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无知创造奇迹:突破英吉利海峡‘瑟布鲁斯’行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pr 16 16:14:29 2007), 转信


来源:二战历史网

    时间跨入了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在个世界范围全面展。在各个战场上,轴心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胜利,但是随着实力强大的美国参战,胜利的天平正在开始一点点逐渐向同盟国一方倾斜。 

     1月12日,纳粹德同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空军参谋长耶修尼克上将和战斗机部队司令
加兰德中将等人奉召来到“狼穴”——希特勒在东普鲁上的官邸,举行秘密军事会议。会议
的中心议题就是关于德国海军“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格条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和
“欧根亲仁”号五巡洋舰3艘大型水面舰艇的去向。

     1941年3月,“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结束了长达两个月的代号
“四轮车”行动的海上游猎后,带着沉22艘运输船总吨位达11.5万吨的辉煌战绩回到法国
布勒斯特港。而1941年5月德国海军最强大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被击沉后,这两艘姐妹舰
便成为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水面舰艇,更是成为英同海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一心要将其置之
死地而后快。英同海军不仅在直布罗陀和斯卡帕湾分别部署了H舰队和本上舰队,从南北两
面进行严密封堵,而且不断派出飞机轰炸布勒斯特港,使得这3艘颇有实力的大型军舰被困
在布勒斯特港,难以施展身手。希特勒召开的此次军事会议就是围绕着如何使这3艘军舰摆
脱困境。

     希特勒发现美国参战后,正在大量加强对苏联的援助,在苏联战场上发现的越来越多
的英美武器就说明这点,而北极航线是英美援助苏联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何况元首的直觉
又认为同盟国正在积极准备进攻北欧的挪威,很有必要增强德国在挪威的军事力量。因此决
定将这3艘无所事事的主力军舰先调回本土,再前往挪威。从布勒斯特到德国本上主要有两
条航线,一是经爱尔兰绕过英国的西航线,另一条则是直接穿越英吉利海峡的东航线。西航
线航行距离较远,在德国空军作战半径之外,但是却很容易遭到英国本土强大海空力量的围
追堵截;东航线航行距离虽短,并在德国空军的作战半径内,可以得到德同空军的空中掩护
,但是要穿越英国海军的禁区——英吉利海峡,海峡中英军不仅布有大片水雷区,而且英军
在多佛尔部署的大口径岸炮,可以有效封锁海峡,还有沿海峡的港湾中,英军还驻有大量的
驱逐舰和鱼雷艇部队,英国海军强大的本土舰队就在海峡北海门的斯卡帕湾,也能随时出动
拦截。看来两条航线都是极其凶险的。希特勒看了一眼地图,指着英吉利海峡“就走东航线
!”所有在座的德国海空军高级将领都被这句话惊呆了! 自从1588年格拉夫林海战和1805年
特拉法尔加海战后,还没有任何一支敌对国家的海军敢于挑战大英帝国的海上尊严,胆敢公
然穿越大英帝国后花园的“水渠”——英吉利海峡!希特勒环视了—眼目瞪口呆的高级将领
,冷冷地扔出一句硬邦邦的话柬“幸运从来都是只眷顾冒险者的!”

     希特勒的话怎么能够违背,德国海空军将领们只好遵照元首的意见开始指定计划。以
德国人特有的认真和细致,作战计划分为两部分,海军负责在英吉利海峡里密布的水雷区里
清扫出一条航道,以及在整个突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防空作战和海上作战,还有最重要的战
役欺骗,有关涉及海军的作战于代号是“瑟布鲁斯”(0peration Cerberus),瑟布鲁斯是希
腊神话中地狱的看门狗,一条长着3个头和尼的尾巴,凶猛无比的恶犬(因此有些资料里将此
次作战代号称为“地狱看门狗”或“三头犬”),后来是由大力士赫尔克里斯将它制服并从
地狱带回了米克涅。在西方的传统里,赫尔克里斯制服瑟布鲁斯,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
的任务,德国海军之所以选择这一代号,其中的潜台词不言而喻。空军负责为舰队的整个行
动提供空中掩护,作战代号为“雷霆”,整个突破英吉利海峡的作战代号就合称为“瑟布鲁
斯—雷霆”。

