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信区: Green
标  题: 阿拉曼会战回忆录 (阿拉曼战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Jun  6 15:51:15 2005)

蒙哥马利 [英国] 
                       阿拉曼战役
阿拉哈尔法之役过后,我们面临一个困难的基本问题,我们在地中海与夸达拉洼地之间约
六十多公里宽的地区上,与隆美尔的部队对峙,敌人不断加强防御,沙漠上从没见过这么
坚固的防御工事,布雷区既深且广,连一个暴露的侧翼也没有。当时的难题共有三点:第
一,要在敌阵冲开一个缺口;第二,使装甲配备强、有大量机动部队的第10军,从这个缺
口进入敌阵;第三,展开作战行动,歼灭隆美尔的军队。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怎样才可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要不让敌人知道我们准备进攻,真是谈何容易。我决定在战术上出奇制胜,务使敌人
扑朔迷离,不晓得准确的突击地点和时间,这就需要一个精密的诈敌之计,稍后我将谈谈
我们采取的一些布置。  
  其次,我们必须在月圆之夜出击,因为布雷区又广又深,部队必须看得清清楚楚才能
行动,我们不可能在月亏时出击,因为我预料最少要混战一个星期才能冲出敌阵,所以一
定要乘月盈时行事,这样一来,可供选择的时间就只限于每个月的某几天,隆美尔的攻击
阻延了我们的准备工作,因而无法在九月份月盈时准备停当,保证成功,我们不能再有失
败,第8集团军官兵的生活殊不好过,没有多少乐趣可言,但他们都一一忍受下来,只为求
胜心切,我决意让他们这次饱尝大获全胜的滋味,英国人民也需要一次真正的胜利,长期
以来他们一直只看到重重灾难,最多也只不过是局部的胜利,全面胜利需要时间,我们必
须进行演习。我上任时曾向第8集团军许下语言,如果未准备好,决不会发动攻势,看来十
月以前是不能完成准备的了,十月份的满月在二十四日,我便决定在十月二十三日晚上发
动攻击。于是通知亚历山大将军,政府立刻作出答复,亚历山大接到了首相的指示,指定
我们在九月进攻,以便配合苏联的攻势,以及盟军于十一月初在北非西海岸的登陆行动[即
“火炬行动”]。亚历山大特来找我,商讨如何答复上头。我告诉他如果在九月发动攻势,
我们就来不及完成准备工作,攻击必定失败,如果等到十月,我保证一定大获全胜,依我
看来,九月发动攻势简直是疯狂的行动,我应该这样做吗?亚历山大像过去一样热烈支持我,覆
文便照我的意思拟定发出,我私下对亚历山大说,由于我早向士兵们许下诺言,一定得拒
绝在十月前进攻,假使政府定要我们在九月行动,就得派别人来干,阿拉哈尔法一役之后
,他们都给我几分面子,再也没听到要在九月发动攻势的事了。  
  我看得清楚,第8集团军极缺乏训练,从来没有人强调过训练的必要,大部分指挥官都
是因善于作战,又因没有更佳的人选而获擢升的……其中没几个优良的训练人才。到九月
底,我仍十分担心这些部队能否做到他们要做的事。计划很简单,要取得的成果却一点也
不简单……  
  第8集团军自组成后巳伤亡八万人,又没有多少时间训练补充人员。  
  有鉴于此,我立即作出决定。十月六日,发动攻击前两周,我修改了计划,最初的计
划是先消灭隆美尔的装甲部队,然后从容解决其余的非装甲单位。这个计划符合当时一般
采用的军事策略,这时我决定倒转程序,把怎样打这场仗的概念整个加以改变。  
  修改过的计划,一方面是阻住或包围敌人的装甲部队,另一方面则逐步消灭据守防线
的敌方步兵师,我们将从侧翼及后面攻击这些非装甲部队,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然后把他
们“粉碎”。这些行动要利用一连串坚固的据点谨慎地组织起来,都是我部队能力所及的
行动。敌人的装甲部队当然不会坐视非装甲师逐渐被消灭,必将猛烈反击,这样便正中我
计。因为消灭敌人装甲部队的最佳办法,就是诱它攻击我们那些严阵以待的装甲部队,我
的计划是要我的装甲部队进至“粉碎”行动的地区前面,到那时我们便可以利用敌方的布
雷区阻止敌军装甲部队干扰我们的行动。只要我们的坦克封锁穿越布雷区的道路,我军便
可放手依计行事。  
  整个行动的成功关键,主要视乎第30军能否顺利突破敌阵,替第10军的装甲师闯出几
条走廊,我深信如果带头的装甲旅能够不多费时间即通过走廊,我们这场仗是赢定的了。
我们办得到吗?为了确保我军不费时失事,我计划在获悉走廊已被打通之前,就让第10军
的装甲师紧随第30军的先锋步兵师进入走廊,此外,如果在进攻的第二天(即十月二十四日
)早上,走廊尚未完全打通,装甲师就要自行杀出布雷区西线以外的地方去。有一些高级指
挥官在执行这道命令时优柔寡断,几乎拖累我们输了这一场仗。  
  我的情报参谋部中有一位卫廉斯少校,我觉得他很能干,大约就在这段时间,有一天
我们在谈话,他指出在整条战线上,隆美尔把德国步兵及伞兵部署在意大利部队之间或后
面,可是遇到激战时,意大利军队并不可取。卫廉斯认为如果能把意德两国部队分开,形
势便会对我们非常有利,因为粉碎一道纯粹由意大利军队守卫的防线并不困难。这个精辟
的分析看法就成了“粉碎”行动总计划的一个重点,也为阿拉曼的最后胜利铺好道路。  

