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日本海军香取级轻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n 12 16:08:25 2006), 转信


来源:《舰载武器》  作者:予阳

  建造背景

  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数量众多的巡洋舰,实力在当时世界海军中名列前茅。这时,急剧扩张的日本海军感到人员训练问题成为其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大量舰艇服役后,如果人员的素质跟不上,会极大地制约战斗力的发挥。

  图1: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31456300.gif

    客观地讲,日本海军对于舰员素质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是由于日本自知国力有限,其海军没有美、英、法等西方海军大国那样的雄厚资源和工业基础作支撑,只有靠质量来弥补数量的劣势。日军东乡平八郎元帅曾说:“一门百发百中的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炮”,这就是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最好诠释。日本海军虽然在甲午海战和对马海战中分别击败了清朝北洋水师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但日本海军心里清楚,这两仗完全是凭着日本海军在战略上的冒险和人员素质超过对手才侥幸取得的。这之后,日本海军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在战略上则越发趋于冒险(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得逞则是将这种战略发展到了极致)。

  日本海军认为,要提高人员素质,必须加以严格训练。但海军舰艇所要担负的战备任务已经很繁重,如再使用它们训练那些“菜鸟”,势必会影响舰艇的出勤率和战备任务的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于是,日本海军决定建造一种专门用于训练的舰艇来解决这个问题。“香取”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建造概况

  香取级于1937年列入建造计划,共计4艘,全部安排给三菱重工横滨船厂建造。首舰“香取”号(KATORI)于1938年8月24日开工建造,1939年6月17日下水,1940年4月20日完工;第2艘“鹿岛”号(KASHIMA)于1938年10月6日开工,1939年9月25日下水,1940年5月31日完工;第3艘“香椎”号(KASHII)于1940年5月30日开工,1941年2月14日下水,1941年7月15日完工;第4艘“橿原”号本来于1941年8月23日开工,但由于某种原因,于同年11月6日中止建造。所以,最终建成的“香取”级只有3艘。

  图2: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36023800.jpg

    图3: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38257400.jpg

舰艇性能

  “香取”级轻巡为短首楼船型,建成时主要技术参数为:全舰长133.4米,水线长123.5米,舰宽15.95米,吃水5.75米,标准排水量5890吨,满载排水量6180吨;动力为2台蒸汽轮机和柴油机混合动力,3座锅炉,共8000马力;舰载燃料为600吨重油;双轴双桨驱动,单舵,最大航速18节,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为6000海里/12节;武备为2座双联140毫米50倍口径主炮,2座双联127毫米40倍口径副炮,4门25毫米防空机关炮,2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架95式水上飞机及弹射器和起吊设备;甲板装甲厚19~50毫米,舷侧装甲带厚25毫米,主炮炮塔装甲厚25毫米,编制舰员315人。

  图4:1940年12月的“香取”号侧视和俯视线图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41048700.gif

    由于该级舰主要设计为训练用途,因此与当时其他相同吨位的轻巡洋舰相比,舰面布置显得很简单,而且烟囱只有一座,这样就使得舰上有较大空间,可方便学员进行实习操作。虽然该级舰火力配备较弱,但由于建造时间较晚,其舰载武器的技术性能要比先前建造的轻巡洋舰高,布置也更合理(后来中国国民党海军的“宁海”号巡洋舰武器配备就是参照“香取”级设计的)。再加上其舰桥比较高大威武,因此颇具现代感。可以说,这时日本海军巡洋舰的设计已经相当成熟。

  图5: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42929900.jpg

    “香取”级的最大弱点是航速太低,18节的最大航速只有其他巡洋舰的一半。虽然对于训练舰来说,航速高低显得不是多么重要,但若要用于作战,这个弱点就显得有些不能容忍了(美军因此戏称“香取”级为“自杀机器”)。从后来的作战使用看,该级舰主要用于护卫和警戒,几乎不用于水面作战,这与其航速太低有很大关系。

  各舰经历及命运

  “香取”号:

    11月11日,“香取”号开始担任清水光美中将指挥的第6舰队旗舰。30日,日第6舰队来到特鲁克。

  12月5日,“香取”号达到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开始参加太平洋战争。

  1942年1月3日,日本海军在“香取”号上召开会议,讨论12月5日,“香取”号达到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开始参加太平洋战争。