     随着对作战计划的深入研究,德军发现希特勒的话竟然有几份道理,正是因为英军在
英占利海峡设防严密,便自信地认为德军不敢轻易穿越,思想上比较麻痹,只要采取严格的
保密措施和伪装欺骗,达成行动的隐蔽性和突然性,由于东航线距离较短,完全可能还不等
英军作出反应,舰队就已经突破英吉利海峡顺利到家了。

     德军深知此次行动成功的关键就是保密和伪装欺骗,因此在这两方面确实狠下一番功
夫。在整个行动计划的拟制与准备阶段,直至行动正式开始前的最后一分钟,知道整个计划
详情的,也只有极少数高级将领。还为行动虚构了多个欺骗性质的作战计划,作为蒙骗同盟
国情报计划机关的烟雾,而真实作战计划的保密措施之严密。在德军整个二战中,都极为罕
见。

     行动总指挥是德国海军优秀的水面舰艇指挥官奥托·西里阿科斯海军中将(Vizeadmir
al Otto Ciliax),他在战役伪装欺骗方面也是煞费苦心,通过各种渠道,散布这三艘军舰
将开赴大西洋或太平洋作战,还在巴黎大张旗鼓地采购大批热带军服和遮阳墨镜,并故意委
托法国海军准备专供热带地区使用的火炮润滑油,造成南下热带地区作战的假象。

     除了严格的保密和精心设计的欺骗伪装外,德国海空军还进行了非常认真细致的准备
工作。首先是气象方面,英吉利海峡是世界上著名的风浪海区,因此气象条件对此次行动影
响极大,德军专门请求潜艇部队司令邓昵兹从数量有限的作战潜艇中抽派出3艘潜艇对海峡
的天气、水文和潮汐进行缜密侦察,再结合其他途径得到的天气、水文和潮汐资料,由资深
的技术专家统计分析,最后确定行动的最佳日期为2月11日至13日。这三天中,迷信的德军
考虑到2月13日是星期五,正是西方传统里最倒霉的日子——黑色星期五,所以德军确定2月
11日晚开始行动,12日白天通过海峡,避开这个不吉利的日子(看来德国人对此次行动还是
底气不足,还是寄希望于上苍的庇护)。

     从1942年1月中旬起,德国海军总共出动第1、第2、第3、第5和第12扫雷艇支队以及第
2、第3和第4摩托扫雷艇支队,共约80艘扫雷舰艇对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南部海域进行了持续
近1个月的大规模扫雷作业,共清扫出98枚锚雷和21枚磁性水雷,为舰队开辟出一条安全航
道。在此次扫雷行动中德军损失驱逐舰和扫雷艇各一艘。

     而德军的其他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月底到2月初,德军计划参加行
动的战斗机部队和3艘军舰进行了为期8天的联合演习,以加强相互之间的协同。根据联合演
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德国空军决定在行动时派通讯业务能力过硬的依贝尔上校担任海空联络
组长,就在舰队旗舰“沙恩霍斯特”号上工作,以保证海空军之间的联络及时畅通,并在每
艘军舰上都加装了对空、对岸电台,以确实保海空、海岸联系万无一失。

     德国空军讣划投入第2和第26战斗机大队,共180架Me 109和Fw 190战斗机,另有60架
Me 109和30架Me 110战斗机为预备队,保证舰队上空每时每刻都右36架战斗机掩护。并将整
个航行区域划分为3个区域,由各战斗机大队分区承包,在各个机场配备了足够数量的地勤
人员和设备,以便使飞机能在着陆后半小时内完成加油加弹重新起飞。各机场与指挥部之间
采用多线路通讯网联系,并额外加配了一部带高速密码机的长波电台,确保通讯畅通。此外
还山空军通讯情报室主任沃尔夫·马蒂尼少将积极准备软杀伤手段,在舰队行动时对英国设
在海峡沿岸的雷达站进行电子干扰,为舰队撑开一把电子保护伞。

     从2月11日下午开始,德军在布勒斯特港区实行戒严,淡水、食品、燃料和弹药被运上
军舰,同时在码头上大批卡车开足马力发动的噪音中3艘军舰开始试车。戒严确实起到了保
密作用,一位在港区的抵抗运动战士亲眼看到了3艘军舰升火起锚,但是却无法回家将情报
传递出去。

