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德国空降兵东线战斗简史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12 19:29:14 2006), 转信


来源:春秋战国

序幕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这正是希特勒期待以久的“东方攻势”—一场预计在8到10周内便可获胜的战争。

6月22日凌晨,伴着6,000门火炮的轰鸣,开始了第三帝国对东方的征服。三个集团军群在长达1,500公里的战线上想前开进;帝国空军在战争刚开始的几个小时内便摧毁了苏联还停在地面的空军战机;庞大的装甲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向东方碾去;摩托化步兵紧跟其后,以肃清被包围的苏联红军。

北方集团军群(冯。勒布将军)的目标是通过东普鲁士及波罗的海诸国,进而包围波罗的海沿岸的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群(冯。博克将军)的目标是一路向东,通过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一直打到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冯。伦德施泰特 元帅)的目标从东南乌克兰方向打击在普里皮亚季河与基辅之间的苏军。

德军的推进不可阻挡,在战争爆发的头几天里便俘虏了数万的苏军战士。到6月26日,北方集团军群便已抵达德文斯克河(Dvina)。7月2日,他们更是突破了强大的斯大林防线。7月26日,中央集团军群推进至斯摩棱斯克。9月19日,南方集团军群已经拿下了基辅。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后,德军的脚步也渐渐的慢了下来。1941年8月底,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占领了除列宁格勒外的大部分波罗的海地区这座城市已经几乎被德国和芬兰的军队所包围,只留有一个出口,那就是拉多加湖。它位于列宁格勒城的东面,并逐渐成为该城军民所依赖的生命线。此时,希特勒虽要求不仅要正面而且要全面围攻列宁格勒的时候,却将一部分装甲部队调往中央集团军群去参加即将开始的莫斯科会战。进攻的延迟给了列宁格勒军民充分准备的时间,使他们作好动员并加固了城防。列宁格勒的保卫者们开始了研究怎样面对德军的包围,保卫英雄的城市。




1941—飞向东方 



经历了克里特战役的巨大损失之后,第7空降师奉命返回德国的营地休整。巴巴罗萨计划刚开始时,空降部队并没有参加。在后方休整的他们还没有恢复元气,便又开始了战备训练。 

1941年9月底,第7空降师的部分兵力将作为常规步兵赶赴东线。其中,布鲁诺。布劳尔少将指挥的第1伞兵团第1和第3营及埃德加。施坦兹勒少校指挥的空降突击团第2营被派往列宁格勒前线的德国第18军(北方集团军群)。 

列宁格勒位于芬兰湾的东岸,横跨涅瓦河(River Neva),向东30英里便是广阔的水面宽度达60至70英里的拉多加湖。 

此时,令苏军最为头疼的是芬兰人开始协助德军从北面展开进攻,并已经完成了对该城的部分包围。虽然苏军还控制着拉多加湖以西的部分地区,但他的阵地也受到了芬兰人来自北方的巨大压力,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线已经推进到了该城以东不远的地方。面对德军战线的是沃尔霍夫前线的部分苏军。他们正试图突破德军防线与城中向西突围的部队会合。苏军率先向德军防线中的涅瓦河上的目标发起了进攻。他们面对的将是首次参加东线战斗的德国空降部队。参加战斗的空降兵突击团第2营及空降机枪营第2连顽强的打退了苏军坦克和步兵的数次进攻而在战斗中他们也损失巨大。10月7日,空降突击团被迫将战线后移,以应付苏军从涅瓦河上不同区域随时发动的攻击。 

1941年10月1日,莱茵哈德。海茵里希上校指挥的第3团第2和第3营抵达了列宁格勒前线,准备掩护突击团向涅瓦河的苏军桥头堡发动小规模进攻。10月中旬,第7空降师的师部也抵达前线,并带来了该师的其他部队。利巴赫少校带领空降工兵营的两个连也随后赶到,并埋伏在涅瓦西岸的森林里。此时,大量的苏军将要在Ssinyavino森林里集结试图全力冲进列宁格勒。 

在Ssinyavino森林中,工兵们用手榴弹和地雷摧毁了苏军大量的坦克,顽强的坚守着阵地。苏军部队在重围中被德国机枪的强大火力压制住了。虽然空降兵们打退了苏军的猛攻,但也遭受了重创。11月16日,严重减员的工兵营撤到了战线后方,并返回德国休整。12月,在列宁格勒地区的所有空降兵部队都后撤并返回德国。与此同时,一直呆在德国的第2伞兵团也不在清闲,不久他们也开始了动员。 

