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二战苏军登陆战简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Nov 28 20:09:26 2006), 转信


来源:春秋战国

作者 losloslos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始向苏联推进。于是卫国战争开始了
。 

苏军登陆战的大体特点: 

众所周知,苏军的陆军是十分强大的,但海军却技战术落后,因此苏军的登陆作战的主要目
的是配合陆上战场的作战。而且大部分登陆作战是近程的,即由岸到岸的方式。 

苏军登陆战的相关数据: 

距统计,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海军协同濒海陆军或单独进行登陆战共113次,其中战役
级别的登陆约9次。  

以下再具体一些: 

苏联北方舰队共参加了15次登陆作战,遣送登陆兵的人数为16500人,有196艘舰艇和50艘运
输船或登陆工具参与过登陆战。 

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共参加了32次登陆作战,遣送登陆兵的人数为89000人,有340艘舰艇和3
00艘运输船或登陆工具参与过登陆战。 

苏联黑海舰队共参加了41次登陆作战,遣送登陆兵的人数约为20万人,有约1700艘舰艇和1
000多艘运输船或登陆工具参与过登陆战.

苏联黑海区和伏尔加、第聂伯区舰队共参加了11次登陆作战,遣送登陆兵的人数为3500人,
有70艘舰艇参与过登陆战。

苏联太平洋舰队共参加了14次登陆作战,遣送登陆兵的人数为21000人,有260艘舰艇和50艘
运输船或登陆工具参与过登陆战。

总计:苏军共组织了113次登陆作战,遣送登陆兵的人数约为33万人,有约2600艘舰艇和14
00多艘运输船或登陆工具参与过登陆战。 

苏军登陆战的3个阶段的详细介绍: 

第一阶段(1941年6月到1942年11月):由于苏军的总体战略目标是阻止德军进攻,粉碎其
闪电战的计划,因此,登陆战通常是为了牵制或迟滞沿岸进攻之敌的推进,配合苏军扼守防
御地区,或以登陆行动牵制敌人部分兵力,尽可能的削弱其进攻力量。在这一阶段,由于陆
上战场濒海方向的形势变化很快,登陆战作为一种迅速配合的手段,往往是临时决定的。因
此准备时间短,没有专门的训练时间。另外,战争的初期,登陆兵装备很差,只有一般步兵
轻武器。在实施登陆的时候,甚至不能得到舰炮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援。而且战前苏联没有建
造专门的登陆运输船或运输工具,因此登陆兵主要是用战斗舰艇和普通运输船只遣送上岸。
鉴于上述条件,苏军在本阶段的登陆战的主要特点是规模较小(主要为战术性登陆),力求
以隐蔽突然性保障登陆战取得胜利。于是,苏军经常在夜间航渡,夜间登陆,还多次利用战
斗舰艇直接突入敌人港口内登陆。 

第二阶段(1942年11月到1943年12月):本阶段,苏军在濒海方向进行了一系列进攻,同时
进行了大量的小规模战术性登陆和侦察破坏性登陆。此时的登陆作战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多改
善,各舰队都有了经过专门训练的海军陆战队。同时,登陆兵除装备轻型步兵武器以外还配
备了火炮、迫击炮。登陆战有了较长的准备时间,能进行较为周密的计划。由于此时的苏军
登陆已经有很充足的准备了,于是登陆战之前对登陆兵力进行临时编组,即编成登陆编队。
登陆编队包括登陆兵(上岸前)、担任登陆运输的舰船和登陆工具、警戒和支援兵力等。因
此在上岸速度和岸上进攻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611/382_567_a9bd4bece4e61f0_XqqPHRNUpM7F.jpg

第三阶段(1943年12月到战争结束):此时的苏军已经展开全面反攻,因此登陆作战多在敌
人的濒海兵力集团的后方实施,以拦截退却之敌,夺取敌方的岛屿、基地,截断其近岸交通
线,保障苏军沿海岸进攻作战的胜利。此时的登陆兵已经装备了火箭弹,有了比较现代化的
通讯工具,登陆装备有时还有坦克和自行火炮等。登陆作战能全面得到各种航空兵(战斗机
、轰炸机、攻击机等)、战斗军舰、陆军火炮以及固定或移动的岸炮的支援了。除此以外,
这一时期的登陆作战中还使用过烟幕掩护,使用过鱼雷艇突击水线附近的岸上火力点,也使
用过空降配合海上登陆作战。

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611/382_567_a9bd4bece4e61f0_6hd1qsfomCS7.jpg