     黄昏时分,西里阿科斯向设在各地的海空军指挥部发出密码电报:“一切准备就绪!
”同时,在布勒斯特最豪华的饭店,德国海军邀请当地社会名流的盛大宴会正在举行,这也
是精心安排的伪装措施之一。

     20时30分,3艘军舰准时起锚,以“沙恩霍斯特”号为首,“格奈森瑙”号居中,“欧
根亲上”号断后的次序出港,由于长期没有出海,“欧根亲王”号的锚链升到一半就被卡死
,舰长林克曼上校担心错过行动的时间,迫不及待地下令砍断锚链。当时天黑雾浓,能见度
很低,“沙恩霍斯特”号出港后不久就迷失了方向,舰长霍夫曼上校只好靠听友舰的发动机
声音来航行。

     舰队刚刚驶出港区,16架英军惠灵顿式轰炸机就隆隆飞来,三舰赶紧调头返回港内,
并打开探照灯组织高射炮对空射击,英国飞机的轰炸纯粹是例行公事,没有一弹命中。等到
英机消失在沉沉夜幕中,三舰才再次起航,此时已是22时45分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比预定计划延迟了两个多小时,所以驶出布勒斯特港后三舰都以31
节的最高航速前进,以尽量追回延迟的时间。在这3艘大军舰的两边,是担负警戒的20艘护
卫舰艇,包括第5驱逐舰支队的6艘驱逐舰“里夏德·拜兹恩”号(Z-4 Richard Beitzen)、
“保罗·雅各比”号(Z-5 Paul Jocobi)、“赫尔曼·舍曼”号(Z-7 Hermann Schoemann)、
“弗里德里希·伊恩”号(Z-14 Friedrich Ihn)、Z-25和Z-29;第2鱼雷艇支队的5艘鱼雷艇
T-2、T-4、T-5、T-11和T-12;第3鱼雷艇支队的4艘鱼雷艇T-13、T-15、T-16和T-17以及第
5鱼雷艇支队的5艘鱼雷艇“秃鹰”号(Kondor)、“猎鹰”号(Falke)、“门尾鹫”号(Seead
ler)、“臭猫”号(Iltis)和“美洲虎”号(Jaguar)。2月12日晨8时50分,经过大半夜的高
速航行,又是顺风顺水,德舰队竟然把出海时耽误的两个多小时全都补了回来,按照原计划
准时驶过科汤坦半岛的阿格角,而英军对此还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其实,英军对被困在布勒斯特的德军3艘主力军舰一直还是很关注的,毕竟这是德国海
军最具威力的大型水面舰艇。而且也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察觉到德军可能会有所行动,所以制
定了代号“套锤”(Operation Fuller)的监视拦截计划。由于英吉利海峡在德国空军的作战
范围内,为了避免遭到不必要的损失,英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都部署在苏格兰北部,在海峡
南部只有驱逐舰、鱼雷快艇等小型舰艇。所以要想挫败德军的突围企图,关键在于及时发现
德军舰队的行动。而在1月下旬,英国就根据空中侦察和法国抵抗运动的报告,了解到3艘德
舰已往进行出海准备,出海是早晚的事情。英国人并不笨,没有被德军的伪装与欺骗所蒙蔽
,估计到了德军可能强行通过英吉利海峡,并且相当准确地推测出德军可能的行动日期是在
2月10日至15日之间!但是英国人还是对自己的实力相当自信,认为德国海军是绝不会在白天
通过海峡,最多是白天驶出布勒斯特港,利用无月光的高潮时刻(无月光可以避免遭到英军
飞机的空袭,高潮时刻则可避开水雷的威胁),在夜间通过多佛尔海峡。根据这一判断,英
军在2月初就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如在德军舰队可能突围的韦桑岛至布伦航线上临时增布了
1000余枚水雷;每天专门派遣了1艘潜艇在布勒斯特港外海域坐底,进行监视;定时派出飞
机在韦桑岛、布勒斯特、勒阿佛尔直至布伦一带建立3道空中封锁线,进行空中侦察巡逻;
驻本土的部分飞行中队停止了日常训练,转场到东南部机场,随时准备出动拦截(但是这些
飞行中队大多是由新飞行员组成的,战斗力并不高)。

