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以假乱真的历史悲剧--前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之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19日15:27:0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以假乱真的历史悲剧--前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之死
罪恶的阴谋
1941年冬,莫斯科寒风呼号,大地冻裂。树林、屋顶、城墙......到处都布满了冰雪。

德寇已兵临城下。大炮、枪弹不断地往市区倾泻,震耳欲聋,到处硝烟弥漫。数百万苏
军官兵,就在这里与德寇日夜血战。整个俄罗斯民族,整个苏维埃政权能否生存,就在
此一举了。
当年莫斯科被围困,战争初期苏联大片疆土被德寇蹂躏,数百万红军将士英勇牺牲.....
.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页。当年,正是斯大林重了德国间谍头目海德里希的计
划。但这血染的一幕,却是从巴黎开始的。
1936年12月16日,原沙皇政府的将军、十几年前被红色苏维埃驱逐出镜、当时正在巴黎
避难的斯科布林来到德国驻法国大使馆,把两份机密情报交给了德国官员、盖世太宝间
谍卢戈森。情报的主要内容是,在苏联军队里正酝酿着一场大阴谋,总参谋长图哈切夫
斯基正在策划倒戈斯大林的军事行动。卢戈森如获至宝,立即亲自乘飞机将情报送回德
国。
在柏林,卢戈森详细地向纳粹头目希姆莱和海德里希汇报。他们仔细地研究这份情报的
价值,认为虽然材料有些言过其实,但德国非常需要它。情报提及的图哈切夫斯基,是
苏联红军总参谋长、陆军元帅、最杰出的天才军事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早年毕业于
沙皇俄国科学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十月革命后,他反戈一击,毅然站到了
苏维埃一边。1920年,正是他领导高加索方面军,一举歼灭了邓尼金的部队。从此,红
军所向披靡,队伍日益壮大。因而,他成为苏联国内战争期间著名的英雄和功臣,享有
广泛的声誉。
作为专门搞政治阴谋的专家,海德里希很快就掂量出情报的价值。他想,倘若斯科布林
的情报属实,苏联就可能成为一个军人专政的国家。而且,元首无疑将是图哈切夫斯基
。此人是才华横溢的组织家,人称“红色拿破伦”。这样一个非凡人物,对德国来说是
个潜在的最大威胁。他不希望这成为现实。
两个纳粹头目冥思苦想,终于,一个罪恶的计划诞生了。“伪造档案,将情报设法落入
斯大林之手,借刀杀人。”海德里希亲自拟订的计划很快就被希特勒批准了。但在德军
侦察机关内部,也有人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很可能是苏联间谍机关故意将这份情报丢给
斯科布林的。但海德里希信心十足,“这叫以假乱真,夺取胜利”。
在一番紧张的准备之后,海德里希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心中十分清楚,这一切都是
冒险,特别是同斯大林较量,得有过人的胆识。对此,他作好了一切准备,甚至将自己
的生命都压在这次赌注上了。
借刀杀人第一步
图哈切夫斯基对德国纳粹分子而言并不陌生。1935年5月30日,他在《真理报》上发表了
《当今德国的军事计划》一文,痛斥了德国法西斯的军事扩张。文章的发表,触到了希
特勒的痛处。他一面通过外交途径,谴责苏联发表有碍两国关系的文章,一面策划干掉
图哈切夫斯基。所以,听到海德里希的汇报计划后,希特勒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海德里希的离间计划是基于以下考虑的:
首先,当时苏联国内政治生活及不正常,肃反扩大化愈演愈烈,政府和军队正在清洗所
谓的斯大林反对派。许多高级将领被关押或枪决。
其次,斯大林生性刚烈而又多疑,并且对旧军官出身的图哈切夫斯基历来抱有成见。一
旦激怒斯大林,图哈切夫斯基就及有可能被除掉。
此外,海德里希也深知,苏联是德国称霸欧洲最大的敌人。除掉图哈切夫斯基,就会激
化红军将领的不满,从而达到削弱红军战斗力的目的。于是,一场罪恶的阴谋就这样开
始了。
巧设陷阱套牢斯大林
一连几周,海德里希都食无味、寝不安。他调阅了大量档案文献,找到了下手的地方。