  诈敌之计,目标有二:第—。尽量隐瞒我们发动攻势的意图;第二,到无法隐瞒的时
候,便诱使敌人误信我们的主力部队会在某时、某地进攻。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我们一方面掩饰真正的意图以及在北面的真正活动,另一方面
则在南面大肆制造活动的假象。  
  我们安排整个诈敌大计时,均以“集团军”为基础,自始至终都得特别注意细节,因
为任何一处稍有差池,都可能危及全局,要在当前有限的时间内布下这么庞大的一个诈局
,需要详细的计划、不少人力与运输工具、在基地大量制造诈敌的装置、一个由训练有素
的人员管理的巨大伪装仓库,以及几百辆车协同驶进指定的地区。由于这些必要条件都齐
备了,结果整个计划完全成功,当时中东地区伪装组织的功劳实在不小。  
  诈局的一个要点,是把攻击所需的车辆部署在北面第30军的防区,一直维持布局与密
度不变。十月一日这项工作完成了,假造的货车、大炮、弹药车等都已排列好,攻击前一
日集中各攻击师期间,就在晚上偷龙转凤,以真装置取代假货,攻击师及攻击单位从后方
开出之后,即把假造的车辆移来,代替真的车辆。这样敌人看起来,车辆的密度便始终没
有改变。所有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敌人在空中摄得的图片一直显示情形未变。  
  我们还要在北面准备军用品临时积集站。例如在阿拉曼附近便设有一个大积集站,储
存物资包括600吨补给品、2000吨汽油、石油、润滑油,以及420吨工兵用品。我们万万不
能让敌人知道有这些积集站,那地方全无屏障,地貌平坦,仅偶尔有些坑洼地沟。隐藏这
些积集站的最佳办法就是用伪装,整个设计就是伪装组的杰作。  
  再谈谈另一个伪装的实例,就是南面的假水管,使敌人误以为我军将从南翼发动主力
攻击。假水管在九月底开始装设,工程进度要显示我们打算在十一月初装,假水管全长约
三十公里,起于真正的水源萨地泉之南,止于萨玛克特迦巴拉以东约六公里处。管沟照一
般方式挖掘,汽油桶制成的八公里长假铁路路轨,当作水管使用。敷设“水管”的工作沿
着挖好的沟进行,每填满一段八公里长的沟便把“水管”收集起来,排列在前面的另一段
八公里长的管沟旁边,又在三个地点建造假抽水站,工程由集团军直属部队第578连的一组
士兵负责。他们在九月二十六日动工,到十月二十二日停止。  
  自然还有许多其他措施,诸如小心给敌人制造假情报,但在这里我仅简述以伪装为主
的布局手法。整个计划的代号是“伯特伦”,所有负责的人都值得大大夸奖,因为计划成
功了。  
  皇家空军在这一场战事中也要扮演重要的角色。空军指挥官计划逐渐削弱敌方的战机
实力,打算于十月二十三日取得优势。就在这天皇家空军将闪电攻击敌军的机场,消灭尚
存的敌方空军,特别要阻止敌人进行空中侦察,到了进攻时刻,轰炸机将空群而出,攻击
敌方炮兵,十月二十四日黎明前不久,我希望空军可以把全部力量与地面部队密切配合作
战,因为到时我们的战斗机将会占有绝对的优势。  
  我发布了有关士气,作好准备,与坚定领导的严格命令。  
  我知道在我们停止所有休假及禁止离开沙漠之前,不能把攻击计划通知部队。我不想
在亚历山大港和开罗制造紧张气氛,所以没有正式宣布停止休假。十月二十—日,各单位
的指挥官就要私下取消所有休假,不得发出任何书面命令,他们将会解释由于敌人有迹象
在月圆时发动攻击,所有官兵必须严守岗位。  
  那就是说,到了十月二十一日,所有参加该次行动的官兵都巳各就各位,然后谁都不
准离开沙漠区。不过有一个例外,我下令不得把攻击计划告知可能被敌军突袭及俘虏的最
前方阵地部队,以及所有在无人地带巡逻的部队,要到十月二十三日早上才可把进攻计划
告诉他们。这将是一场“集团军”战,根据集团军的计划行事,并由军指挥部慎密控制一
切。因此中校及以上的各级指挥官,都得了解计划的细节。明白我要怎样打这场仗,以及
他们在总计划中担任什么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合作无间,我向全体官兵发出以下
的通告:  
  一,我就任第8集团军司令时,曾声称任务是消灭隆美尔及其部队,并说等我们准备妥
当就马上进行。  
 