1941年11月,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作战,正处于守势。苏联冷酷的冬天到来了,德军向前推进的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而苏军在他们早已适应的冬季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南方集团军群发现他们已经无法再展开攻势,现在他们最需要的是增援。此时,第2伞兵团,空降突击团的4个营,再加上由反坦克连和机枪连拼凑的一个连组成了一个战斗群。他们将前往乌克兰前线去增援受困的德军。 

这支增援部队的指挥官为阿尔弗雷德。施图姆少将,并奉命在沿米乌斯河(Mius)的查兹耶斯克小镇周围的地方驻防。他们在这里熬过了1941年的整个冬季一直到1942年的头几个月。在这个冬天里,仅仅是气候就给施图姆的部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 
  


1942--遥远的莫斯科 


施图姆战斗群在1942年的头几周中一直都在坚守米乌斯河沿岸的阵地。就是在二十世纪最漫长的冬季里,他们同样击退了苏军无数次的进攻。而此时,他们北部的形势正逐渐恶化。因此,又由沃尔特。科赫指挥的突击团第1营,再加上部分炮兵团及团部的官兵组成了梅茵德尔战斗群。这支小规模的部队将被派往距斯摩棱斯克以东95英里处的瓦亚斯马小镇地域。 

此时,梅茵德尔战斗群受到了来自党卫军和国防军残余部队的零散补充。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进攻米乌斯河畔,靠近亚乌克诺夫的第2伞兵团的阵地。梅茵德尔战斗群又火速赶往南部支援第2伞兵团。他们及时赶到并最终抵住了苏军的猛攻。亚乌克诺夫地域的战斗持续了数周,伞兵们虽然挡住了苏军的攻势却伤亡巨大,而苏军统帅部也下令停止进攻,以避免更大的伤亡。这个地区平静之后,梅茵德尔战斗群又立即向北奔赴列宁格勒东南的沃尔霍夫河地域,去阻止试图出入列宁格勒的苏军。 

1942年3月,第2伞兵团从南部的沃尔霍夫转移至北部靠近第1伞兵团的阵地—他们已经在此坚持战斗将近一年了。当他们抵达后便被归到第21步兵师的管辖之下。此时在沃尔霍夫前线和西北前线的苏军已经得到补充并重新整编,准备为突破德军在东南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而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第2伞兵团负责固守利珀沃卡小镇及其周围地区。

5月8日,苏军为了突破并切断小镇西面的一条重要公路而向该镇发动了进攻。德国伞兵在进攻开始的炮击中损失惨重。随后,苏军步兵主力展开进攻并企图突破德军在小镇周围的防线。虽然有些地方被苏军突破,但很快就被德国伞兵猛烈的反击所消灭。

5月9日清晨,伞兵阵地在苏军战斗机的攻击下明显被削弱了许多。苏联步兵在飞机的掩护下也开始向前推进,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不断减员的空降兵们打了回去。

5月13日,伞兵们得到了一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支援,他们将设法堵住防线的缺口并尽可能的将苏军赶回他们最初的战线上去。

5月14日,第2伞兵团的残部奉命对利珀沃卡以东树林中的苏军阵地发起反击(伞兵指挥官施图姆上校曾亲自飞往柏林向上级解释由第21步兵师指挥官向他们下达的这次行动命令,但戈林却根本什么都听不进去)。战斗刚开始便进展顺利,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很快便越过了苏军阵地,但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与此同时,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被外围的苏军从侧翼包围了。于是,他们便带着伤员拼命的后撤。最后,他们又退回到了他们在利珀沃卡附近的防线。 

在1942年5月余下的那些日子里。第2伞兵团的幸存者只被用于执行一些侦察任务。

6月,他们终于被替换到西线去休整了。一小部分第2伞兵团的残部仍然坚持在东线,但到了1942年7月,他们也全部返回了德国。 

1942年夏,第7空降师的主力都在法国的诺曼底休整。在这里,第4伞兵团加入了他们的战斗序列,以顶替调往北非的第2伞兵团。 

1942年底,德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在苏联南部实施一次空降行动,以夺取该地区重要的油田。但9月份计划却被取消了。第7空降师的几支特遣队(包括第1、第3和第4伞兵团的6个连,一个工兵营,一个炮兵营及一个反坦克机枪营)被调派给了中央集团军群。此时,苏军早已在德军面前集结了一支大规模的军队,以应付德军即将展开的冬季攻势—目标莫斯科。 