  图6:1941年9月停泊在佐伯湾的“香取”号轻巡洋舰
    1942年1月3日,日本海军在“香取”号上召开会议,讨论进攻腊包尔和卡维恩。会议决定,由特鲁克基地井上成美中将指挥的第4舰队负责为从关岛出发的入侵部队提供掩护,志摩清英少将率19艘布雷舰和2艘驱逐舰以及高通有朋少将指挥的第6战队“青叶”、“铃谷”、“加古”、“古鹰”号重巡负责入侵部队的直接护航任务。空中掩护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第1航空舰队所属第1航空战队“赤城”、“加贺”号航母,第2航空战队“飞龙”、“苍龙”号航母及第5航空战队“翔鹤”、“瑞鹤”号航母提供。阿部少将指挥的第8战队“利根”、“筑摩”号重巡,第1水雷战队“阿武隈”号轻巡及其所属驱逐舰负责为航母护航。三川军一中将指挥的“比睿”、“雾岛”号战列舰负责为入侵舰队提供对岸火力支援。为确保行动成功,整个舰队由南云统一指挥。

  1942年1月,“香取”号离开特鲁克进攻卡维恩。1月23日夜到24日凌晨,日舰队在腊包尔和卡维恩登陆。由于澳军抵抗不力,所以日军没有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这两个地方。

  2月1日,哈尔西海军中将指挥的美军第8特混舰队攻击了夸贾林环礁和沃特杰岛。“企业”(CV-6)号航母VB-6、VS-6中队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VT-6中队的TBD“掠夺者”鱼雷轰炸机击沉了1艘日军运输船,“香取”号轻巡、伊-23号潜艇、“靖国丸”号潜艇供应母舰和其他一些船只也在空袭中受伤。遭到损伤的“香取”号于2月9日离开夸贾林环礁,返回日本横滨修理,直到3月18日才修好。

  3月16日,小松照久中将接替清水担任第6舰队司令。此人为日本贵族,为人狂傲。他嫌“香取”号档次太低、不够威风,因此先后两次向山本五十六提出,要用最新的“大和”号战列舰担任自己的旗舰,但都被山本委婉地拒绝了。

  7月1日,中冈信生在夸贾林环礁接任“香取”号舰长。8月8日,“香取”号返回横滨接受改装,在舰桥前加装了2座双联96式25毫米机关炮。8月18日,“香取”号离开横滨,于24日达到特鲁克。此后,该舰一直在这里呆了7个月。

  1943年3月26日,“香取”号回到横滨进行检修,后于5月11日返回特鲁克。6月21日,高木武生中将接替小松任第6舰队司令。7月20日,水口兵卫接任“香取”号舰长。

  1944年2月17日,美军发起“冰雹”行动,开始攻击特鲁克。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美军第58特混舰队(5艘大型航母、4艘轻型航母、6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向这个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海军基地发起了猛烈攻击。

  图7:美军“新泽西”号战列舰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48785900.gif

    17日凌晨4时30分,“香取”号率“赤城丸”号弹药供应舰,“舞风”、“野分”号驱逐舰以及用拖网渔船改装的扫雷舰“湘南丸”号离开特鲁克,准备前往横滨。然而出发后不到一小时,这支日舰编队就遭到美军“约克城”号、“勇猛”号、“邦克山”号和“考佩斯”号航母上起飞的F6F“地狱猫”战斗机和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的猛烈攻击。很快,“赤城丸”号被击沉,“香取”号和“舞风”号被重创,而美军则损失了1架F6F战斗机。

  图8:“衣阿华”号战列舰舰首2座406毫米主炮正准备向日舰射击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51279900.gif

    13时左右,罗伯特·吉芬海军少将指挥的美军第50.9特混大队所属“新泽西”号(美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的旗舰)、“依阿华”号战列舰、“新奥尔良”号重巡洋舰和“布拉福德”号、“彭斯”号驱逐舰在向从特鲁克逃跑的日舰炮击的同时,又攻击了已经受伤的“香取”号、“舞风”号、“湘南丸”号等日军舰艇。“舞风”号在用舰炮还击美军时,还发射了一枚鱼雷攻击“新泽西”号。所幸鱼雷只是从“新泽西”号和“依阿华”号中间穿过,没有爆炸。看到日舰仍负隅顽抗,美军“明尼阿波利斯”和“新奥尔良”号重巡洋舰迅速将火力转向“舞风”号。激战中,美舰发射的一发炮弹击中了“舞风”号的弹药库,引起了大爆炸。13时43分,“舞风”号带着其全体舰员沉入海中。此时,“新泽西”号战列舰也用其406毫米主炮干掉了“湘南丸”号。

