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虎口拔牙——英国突击队奇袭德军雷达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16 21:31:19 2006), 转信


春秋战国

子夜时分,大西洋东岸的德军布鲁尼沃尔雷达站静寂无声,只剩下陡峭的百米悬崖兀自矗立
在夜色中,隐约传来的还有海边那阵阵浪涛声。突然,随着轰炸机的一阵轰鸣,天空中突然
掉下几百个黑影,紧接着,黑影立即扩大成圆形的一团――原来是无数伞兵从天而降!数小
时以后,这支奇特的伞兵队伍攻占了该雷达站,并拆下大部分零件运回了英国。原来,他们
是丘吉尔首相最得意的一支队伍――英国特种突击队。他们的这次奇袭行动给了德国防护系
统以致命的打击。  我们理应记住这个日子:1942年2月28日。 

掉在迷雾中的英国空军 

"英国空军是不会屈服的!"当不列颠保卫战结束后,丘吉尔首相在英国议会上这样庄严地向
世界宣告,这是发生在1941年秋的事情了。

丘吉尔说这番话的背后,其实包含着太多的无奈与痛苦:原来,在不列颠空战之初,英军的
雷达一直比德军强,但1941年秋季之后,英国空军派去空袭德军的轰炸机,竟有三分之一的
未能成功返航。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德国雷达系统已远远优越于英国!

简直不可思议!丘吉尔首相岂肯就此认输,他的双拳握得很紧:"一定要报仇雪恨!"   
然而,一切又该从何处开始呢?

1941年12月20日,英国电信研究专家琼斯博士被请到了首相官邸,一个小时后,博士心事重
重地走了出来,脸上写着无尽的悲凉。原来,首相限令他在3个月内弄清德军雷达系统的具
体情况,并据此改进英国雷达系统,以保障英国空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然而,这件事谈何
容易!作为雷达研究专家的琼斯博士一直试图解开这个"司芬克斯之谜",但苦于没有数据资
料以及原件可资借鉴,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与此同时,一连几个月内,英国空军都躲在基
地不敢向狂妄的德军挑战,过去以英勇善战闻名的英国皇家空军此时也成了缩头乌龟。这种
被动局面应立即打破,但一切又从何开始呢?

琼斯为了掌握有关德国雷达系统的情报,可谓绞尽了脑汁。幸亏,在欧洲战场还有大量英国
间谍提供线索,这就为研究提供了诸多便利。早在1940年7月,琼斯从情报部门获悉,德国
在沿大西洋一带部署了一种最新的飞机探测系统,其探测距离足可以掌握40公里范围内敌机
的飞行情况。而且,不久后他还进一步地了解到,这是一种工作频率为750兆赫、利用抛物
面作反射器的新式探测器。

为了验证这份情报的可*性,琼斯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首先派侦察机去海岸线一带对
德国的雷达站进行空中摄影;其次是派信号监视人员24小时值班,以搜集敌人雷达的频率以
及发射位置;再次是破译敌人在雷达传递信息时的各种代码,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雷达站收
集到任何信息,都会以一整套代码向各德军空军基地发出信息。如果能破译这套密码,那么
便能防患于未然。

在进行这三种调查行动的同时,琼斯还把其中的一些疑点上报给英国空军部,由他们协助查
清:是否英军当年在法国撤走前,曾留下了几套完整的雷达系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即
使德军对该雷达系统进行了改善,也不难找出它的漏洞。几天后,空军总部在给琼斯的回信
中明确提到:根据英国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当年德军的确在法国布伦附近缴获了英军的一
部完整的雷达探测系统,但这一系统并未引起德军的重视,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德军指挥官
这样评价:"英国的雷达系统至少落后于德军10年!" 在上述那一种可能性被排除之后,琼
斯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派飞机侦察出德军各雷达站的具体位置。