     既然有那么严密的监视措施,那么德军舰队行动怎么会一直没被发现?一方面自然要归
咎于英军的麻痹轻敌,另一方面德军舰队推迟起航倒是因祸得福!——当德军舰队22时45分
第二次起航时,在布勒斯特港外监视的英军“海狮”号潜艇(IIMS Sealion)已经在45分钟前
返航了。因为英军制定的监视计划性里,根据这3艘军舰的航速推算出如果德军军舰在21时
30分前不出港,那么就不可能在夜间通过多佛尔海峡,所以只要求潜艇监视到21时30分就叫
以返航了。而空中封锁线更是破绽百出,第一封锁线的两架飞机,一架在德军舰队起航前就
返航了,另一架飞机从舰队上空飞过,由于当晚云厚雾重飞行员肉眼没能发现德军舰队,而
飞机上装备的雷达竞在此关键时刻失灵(早期的机载雷达性能确实很不稳定),因此也没能
发现德军舰队!第二封锁线的飞机则是因为雷达故障而干脆中断了巡逻返航,第三封锁线的
飞机因为大气恶劣而取消了。

     就这样,直到12日上午10时14分,德军舰队接近多佛尔海峡时,还没被发现。10时42
分,3架英军鱼雷机发现了德军舰队,并立即发电报告:德军3艘战列舰和20艘其他军舰正在
高速逼近多佛尔海峡!德军“沙恩霍斯特”号桅杆上高高升起了蓝白相间的防空警戒旗,在
指挥舰桥上穿着防水皮夹克胸前别着潜艇部队徽章的西里阿科斯海军中将(他曾担任过潜艇
艇长),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热咖啡,对着舰桥里的“沙恩霍斯特”号舰长霍夫曼海军上校
和参谋人员说“先生们,我们的好运到头了!准备战斗!”一面命令舰队进入最高戒备,一面
向海空军各指挥部通报被英机发现。德军部署在沿海机场的大批战斗机迅速进入高度战备,
飞行员披挂整齐全部进入坐舱,发动引擎,随时准备升空作战。

     但是,出乎西进而阿科斯的意料,英军指挥部接到飞机报告,在德军不可能白天通过
多佛尔海峡的思维定势下,竟然认为飞行员看花了眼,根本没有当回事!而此时还有一架英
军侦察机也发现了德军舰队,但是飞行员严格执行无线电沉默的命令,没有及时用无线电报
告,而是等飞回了基地才向上级报告,已经太晚了。

     驶入多佛尔海峡后,由于海峡水浅,德军只好放慢了速度。11时25分,德军舰队驶抵
多佛尔海峡最狭窄处,此时天公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厚云低垂,能见度很低。而德军的
电子干扰也达到最高潮!不但沿海各地面干扰站开足马力施放干扰,还有多架带有干扰设备
的轰炸机飞临海峡上空实施强电子干扰,使英军沿海雷达站彻底瘫痪。