    图9:“新泽西”号战列舰正在吊装406毫米主炮炮弹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55161300.gif

    在特鲁克西北35海里处,“依阿华”号战列舰则向“香取”号打了8轮齐射,共发射了46发406毫米炮弹和124发127毫米炮弹。“香取”号根本招架不住美舰的凶狠火力,在美舰第4次齐射时就开始下沉。炮击11分钟后,“香取”号沉没于北纬7度45分、东经151度20分的海底,全舰官兵无一幸免,全部丧生。但是,日军“野分”号驱逐舰却奇迹般地从美舰的猛烈火力攻击下逃跑了。

  图10:1944年2月17日,“香取”号在离开特鲁克前往横须贺的途中,遭到美军“勇猛”号航母的舰载机的攻击。图为该舰被美机投下的鱼雷击中时的情景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61070000.gif

    美军舰队对特鲁克连续两天的强力攻击,使日军损失惨重。据称,共有10艘舰艇(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4艘辅助舰艇)被击沉,近200架飞机被炸毁,100多架飞机严重受损,大量基地设施报废。特鲁克瘫痪了!

  1944年3月31日,“香取”号从日本海军除籍。

  “鹿岛”号:

  5月31日,“鹿岛”号完工并加入日本海军序列,隶属于吴港海军基地。高桥被任命为第一任舰长。不久,“鹿岛”和“香取”号一起被编入训练中队。

  7月28日,“鹿岛”和“香取”两舰接纳了战前最后一批日本海军军校学员的实习。

  图11:战斗中的美军“明尼阿波利斯”号重巡洋舰
    11月1日,武田勇大佐接任舰长,高桥则被调任“鬼怒”号舰长。15日,“鹿岛”号被编入第4舰队,担任第18战队旗舰。

  12月1日,“鹿岛”号开始担任日海军第4舰队旗舰。8日到23日,该舰参加了对威克岛和关岛的入侵行动。1942年1月18日,“鹿岛”号又参加了对腊包尔和卡维恩的入侵行动。

  1942年2月20日,威尔森·布朗中将指挥的美军第11特混舰队所属“列克星敦”号航母准备攻击日军占领的腊包尔,但是在进攻途中被日军部署在横滨基地的川西H6K飞艇发现。进攻突然性丧失,于是美军只好撤回。

  5月4日,“鹿岛”号从特鲁克来到腊包尔,准备参加进攻图拉吉岛和莫尔兹比港的行动。同一天,梶岗定道海军少将指挥的入侵舰队离开腊包尔,向莫尔兹比港进发。而美军已经获得日军进攻情报,派出弗莱彻少将指挥的第17特混舰队迎战,结果美日双方爆发了著名的珊瑚海海战。此战后,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的进攻锐势首次被遏制,迫使日军取消了进攻莫尔兹比港的计划。而“鹿岛”号也在计划取消后离开了腊包尔。

  7月26日,“鹿岛”号回到吴港接受改装。改装中,该舰原有的2座双联127毫米舰炮被拆除,代之以2座双联25毫米机关炮。8月25日改装工作完成后,“鹿岛”号离开吴港返回特鲁克。9月7日,武田荣接任“鹿岛”号舰长。

  1943年4月1日,小林仁中将接任第4舰队司令。15日,“鹿岛”号回到吴港进行检修,后于5月29日返回特鲁克。

  7月1日,林明重近大佐接任“鹿岛”号舰长。8月27日,“鹿岛”号离开特鲁克去增援受美军威胁日重的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10月21日,梶原俊幸大佐接任舰长。