  二,我们现在准备好了。快要展开的战事,将是历史上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也是这次
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举世的人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焦灼地看战事如何发展。我
们可以立刻给他们一个答案,我们将会得胜。  
 
  三,我们有一流装备,优良的坦克及反坦克炮,大饱、弹药应有尽有,更有世上最优
秀的空中攻击部队支援。我们每一个人,每位官兵必须决心作战到底,奋勇杀敌,一心求
胜。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这样做,必定能把敌人逐出北非。  
 
  四,这一仗将是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我们越快取得胜利,便可越早返国与家人团
聚。  
 
  五,因此希望每位官兵以坚强的意志作战,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坚持下去,尽忠职
守。只要没有受伤,还能打,谁也不投降。  
 
  我们大家一起祷告,求上帝赐给我们胜利。  
 
  第8集团军总司令 蒙哥马利中将  
 
  中东部队,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十月二十三日早上,我对新闻界发表完简短公布之后,便前往设在第30军总部附近的
作战指挥部,晚上,我看了一会儿书,很早就寝。九时四十分,一千多门大炮齐发,有一
千二百多辆坦克的第8集团军,开始进攻,那时我已经在营帐里睡着了。我没有什么事可做
,而且我晓得稍后他们一定需要我。每一场战事中在关系胜负的关头,总有些困难发生,
我打算还是在仍有机会时尽量争取一点休息,事实证明我这样做不失明智,因为需要我亲
自干预的时间,来得比我预料的早。  
  整个战事期间,我均写下详细的日记,以下是日记的一些节录。  
  十月二十四日,星期六。  
  十月二十三日,攻击按照我上述的计划进行,整个地区就是一片广大的布雷区。到了
十月二十四日上午八时,准备供第10军的装甲师使用的两处北面走廊还没有完全打通,依
我命令,各装甲师是要自行打通走廊冲出去的,但是他们似乎有点犹豫。整个早上,都没
有行动,装甲师的高级指挥官不大热心推进,又担心坦克受损。据报告说,敌人的每门大
炮都是八十八毫米口径炮,(这是作反坦克炮用的高射炮,效能极高)。第10军的指挥官缺
乏在形势不妙时应该表现的干劲与决心,各个装甲师也普遍显得提不起劲去进攻。他们过
去没打过这样的仗,我知道  
  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激励装甲师奋勇作战。他们缺乏坚决的领导人,我于是召来拉姆
斯登中将,告诉他必须“驱策”辖下的师长,如果再畏缩不前,我就把他们革职,另派有
干劲的人接替。这非常有效,一个装甲师立刻行动,到下午六时,第1装甲师的装甲旅已打
通了北面走廊,冲了出去,德军的第15装中师随即攻击该旅,这正合我意。  
  南面的新西兰师开始向西南推进,这是“粉碎”行动的一部分。再南一点,第13军也
正依计行事。  
  十月二十五日,星期日。  
  我一向认为这一天是该役的危急关头,凌晨二时三十分,第10军报告,第10装甲师在
第30军防区南面走廊的突击,进展欠佳,地雷及其他困难延误进展。该师师长说他对这次
行动不感满意,即使他突围成功,到达米泰里雅岭的前麓,也处于极不利的形势。他那师
部队没受过训练,不适宜这样艰巨的行动;他希望就地停止前进。拉姆斯登中将也表同意
,在北面走廊,第1装甲师已经冲出布雷区,正受到敌军装甲部队猛攻,这也完全符合我的