1942年初,英国的一架新式的高空侦察机利用先进的红外线摄像系统,拍摄到了两张十分清
晰的照片。从照片上不难发现,在海牙岬上的一座小村庄奥德维尔的西面,并列着两个不是
很明确的大圆圈,其直径可达6米以上,恰似一副眼镜上的两块玻璃。1942年2月13日,特种
突击队成员之一的查特里斯在低空侦察过程中,又拍到了另一张有倾斜物体的特写照片,上
面还可以清楚地发现各种可以旋转的天线阵。于是,事情越发变得明朗起来。

仅仅一天后,英国东南沿岸的一个声频测听站也探测到了德国奥德维尔雷达系统发射的高频
脉冲信号。同时他们还发现,这种信号的来源地十分广泛,不仅仅来自奥德维尔一地,其他
一些沿岸地区,如加莱和迪厄普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信号!看来,德军以奥德维尔为中心,
建起了一个沿海的系统雷达网,此网不除,英国空军将永远无法从失败的迷雾中走出来!那
么,该怎样除去这一心腹大患呢?这一问题已经不是琼斯博士力所能及的了!

精心布阵盗"宝贝" 

当丘吉尔首相再次接见琼斯时,他向首相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由于奥德维尔地处悬崖边
,走海路强攻似乎很困难;但如果从天上空降伞兵占领悬崖,盗出雷达站的所有设备带回来
研究,那么,德军雷达站的优势顷刻间便会瓦解。而且,由于悬崖边上有一条斜坡路直抵海
滩,距离也只有400多米。因此,这一计划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很明显,丘吉尔对这一
"虎口拔牙"的富于冒险与刺激的做法十分感兴趣。当即他就指示:由英国特种作战部队去完
成这一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使命,同时,空军与海军负责全方位支持行动。

1942年2月15日,一位身材修长、长相英俊的年轻军官奉命匆匆赶到了英国三军总司令部的
作战办公室。一踏进办公室,他便被眼前的情况吸引住了:司令部几名高级指挥官正围在一
个沙堆模型前面小声商量着什么。当其中一位首长见到了年轻军官后,高兴地走上前,握住
了对方的手,说:"你好,弗罗斯特少校,现在有一项特殊的作战任务需要你和你的部下去
努力完成!" 原来,这位少校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英国特种部队创建人之一的弗罗斯
特少校!

首长用铅笔指着面前的沙滩模型继续说道:"这就是前不久我给你讲述的德国布鲁尼沃尔雷
达站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它位于奥德维尔一带的悬崖边上,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现在总部
命令,由你率领一队特种突击队队员,通过空降形式直插该雷达站,占领后迅速拆除所有部
件。记住,从枪响第一声到雷达系统拆除完毕,前后只有30分钟的时间。30分钟后,驻扎在
附近的德国一个步兵团及一个坦克营的兵力将从左右两边包围过来。待你们从悬崖上来到海
滩后,海军将派几艘快艇在那里接应你们!" 

这时,弗罗斯特少校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渴望和自信的复杂表情。他深深地明白,假如这次行
动成功,那将是对德军的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万一失败,也要把该雷达站炸得片甲不留,绝
不能让它继续为非作歹!想到这儿,他大声地回答道:"请长官放心!没有特种部队完成不
了的任务!"   "好!我们在这里静候你的佳音。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首长们都高
兴地露出了笑容,他们对这位部下十分放心。因为,一年前,正是在弗罗斯特(当时是上尉
)的带领下,特种部队成功偷袭了德国沿海的几个军火库,引爆了数以万吨的炸药;前不久
,他们又成功深入敌后,擒获了几名英国叛徒,替英国人民出了一口恶气。

但这一次的任务无疑要艰巨得多。回到驻地后,弗罗斯特少校顾不上休息,立即召集手下研
究行动方案。首先,他们根据航空照片和地形图,制了一个精确的德军雷达站地区的沙盘,
并搜集了各种相关资料,目的是让执行任务的各突击小组牢牢掌握攻击目标的详细情况,做
到胸有成竹,一举成功;其次,他又召来几名雷达专家(其中包括琼斯博士),让他们指挥
工兵拆卸与装载雷达系统;再次,迅速挑选一支伞兵突击连,并立即开展紧急的针对性训练
;最后,要求海军方面派一艘快艇从英吉利海峡出发,在约定时间内接他们回来。