  1943年11月1日,“长良”号接替“鹿岛”号担任第4舰队旗舰。25日,“鹿岛”号在吴港接受改装,并被重新划为训练舰。

  1944年1月23日到4月15日,“鹿岛”号成为江田岛海军学校的专用训练舰,经常在江田岛和吴港训练日本海军学员。5月15日,仓敷正义大佐在吴港接任舰长。

  7月11日,“鹿岛”号参加了紧急运送第2航空舰队人员到台湾的任务。8月15日,新原弘治大佐接任舰长。9月20日,“鹿岛”号来到鹿儿岛,被编入第2航空舰队。此后到10月中旬,“鹿岛”号一直在鹿儿岛和台湾基隆之间执行运输任务。

  图12:美军潜艇“红石鱼”号(SS-310)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71004100.gif

    12月20日,“鹿岛”号回到吴港进行改装。这是该舰进行的最大一次改装,舰上原有的2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被拆除,代之以2座双联89式127毫米舰炮;同时加装了4座三联和18座单管25毫米机关炮、1座22式对海搜索雷达、1座13式对空搜索雷达、2台2式红外通信设备、水中听音器和声呐;弹药库增强了防护,装甲增厚到100毫米;另外,还在后甲板加装了4具深弹发射器和2条深弹投掷轨。

1945年1月1日,“鹿岛”号被指派为第1护卫舰队第102中队旗舰。2月10日,改装工作全部完成。此时的“鹿岛”号最大排水量已增至6720吨,舰员则增至375人。

  图14: 1944年时的“鹿岛”号侧视和俯视线条图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76674600.gif

    2月22日,“鹿岛”号开始在中国舟山海域执行反潜任务。27日8时55分,“鹿岛”号在中国宁波以东44海里处的海域发现了执行侦察任务的美军潜艇“红石鱼”号(SS-310)。于是,“鹿岛”号立即上前对美潜艇投掷深弹并开炮攻击。但由于天气恶劣,“鹿岛”号没有击中美潜艇。“红石鱼”号在躲过“鹿岛”号攻击后,反过来用潜望镜跟踪了“鹿岛”号一整天,但由于该处海水太浅,不便隐蔽作战,所以未能攻击“鹿岛”号。当天夜里,美艇与日舰脱离接触。

  图15: 1945年,前往对马海峡设伏侦察的美军“金枪鱼”号潜艇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78629800.gif

    1945年4月28日,高桥长十郎大佐接任“鹿岛”号舰长。5月19日凌晨1时27分,“鹿岛”号在对马海峡中间西侧与“大进丸”号货船相撞,致使后者沉没。而“鹿岛”号的燃油舱也在碰撞中破损,燃油泻出并起火燃烧。于是,“鹿岛”号一面扑火,一面驶向韩国镇海。8时05分,“鹿岛”号到达镇海进行抢修。

  6月5日,3艘装有FM声呐的美军潜艇“金枪鱼”号(SS-282)、“鳐鱼”号(SS-305)和“北梭鱼”号(SS-223)赴对马海峡侦察日军布设的水雷情况。因为一旦掌握了这个情况,那么日本海将成为美国潜艇的猎场。

  图16: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82587300.jpg

    日本在该处布设的被动声呐探测到了这几位不速之客,并立即拉响了警报。“鹿岛”号率102中队的5艘反潜舰艇迅速赶到并展开搜索和攻击。同时,日海军第901航空大队的G3M和G4M(即96式和1式)轰炸机也前来攻击美潜艇。但日军的反潜毫无成果,3艘美潜艇在日本海呆了许多天,击沉了数艘日本舰船也没被日军伤到皮毛。然而,美军乐极生悲,6月19日,“北梭鱼”号不幸被日军“琉球”号护卫舰发现并击沉。

  7月5日,第102护卫中队被解散。“鹿岛”号被编入岸福治中将的第1护卫舰队,随后在舞鹤海域执行巡逻任务,一直到战争结束。战后,“鹿岛”号被美军俘获,随即于9月中旬拆除武备和装甲,改为运输舰。10月5日,该舰从日本海军除籍。

  图17:在澳大利亚的美军“北梭鱼”号潜艇。1945年6月19日,该艇被日军击沉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84904500.gif

    从10月10起,除籍后的“鹿岛”号开始承担接运那些在海外投降的日军官兵回国的任务。到1946年11月12日为止,“鹿岛”号共接运了5800名前日军官兵回国。

  1946年11月15日到1947年6月15日,“鹿岛”号在长崎被拆毁。

  “香椎”号:

  1941年7月31日,“香椎”号被编入日海军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南方特遣舰队。