心意,德金干德认为我应该见见这两个军的指挥官,了解形势;他下令于凌晨三点三十分
在我的战略指挥部开会,然后进来唤醒我,报告他所作的安排,我表示同意。利斯和拉姆
斯登准时到达,我请他们各自报告战况。  
  我知道第10装甲师的一个坦克团已经冲到布雷区之外,预料黎明时将有更多装甲部队
冲出,该师师长想全师撤退到布雷区后面,放弃已占得的优势,他认为冲出布雷区后形势
将极为不利,他的一个师可能伤亡惨重,拉姆斯登同意他的见解,他请我在电话里和那位
师长亲自讲话。我立刻接通电话,发现那师长竟远远落在他的先锋装甲旅后面一万四千多
米处。我老实不客气地命令他立刻赶上前面指挥战事,他要率师杀出去,在前面统军,不
能在后面指挥。  
  然后我告诉那两个军的指挥官,我的命令保持不变,计划不得修改。其他人离开后,
我把拉姆斯登留下,向他坦白地说明,我一定要装甲师冲到布雷区之外,进入可以行动自
如的无雷地区,犹豫不定或优柔寡断只会自取灭亡。如果他本人或第10装甲师师长不赞成
,我将另派赞成的人接替。  
  上午八时,我军的装甲部队都巳全部冲出布雷区之外,到达我希望在前一天上午八时
到达的位置。  
  中午,我在新西兰第2师总部与各军的指挥官举行会议,在新西兰师西南的行动,显然
将招至重大损失,我于是决定立刻放弃,下令“粉碎”行动转移到澳大利亚第9师的地区,
北上直趋海岸,这条新的推进线,或者可以称为作战轴线,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我希望
可以把敌人杀个措手不及。  
  十月二十八日,星期三。  
  过去三天,我军一直都在激战,伤亡数字显示我必须审慎行事。我知道必须在第30军
进攻的战线作最后一击,但目前尚未决定确切地点,不过必须有所准备,因此我决定让南
翼(第13军)改攻为守,只负责巡逻,加宽各师的战线,并把最后攻击所需的几师调为后备
部队。当时我已经把新西兰师调为后备队。  
  现在隆美尔的所有装甲部队已到了北面走廊与我们对峙,我晓得我们永远不能从那里
出击,因而改以那里为防卫战线,把第一装甲师调为后备部队;我又决定目前只用第30军
在北面作战,因此把第10军调为后备部队,准备担任突击任务。  
  我下令澳大利亚第九师加紧向海岸推进,我的用意是在海岸道路的轴线上作最后突破
行动。  
  十月二十九日,星期四。  
  早上,隆美尔的德国部队,显然已全部集结在战线北部,第1装甲师在北面走廊的活动
,以及澳大利亚第9师北趋海岸的行动,显然使他相信我们有意在北面沿岸一带突击,当时
我也确有此意。我们现在已达到了卫廉斯建议的目的,德国部队已经转移到我们的右翼,
不再紧紧扶持那些意大利部队。现在德军在北,意大利军在南,交界处就在我们当初的北
面走廊以北。  
  我立刻改变计划,决定在德意两军交界处发动最后攻击,但偏向意大利军的防线推进
。这项决定是在十月二十九日上午十一时作出的。  
  我们什么时候发动攻击呢?  
  我知道盟军从英国发动的“火炬行动计划”将于十一月八日在卡萨布兰卡、奥伦一带
登陆。我们必须击败敌人,粉碎敌军,才可以及时支援“火炬行动”。此外,我们当然想
首先到达的黎波里,攻占马土巴机场的决定,也直接影响了出击时间,占了机场才可以在
空中掩护前往马尔他岛的最后一支护航舰队,马尔他这时缺乏粮食,而且几乎已用光了飞
机燃料,该护航舰队约在十一月中就要离开亚历山大港。  
  我决定要澳大利亚第9师十月三十日晚向北猛攻,直趋海岸,这样敌军就会全神贯注于
北面,然后在十月三十一日晚,我要在原来北走廊以北的地方,把敌军防线冲开一个缺口
,该任务将由新西兰第2师负责,由第9装甲旅及两个步兵旅增援,这项行动将由第30军负
责指挥,第10军及其装甲师,将从这个缺口进入敌阵。  
  我们所属的几个师已经调作后备,兵员一直在休息及重整装备。实际上,我的计划是
先在右翼猛攻,次晚再在左翼作最后一击,这次行动定名为“超级突击行动”。  