为了使拆卸与装载雷达系统的时间能尽量压缩在30分钟之内,他们为此还反复进行了模拟训
练。通过陆军发下来的几个相类似的雷达系统,他们反复演练,拆、装时间慢慢由最初的4
0分钟降到30分钟、20分钟,最后竟能在10分钟内井然有序地完成全拆装任务,不愧为优秀
特种突击队!夜出奇兵,满载而归 

经过10天的认真训练,一切准备工作已做得相当成功,只等着出发时刻的到来!他们原计划
在26日晚上出发,但由于那天的天气不适宜夜间飞行,于是只好又推迟了一天。因为此次任
务关系重大,所以对天气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必须保证在晴夜,而且月朗风清,同时潮水涨
到最高期,这样才有利于伞兵降落以及舰艇靠岸距离的拉近。27日果然是个好日子,一切都
如气象专家所预测:天上一轮圆月,地面海水涨潮。当日晚上9点钟,弗罗斯特少校率领他
的119名突击队以及几名雷达专家,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机场跑道边。此刻,机场上也正
在进行出征前的最后准备:12架经过改装了的惠特利轰炸机正在不停地加油,巨大的螺旋桨
不停地转动,以检查动力系统是否正常。30分钟后,当伞兵连接近飞机时,行进纵队顿时分
成了12个突击小组,分别走向各自要乘坐的专机,每个小组的负责人员正在指挥该组成员迅
速背上各自的装备钻入原本是用来安放炸弹的窄小机舱――炸弹舱。因为在当时,英国空军
正在生产的运输机还处在试制阶段,无法满足这次行动的需要,最后只好以轰炸机暂时代替
了。由于机舱小,突击队员身上的作战装备又较多,所以机舱内显得十分拥挤,空气也十分
沉闷。加之天气十分寒冷,坐在冰冷铁板上的突击队员都显得有些不适应。见此情景,弗罗
斯特一边鼓励手下队员要克服困难,为国争光;另一方面,细心的他又从前舱拿出事先准备
好的一个大的麻袋,里面装有10多个睡袋。这些东西每架飞机的突击队员都有。

晚上10点正,飞机正式从英国沿海的一个空军基地升空,飞向千里之外的目的地。这时,所
有的突击队员都钻到了温暖的睡袋内,以抵御高空飞行时的寒流,保存自己的体力。夜幕下
,飞机在高空平静地飞行着。也许是习惯于在恶劣条件下作战的缘故罢,大部分突击队员渐
渐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只留下一名负责人在小心地警戒着,一有消息便随时通知大家。

一切都出奇地顺利,未遇到任何德军飞机的拦阻,真是不可思议,莫非他们也躲在被窝里睡
起了懒觉?事后才知道,由于英国空军一连数月未见动静,德国人还真放下了心来,放松了
警惕,没料到这正帮了突击队员的大忙。

当飞机到距目的地不到半小时的航程时,飞机为了避免让雷达跟踪,开始了超低空的飞行。
与此同时,各组负责人也向自己的同伴发出“目标已近,半立起身子,快速检查各自的跳伞
用具和武器装备”。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家的准备工作很快都做好了。

没过多久,飞机已到达目标上空。"跳伞开始!"随着弗罗斯特少校一声令下,沉重的舱底门
一下开启,一股强冷空气直扑机舱,使得刚从睡梦中醒来的队员们都不由打了一个冷战。透
过无边的黑夜向下面望去,只见嶙峋的悬崖在200米处的下方迅速闪过,稍远处便是曲曲折
折的海岸线。紧接着指示跳伞的绿灯忽然迅速地闪动起来――这是跳伞的最后指令。只见弗
罗斯特第一个向下一纵,便飞一般地跃出机舱,像箭一般向下坠去,几乎在同时,其他飞机
的队员也一个接一个地跃出机舱,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快到来了!

