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闲谈苏德战争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Oct 31 17:30:15 1999), 转信

从规模上来看,与苏德战争相比。古今中外一切战争仿佛都成了儿戏。卫国战争中,苏

付出了2000万人的代价,其中1000万是军人,轴心国则损失约1000万军人。在1000多天

战争中平均每天死亡30000人。战争末期,苏军拥兵达1200万。战争期间,苏联生产坦克

和自行火炮10万余辆,德国生产也达数万辆。基辅战役号称世界第一合围战,苏军一个

方面军,四个集团军,约50万人被围歼。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大战的转折点,在顿河流域

伏尔加河流域,斯大林格勒地域,苏军歼敌五个集团军,150万人。库尔斯克会战是世界

第一坦克会战,双方共有13000辆坦克投入交战。第聂泊河会战,苏军6个方面军,400多

万人从2000多公里战线全面出击,推进数百公里。柏林战役,苏军3个方面军,250万人

近万辆坦克一周歼灭德军100万。布拉格战役,苏军俘虏德军达90余万之多。
苏德战争按年头分为4个阶段
极其困难的1941年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全面闪击苏联。
苏联红军组建了4个方面军迎敌,但损失极其惨重。1周后,德军合围明斯克,苏西方
面军基本被合围。苏调集预备队重组方面军
。西南方向,苏西南方面军5个机械化军的反冲击
失败,方面军撤守基辅
西北方向,苏军向列宁格勒后撤
。10月,斯模棱斯克会战爆发,
德军虽再次合围苏西方面军,但在斯模棱斯克被阻月余,苏得以第二次重组西方面军

斯模棱斯克会战后,德中央集团军群过于突出,遂转向西南,发起基辅会战,合围苏
西南方面军50余万。但红军迅速重组方面军,退守罗斯托夫
。此时,西北方向,德北方
集团军群已进抵列宁格勒近接近地。朱可夫就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死守住了
列宁格勒
。德在西北,西南均进至极限后,转而发起台风作战,会攻莫斯科。11月底,
⑵鹞亲嚷恚剂妓箍苏揭邸:衔Ш炀鞣矫婢け阜矫婢剂妓箍朔矫婢蟛俊
?br>斯大林急调朱可夫任西方面军司令,负责莫斯科防务。朱可夫迅速抽调所有可用之
兵?br>在莫扎伊斯克防线第3次组建西方面军。加大防御纵深,集中一切机动部队于主要
方向,
经过2个月激战,阻止了德军进攻,并于12月底转入反攻。同时,苏列宁格勒方面军,
西南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也转入反攻
。红军以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大反攻结束了
1941年的战事。
困难的1942年
1942年的苏德战场是从红军的莫斯科大反攻开始的。红军取得了很大战果,但双方总体

力量对比并未改变。反攻在维亚兹马地域受阻,先期突入维亚兹马的部分红军被歼。但

斯大林仍要求红军进攻。春末夏初,德军在克里木抢先突击,击溃苏克里木方面军。
不久之后,苏西南方面军发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遭到惨败,突击集团的3个集团军被
合围。既而德军在西南方向发起进攻,先后击溃苏西南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东南

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防御,突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地域,但未能合围红军。

夏末到年底,双方在斯大林格勒爆发大血战。德军再未能前进一步。1942年1月,红军
发起反攻,消灭了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德第六集团军,箍
?br>第一集团军,击溃了顿河集团军群。在整个会战中歼敌150余万,成为二战转折点。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同时,西北方向,红军几度试图打开列宁格勒封锁,均未成功。西
方向, 红军夺回维亚兹马突出部。高加索方向,德军攻至高加索山前即被苏高加索
方面军阻止。
并不轻松的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红军乘胜追击。但未能合围后撤的德军。在红军春季攻势到达
极限之际,德军发起反攻,击退苏沃罗涅日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哈尔科夫再次陷落。