  这一天早上,亚历山大和中东事务大臣凯西到作战指挥部来看我,我清楚知道自己在
十月二十七日及二十八日把几个师调为后备部队准备作最后攻击时,伦敦方面感到惊愕,
于是派凯西来查个究竟。伦敦以为我要放弃行动,实际上我却快要胜利了。  
  我向他说明我的全盘计划,并且表明胜券在握,德金干德也对他坦率直陈,请他转告
政府不必罗嗦,凯西走后,我至今也不知他向伦敦提出什么报告,而且因忙于部署“超级
突击行动”,也未予过问。  
  十月三十日,星期五。  
  我花了整个早上写下“超级突击行动”的指令,我总是亲自写这类命令,从不假手参
谋人员,这是一个总计划,只有总指挥官才可以写,指令发布后,许多细节自然要参谋人
员负责做好,第8集团军已非常熟悉这种程序。(后来由于在地中海的经验,第21集团军也
晓得了)。  
  十月三十一日,星期六。  
  我明白就目前“超级突击行动”的幕后安排及指挥问题而言,如果今天晚上行动,可
能失败,于是我决定延迟二十四小时出动,于十一月一日晚才出击,这自然便宜了敌人,
为了抵销这种情形,我决定要突破敌阵五千五百米,比原定计划深入多一千八百余米,部
队到时将会在强力网的掩护下行动。  
  我在这里顺带一提,上头对于“超级突击行动”没有十足信心,有人窃窃私议,一旦
失败将有什么后果,我没有这种疑虑,并把我的想法向每个人说得一清二楚。  
  十一月二日,星期一。  
  凌晨一时,“超级突击行动”开始了,我军部队沿着三千六百多米长的战线,向前突
进五千五百米,突击非常成功,只差一点儿就完全穿过敌阵,黄昏时已俘获一千五百名敌
军。  
  十月三日,星期二。  
  敌人似有撤退迹象,他们差不多要完蛋了。  
  十一月四日,星期三。  
  凌属二时,我下令在最后突破地区的“枢纽点”,作两次猛攻,因为敌人正在该处试
图阻止我们扩大巳冲开的缺口,这场战事就此结束。  
  破晓时分,装甲车团已经通过布雷区,不久各装甲师也已到达没有布雷的地带,可以
行动自如,攻击敌人的后方及撤退中的纵队。装甲车以全速向西疾驶,奉命循着敌人的撤
退路线推进。在南面与第13军对峙的几个意大利师除投降之外,别无良策,德国人拿走了
他们的全部交通工具,他们想逃也逃不了,我命令贺若克斯收容他们,然后又聚精会神去
追击一路西逃的隆美尔败军。  
  任何战役都令人从中得到许多教训,在英国陆军中,我们往往一味注意细节,反而忽
视了细节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这场战事有三个明显阶段,作战行动即依此进行。  
  第一阶段,冲进,这时要争夺阵地,换句话说就是争取战术上的优势。这阶段结束时
,我们必须已经占好集团,并把兵力“适当编配”,以便可以立即开始第二阶段,换言之
,我们必须实在取得战术上的优势。  
  第二阶段,混战,我选用这名词来描述冲进后必然发生的艰苦血战,在这阶段中,我
们必须大大削弱敌军的实力,使他们在我们发动最后攻击时瓦解。  
  第三阶段,冲出,要冲出就要在一选定地点猛击敌人,在混战阶段中,我们已使敌人
相信我军会在北面的沿岸地区冲出,敌人于是把德国部队集中于北面,严阵以待,把意大
利部队留守南翼,我们却在德国与意大利部队之间猛攻,偏向意大利军的防线推进。  
  坚决果敢的领导人在各阶层的指挥部都很重要,特别是较高的阶层。  
  如果敌人和你交战,且被彻底击败,你将占尽优势,正如梅林津所说,阿拉哈尔法一
役注定了隆美尔的命运,成为沙漠战事的转折点。隆美尔后来在阿拉曼大败,在此之前,
他是从未打败过的,只是时常要“退回去补充汽油”。现在他被彻底击败了。只要我们不
再犯错,轴心国军队在非洲的末日是注定的了。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0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