     一直到德军舰队驶抵勒图盖时,终于被英军岸炮部队以目视发现,英军228毫米的岸炮
猛烈开火,但能见度太低,连续33次齐射竟无一命中,眼睁睁看着德舰没有任何损失驶出岸
炮射程。直到此时,英军才终于清醒过来,但为时已晚!为了维护大英帝国的海权尊严,英
国海军采取一切措施实施拦截,最先赶来拦截的是从多佛尔和拉姆斯盖特两地出动的5艘(M
TB221、MTB219、MTB45、MTB44、MTB48)和3艘(MTB32、MTB18、MTB71)摩托鱼雷快艇,这些
快艇以35节的高速直扑德军舰队,冒着德军担负海上掩护的驱逐舰凶猛的炮火,勇敢地冲到
距离战列舰炮800米处发射鱼雷,但是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倒有3艘鱼雷艇被击伤。接着是
从曼斯顿机场紧急起飞的英军第825中队6架剑鱼式鱼雷机,领队长机是曾经参加过攻击德军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埃斯蒙德少校,他深知战况紧急,所以没等护航战斗机起飞就匆匆率
队投入攻击,这些时速仅225公里的帆布蒙皮没有装甲防护的老式飞机,在德舰密集对空火
力和德军战斗机的联合打击下,损失惨重,甚至有架德军战斗机连炮弹都不愿浪费,猛地将
机身压在单薄的剑鱼机尾上,将其彻底压垮!英军飞机还没等接近德舰就有4架被击落,其中
就有埃斯蒙德少校,最后只有2架投下了鱼雷,也被德舰轻易规避过去,而这2架飞机也没逃
脱被击落的厄运。这6架飞机上的18名机组人员中有13人阵亡,仅5人生还。埃斯蒙德少校牺
牲后,因他在此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被追授英国最高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英军接下来从康沃尔、朴茨茅斯、曼斯顿、诺福克等机场出动一切可以出动的飞机,
竭尽全力进行攻击,力求在海峡里击沉这3艘德舰。但是英军上到指挥员下列飞行员,根本
没有想到德舰会在大白天闯入英吉利海峡,既没有预先计划,又没有应急方案,所有的准备
都是仓促之作,甚至有的飞机连鱼雷都没有准备!英军先后出动550架次轰炸机、360架次战
斗机,却只有39架轰炸机找到目标实施了攻击,投下千余吨炸弹,仅仅炸沉德军巡逻艇V—1
302,击伤2艘鱼雷艇,而攻击的主要目标3艘主力舰毫发无损。反观德军,早有周密计划和
允分准备,海空联络通畅,战斗机在军舰上的联络组准确引导下,能及时占据有利阵位,与
军舰的高射火力形成有效的舰空协同火力,给予英机沉重打击。在激战中,英军损失飞机4
9架,德军仅损失飞机17架。

     激烈的海空战后,德军舰队顺利通过了多佛尔海峡!驶到了海峡外宽阔的荷兰海域,最
可怕的危险已经过上了,3艘德舰航速恢复到27节,胜利似乎已在招手!

     当德军舰队强行突破多佛尔海峡的消息传开时,英国海军能够来得及拦截的水面舰艇
就只有在多佛尔海峡北口约110公里的哈里奇港的6艘驱逐舰:第21驱逐舰队的“坎贝尔”号
(HMS Campbcll)、“快活”号(HMS Vivacious)以及第16驱逐舰队的“麦凯”号(HMS MacKa
y)、“惠特谢德”号(HMS Whitshcd)、“伍斯特”(HMS Worcester)号和“沃波尔”号(HMS
 Walpole)。这6艘全是舰龄超过20年的老式V/W级驱逐舰或斯科特级驱逐领舰,一般情况下
只是为运输船进行护航,对付德军的潜艇和鱼雷艇之类的小型舰艇,现在要拦截德军主力舰
,简直是以卵击石! 但驱逐舰队指挥官皮兹上校(Capt.Mark Pizcy)毫无畏惧立即率领驱逐
舰出海。 

     在这支驱逐舰小部队身上,总算体现了几分英国海军的传统精神,他们不顾水雷密布
,不顾风大浪急,终于在12日15时10分,迎头拦住德军舰队。德舰上的了望从望远镜坐看到
逼近的英国驱逐舰,不禁大为吃惊!令他们吃惊不是英同海军终于来了,而是堂堂的大英帝
国海军,派来对阵的居然是那么几艘老掉牙的驱逐舰!

     皮兹上校面对绝对优势之敌,勇敢地组织了攻击——驱逐舰向德舰直冲过去,兵分两
路,3艘攻击“格奈森瑙”号,另3艘则攻击“欧根亲王”号,抢占有利阵位准备采取鱼雷攻
击。德军“格奈森瑙”号和几艘驱逐舰迅速转向,以舷侧对准英军驱逐舰来袭方向,猛烈开
火。“格奈森瑙”号283毫米主炮的巨大炮弹准确落在英军“伍斯特”号上,甲板被炸开了
一个大缺门,舰桥被炸飞了一大块,轮机舱中弹起火,险些沉没。“伍斯特”号后来奇迹般
地返回了哈里奇港,体现了这些英国驱逐舰极佳的操纵性和生存性。