在少校的带领下,大部分突击队队员都准确地降落到目标附近。月光下,那座高大的雷达站
格外地醒目。而洁白的雪地好似毛毯,以它的洁白来迎接天外神兵。只见突击队员们立即卸
下伞绳,拿起武器,悄悄行进到一起,准备开始为祖国而战斗。

令突击队员们兴奋不已的是,这么多人从天而降,竟未引起德军的任何注意,轰炸机轰鸣的
响声也未能引起敌人足够的重视。目送着飞机由近及远消失在夜空,弗罗斯特松了一口气,
把队伍又分成几个小分队,各自按原定计划行事。

伞兵突击队员犹如神兵天降,一下子出现在正在大睡的敌人的面前,大批德军面对突如其来
的英军都呆若木鸡,他们刚从被窝里钻出,连武器都没碰到,便成了英国人的枪下之鬼。不
过,在另一个德军驻地――离雷达站300米左右的一幢楼房内,十几名德军组成一个小队立
即反扑了过来,他们一边毫无目的地放枪,一边向天空发出了几颗信号弹。弗罗斯特少校手
一挥3个小队迅速包抄上去。随着几颗手榴弹的爆炸声以及冲锋枪的怒吼声,短短几分钟内
,十几名德军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山上的枪声早就惊动了山下的德军,指挥官更是吓得脸色惨白。一队队德军从被窝中迅速爬
起来,集合队伍冒着英军的拦阻火力,拼命往山上冲。同时他们又将消息报告给附近的步兵
团、坦克营和海滩其他一些哨所。

情况十分危急,再过30分钟,大批德军便会压过来,到时候,想走都没有机会了!只见弗罗
斯特带领大家迅速冲进雷达站机房,一梭子扫过去,便将几名躲在那里的德军工作人员打死
。接着,突击队员在3名雷达专家的指挥下,各就各位,按照训练中的分工全面拆开控制室
的雷达装置。但稍稍有些不顺的是,雷达主体是焊在上面的,而不是训练时所估计的用爆丝
拧在机架上的,因此这一点开始时倒让琼斯等人焦急了一阵子。"用撬棍撬开!"琼斯顾不上
那么多了,果断地下了命令。果然,随着三五名突击队员一起用力,雷达主体硬是被活生生
地弄了出来,并迅速被装在木箱内。

10分钟不知不觉便在紧张的拆装工作中溜过去了,雷达系统主体终于拆装完备。正当弗罗斯
特准备带领大家进一步拆各辅助部件时,远处有3辆卡车正急急朝这边驶了过来。这肯定是
敌军前来增援的先头部队!少校此刻倒并不担心敌人的强攻,他最怕的是,当敌人知道他们
此次行动的目的后,会使用迫击炮等大威力武器对雷达站进行毁灭性打击。如果真的如此,
那么所有部件都有可能被炸毁,那么就有可能全功尽弃!  "到此为止!大家立即撤退!
"随着少校一声令下,各小队成员迅速搬着部件向山下撤退。与此同时,几名爆破队员则把
几颗定时炸弹安放在了雷达站中央,它们的威力足以让整个雷达站夷为平地。突击队员们一
边用猛烈的火力对敌人进行还击,一边有条不紊地向山下退去。同时,为了阻止敌人大部队
的围追,在撤退的路上他们还让工兵埋下大量的地雷。

撤退时一切似乎都十分顺利,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计划中登舰的地方。但此时离约定登舰时间
还有10分钟。"一定要顶住!"弗罗斯特少校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于是,正面进攻的德军的一
次次冲锋都被挡了回去,胜利眼看着就在眼前了!

化险为夷建奇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侧面突然传来一阵猛烈的枪声――海滩哨所有20多名敌人已经堵住了
后路!突击队此时已陷入了两面受敌的窘境。情况出现了如此的突变,这是弗罗斯特无法料
到的。如果这样打下去,过不了多久,敌人的大部队一旦赶到,登舰计划肯定不可能实现了
!正当少校万分焦急的时候,侧面进攻的敌人忽然发生了骚乱,紧接着,敌人背后又杀出一
支英军突击队,那20名敌人很快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这是怎么回事呢?弗罗斯特心里纳
闷了一阵,然而,当他看见查特里斯中尉带领30名突击队员起来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
这30名队员在空降时落在了离目标1.5公里开外的地方,他们在测定了位置后才发现已经与
主力脱节,便急忙赶了过来。没想到这一失误反倒帮了整个行动一个大忙。退路终于被打通
了!

