出战的英军飞行员都清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此后英军还吸取了刚才攻击“
谢菲尔德”号时磁性引信被海浪引爆的教训,全部鱼雷都换成了触发引信。

  “箭鱼”在“谢菲尔德”号引导下,准确地找到了在暴风雨中航行的“俾斯麦”号
,立即冒着德舰猛烈的对空火力开始攻击,德舰所有炮火疯狂开火,空中遍布高炮爆炸
的黑云,一架英机被击中后拖着浓烟坠海,还有五架中弹起火,但英军这些老式的双翼
机全都玩了命,全然不顾德舰灼烈的对空炮火,利用云层掩护从左右两舷同时攻击,先
后投下十三条鱼雷,“俾斯麦”号在舰长林德曼上校的指挥下,不时急转回旋,规避英
机投下的鱼雷,但还是有两雷命中,一雷命中装甲防护严密的中部,影响不大。而另一
雷则是致命一击——不偏不倚正中最薄弱的舰尾,炸毁了螺旋桨,碎片又卡住了舵机,
舵机舱进水。这样一来,“俾斯麦”号只能用一侧轮机增速一侧轮机减速的方法来制止
军舰原地打转,而且由于舵机舱舱壁很薄,出现破口后顺风航行将加剧进水,德舰只能
忽左忽右地扭动着逆风向北航行,再无法取最近的航线返回法国,更要命的是在北面,
托维的主力舰队正在兼程赶来!萨默维尔成功实现了迟滞德舰的目的,为最后歼灭“俾
斯麦”号立下头功!

  维安上校得知发现“俾斯麦”号后果断决定不再赶去与托维舰队会合,而是直接取
最近航线拦截“俾斯麦”号。二十二时三十分,维安率领驱逐舰与“谢菲尔德”号会合
,随即全速驶向德舰,开始鱼雷攻击。维安先用一艘驱逐舰吸引德舰火力,其余四艘奋
勇冲上前发射鱼雷,在林德曼的出色指挥下,舵机失灵的“俾斯麦”号居然成功地避开
了所有鱼雷!维安再改变战术,四艘驱逐舰兵分四路,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同时攻击,
但在德舰准确猛烈的火力轰击下,驱逐舰无法占领有利发射阵位,攻击一再落空。维安
发扬英国海军顽强坚韧的传统,指挥着驱逐舰紧盯不舍,一有机会就实施鱼雷攻击,直
到5月27日凌晨,维安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收获,两条鱼雷击中德舰,一中舰体中部,
一中舰首,引燃了舰首燃料舱泄露的燃料,甲板上一片火海,并加剧了舰尾伤势,使其
航速进一步降低。

  焦头烂额的卢金斯向海军司令部发报,要求火速出动飞机和潜艇接应,但德国的岸
基飞机“腿太短”,此时“俾斯麦”号尚在其作战半径之外,而附近的潜艇也赶不及,
得到的只有德国最高统帅部和海军司令部发来的鼓气电,希特勒也亲自发电表彰卢金斯
和林德曼以及全体官兵。午夜前后彻底绝望的卢金斯发出诀别电:“我舰已无法操纵,
……将战至最后一弹!”

  5月27日七时许,日出云开,“俾斯麦”号在布勒斯特西北740千米,正缓慢
地以10节航速向北航行,离布勒斯特越来越远,已无可能返回法国,卢金斯知道英军
舰队正在步步逼近,“俾斯麦”号处境岌岌可危!

  八时二十分,托维的主力舰队终于赶来了!“英王乔治五世”号拥有六门356毫
米主炮,“罗德尼”号外观比较奇特,九门406毫米主炮全部集中在舰首,但火力强
劲,这两舰的实力足以对抗“俾斯麦”号!

 
英军“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

 
英军“罗德尼”号战列舰

  八时五十分,“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拉开约2000米距离,以分散
德舰火力。在2.3万米距离上“罗德尼”号406毫米主炮首先开火,困兽犹斗的“
俾斯麦”号毫不示弱立刻还击,在舵机失灵的情况下极其困难地缓缓右转,将战舰侧面
面对英舰,以便发扬全部主炮火力。开始时德舰炮火还相当准确,第三次齐射还击中过
“罗德尼”号,但随着德舰主炮射击指挥仪被毁,射击精度大幅下降,英舰一边逼近“
俾斯麦”号,一边用主炮猛烈射击。英军“诺福克”号、“萨福克”号和“多塞特郡”
号重巡洋舰迂回至德舰右侧,与战列舰形成倚角之势。英军战列舰和巡洋舰从几个方向
开火,并不断调整位置以取得最佳阵位。因重伤而行动笨拙的“俾斯麦”号根本无法应
对,不断被大口径炮弹命中,炮塔接连被毁,仅仅三十分钟,四座主炮炮塔全部被打哑
,而德舰只有几发近失弹给英舰造成了轻微损伤。见“俾斯麦”号火力趋弱,托维下令
两艘战列舰抵近射击。九时四十分,“罗德尼”号竟然在距离“俾斯麦”号仅仅360
0米处来回穿行,九门主炮连连齐射弹如雨下,“俾斯麦”号上层建筑烈焰翻滚,浓烟
四起,面目全非,船舱内蒸汽管道被炸断,气雾弥漫,海水大量涌入舱室,舰体开始急
剧左倾。曾几何时不可一世的“俾斯麦”号上如今已是血流成河,甲板上到处在爆炸燃
烧,到处是尸体,主炮已全部被摧毁,只有个别副炮还在顽抗。