为了保密,海德里希派老间谍罗德曼谴入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机密档案库,盗走了关于图
哈切夫斯基的代号为“R”的文件。在1923年至1933年,有一个德国商业企业家活动联合
会,曾同苏联打过交道,参与了一些武器和军用品的研制。所有内容,都在这份文件里
,里面有图哈切夫斯基的谈话。
在一间秘密地下室里,海德里希命令工作人员篡改“R”文件:在谈话记录和往来书信中
增添一些词句,加上新的书信并改变语调,特别是对图哈切夫斯基本人的言语,更要着
重改动,充分表现出他有推翻斯大林的野心......
从此,造假中心的能工巧匠们,便日以继夜地工作着。很快,一份十分逼真且内容丰富
的档案出笼了。这份档案足以将任何国家的任何一位将帅送上断头台,图哈切夫斯基自
然也就在劫难逃了。
海德里希对这份伪造文件很满意。他坚信,越是伟大的人物越容易偏听偏信、独断专行

德国巧演“双簧戏”
悲剧的第一幕发生在1936年。当时,希特勒正积极准备发动对法国的战争。德国外交部
企图通过对捷克驻柏林公使马斯特内,搞清捷克在此种情况下将采取什么样的立场。海
德里希决定充分利用这位公使。他暗示参加会见的德国外交官,将“R”文件的伪造内容
透露给马斯特内。
会见后,马斯特内心情沉重,一阵恐惧向他袭来。苏联出现倒戈斯大林的阴谋,这真是
太可怕了,他立即向捷克总统贝奈斯发了一封电报。电报说,从一位德国外交官的暗示
中,他发觉德国正在同苏联红军的一个反斯大林集团进行接触。一切表明,目前柏林似
乎在等待莫斯科政府的更换。
捷克总统贝奈斯看完密电,心急如焚,马上苏联驻捷大使亚历山大罗夫斯基,将电报交
给他,亚历山大罗夫斯基看完电报,立即复制了一份放进公文包。结束会晤后,他立即
飞回国内。就这样, 海德里希精心炮制的一份阴谋情报,终于如愿以尝地落到了斯大林
的手里。
海德里希并没有就此满足,为了确报万无一失,又拉开了悲剧的第二幕。
在捷克总统贝奈斯召见苏联大使的第四天,海德里希的幽灵出现在巴黎。他将情报巧妙
地传给法国总理达拉弟。后者在一次外交招待会上,又将其传给苏联驻法国大使波特金
。波特金在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即向莫斯科总部发出加急电报,详细汇报了他同达拉弟
交谈的内容。
紧接着,海德里希又精心编排了悲剧的第三幕。党卫军的头目贝伦斯历来是海德里希最
信任的。海德里希决定派他去捷克首都布拉格。又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开始了。
一到布拉格,贝伦斯就会见了捷克总统贝奈斯的代表,表示自己背弃希特勒的决心,并
向他透露了几份关于图哈切夫斯基的“罪证材料”。获得了这份情报后,贝奈斯深信不
移,立即电告斯大林。
贝奈斯的代表又建议贝伦斯同苏联驻柏林大使馆的伊兹赖洛维奇见面。在柏林,预定的
会晤如期举行。贝伦斯让伊兹赖洛维奇看了伪造的两封原件,并问道:“怎么样,请给
个价钱吧!”
几经会晤,这份文件最后以300万卢布成交。在世界间谍史上,花如此大的代价购买一个
历史悲剧,这是绝无仅有的。
元帅们之死
由于在“R”档案中,有德国军官与部分苏军统帅部代表,其中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
谈话记录,因此,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实。因为在1925-1928年,他曾担任过红军的
参谋长。
就这样,海德里希的阴谋成功了。
1937年6月11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其他7位著名将领,被判处死刑。
紧接着,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发布鼓励告密的命令,从而掀起了一股滥杀狂澜
,苏军将领们被接二连三地判刑和杀害,全军有进80%的高级军官被杀害,其中,5名元
帅中有3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85名方面军司令中有57名,195名师长中有110名
、406名旅长中有22名、以及所有的军区司令,都在这场阴谋中丧生。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