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离别), 信区: Green
标  题: 空降作战的里程碑——克里特岛战役(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7 11:27:12 2004), 站内信件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
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克里特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唯一以空降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不仅在二战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
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登陆作战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
 
  克里特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以空降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
不仅在二战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登陆作战的发
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东临黑海和爱琴海,西濒亚得里亚海,战略位置非常重
要,对于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而言,占领了巴尔干半岛既可以有效控制东地中海,进而
威胁英国在近东、中东和北非的殖民地,又能封锁苏联的黑海出海口,从南翼进攻苏联;
而且还能切实保护其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免受英军飞机的空袭。

  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于1939年4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后,又于1940年10月28日发动了对
希腊的进攻,最初曾一度迫使希军后退五六十公里,但希军在英军的支援下,很快阻止了
意军的攻势,并于12月将意军一举赶出了希腊,还乘胜追击,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部分领
土。

  1941年初,意大利再次发动进攻,仍未能取得突破,双方形成了僵持局面。

  1941年4月6日,即南斯拉夫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次日,纳粹德国未经宣战就向
南斯拉夫发动了进攻。同一天,德军以两个集团军,计22个步兵师、8个坦克师和5个摩托
化师,共35个师约四十万人,在意军配合下也对希腊发动了进攻。

  4月9日,德军攻占了萨洛尼卡,迫使希军东马其顿集团军投降,并对在意希战线上的
希军和英国远征军形成了包围态势。

  4月12日,希军开始从阿尔巴尼亚撤军,但为时已晚。

  4月18日,希腊首相科里西斯自杀,国王乔治二世摄政,他见已经无法阻止德军的推进
,下令希军向南部港口撤退。部分希军还未到达目的地,就被德军追上,被迫投降;部分
希军随同英国远征军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敦刻尔克的撤退,经海路退往克里特岛和北非。


  4月27日德军进占希腊首都雅典。

  4月29日德军到达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端,占领了整个希腊大陆。

  显而易见,德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克里特岛了。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
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西距马耳他岛约810公里,东距塞浦露斯岛
约520公里,西北距伯罗奔尼撒半岛仅90公里,南与北非重镇托卜鲁克隔海相望,距离约3
60公里,东南距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约560公里。在军事地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占
有该岛,即可控制东地中海,利用克里特岛为基地,海空力量将对南欧、北非都将构成严
重威胁。所以,早在1940年5月21日,英国与法国和希腊协商后,决定一旦意大利入侵希腊
,英法就出兵保卫克里特岛。同年10月,意军入侵希腊后,英国就向克里特岛派出了地面
部队和飞机,但由于英国此时要应付轴心国在几个战场上的攻势,实在力不从心,派出的
部队规模比较小。

  克里特岛东西长约257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2公里,最窄处宽仅11公里,最宽处也不过
60公里,是个狭长形的岛屿。全岛地形崎岖不平,遍布连绵起伏的山地,从西到东依次有
白山山脉、伊达山脉、腊西提山脉和希提亚山脉,这些山脉的主峰海拔高度都在1800米以
上,而且陡峭难行,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使得岛上的河流都是南北流向,而且非常湍急
,对部队的东西方向运动构成了严重的天然障碍。

  全岛只有在北部首府干尼亚附近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岛上主要的
港口和锚地苏达湾、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都在这片平原上,其中苏达湾水深湾宽,北面又
有阿克罗蒂里半岛作为天然的屏障,是全岛最理想的避风港湾,可以停泊大型水面军舰。
所有这些港口的规模、设施都不大,只能满足本岛的日常需要。

  英军进驻克里特岛后,进行了机场建设,但岛上三个机场都比较简陋,充其量不过是
前线机场。其中的伊腊克林机场条件最好,能起降各型飞机;干尼亚以西16公里的马拉马
机场,只能起降战斗机;雷西姆农机场情况最差,还未能完工。正因为如此,岛上机场数
量少,设施简陋,英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空中掩护。但这些机场,却对德军在登陆作战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岛上只在北部有一条公路,而且路面狭窄,又多急转弯,公路上的桥梁承重量都不超
过7吨,无法通行重型卡车。总之,岛上交通不便,通信联络也比较困难,这都给英军的抗
登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克里特岛的4、5月间的气候通常是晴朗少雨,这种气候对于掌握制空权的德军是非常
有利的。

  这样看来,克里特岛只有北部适于登陆,该地区从海岸开始全是连绵的丘陵地带,中
间夹杂着一些或宽或窄的谷地,这种地形将限制防御部队的机动,使其容易遭到登陆部队
的迂回攻击。总而言之,从地理上讲,克里特岛的防御态势非常不利的。

  