一行人马扛着雷达部件来到了滩头上。少校一边组织队员进行反击,阻止敌人靠近滩头,另
一方面又向天空发出了三颗红色信号弹,告诉接应的舰艇自己的行动已经成功,请他们立即
赶过来支援。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从背后响起,弗罗斯特带着一脸惊诧转过头
去,脸上立即浮现出高兴的表情――原来,原先布置的几颗定时炸弹已经爆炸,山巅上此刻
通红一片。紧接着,山坡外另一阵爆炸声也接连不断的响起,那是早先埋下的地雷的爆炸声
。这就是说,敌人的增援部队已经快赶过来了!此时还不撤退,那么等敌人明白过来,最后
的失败便难以挽回了!可快舰怎么还没有出现呢? 

"少校快看!我们的舰艇来了!"少校循声望去,脸上顿时抑制不住笑容:只见一艘舰艇已经
出现在300米外的海面上。紧接着,舰上放下了6只突击小船,直奔登船地点而来。

"大家先把仪器抬上船!雷达专家先走!第二小队掩护!"在少校的指挥下,短短几分钟内,
突击队员全部登上了突击船。他们一边向岸上的德军还击,一边向舰艇划去。

很好!所有人员与仪器都已安全上舰。随着一阵突突起动声,舰艇飞一般地驶离海岸,直奔
英国本土而去。少校心中仍有疑问,不是说好在约定时间内舰艇在海面接应吗?这一次怎么
误点了呢?经过询问他才明白:原来,舰艇在靠近海滩途中发现德军1艘驱逐舰和2艘小炮艇
正好从海面巡逻经过,他们只好原地停留了一会儿,幸亏敌舰没有发现目标,终于逃过了这
一劫。

"好险!"弗罗斯特少校也不由捏了一把冷汗!当舰艇快靠近英国海滩时,天色已蒙蒙发亮。
看着陆地上前来接应的英军,少校脸上又一次露出了笑容。

这次偷袭德军雷达站的行动无疑是十分成功的,英国特种突击队员们的表现也令丘吉尔首相
十分满意。后来据调查,这次行动共消灭德军200多人,而突击队员却只有15人伤亡。

三天后,丘吉尔首相在三军司令部为弗罗斯特少校和查特里斯中尉分别颁发了十字军金质军
功章,以表彰他们的贡献。此外,其他突击队员也得到了相应的奖励。这一偷袭行动同时也
向德国法西斯表明,英国人从不会屈服,他们的特种部队就像一把利刃,准备随时插向敌人
的心脏!

经过琼斯等雷达专家的进一步研究,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这种德国雷达系统其实也谈不上
比英国高明多少,但它的调谐范围都十分宽泛,可以避免受英国电子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
了雷达的搜索功能。况且,在当时的英国,还根本无法生产可与之匹敌的可测距40公里、频
率达750兆赫的先进雷达。有了这一样品,琼斯博士估计3个月内英国方面也能生产出类似的
雷达了。

更让英国人高兴的是,德军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竟愚蠢地在各雷达站设下层层铁丝
网。这样,英国侦察机不费什么力气便能查明敌人雷达的位置,这就给轰炸提供了极大便利
。而且,琼斯心里也掠过一丝寒意:英军的许多雷达系统不也设在沿海一带吗?万一德军以
牙还牙,也来个偷袭,那岂不是糟糕。庆幸的是,丘吉尔首相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对雷达
系统进行了特殊保护。与此同时,英国的运输机也宣告诞生,伞兵突击队坐轰炸机去执行任
务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英国突击队员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一代神话!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4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