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偷梁换柱“邮票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4 08:48:35 2006), 转信


来源:中国国防报

崔 羽 牛宝成

  在2005年法国组织的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活动中,出现了令人难忘的一幕——一些来自美、英、法、俄罗斯也包括德国的当年老兵聚集在一起回忆当年登陆鏖战的惨烈场面,拿出了珍藏在集册中的“特殊邮票”。 

    这些看上去已经泛黄的邮票中,有的是英国制造的把希特勒头像换成希姆莱头像的“换头邮票”,有的是美国制造的12芬尼的带有希特勒小胡子的“骷髅邮票”,还有英国人设计的被子弹打掉半个脑袋的德国士兵邮票……每一张邮票的背后都诉说着当年交战双方围绕心理战而进行的一场“特种战斗”,让人们感受到战争的诡秘和惨烈。 

    希姆莱率先玩起“邮票战” 

    1941年年底,苏联红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希特勒的“闪电战”遭到彻底破产。此时,德国法西斯最高统帅部的一些人开始预感到这将是一场极其残酷持久的战争。而进行持久战、动摇敌国军民的心理又是取胜的关键。同年年底,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便建议希特勒使用特种战来对付顽强抵抗的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极具趣味性的“邮票战”进而拉开了大幕。 

    其实,德国人打起“邮票战”的灵感还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场战争中,英国最著名的汤姆斯迪拉鲁钞票印刷厂曾印制了大量奥地利、巴伐利亚及德意志帝国的假邮票,并专门将这些邮票交给英国的心理战部门,再通过它寄给这些国家的前方士兵和后方民众。当这些士兵和民众打开来自本国的信件时,里面却充斥的全部是英国人炮制的宣传和策反内容。但由于假邮票的使用量较少,加之使用范围也不大,所以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发展。 

    而此时已经急红了眼的德国人很快效仿当年英国人的做法,率先将假邮票纳入自己的“总体战”计划。首先,他们在盟军的俘虏中挑选了各种各样的邮票鉴赏者、制造技工和仿真专家,在萨克林豪森集中营内组建了一个专门制作各个盟国的假邮票工厂,仅一个月内,便仿制出了英、法、美、苏等国的邮票500多万张。这些假邮票在外形和色彩上几乎与上述各国的邮票极其相似,只是在图案的某些局部稍作改动,并被德国的心理战部门加上了各种经过精心构思、针对性极强的宣传文字。如在一张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乔治五世国王登基纪念邮票上,德国人特别地将乔治五世的头像换成了斯大林的图案,同时把代表犹太人的大卫与苏联的国徽一道嵌入邮票四周的图案中,以此显示英国王正处在苏联人的控制之下,借此破坏英国政府的威信。

    而在另一张乔治六世与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纪念邮票上,德国心战部门还是将邮票中的女王头像用斯大林所取代。经过“改造”后的邮票让人看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怪诞联想。而在制作苏联的假邮票时,德国人更是将带有斯大林的图案全部换成党卫军手持冲锋枪、撑着“卐”字旗,威风凛凛地站在列宁格勒城顶部,借此表示控制苏联。对法国设计的假邮票则将二次大战法国贝当政权向德国投降的场面搬上邮票,再附加上困苦不堪的法国民众漫骂法国政府的口号。一时间,德国的假邮票在欧洲流行甚广,以至于盟国各主要城市的邮寄员打开邮寄信箱时,里面有40%信件使用的邮票都是假邮票,给盟国的民众和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士兵带来很大的影响。 

    同盟国以牙还牙,如法炮制 


    面对德国人的偷梁换柱行径,盟国引起了高度重视。于是,英、美、苏等国的情报部门除了搜集德国法西斯的军事情报外,还大量收集其邮票,通过仿改印制和散发邮票来达到扰乱敌人军心的目的。 

    1941年年底,德国发行了一套共计18枚的希特勒头像纪念邮票,发行量很大。于是,美国战略勤务处利用这些邮票特制了一种面值12芬尼的邮票,对其中一枚进行仿制,巧妙地将希特勒的头像换成一具骷髅,还在骷髅的鼻子下保留了希特勒的小胡子,给人以希特勒已经死亡的印象,上面的德文“DutschesReich”(德意志帝国)也被换成了一字之差的“FutschesReich”(毁灭的帝国)。这种邮票一般放在宣传信件内寄往德国。与此同时,英国情报部门也还把印有希特勒头像的邮票换成希姆莱的头像,使人感到希姆莱有取代希特勒之意,以谋取离间德国内部的目的。果然,这些邮票流传到德国后,引起了希特勒对希姆莱的不信任,而希姆莱则是有口难辩。 

    1943年,德国发行一枚纪念希特勒上台10周年的邮票,票面上是一名党卫军冲锋队员。英国情报部门针对这枚邮票仿制了一枚酷似纳粹德国纪念慕尼黑暴动及突击队员殉难20周年的邮票。邮票上的德语文字“你们终于取得了胜利”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但高举旗帜的突击队员却换成当年7月20日暗杀希特勒未遂事件的领导人之一维茨勒本将军,纪念邮戳的日期也改成了维茨勒本将军被处死的日子,以唤起德国人民对这位将军的怀念,号召有良知的军人、民众和团体共同团结起来推翻希特勒政权。这枚纪念邮票果然发挥了作用。德国人民把庆祝希特勒上台10周年的活动变成了纪念维茨勒本遇难的活动。苏联特地仿制印刷了大量德国明信片。明信片正面与德国明信片的图案相同,背面却印着反法西斯的图案和口号。这种明信片给生活在法西斯统治区的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后来,这种明信片上的邮票就被称为“阴阳邮票”。一时间,小小的邮票竟成了集心理宣传战、心理干扰和心理欺骗于一体的“特殊兵器”。 

    二战结束后,这些富有特殊意义的假邮票仍然有一部分在民间流传。几十年后,这些邮票已自然成为全球各地邮市中的珍品。如美国战略情报局战时赶制的假邮票的单张价格最高已达到175美元。而在2005年二战老兵聚会时,人们再一次看到了这些记述当年战争全景的“特种邮票”,在互相交流观看欣赏之余,也让人们永远记住这段曾给人类文明带来空前灾难的历史。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