  10月15日,小岛秀夫大佐接任“香椎”号舰长。18日,该舰在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被指派担任日本海军南方特遣舰队旗舰。但一个月后,不满意“香椎”号的小泽将旗舰换为“鸟海”号重巡。

  12月5日,“香椎”号护送运载日陆军第143联队官兵的7艘运输船从越南金兰湾出发,开始进攻东南亚。12月8日,1000名日军在泰国西南部克拉地峡登陆。

  9日,“香椎”号在金兰湾被编入第1护卫队。13日,该舰与“川内”号轻巡一起护送运载第2批进攻马来半岛的日军39艘运输船离开金兰湾,进攻马来半岛。16日,日军在泰国南部宋卡、北大年、班东等地登陆。随后,“香椎”号又护送5艘运输船在马来半岛的哥打巴鲁登陆。

  12月26日,“香椎”号同“名取”号及其所属驱逐舰一起被编入第2护卫队。28日,第2护卫队护送第3批进攻马来半岛的日军在曼谷登陆。此后直到1942年2月底,“香椎”号一直在第2护卫队执行为进攻东南亚的日军护航的任务。

  1942年3月2日,“香椎”号在新加坡被编入第1护卫队。12日,该舰与“由良”号编队护送日军船队在印尼沙璜、苏门答腊等地登陆。

  3月19日,“香椎”号被指派为第2护卫队旗舰。此时,该护卫队所辖兵力有“占守”号护卫舰,“初鹰”号布雷艇,第3、5驱逐队的驱逐舰,第9基地群所属炮艇“英光丸”号,第1扫雷队所属W1、W3和W4号扫雷艇,第91特种扫雷队所属5、7号扫雷艇。

    25日,“香椎”号率第2护卫队护送运载日本陆军第56师团的32艘运输船在缅甸首都仰光登陆。28日,日军又攻占了槟榔屿。

  4月2日,“香椎”号与“敷波”、“旗风”号驱逐舰护送运载日本陆军第18师团的46艘运输船离开新加坡,于4日达到槟榔屿。任务完成后,“香椎”号又在同一天返回新加坡。11日,该舰被编入小泽治三郎指挥的第1南方特遣舰队并担任旗舰。

  从1942年7月下旬到1943年1月初,“香椎”号以新加坡为基地,在丹老、仰光、安达曼岛、三宝颜、槟榔屿、金兰湾、香港、腊包尔、达沃、巨港、日里港、实武亚港、巴达维亚等地来回奔波,执行护卫、运输和警戒等任务。

  1943年1月16日,“香椎”号在新加坡的干船坞里进行检修和改装。其前桅顶部被切去一块,加装了一种潜艇探测装置。其间,高田聪大佐于1月20日接任舰长。

  2月7日起,“香椎”号离开新加坡,重新开始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执行警戒、护卫、运输等任务。在此期间,远藤良和中将于3月9日接任第1南遣舰队司令。

  8月29日,“香椎”号在由苏门答腊岛前往沙璜途中,遭到英军“三叉戟”号潜艇攻击。该艇向“香椎”号发射了8枚鱼雷,但全部失的,“香椎”号逃过一劫。

  9月下旬后,“香椎”号开始执行运输兵员和补给的任务。

  12月31日,“香椎”号返回吴港,再度被划为训练舰。

  图18:击沉日军“云鹰”号航母的“酢焙牛⊿S-220)潜艇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87934000.jpg

    1944年3月5日,松村绿大佐接任舰长。25日,“香椎”号被指派给国内护卫舰队司令部,并在吴港改装为反潜舰艇。改装中,舰上原有的2座双联鱼雷发射管被拆除,换为2座双联127毫米舰炮;加装了4座三联25毫米机关炮(总数达20门,此前还有4座双联装)、1座21式对空搜索雷达、水中听音器和声呐。鉴于太平洋战争的教训,日海军对“香椎”号的弹药库进行了特别强化,其装甲厚度竟达300毫米,是同级舰中防护能力最强的。另外,“香椎”号还在后甲板加装了4具深弹发射器和2条深弹投掷轨,整个改装工作到4月29日全部完成。