红军退至库尔斯克突出部,最高统帅部决定主动转入防御,待德军主力在进攻中消耗殆

尽再进攻。
6月,德军以90万人,5000辆坦克兵力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发起钳形攻势。遭到早已等待
多时的苏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 ,草原方面军
的迎头痛击。进攻未取得有意义的进展。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域,苏坦克第5集团军与德
党卫军坦克集团军爆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红军获得了胜利。防御获胜后,

红军迅速转入进攻。发起了奥寥尔进攻战役,别尔格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解放了

上述诸城。而后,红军发起夏秋总攻势,即第聂泊河会战。在西与西南方向全线突至
第聂泊河,并在行进间渡过该河。解放了东岸乌克兰。
西北方向上,红军发起的攻势与德军攻势不期而遇,双方均损失惨重,均未达到目的。

但红军的火花战役给列宁格勒打开了一条陆上通道,部分解除了封锁。
胜利的1944年与从胜利走向胜利的1945年
自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军再没有发起一次战略进攻,而红军则一次又一次的击溃德军
防御,从胜利走向胜利。
1944年,红军先后在全线不同地点发起了10次大规模进攻,史称“十次突击”。
在西南方向,乌克兰第一,第二方面军于年初发起了科尔松--谢甫琴科夫斯基战役,

围歼德军10个师又一个旅。而后,乌克兰4个方面军先后发起了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

战役,基洛夫格勒战役与尼科波尔死镂致薷裾揭郏夥帕宋靼段诳死肌N诳死嫉谒
?br>方面军发起克里木战役,解放克里木半岛。
在西北方向,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沃尔霍夫方面军发起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突击。打

开了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了列宁格勒州与加里宁州。
当德军被西南与西北的红军突击吸引过去时,在西方向,苏白俄罗斯第一,第二,第三

方面军,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于6月23日发起巴格拉季昂作战,即白俄罗斯战役。在2个

的会战中,红军几乎全歼了德中央集团军群,解放了白俄罗斯,并前出至波兰与东普鲁

在德西南兵力又转向西方向应付红军攻势时,红军乌克兰诸方面军进行了雅西--基什

尼奥夫战役与布达佩斯战役,歼敌90个师以上,解放了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匈牙利大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各一部。全线打出国境。同时,乌克兰第一方面

发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占领了维斯瓦河登陆场。
1945年是以红军强大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维斯瓦河--奥得河

揭劭嫉摹?0天中,220万红军在6500辆坦克,34500门火炮,4800架飞机的支援下横扫

整个波兰,进入德国,在奥得河上建立登陆场。与柏林直线距离60公里。
而后,为了巩固战线。红军发起了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西里西亚战役,

肃清德军。西南方向解放了东欧大部分地区,北方向迫使芬兰投降,并进入北欧。
4月16日,苏白俄罗斯第一,第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共162个师与21个坦克或

机械化军和4个空军集团军,250万人,42000门火炮,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发起了

柏林战役。24日在易北河与美军会师并完成对柏林合围。30日晚攻陷国会大厦。希特勒

杀。5月7日,战役结束。歼敌70个步兵师,23个坦克或机械化师,俘敌48万。
5月6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转向捷克斯洛伐克,发起布拉格战役,至10日解放捷克斯洛

伐克全境,全歼德南方集团军群,俘敌90余万。苏德战争结束?
苏德战争开始阶段,红军就在边境交战中严重失利,三个方面军中一个被合围,两个
被重创,原因何在?
各家众说纷纭,如肃反误杀了不少将领,对战争时间判断失误,部队缺乏实战经验,
坦克部队较弱等等。但缺乏对战役,战术上的研究,这里在这方面谈一谈。
红军的失败很重要的是没有弄清要进攻还是要防御。
红军军事理论一直强调进攻。条令中写明“红军的主要战斗形式是进攻”,在演习中
也总是进攻,很少防御。然而,苏德战争前,红军却完全是战略防御。生怕惹恼了德国