第二章

  德军统帅部在巴尔干半岛的作战中并没有一个全盘计划,当德军占领希腊本土后,希
特勒原准备就此结束战役,但德国空军的一些将领却在考虑以空降突击手段夺取克里特岛


  这一计划最坚决的主张者是第11航空军军长斯徒登特中将,他是德国空降部队的创建
者,第11航空军的建制里就包括德军当时的全部空降部队。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组织准备
和几个月的筹划,打算在克里特岛实施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以此来证明空降部队不仅仅
是战术意义上的突袭部队,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兵种;同时证明空降作战理论的正确性
,作战计划上报第4航空队司令洛尔上将后,洛尔考虑的是以克里特岛为基地的英国飞机可
以袭击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与其日后被动应付英军的空袭,不如现在攻占克里特
岛以免后患,便于4月15日将作战计划呈报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戈林正急于寻找机会打败
英军,恢复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遭受严重打击的声誉,随即同意了这一计划,并于4月
21日和斯徒登特一起前往最高统帅部,向希特勒面陈。

  希特勒批准了这一计划,在征得意大利同意后,于4月25日下达了第二十八号训令:以
空军第11航空军所属的空降兵部队为主,执行攻占克里特岛的使命,作战代号“水星”,
战役发起时间最迟不得超过5月中旬。

  德军战役总指挥是第4航空队司令洛尔上将,参战部队为空军第8航空军和第11航空军
,以及海军的东南舰队。

  第8航空军是一支飞机机型齐全,数量可观,具有极强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军长为里
希特霍芬中将,共拥有飞机808架,其中战斗机230架、水平轰炸机223架、俯冲轰炸机305
架、侦察机50架,现驻扎在希腊和保加利亚,负责夺取战区制空权和为空降兵部队提供航
空火力支援。

  第11航空军建制里编有第7空降师、第22机降师和滑翔突击团,是德军当时全部的空降
部队,全是精锐之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官兵大多具有空降作战的实战经验。可惜,
第22机降师因缺乏交通工具,滞留在罗马尼亚,无法按时到达希腊集结,德军统帅部只得
临时将正在希腊的第5山地师划归第11航空军,代替第22机降师的作战任务。第5山地师尽
管也是德军的精锐部队,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机降作战训练,与空降部队的协同也没有第22
机降师那样默契熟练。上述两个师又一个团,总数约3万人。担负空中运输的,是第11航空
军所属的约500架容克—52运输机和80架滑翔机。

  海军的东南舰队集结了包括驱逐舰在内的约70艘舰船和约200艘摩托舟艇,负责运送7
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在克里特岛登陆,并为战役提供海上支援。

  德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洛尔和斯徒登特对空降部队的使用产生了分歧,洛尔坚持认
为应集中在马拉马和干尼亚两地空降,以确保兵力数量上的优势。而斯徒登特却根据战争
初期在挪威和荷兰的空降作战经验,认为应在多个目标同时空降,以造成敌军的混乱和无
法相互支援,他坚持在克里特岛上的七个地点同时空降,然后像油渍扩散那样扩张战果,
直至占领全岛。两人各持一词,互不相让,无法取得一致,便将各自的计划上报戈林,戈
林采取了折衷的方法,攻击当天上午在马拉马和干尼亚两地空降,下午则在雷西姆农和伊
腊克林空降。

  德军的具体部署是: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战斗群,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滑翔突
击团为西部战斗群,在马拉马空降,夺取马拉马港和机场;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中将指挥
第7空降师之伞兵第3团和第2团(欠第2营)为中部战斗群,在雷西姆农和干尼亚空降,占领
机场、干尼亚和苏达湾;布劳尔上校指挥第7空降师之伞兵第1团和伞兵第2团2营为东部战
斗群,在伊腊克林空降,夺取伊腊克林机场。第5山地师为预备队,机降或海运上岛增援。
岛上作战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统一指挥。

  出发机场为希腊南部刚刚赶修出来的六个简易小型野战机场,空降距离250公里。由于
飞机数量不足,空降只能分批进行,第一批运送滑翔突击团和伞兵第3团,分别在马拉马和
苏达湾空降;飞机返航后再运送伞兵第1、第2团,在雷西姆农、干尼亚和伊腊克林空降。
计划当天夺取三个机场和干尼亚,然后机降预备队,由东向西发展攻击,占领全岛。斯徒
登特的指挥部开设在希腊雅典的一个旅馆里,负责全局指挥。

  德军从4月25日起开始进行战前准备。由于空降部队大多在德国本土,首先一个难题就
是部队的开进和集结,第11航空军的部队先搭火车到达罗马尼亚,再换乘卡车前往希腊,
途中为了让参加对苏联作战的第2装甲师优先通过而在马其顿的山区停留了足足三天,——
直到5月14日,第11航空军的部队才在雅典附近集结完毕,开始战前训练,一些部队还进行
了夜间空降训练。

  此外,德军担负运送空降兵的运输机从巴尔干战役开始起就一直执行空运任务,高强
度的频繁使用,运输机的机身和发动机都急需检修,5月1日起,第11航空军所属的运输机
全部飞回德国,进行检修保养,数家飞机制造厂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将493架容克—
52运输机检修完毕,其中大部分飞机还更换了发动机。5月15日这493架飞机在希腊南部的
出发机场集结完毕。