第7空降师接管了斯摩棱斯克附近几个月前苏军舍弃的阵地。他们开始在斯摩棱斯克—维特伯斯克公路沿线56英里的地域布防,在这里“期待”着苏军发动的攻势…… 

在东线,第7空降师也执行了多次在苏军敌后的侦察任务。在1942年10月间,他们还参加了一次小规模的行动。在那次任务中,苏军并没有从他们的地域而是选择了德军较薄弱的防线发动攻击,使他们感到很庆幸。渐渐的,伞兵们在东线迎来了又一个寒冬,而他们一直等待的苏军攻势一直到1942年底都没有出现。不幸的是,他们被卷入了在南方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不可能再发动第二次针对莫斯科的攻势了。 


1942年就要过去了,而第7空降师的伞兵们仅参加了部分小规模的行动。此时,战斗的缓和也给了伞兵们难得的机会去进行训练,并建立一支优秀的后备力量以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1943--第1伞兵师建立 


1943年3月底,苏军开始向第7空降师的阵地发动攻势,而此时空降师正被替换,准备返回西线。第7空降师的指挥官,莱茵哈德。海德里希将军却下令停止返回,所有的伞兵必须坚守阵地,迎击苏军的进攻。面对有着优势兵力和装甲部队的苏联红军,伞兵们作战英勇,给苏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在一次发生在卢施基的战斗中,守在山上的第4伞兵团第3营的官兵遭到苏军的猛攻,压力很大。就在苏军将要突破防线的时刻,第3伞兵团第3营及时赶到,帮助他们守住了阵地。在1943年3月20日至27日的这一周里,这两个营的官兵竟打退了苏军两个师的进攻,创造了奇迹!苏军在大的伤亡面前终于逐渐停止了他们的攻势。 

1943年3月底,第7空降师更名为第1伞兵师,并得到了补充。此后,在海德里希将军确信他的防线已经稳定时,才返回了西线。他先回到德国,然后又前往法国南部,加入了第十一航空队下属的新成立的第2伞兵师。 

第1伞兵师已经成功的阻止了苏军的向前推进,而其他的防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943年底,就在苏军向海德里希的战线发动全面进攻之前,第1伞兵团被派往了距斯摩棱斯克东南150英里处的奥廖尔,去帮助消灭渗透到该地区的部分苏军。当时,他们归第46装甲兵团,并和第2装甲军下属的师一起并肩战斗了三个星期,才将那里的缺口堵上。

3月底,第1伞兵团向北部地区转移。这个地区是由第6步兵师所属的梅茵德尔战斗群所控制的,也是第1伞兵师仅有的一块防区了。 

在北部,战斗仍围绕着沃尔霍夫和萨伯基诺而进行着。在这里,空降突击团第1营坚持到4月份才返回德国。而突击团第4营则是梅茵德尔战斗群最后一支撤出东线的部队。他们坚持战斗到了1943年7月,直到沃尔霍夫周围的防线失守才被迫后撤。当时,他们目睹了德军在库尔斯克(“壁垒”计划)的惨败。随后,苏军的反攻便势不可挡。苏联红军成功的击退了在苏联中部和南方的德军,并试图在第涅伯河建立若干个桥头堡,以打过河去。苏军的反攻一浪胜过一浪,而德军此时却只有招架之功,且战且退。

6月6日,基辅失守。

11月14日,日托米尔也落入了苏军的手中。 

1943年11月初,第2伞兵师接到命令将营地由意大利迁往苏联,但必须有3个营留在南欧作短暂驻防。第2师在东线的任务是坚守靠近日托米尔镇的阵地并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1943年11月17日至27日,在古斯塔夫。维尔克将军的率领下,第2伞兵师的大部分人马已陆续抵达了驻地。他们归第42军管辖并在日托米尔的东面驻防。在那里,他们又得到了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增援。在第一次与党卫军的协同作战中,他们成功的肃清了拉多姆斯耶尔附近森林里的苏军。同时,他们也开始熟悉了这里的地形。

这次袭击在11月29日的早些时候展开。他们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并被巴巴罗萨行动以来的第三个冬季里的糟糕的天气所限制。第二天,来自第2伞兵师的一支战斗队又向贝尔卡森林发起了攻击。他们成功的制服了顽强的红军战士。 