第二阶段的典型战例是诺沃罗西斯克登陆战役。此次登陆战役是1943年9月进行的,作战目
的是配合陆军解放诺沃罗西斯克及塔曼半岛。战役计划为:登陆兵由舰艇送到港内,在舰炮
和航空火力支援下登陆。本次战役有共约120艘小型舰艇参战,其中包括护卫艇、鱼雷艇和
各种登陆艇只。总共登陆兵力约为6000余人,其中有4000多名海军陆战队。登陆前,舰炮和
航空兵对登陆地域的敌人抗登陆防御进行了火力攻击。鱼雷艇破坏了海湾入口处的栅网障碍
,并用鱼雷攻击了防波堤和码头上的火力点(鱼雷都已经经过了改造,可以攻击岸上目标)
。紧接着,登陆工具突入港内,遣送了第一梯队。海军陆战队与敌人的优势兵力进行了战斗
。第二天,第二梯队上岸。同时,方面军兵力从东、西两面向诺沃罗西斯克夹击,在海、陆
军共同努力下最终攻占了诺沃罗西斯克。

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611/382_567_ca4a87faf154a45_4WSUyFQnQoz6.jpg

第三阶段的典型战例是莫昂宗德群岛登陆战役。此次登陆战役属于岛屿登陆,发生于1944年
9月到10月间,由列宁格勒方面军第8集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联合组织实施。当时,德军“北
方”集团军群在苏军的打击下退却到了里加地区,为了保障这部分军队的供应,德军加强了
莫昂宗德地区的防御,因此本次战役的目的是攻占莫昂宗德群岛,切断这部分德军与德国本
土的联系,解放里加。参加战役的海军兵力为一个海军陆战旅,55艘鱼雷艇、13艘护卫艇、
13艘扫雷艇、8艘装甲艇、40艘登陆工具和约300架飞机。战役计划是用登陆兵首先夺占穆哈
岛和希乌马岛,然后向两岛各集中一个步兵军,最后解放萨烈马岛。

9月29日,鱼雷艇和护卫艇开始载运先遣队到穆哈岛,到10月5日日终时,已按计划占领了希
乌马岛和萨烈马岛,突破了正面宽30公里、纵13公里的防御地区,顺利得向岛屿纵深发展。
最后按计划解放了所有群岛。解放莫昂宗德群岛的战役虽然不是整个卫国战争中进行的最大
登陆战役,但却是波罗的海在整个卫国战争中进行的最大的登陆战役。本次战役的基本形式
是逐岛进攻,特点是使用了各种各样的登陆工具,其中包括航海性能很差的登陆工具,甚至
是工程兵的渡河工具。另外,由于岛屿之间海峡狭窄,甚至使用了水陆两用汽车直接通过,
还直接使用了陆炮进行火力保障。战役实施做到了速战速决,陆海军协同组织也较好。 

插曲: 

虽然苏军的主要登陆作战都是在对抗德军,但是,苏军也对日本实施了若干次登陆作战。自
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以后,苏联太平洋舰队配合远东方面军,在朝鲜北部、南库页岛和
千岛群岛的许多港口进行了一系列的登陆作战。这些登陆战基本上都是战术级别的。由于同
盟国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日本抵抗基本已不太强烈了。在朝鲜北部各港口登陆时,苏
军仅在夺占清津港时遇到日军比较顽强的抵抗,但仍仅花了3天就占领了该港,8月16日清津
港解放。为了配合苏军在库页岛北部的进攻,从8月16日到25日在库页岛南部进行了3次登陆
作战,基本上没有遇到敌方抵抗。在千岛群岛登陆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仅最北端的舒姆舒岛
为日本的一个主要海军基地,设防较强,苏军在登陆过程中遭到较大的伤亡,经过了4天的
反复争夺才占领了该岛。到8月31日,千岛群岛已经全部解放了.

总而言之,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海军在战争的各个阶段通过登陆战,完成了支援陆地
战场濒海翼侧的作战任务。可是,由于战前苏联海军没有建造专门的登陆舰艇,没有组建大
规模的海军陆战队,因而战争中进行大规模登陆战的能力受到了严重限制,甚至不得不放弃
一些有利的登陆战时机。(例如:1943年德军被驱逐出塔曼半岛以后,由于没有专用登陆舰
艇,苏军放弃了向克里木半岛登陆,这就影响到克里木解放的时间,进而影响到1944年黑海
地区总的战役形势)此外,由于没有专门的登陆舰艇,不得不用战斗舰艇和不合适的船只进
行登陆作战,虽然战斗舰艇能顺利突破敌人的防御线,但是却不能对已上岸的登陆部队进行
火力支援。而且各种辅助船只航速差别很大,使登陆战组织和实施有些困难,有时各船队不
能按预定时间到达登陆地域,影响战役的实施,甚至造成登陆部队的无意义伤亡。另外,由
于这些船只航海性能各异,因而使登陆活动完全依赖于气象条件,这就很大的影响了登陆作
战的效果。 

losloslos的一些废话:写完这篇文章,本人实在对与苏联人的登陆作战不敢恭维,如果苏
联的陆军实力不强或者是对手不是德国和被美国打得奄奄一息的日本,那么大部分登陆部队
都将在未登陆前就命丧黄泉了……登陆作战终归不是靠人数就能取胜的,还是要靠技术才能
赢得漂亮。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