  所有战前准备中最大的困难是燃料问题,493架运输机需要往返三次才能将空降部队运
到克里特岛,这样共需要300万公升的燃料,而这些燃料都还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外的油轮
上,直到5月16日,连一滴燃油也没有运到机场,因为科林斯大桥被炸毁后堵塞了运送燃料
的油轮所必经的海峡,5月17日,第11航空军后勤部长塞布中校用飞机接来了潜水员,才将
航道疏通。5月18日油轮驶入比雷埃夫斯港,然后立即将燃料分装到200公升的油桶里再用
卡车运往机场。原定5月18日开始的攻击不得不延迟两天,但直到5月19日深夜,还有几个
中队的运输机没有得到燃料,此时距离预定的出发时间只有五个小时了,就连参战的空降
兵也加入到运输燃料工作中,他们将油桶运到飞机旁,用手摇泵为飞机加注燃料,总算完
成了攻击准备。

  5月14日,北非德军发动了攻势,以牵制北非英军,使其无力支援克里特岛。同时,对
克里特岛进行了战前侦察和航空火力准备。

  

第三章

  英军于1940年10月28日,即意大利入侵希腊的次日就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向克里特岛
派出了6000人的部队,进行防御。加上后来从希腊陆续撤退的希军、英军,共计一个师、
两个团、十一个营又五个连,总数约4.4万人,其中希腊军约1.4万,英联邦军队约3万。


  当希腊本土失守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确保英国在中东、北非和地中海的利益,严令
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全力组织防御,韦维尔任命新西兰师师长弗赖伯格少将为克里
特岛守军司令,统一指挥岛上所有部队。弗赖伯格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25岁担任营长
,26岁就升任旅长,久历战阵,经验丰富,曾因作战英勇荣获英国最高勋章——维多利亚
十字勋章。他在巴尔干战役中,面对德军强大压力,指挥新西兰师从容不迫有序撤出希腊
,给韦维尔留下了深刻影响,这才将守岛重任交付给他。

  4月26日,英国情报机关获悉德军将对克里特岛实施空降突击。

  4月29日,英国陆军部向弗赖伯格下达了抗登陆命令,并指示他务必作好抗击德军空降
和海上登陆的准备。

  5月6日,英国情报机关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掌握了德军空降作战的细节和可能发起
攻击的日期,并立即通报了守军。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第一次比较准确提前获
取德军的作战意图。但弗赖伯格认为,德军登陆的主力是从海上登陆,空降突击只不过是
为了夺取机场和港口。因此将岛上最大的港口苏达湾和最大的机场马拉马机场作为重点防
御,考虑到岛上交通困难,相互联系支援不便,弗赖伯格以苏达湾和三个机场为核心构成
支撑点式防御体系,将全岛划分为四个独立的防区:马拉马防区,由普迪克准将指挥新西
兰第5旅、希腊军三个营和四个炮兵营,共1.2万人防守;苏达湾防区,由韦斯顿少将指挥
英国海军陆战队、澳大利亚军一个营,共1.5万人防御;雷西姆农防区,由瓦齐准将指挥澳
大利亚军两个营、希腊军四个营和克里特岛警察营,共7000人防御;伊腊克林防区,由查
佩尔准将指挥新西兰军三个营、希腊军三个营、澳大利亚军一个营和英军一个炮兵团,共
8000人防御。由于从希腊本土撤退下来的部队几乎将所有的车辆都丢弃了,没有什么机动
能力,弗赖伯格除了在马拉马防区和苏达湾防区分别布置了新西兰军一个旅和英军一个营
为预备队外,再没有其他预备队了。装甲部队仅有的英军轻骑兵第三团六辆坦克,分别配置在三个机场,三个轻型高射炮连和两个重型高射炮连担负对空防御。


  英军在进行防御准备中最困难的是补给问题,所有的补给都必须通过海路运来,由于
港口不断受到德军的空袭,每日的卸载物资量从最初的700吨,一直下降到每日仅100吨,
而岛上每日需要的物资量是1000吨。尽管如此,英军的防御准备仍在积极进行,对坚固的
支撑点进行了伪装,设置了欺骗德军的假阵地和假目标,并最大限度利用复杂地形部署了
火力。

  弗赖伯格在组织防御中唯一的缺陷是他根据德军入侵荷兰时,曾经在公路、海滩等开
阔地带进行过机降的战例,认为德军对机场的依赖性并不强,而英国空军还将利用岛上的
机场,所以他没有下令对岛上三个机场设施进行破坏。事实却证明,这三个机场对于德军
而言,是非常需要,对战役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岛上的英联邦军队,虽是当时英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却由于在刚结束的战斗中士气受
到了很大挫折,加之重装备严重缺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短缺,官兵们情绪低落,然而
经过一系列的紧张准备,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恢复,弗赖伯格改变了原先的看法,他认为
即使没有海空军的支援,也能守住克里特岛。

  5月16日,英军击落了一架德军的侦察机,并俘虏了飞行员,飞行员供称将在未来四十
八小时里开始攻击。从5月17日起,岛上的英军全面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5月18、19日,德军的空袭日渐频繁、猛烈,预示着登陆即将开始。

  英军的侦察机也发现德军在希腊南部机场集结了大量的空降部队和飞机,但由于英军
在地中海地区的航空兵力量太过薄弱,只对上述机场进行过几次效果并不显著的轰炸外,
再未能采取其他措施。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