1943年12月1日,凌晨,第2及第7伞兵团接管了党卫军第1装甲师负责的防区。正当德军还为胜利欢欣鼓舞之时,大量苏军已从日托米尔的东北方向他们涌来。他们的目标是突破在此时的德军防线,夺取德涅斯特河并一直向西。第2师的伞兵们又急忙赶来参与德军防线的防守任务。一波又一波的苏联步兵在德军机枪和迫击炮的集中火力下成批的倒下;纵列行进的苏军坦克也在接下来的反攻中被德军突击队一一摧毁。面对巨大的伤亡,苏军却仍不放弃德涅斯特河方向的进攻。德军堵住了苏军在先前的攻势中打开的缺口,并将他们赶回第涅伯河。

与此同时,南方的克列缅楚格,苏军已经突破了德国A集团军群的防线。12月15日,第2伞兵师被紧急空运至此,后又飞往车卡斯(第涅伯河上的城市)以南80英里处的基洛夫格勒。一到这里,他们便立即空投了在克林兹的防线,在基洛夫格勒西南几英里处还有第11装甲师和286突击炮旅的部队。第7伞兵团在一次卡门卡谷地的反攻中就曾得益于第286旅的支援。 

12月16日,空降兵发起了几次零星的进攻,并敲掉了几辆苏军坦克。但进攻却因随后而来的坏天气而被迫推迟。

17日,他们重整了队伍并准备在18日发动新的攻势。在18日的战斗中,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拿下两座防守坚固的山头。一整天里,伞兵们都在用机枪、火炮和迫击炮猛轰这两个阵地。他们终于在18日晚上拿下了其中的一个,后又于19日晚些时候占领了另一座山。 

在诺瓦格罗德卡的战斗中,由于突击炮部队撤离了战线,使空降兵无法按照原计划作战。第7伞兵团不得不在12月21日才重新开始组织进攻。而苏军此时已经增援了诺瓦格罗德卡镇及山周围的地区的兵力,空降兵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更艰苦的战斗。

显然,苏军是想不惜一切代价的守住小镇,但仍有数千红军战士被伞兵所消灭。这场战斗从开始一直延续到12月23日,第7伞兵团的官兵们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一直坚守着他们那脆弱的防线,尽管苏军投入了大量兵力,但它始终没有被突破。就在这一年底,在苏联的又一个冬季里,德军一直噩运连连,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他们的整个战线都在后退。这就是他们的1943,在东线最糟糕的一年!而1944等待着“绿魔”的又将是什么呢?!




1944—噩运降临 


1944年1月初,苏军又恢复了对第2伞兵师和第286旅的阵地的攻势。第2伞兵团及第5伞兵团第1营此时正分散在诺瓦格罗德卡附近的普拉瓦尼镇周围以及基洛夫格勒公路两侧地段。 

1月5日晨,苏军开始对第5伞兵团第1营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在短暂的一个半小时内,苏军便损失了整整一个团的T-34坦克,但第286突击炮旅则损失极小。与此同时,第2伞兵团第2营防守的阵地却被苏军的装甲部队突破。苏军的坦克一路从普拉瓦尼真的东面杀来,终于在第286旅的后备炮兵面前停住了脚步,大量的T-34被德军地雷、炸药包和反坦克火箭筒击毁。第5伞兵团第2营也几乎消灭了所有在基洛夫格勒公路以北的苏军。

晚上,第286突击炮旅奉命前往儒波特施纳,而此时由基洛夫格勒通往诺瓦格罗德卡的公路已被苏军切断。就在他们要抵达目的地时,却以外的发现了一支中途正在补充燃料的苏军坦克部队。随即,他们便用反坦克炮并在空降兵的协助下成功的消灭了他们,毫不客气的收下了这份意外的礼物。 

1月6日,第2、第5和第7伞兵团都撤出了诺瓦格罗德卡地区,以应付苏军的紧避。但他们却牢固的守住了基洛夫格勒的外围防线,使俄国人的计划落空了。1月12日,第5伞兵团第2营的残部返回了德国,这支部队也名存实亡了。 

在经历了诺瓦格罗德卡周围的激烈战斗后,基洛夫格勒外围的形势也逐渐陷入了僵持局面。第286旅的剩余火炮都被运到了东线的其它地方。这种安静一直延续到了3月份,基辅周围的苏军又开始向南边的第2伞兵师的阵地展开了进攻。负责防守斯外尼格沃德卡镇的伞兵面对苏军坦克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向后撤退,一直撤到了布格河,并在对岸建立了防御阵地。3月底,伞兵们又放弃了这些阵地。 