不敢进行动员,占领边境筑垒地域。而从战役,战术上,红军仍是进攻型。主力前出至

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尤其西方面军主力两个集团军进驻比亚维斯托克突出部。战争

开始,苏联主力全在边境筑垒地域与旧边境防线之间,处于无依托境地。边境筑垒地域

由于兵力不足,很快被突破。而部队过于前出,又靠不上旧防线,一下就被合围。西方

军就是这样一周就被合围的。
战争开始后相当一段时间,红军仍搞不清自己在干什么。战争第二天,统帅部下令
全线总攻,把战争引到德国去。结果红军不停的把纵深的战役预备队调来,投入反冲击

部队又是在没有准备,没有依托,没有掩护的情况下进入交战。虽然可以阻住德军一段

时间,但预备队一旦消耗完,立刻空门大开,德军长驱直人。西南方面军就是这样。一

开始就把机械化第8,9,15,19,22军,共5个机械化军投入反冲击,在杜布诺--罗夫

诺地域与德克莱斯特坦克集群爆发了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交战,但10天以后,5个
机械化军消耗殆尽。方面军甚至没有部队去控制旧边境防线。结果德军在撤退的红军之

进抵旧边境防线,一直冲到基辅才被从东部赶来的战略预备队阻止。等于新旧两条边境

筑垒地域都没有派上用场,尽管是防御,红军却尽享了防御缺点的同时,一点防御的优

也没用着。
可以说,没摆正防御与进攻的关系,是红军在边境交战中失利的重要原因?p>基辅会战
被德国人称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的基辅会战历来有不少争议。德国历史学家多认

为是基辅会战耽误了进攻莫斯科的时间,导致战争失败,有人说基辅会战是最大的战术

胜利和最大的战略失败。真的是这样吗?
不妨假设德军不攻基辅径取莫斯科。那么,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由谁来防守呢?红军的

西南方向的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100多万军队会坐着看热闹吗?如果

派兵防守岂不又分⒘私ツ箍频谋Γ慷乙嗌俨慷硬拍艿驳米“偻蚝炀牟嘁?b
r>突击呢?即便挡住了突击,谁又能阻止西南方向红军增援莫斯科方向呢?100万红军增

到了莫斯科,恐怕古德里安连克里姆林宫的红星也看不到了吧!那时只怕德国人又要后

没有发起基辅战役了。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乌克兰巨大的资源又会为苏联提供多少力

呢?而且,基辅会战中古德里安坦克集群并不是逆莫斯科而行的,而是改变了攻击角度

并没有多走多少路。而攻击角度的改变起了出奇的作用,使红军判断不清德军突击重点

才使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初期的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大获全胜,合围红军7个集团

军。否则正面进攻,德军要打到莫斯科还不知要多少时间。
可见,所谓基辅会战使德国输掉了战争,完全是德国人不承认失败,把罪责全推给希特

勒的又一种表现罢了。
再看看红军的表现。西南方面军的突出是极为危险的,在红军早有共识,只是对危险的

大小判断不同。斯大林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布良斯克方面军来保障西南方面军侧翼,而朱

夫认为布良斯克方面军挡不住古德里安,必须将西南方面军撤过第聂泊河,双方吵了一

。斯大林免去了朱可夫总参谋长。其实,如果布良斯克方面军真能得到较大的加强,能

好的指挥的话,顶住古德里安不是不可能的。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司令叶寥缅科说好听

是很有信心,说不好听的是喜欢吹牛皮。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他对斯大林说不但要顶

古德里安这个流氓,还要干掉这个流氓。结果他非但没有顶住“这个流氓”,反而让“

这个流氓”把他给干掉了。西南方面军侧翼遭到古德里安,克莱斯特两个坦克集群迂回

这时,应该说只能撤退了,但斯大林仍坚持已经是错误的看法,结果导致西南方面军的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的转折点,在这次会战中红军共歼灭轴心国军5个集团军,
150万人。同样,在西方的历史学家笔下,这也成了希特勒的罪过,都是因为他不让第6