     接着“格奈森瑙”号又转调炮口向其他两艘英舰轰击,由于德舰火力实在太猛,英舰
只好释放烟雾退出战斗。而攻击“欧根亲王”号的3艘英舰也在德舰猛烈炮火拦截下无功而
返。皇家海军最后的努力还是毫无收获。

     心有不甘的英军还是不断派出飞机前来攻击,但是天色渐黑,加上德军战斗机和军舰
高炮共同编织起的密集防空火力网,只得空手而回,但是英军飞机在最后一刻还是布下了暗
箭,在德军舰队的航线前方又空投布设了大量水雷。18时许,英军持续了整整6小时的拦截
,攻击终于无奈地落下了帷幕。

     12日下午,德军舰队终于突破了英国海空军的层层堵截,3艘主力军舰毫发无损地驶出
英吉利海峡。西里阿科斯心情大为轻松,斟上一杯咖啡,还没端起杯子,一声巨大的爆炸,
“沙恩霍斯特”号剧烈摇晃起来,舰桥里的灯光全部熄灭,航速锐减——“沙恩霍斯特”号
触雷了!德国人的好运终于到头了!损管人员经过检查,发现螺旋桨和军舰底部的装甲被炸
坏了,需要较长时间进行修理。西里阿科斯只好改以驱逐舰Z-29为旗舰,“沙恩霍斯特”号
在几艘鱼雷艇的护卫下蹒跚而行,与整个舰队逐渐拉开了距离。

     西里阿科斯改换旗舰的先例一开,似乎就收不了场了。Z-29上的一发高射炮弹竟然自
己爆炸,四下横飞的弹片义不偏不倚炸坏了输油管道,使驱逐舰的航速下降到了25节,主机
也来凑热闹,居然由快到慢直到最后彻底停车罢上。虽然“赫尔曼·舍曼”号驱逐舰就在旁
边,但是风大浪高,根本无法靠拢,西里阿科斯只好乘坐Z-29的小艇追赶“赫尔曼·舍曼”
号,当西里阿科斯好不容易登上“赫尔曼·舍曼”号时,“沙恩霍斯特”号却修好了损伤,
从后面赶了上来!见到这戏剧性的一幕,估计西里阿科斯是笑不出来的。

     德军舰队终于驶出了最后的关隘——弗里西斯群岛之叫狭窄海域,德国本土已经在望
了!西里阿科斯终于感觉到最后的胜利已经触手可及了,但是德军舰队最后的结局注定是命
运多蹇,英机最后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19时55分,漆黑的夜空中闪过一道黄白相间的亮
光,紧接着就是一声惊天的巨响,“格奈森瑙”号步了“沙恩霍斯特”号的后尘,舰尾触雷
被炸开一条大裂口,损管人员奋力抢修,很快修补好了裂口、但是航速却快不起来了。不久
,“沙恩霍斯特”号再次触雷,损管人员苦战3小时才使军舰能勉强以12节的航速缓缓而行
。 

     午夜时刻,历经磨难的德军舰队驶入了德国海域,西里阿科斯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13日黎明,“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就近驶入德国基尔港,修复触雷所造成的
损伤。而福星高照的“欧根亲王”号则继续北上,直接前往挪威。西里阿科斯向柏林的海军
总部发出报捷电:“我以舰队司令的名义向您报告,‘瑟布鲁斯’行动胜利完成!”

     德国海军自然少不了一番庆祝与欢腾,而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西侧的英国海军部大
楼内,却被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所笼罩。德军的这一行动在英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朝野
上下纷纷指责英国海军的无能,因为自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同以来,数百年间还没
有仟何海上力量敢于如此挑战大英帝国的制海权!但是从战略上而言,这一使英国海军蒙受
巨大耻辱的行动,却是一次糟糕透顶的行动,因为德同海军硕果仅存的大型水面舰艇离开了
大西洋这一主要战场,在天寒地冻的挪威海,即使尽显神威,对整个战争的影响和作用也大
为降低。尽管如此,德国海空军在此次作战行动中,表现出的有算计的冒险精神实在令人击
节叹服!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8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