1944年4月,疲惫不堪的第2伞兵师撤离了前线去做短时间的休整。随后,他们又于5月10日重返前线,参加了打击苏军在德涅斯特河上的桥头堡的任务。在这次战斗中,该师遭受了重大伤亡,使部队严重减员。5月底,该师又被迫重返德国作必要的休整。这也是第2伞兵师最后一次出现在东线的战场上,几周之后他们便被调往了诺曼底。 

在第2伞兵师撤离东线后,这里的伞兵部队就只剩下了由鲁道夫。威茨格少校率领的一个空降工兵营和一支来自新成立的由格哈特。施尔默中校指挥的第16伞兵团的战斗群。而第16伞兵团原本应该属于第6伞兵师的,但却被分离出来到东线来帮助对付苏军了(正因如此,第6伞兵师一直缺少一个团)。

1944年夏,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在苏军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中溃败,与此同时盟军开始在西线的诺曼底登陆了。 

7月中旬,苏军已经迫近波罗的海。施尔默战斗群和第21空降工兵团第1营先后抵达了该地区。 

1944年7月25日,威茨格的工兵在立陶宛境内的杜纳堡和科瓦诺之间的公路上构筑好了阵地。第1、第2和第4工兵连负责防守该公路以南的阵地,而施尔默战斗群在立陶宛首都外围建立了一片雷区,工兵们又为第16伞兵团开辟了一条撤往德军防线的通道。他们装备了少量的“铁拳”、“坦克杀手”反坦克火箭筒及地雷和炸药包。他们还被许诺将会有炮兵的支援,但他们却从来都没有“享受”过。在25日到26日的整个晚上,工兵们都听到了从前线传来得苏军坦克的隆隆声。清晨,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长串的苏军坦克,上面搭载着步兵,坦克后面则是成排的火炮、榴弹炮和被喻为“斯大林风琴”的火箭发射器,眼前的一切使他们惊呆了。这些另人生畏的装甲方阵正等待着发起总攻的信号。在伞兵的阵地饱尝了一个多小时的炮击后,坦克终于开始向前开进了。德军的工兵们一直都坚持到坦克距他们仅50英尺时才果断的发射他们的“铁拳”。紧接着,他们又在步兵冲上来之前又在先前的坦克附近埋伏好了地雷,并用炸药包将其彻底摧毁。在第一波的进攻渐渐平息后,剩余的苏军坦克又撤回了他们起初的防线,而留在德军阵地前方的则是大量燃烧的苏军坦克和牺牲的红军战士。 

在这次战斗中,第1连也遭受了巨大伤亡,可战果却另人鼓舞。而守在公路南边的第2和第4伞兵营面对苏军坦克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些T-34突破了他们的防线,工兵也部分被包围,前方的部队则被迫撤到了德泽瓦尔托沃镇。当第1连重新整编时,已经很难满员了。于是,威茨格少校便带着他的营穿过小镇外的树林撤到了相对安全些的德军防线。随后,一些失散的人员也与他们会合了。威茨格少校的工兵营在东线一直呆到了1944年10月,期间还参加了一些小规模的行动。随后,他们便失散了,剩下的一部分人被分到了其他的伞兵部队。 

1944年,德军在东线接连遭到沉重打击,已经开始向本土方向后撤了。而红军则穷追不舍,最后的胜利已经不远了… …



1945—尾声 


1945年初,苏联红军已经开始进入第三帝国的本土作战了,而希特勒一直期待的胜利在目前的情况下已变的越来越不现实了。 

现在,只有两支伞兵部队还在蜷缩的东线上战斗。在1945年的头一个月里,柏林的市民间开始流传这样这样一句话,“很快你就可以座有轨电车去前线了!” 