  5月3日,“香椎”号被指定为松山光晴少将指挥的第1水面护卫队群旗舰。

  6月9日到7月10日,“香椎”号又在吴港进行了改装。这次加装了10座单管25毫米机关炮和1座22式对海搜索雷达。改装完后,“香椎”号离开吴港来到门司港。

  7月13日,“香椎”号离开门司港,与第8护卫队一起护送HI-69船团前往马尼拉。整个编队包括14艘运输船,“大鹰”、“海鹰”号轻型航母(两舰本身没有载机,搭载的是运往吕宋岛的日本陆军飞机),2艘护卫舰和“神鹰”号轻型航母(负责提供空中掩护)。21日,日舰队达到马尼拉,“大鹰”、“海鹰”号轻型航母赶紧卸下了舰上搭载的飞机。24日,“香椎”号和“神鹰”号轻型航母离开马尼拉,于31日到达新加坡。

  图19:美军“皇后鱼”号(SS-393)潜艇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90403100.gif

    8月5日,“香椎”号又和“神鹰”号轻型航母一起护送HI-70船团离开新加坡,于15日返回日本门司港。然后,该舰再次返回新加坡。

  9月13日,“香椎”号开始担任第5护卫队群旗舰,并于同日和“云鹰”号轻型航母、“千振”号护卫舰、4艘布雷艇护送HI-74船团的5艘油船从新加坡驶回门司港。返航途中,日舰编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美军潜艇对日本水面舰船的威胁越来越大。16日22时31分,编队中的“大室丸”号油船被美军“皇后鱼”号(SS-393)潜艇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香椎”号随即发射一颗红色信号弹告警。

  紧接着,美军“酢焙牛⊿S-220)潜艇又向日舰编队打了一次6枚鱼雷齐射。23时34分,10022吨的“吉川丸”号油船右舷被2枚鱼雷击中,很快沉入海中。17日零时40分,“云鹰”号右舷也被“酢焙欧⑸涞?枚鱼雷中的2枚击中。7时30分,“云鹰”号沉没,900多人溺毙,舰上的48架舰载机和36架准备运回日本修理的陆军飞机也沉入大海。“千振”号护卫舰和27号布雷艇共救起761人。尽管损失惨重,但日舰编队仍挣扎着前进,并于23日回到门司港。

 图20:隶属于“埃塞克斯”号航母VB-83中队的SB2C-4型俯冲轰炸机正在对日军发起攻击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93765000.gif

    12月10日,“香椎”号被编入第1水面护卫队群,随即护送HI-85船团离开门司港前往台湾高雄。23 日到达高雄后,“香椎”号和第101护卫队群组成新的护卫队。28日,新护卫队来到新加坡。30日,新护卫队护送HI-86船团(4艘油船、6艘货船)离开新加坡前往西贡。


 图21:1945.1.12香取级“香椎”号在越南归仁被美38特混舰队用1条鱼雷和两枚炸弹击沉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097302000.gif

    1945年1月12日,美军第38特混舰队开始攻击印度支那。自当天11时到17时,美军第38.3特混大队“埃塞克斯”号、“提康德罗加”号、“兰利”号和“圣哈辛托”号航母上起飞的SB2C“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像黄蜂一样对日军HI-86船团进行了轮番攻击。在美军的凶狠攻击下,日军HI-86船团中有7艘运输船被击沉或因逃避攻击而搁浅,只有3艘幸免。担任护航的“香椎”号自然也没能逃过美军攻击。14时08分,“香椎”号遭到美军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集中攻击,其右舷被一枚鱼雷击中。紧接着,一架SB2C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颗重磅炸弹又撕开了弹药库厚厚的装甲,引起大爆炸。很快,“香椎”号就沉入北纬13度50分、东经109度20分的海底,全舰人员(包括搭载陆军官兵在内)共有621人葬身鱼腹,只有19人幸存。

  图22:隶属于38.3特混大队的“兰利”号(前)和“提康德罗加”号航母(后)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jzwq/05/11028433/20051128/images/12892732_2005112813121131927000.gif

    1945年3月20日,“香椎”号从日本海军除籍。

  尾声

  本来作为训练舰的“香取”级轻巡洋舰最后竟成为日本海军的主战舰艇,说明到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海军兵力已经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了。面对一路凯歌、气势如虹的美国海军,曾经骄狂一时的日本海军除了覆灭,已无路可走。■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9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