集团军突围,才有这样的后果,否则的话。。。。。。哼!哼!
真的是这样吗?不妨假设一下,真如他们所愿,保罗斯突围了,会怎么样。
A.保罗斯能与曼施坦因会合吗?
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进攻时,斯大林当即决定暂停围歼保罗斯的指环作战,
将总预备队的近卫第2集团军调往曼施坦因进攻地带。只用了先头的1。2个军就阻止
了曼施坦因的攻势,而后西南方面军攻击顿河集团军群侧翼,形成对其包围之势?
曼施坦因只得匆匆撤走。
西方历史学家所谓绝好的机会只持续了几十小时,已耗尽燃料与弹药的第六集团军
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突出重围,击破还有相当实Φ慕赖?集团军和可能赶来的
红军预备队,与曼施坦因会合吗?值得怀疑。
B.与曼施坦因会合的保罗斯能突出重围吗?
苏联元帅,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崔可夫回忆红军曾有放曼施坦因进来,然后将其
与保罗斯一并合围的计划,但因为斯大林怕不保险而取消了。而如果保罗斯与曼施
坦因会合,就不存在保不保险的问题了,红军就会撒一张更大的网。而这是完全可
行的。红军当时在斯大林格勒地域不论兵力,武器还是战略形势均占相当优势。尤
其是西南方面军突向顿河集团军群侧后,已成包围之势。曼施坦因就是害怕这个才
急忙撤退的。而如果他再前进,与保罗斯会合,置西南方面军威胁于不顾,则西南
方面军迂回其后,顿河方面军攻其侧,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击其头。千里来援,疲惫
不堪的顿河集团军群恐怕就要和苦战数月,消耗殆尽第六集团军一起陷入红军的合
围之中了。
闲谈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会战2
C.即使保罗斯与曼施坦因会合并冲出合围,他们能安然撤退吗?
再退一步说,假设曼施坦因成功的与保罗斯会合,又成功的突出重围,在他们的撤退
路上仍然充满了死亡的危险。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12月的隆冬,30-40万饥饿的,疲惫不堪的,因为衣衫单薄而在
呼啸的北风中颤抖的人们,在冰封的卡尔穆克大草原上艰难的薪R宦飞下嵌?b
r>坦克,火炮,汽车,因为没有油,也没有马。数百公里以内没有任何补给与休息的地
方,
直到罗斯托夫。更可怕的是,在后面,侧面,甚至侧前方,上百万装备精良,士气高涨

敌人正向他们冲杀过来,天上黑色死神在飞舞,地上在T34在奔驰,上千公里以内不会有

援,因为他们已经是德军在这一范围内唯一的精锐。
这样的处境绝不比拿破仑更好,而他们的敌人却比库图佐夫厉害得多!在撤退的lu路上

等待他们的是死亡。在工事里,为了一点求生的希望,他们还能进行一些抵抗,而此时

他们只知道逃跑,逃,逃,。也许,他们中有一些人能逃出去。但,对红军而言,总的
歼敌
将会更多,而代价更少。。
D。就算保罗斯成功的逃了出来,又会怎样?
退一万步说,假设上帝特别喜欢保罗斯,出现了奇迹,保罗斯成功的逃回去了,又会
怎样呢?
不要忘了,斯大林格勒会战中陷入合围危险的不只保罗斯,还有高加索方向的A集团军
群。正是靠了保罗斯拖住红军6个身经百战的精锐集团军,A集团军群才得以从
高加索逃出来,如果保罗斯跑了,那么红军只需向南推进不长的一段距离,就可以把A
集团军群合围在高加索,或是干脆大军向西直冲乌克兰。把A集团军群想要撤到的地方占

领,看你往哪撤。保罗斯跑了,A集团军群却完了,这个买卖不合算。希特勒很清楚,
所以他要把第6集团军变成要塞守备部队,拖住红军,保障其它部队的撤退,以谋卷土重

来。这个算盘其实挺精的,只是卷土重来之时在库尔斯克又打了个大败仗,所以那些历

学家们不认就是了。莫斯科会战时也是这样,要没有希特勒下令死守,德军早在撤退中

重蹈拿破仑的覆辙了。
说到底,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命运早在11月底,12月初就决定了,任何人也无法挽救,
西方历史学家们的说法只不过又是对失败难以接受,因而创造出的神话而已。其实,
法西斯德国失败的命运早在1941年6月22日就决定了。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dip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