第9和第10伞兵师都是新组建的部队,但他们都士气低落且一直都不满员。第9伞兵师奉命前往距柏林东北100英里的波罗的海沿岸的施特汀镇的外围地区。这个师的人员直到4月8日才得以完整,因为从1月初该师的各团便一直分散在奥德河的东岸坚持战斗。4月中旬,第9伞兵师参加了多次消灭奥德苏军桥头堡的行动。随后,他们又从自己的阵地赶赴更远的北部。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为了拿下柏林而发起了大规模攻势。第9伞兵师的阵地经受了战争中最持久的一次炮火打击。随后,苏联的战争机器便开始向由第9伞兵师的27伞兵团第2营和第26伞兵团第3营的阵地碾来。该师余下的部队则在已经突破防线的苏军坦克的压制下被迫后撤。第26伞兵团发现他们已被甩到了西北部,而第25伞兵团则向柏林北部后撤。第9伞兵师的其余部队则已经加入了第61装甲兵团,而他们已撤到了柏林的南郊。

到了4月底,柏林城已经完全陷于苏军的包围之中了,而且兵力在不断增强。一直后退的第9伞兵师余部在市中心遇到了部分党卫军、希特勒青年团及人民突击队的人员,并和他们一同保卫元首地堡及其他主要建筑物。 

1945年5月2日,一切抵抗都结束了。卡尔。魏德林将军(柏林城防司令)向苏军投降,同时,第9伞兵师的余部也成了苏军的战俘。与他们不同的是,第26伞兵团(他们没有参加柏林战役)在战争结束时,在德国北部的施勒斯维格—霍尔斯泰因向盟军投降。 

在此之前,距柏林东南200英里的布雷斯劳---这里曾作为元首的前线要塞(奥德要塞)。第25伞兵团第2营在2月28日便飞抵这里,负责保卫要塞。自从1月12日,这座城市便已被包围了,此时的德军也知道失去这座要塞的意义—将作为进攻柏林的跳板。几周之后,该团的第3营紧急空运至此,以增加防守兵力。随着苏军的挺进,这里也随即变成了战场。尽管德军拼死抵抗,但到了4月6日,要塞还是失守了,他们用尽了最后一枪一弹。4天之后,柏林被围。 

至于那支新组建的第10伞兵师,他们原本计划用于西北欧的荷兰,但此时荷兰已沦陷,他们便不得不转向调往了奥地利。同时,匈牙利开始退出轴心联盟,苏军也突破了驻守此处的德军前线。南方集团军群已经无法阻止苏军前进的步伐了。 

4月3日,第10伞兵师的先头部队抵达奥地利南部的格拉茨城。而这支第10伞兵师同样向第9师那样,是由国防军的零散人员和空军中没有飞机可用的飞行员、机枪手、导航员及地勤人员组成的,战斗素质可见一斑。 

苏军坦克和跟进的步兵开始了进攻,他们目的是分割由第2坦克军和第6军把守的地域。第2空降炮兵营也投入了这场战斗中,但他们的武器并不是火炮而是手中的步枪和机枪,已经完全成了普通的步兵。在费尔德巴赫镇周围的阵地上,他们借助反坦克炮打退了苏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反坦克炮也同样损失不小。苏军的地面攻击机曾试图将88mm炮打哑,也给T-34更多的施展机会。但每当战机离去后,那些火炮又会冒出来,将前进的坦克一一敲掉。伞兵们则用机枪和迫击炮消灭了步兵的进攻,但这仅是暂时的。很快,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开始了,这次他们有了飞机和火箭发射器的支援。在苏军炮火的轰击后,第2空降炮兵营很快变被埋葬了。 

与此同时,第30伞兵团和从第28和第29伞兵团各抽调的一个营正在达努贝山谷的圣泊尔腾阵地与苏军对抗。4月27日,当第10伞兵师开始撤出防线时,第30伞兵团仍坚持在达努贝山谷战斗,但伤亡惨重。后来,第10伞兵师乘火车转移至苏德腾兰德的布鲁恩,并编入了第18军。在那里,他们只能作为散兵游勇去对付在德军后方搞破坏活动的游击队了。他们在布鲁恩参加了该师的最后一次行动后,便向苏军投降了。 

撤离出了奥地利南部后,第30伞兵团也奉命向布鲁恩方向后撤。但他们的线路已被苏军切断,无奈他们只能步行前往。此时,大家都预感到第三帝国气数已尽,与其被苏军消灭不如向盟军投降。因此,他们开始掉头向西,最终成功的向美军缴械。 

就这样,德国空降兵在东线的漫长战斗结束了。希特勒自杀身亡,第三帝国十二年的辉煌也成为了历史。柏林被苏军占领,二战结束了。 



残酷的东线战斗夺取了数万空降兵的生命,但他们被淹没在了苏军的洪流和东方那难熬的冬季。东线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德国“绿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战史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6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