  十时许,“俾斯麦”号开始下沉,“英国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毫不手软
,凶猛的炮火继续倾泻。十时十五分,德舰所有炮火全被打哑,只能听任英军宰割。托
维见德舰沉没已是时间问题,而“英国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燃料消耗即将尽
,便命令“多塞特郡”号巡洋舰和“毛利人”号驱逐舰留下来实施最后一击,其他军舰
开始返航。

  十时三十分,“多塞特郡”号驶至“俾斯麦”号右舷,在近距离上连射两条鱼雷全
部命中。然后一边开炮一边绕到德舰左舷再发射一条鱼雷,“俾斯麦”号甲板上数百名
水兵不等舰长下令就纷纷跳海逃生。

  十时三十六分,“俾斯麦”号永远地沉入了大西洋,海面上数百名水兵挣扎待救,
出于人道主义,“多塞特郡”号丢下绳索,救起大约80名德军水兵,“毛利人”号也
救起来25人,但救生工作刚刚开始,就发现德军潜艇,“多塞特郡”号和“毛利人”
号立即终止救援撤离现场。海中挣扎的数百名德军水兵最后只有5人后被德国气象船“
萨克森沃尔德”号和一艘潜艇救起。“俾斯麦”号的编制人员多达2000人,幸存者
总共只有113人,卢金斯和林德曼都未在其中。

 
1989年6月13日在海底沉睡了四十八年的“俾斯麦”号被发现
照片摄于1996年,上方是坎贝尔·莱德公司生产的无人潜艇

  “俾斯麦”号虽已沉没,但战斗还未结束。5月28日晨,德军轰炸机在其作战半
径的极限海域攻击了返航中的英国舰队驱逐舰编队中的“马绍纳人”号和“鞑靼人”号
驱逐舰。英舰由于燃料不足只能以低速航行,加之火力又弱,“马绍纳人”号被击沉。


  6月1日,德军“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逃过英军的尾追堵截,安全回到布勒斯特


  英军根据破译的德军密码,对“莱茵演习”中预先出海的补给舰和油船展开围捕,
至6月23日,2艘补给舰和5艘油船五沉两俘,无一幸免,至此宣告了“莱茵演习”
计划彻底破产,也宣告了德军使用大型水面舰只破坏大西洋航线的结束,自此后,德国
海军的水面舰艇再无大的作为。

  在围歼“俾斯麦”号的作战中,电子战已初露端倪,卢金斯5月25日发出的长篇
电报,无疑是最大失误,如果英军不是依靠此次电报定位,测出德舰基本方位,要想凭
军舰、飞机的搜索,在不知道目标范围的情况下,绝对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困难!对“俾
斯麦”号造成致命打击的“箭鱼”式飞机鱼雷攻击,也是在军舰无线电引导下才取得成
功的,而“俾斯麦”号巧妙摆脱英军巡洋舰跟踪的,更是电子战中的神来之笔!由此可
见,制电磁权在六十年前战争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不用说今天的现代化战争了。

  而飞机在此次作战中所表现出的作用,更是充分说明制空权对与制海权的巨大影响
。英军22日首先发现德舰离开卑尔根的是飞机,26日在搜索毫无收效的情况下发现
德舰踪迹的又是飞机,而给予德舰致命损伤的,最终导致其沉没的还是飞机!可以说,
在整个海上围歼战中,每到关键时刻,总是飞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反观德军,因为
没有远洋航空力量,威风八面的“俾斯麦”号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成为英军的刀俎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燃料问题,即使德军出现上述漏着,如果“俾斯麦”号燃料充足
,绝对可以凭借其高速航行,在英军主力舰队到来之前,进入岸基飞机保护圈。仔细算
一算,“俾斯麦”号燃油装载量为8000吨,可以供军舰以最高航速航行八天,由于
疏忽没有在挪威卑尔根停泊时补充燃料,出丹麦海峡时又没有按计划进行海上加油,此
时已消耗了2000吨,加上后来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中舰首燃料舱,又白白损失了
1000吨燃料。再经过三天两夜的高速航行,燃料所剩无几。在最后阶段“俾斯麦”
号一直不敢开到28节以上的高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足够燃料!否则早在26日
下午就能进入德军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之内了,那样的话,胜负就很难说了。卢金斯对于
海军战术确实精通,但对于后勤,想来是轻视的,在挪威卑尔根和丹麦海峡两次放弃补
给之时,就已经埋下了“俾斯麦”号被击沉的伏笔!因此完全可以说,“俾斯麦”号的
失败,绝对是后勤的失败!

参考书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史》         海潮出版社
《中外海战大全》             海潮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兵种作战系列:海战》   知识出版社
《二十世纪血战纪实:海战》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二十世纪大海战》            海洋出版社
《海空大战:二十世纪世界海军航空兵战史》 航空工业出版社
《王牌战舰的覆灭》            海洋出版社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世界空中作战八十年》          上海科普出版社
《碧海争霸:军舰与海战史话》       湖南出版社
《舰船知识》
《兵器知识》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伊曼努尔·康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2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0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