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小谈库尔斯克战前德军之决策过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y 23 08:48:17 2006), 转信


来源:春秋战国

http://www.cqzg.cn/html/200605/418614.html

首先,堡垒作战计划的提出者和主要制订者是曼施坦因,其动机是在43年初的第3次哈尔科夫之战中,曼施坦因作为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南下以便扩大战果,但是占领奥廖尔地域的中部德军由于要守卫近300公里的正面,根本没有能力南下,所以当时这一夹击计划由于中央集团军群未能介入作罢。1943年2月,曼施坦因向总参谋部和希特勒报备南方集团军群的春夏季作战计划,便发挥了这一动机,提出了2个不同的选案。 

A案:以哈尔科夫战役为标准,打反击的模式,即是主动放弃某一战略或几个战术据点,吸引苏军进攻,然后配合中部中央集团军群的力量打一场侧翼或多点包围战。 

这个计划是将德军自己的防御拉开一个口子,特点是将战略主动权---哈尔科夫战役得到的战果暂时放弃。 
优点是存在打赢的可能,缺点是由于当时德军自身实力不足,很可能无法完成中部防守的任务,在德军左翼没有后备力量的前提下,实施A案,那么很可能重蹈斯大林格勒的覆辙。 

B案:利用南方集团军群的战果,主动选择一进攻要点,借以吸引苏军主力南移,然后采取两翼突破包围的战术,合围全部苏军。这一方案选择的进攻地域是形成不久的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在这里采取守势,而交通枢纽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分别位于库尔斯克的南北,地形和交通适合装甲兵大规模作战。 

这个计划是曼施坦因最后上报的最终方案,有朋友说曼在堡垒战役中坚持打“吸引过来”的歼灭战,是说得早期被他自己否决的A案。而从1943年2月---5月一直讨论的,是曼施坦因的南北包抄库尔斯克的计划,这也和希特勒的想法不谋而合。 

库尔斯克突出部可以说是一个绝地,苏军兵力配置在250多公里的正面,而最西部和最南部则被德军压缩到不足80公里,整体呈一个梯形。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已经要求德军全部转入战略防御,在1943年1月底,南方的形势好转后,希特勒设想找一阵地以优秀的德国装甲兵发挥迂回合围作战来扭转全局,地图上的选址正与曼施坦因不谋而合。 
库尔斯克附近交通线路图 
实际上,德军的实力在1943年相当贫弱。虽然德陆军开始设计装备新型的P5豹式坦克,空军装备FW190A型战斗轰炸机,但是新装备设计非常不顺利,豹式先前要求使用柴油机,由于仿制T34用的B2机和自有后备机型存在性能缺陷,故豹式依旧采用汽油机。对于易燃的汽油,豹式的发动机油路保护问题一直被设计者忽视。 

象式自走炮或者说费迪南自行火炮也是明星之一,但是这是拿保时捷落败的虎-1型坦克底盘改制的,保时捷设计时尚的很但是非常不符合实际,象式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故障率频繁,其履带设计过窄,对于近69T的车身,采用650MM的履带导致其机动性极差,再有就是它的油耗比虎1还要高,毕竟是混合动力嘛 

德军的工业能力也不能保证其装甲兵的损耗得到有效恢复。1943年2月,德军在苏联共有18个装甲师,总共只有坦克488辆,除去炮重车轻的突击炮,能够具备进攻能力的坦克少之又少。1943年1月,P6-I型虎式坦克产量为26辆/月,P5A豹型为48辆/月,另外,为了弥补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的不足,德国不得不大量生产P3-J/L/K型和P4G/H以及大量自行反坦克炮来充数。当时调任德军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非常清楚德军最优秀部队之现状,故主张当时应该重编装甲师,训练新兵,以及磨合新装备。 


QUOTE: 
德军之算 
1943年3月13日,当曼施坦因的B案受到希特勒的阅读后,立即以德国陆军第5号作战命令签发讨论。简单说,这个方案是要求莫德尔的9A和霍特的4AA对库尔斯克进行南北攻击,消灭守敌和援敌。 

讨论中,由于坦克数量不足和新装备的特点不明,加之这一计划严重影响古德里安重编装甲兵的日程,故反对最强烈的是古德里安,鉴于德军的现状是糟糕且无法完成曼施坦因计划的,很多将领均表示反对。 

蔡茨勒时任总参,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起草曼施坦因计划的补充和具体实施案,他的备忘录和回忆录提供了很多当时的详情。希特勒在整个事件中,一直是以一种讨论但不决定的态度来面对的,直到4月15日,才签发了陆军第6号堡垒作战命令,规定在满足: 天气,地形,实力,的前提下“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务必精锐尽出” 计划在最早1943年5月初进行攻击。而指挥者,则是计划原创作者曼施坦因,中央集团军群指挥克鲁格,以及中央集团军群9A司令官莫德尔。 

1943年3月末苏联方才转暖,4月和5月迎来了少有的雨季,道路泥泞,影响空军使用。5月3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再次讨论堡垒计划,这次连莫德尔也加入反对之列。希特勒也一再要求延期实施,以便积攒最大的实力,但是曼施坦因却竭力主张马上实施,这自然有其计划主张“奇袭"的意思,这一奇袭的根据是曼施坦因认为守卫库尔斯克的是43年初败退的苏军--事实上中计了,没有什么威胁。但是更重要的恐怕是曼帅的天才之名导致的轻敌和傲气。 

希特勒在5号和6号命令之间多次下令延长参谋活动,甚至连蔡茨勒都被派去前线了解实际战情。在堡垒计划确定后又认为在4月已经失去了”奇袭“的时机,得出转入战略防御打反击比较适合。在东普鲁士的坦克试车场里,希特勒和古德里安亲自观察豹式和虎式的性能,数次给兵器局提出改进意见。1942年4月20日在他生日时展示的豹式 
原形车,在希特勒的严令下终于于1943年1月量产,不能不说希特勒在准备和实施工作上比起曼施坦因和克鲁格更审慎,这自然有古德里安等职业军人的忠忱,也有其作为德国元首的资质使然。 

5月3日的讨论是一场舌战,克鲁格被曼施坦因的热情感动,却和古德里安闹得要互相掏枪射杀对方,希特勒则到处弥缝,但是最终也未能确定实施计划的时间。显然,希特勒认识到此次计划的重要性,而他也清楚一旦失败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既然现在奇袭已经错过,于是便干决定把发起进攻的时间推迟到准备充分为止。 

最终,7月5日被确定为战役实施日。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