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信区: Green
标  题: 基辅会战(最初的两个月)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May 27 09:52:50 2005)

维尔纳·豪普特 [德国] 
                      第一章 最初的两个月 
南方集团军群的推进  
   1941年12月18日下达的第21号指令(即众所周知的“巴巴罗萨计划”),对德国南方
集团军群在计划对苏联实施的进攻中所担负的任务作了以下规定:  
   “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集团军群,应将主力置于卢布林地区,以基辅为主要突
击方向,以强大装甲兵和迅速突入苏军纵深翼侧和后方,继而沿第聂伯河一线将其聚歼。
右翼的德-罗兵力集群的任务是,保卫罗马尼亚领土,并以此掩护整个作战行动的南翼……
”  
 
  这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冯·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参谋部还设在巴黎附近的圣
热曼。为使属下8个摩托化兵团和29个步兵兵团作好战争准备,参谋部从这里发出了第一批
进军指令和命令。  
  部队开始开进,自3月份起,公路、铁路有时已超过其饱和量。历次图上演习均已表明
,南方集团军群将把主力集结于卢布林地区,而沿桑河 [ 译者注:维斯瓦河支流,在波兰
境内。 ] 的帝国边界,仅部署一些战斗力较弱的步兵部队,担负警戒任务。  
  在此期间,国防军统帅部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军队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匈牙利诸
旅沿本国边界实施警戒,罗马尼亚军队与德国第11集团军协同作战,但要晚些时候才能参
战。  
  空军总司令部指派由勒尔大将指挥的第4航空队与南方集团军群协同作战。航空兵部队
的任务是夺取制空权和支援向前推进的陆军。担负此项任务的有两个航空兵军和一个高射
炮兵军。  
  自1941年春季起,部队的调动开始频繁,开进速度加快。起初,第17集团军司令部是
整个南段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当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还设在布雷斯劳,只向前方离塔
尔诺夫不远的奥科齐姆宫派驻了一个小型指挥参谋部,直到1941年4月22日,冯·龙德施泰
特元帅才接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  
  国防军于1941年4月突然开始的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战局,并未影响军队向俄国边界的
机动。在迅速结束该战局之后,摩托化部队和航空兵部队急忙北上,进入其集结地域。  

  实际上,南方集团军群在5月底就完成了进攻准备。第6集团军(冯·赖歇瑙元帅)进
入普热梅希尔与卢布林之间的地段,其当前任务为突破苏军科韦利附近的边境阵地,为装
甲部队开辟道路。友邻的第17集团军(冯·施蒂尔普纳格尔步兵上将)展开于普热梅希尔
与托马舒之间,受领的任务是击溃沃尔夫附近之敌,夺取交尼察地区。第1装甲集群(冯·
克莱斯特大将)在上述两个集团军内翼的后方做好进攻准备。以便在突破边境工事之后,
向基辅和第聂伯河下游实施进攻。  
  喀尔巴阡山脉地区最初由匈牙利诸边防旅负责警戒,这些旅晚些时候也要参战。在罗
马尼亚,罗第3集团军在博托沙尼西部展开,第4集团军(里特尔·冯·朔贝特大将)在雅
西两侧展开。该集团军司令部受命与罗军协同作战,在开始阶段由安东尼斯库元帅指挥。
  
  苏联领导人对德国的进攻预有准备。自德国的西方战局结束以后,红军便着手进行与
德意志帝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准备工作,并将防御重点放在两翼。但是,在它利用一次突然
袭击占领波罗的海诸共和国之后,右翼的对手便不复存在了。所以,从1941年春季起,红
军最高统帅部便把其主要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放在这个庞大帝国的西南地区。  
  因此,“基辅特别军区”(俄国官方称呼)的精明干练的司令官基尔波诺斯上将将其
大部分部队部署在雅西与卢布林之间的地区。1941年春,由他指挥的部队有苏第5 、6、9
、12、26集团军,以及第4、5 、9和15独立机械化军。  
   6月初,上述部队被编两个大集群。第1集群由46个步兵师组成(每师辖3个坦克与机
械化旅),在切尔诺夫策与基辅之间地域待机。第2集群沿布格河进行警戒,直到德涅斯特
河。该集群拥有20个步兵师、3个坦克旅和7个机械化旅。  
   1941年6月20日,俄国最高统帅部获悉德国即将对其发动进攻。6月22日凌晨2时30分
,基尔波诺斯上将向其属下的所有司令部和其他机构下达命令:“以一切手段抗击”德军
的进攻!  
  然而,为时已晚。就在这天凌晨3时零5分,德军沿布格河和桑河配置的几百个炮兵连
,对已查明的俄国工事、兵营、公路和铁路线实施了炮火准备。与此同时,空中响起了第
一批远程战斗机的轰鸣声,接着炸弹就倾落在交通线和机场上。  
  在南方集团军群左翼实施进攻的第6集团军,以一个军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当面实施警
戒,以另外两个军粉碎了敌在索卡尔边境突出部的抵抗,从而使第1装甲集群各先头部队在
当天下午就渡过布格河。  
  按计划,第17集团军在开始阶段就应肃清利沃夫突击的敌人,但是,担负进攻任务的
德军遇到了俄国防御者出乎意外的顽强抵抗。一部分师在最初几小时就失去了相互间的联
系。以致出现了宽达10公里的缺口,奇袭普热梅希尔的重要桥梁的计划也术获成功,结果
整个集团军的初期战果甚微。  
  尽管如此,苏军还是被迫放弃各处的边境阵地,撤退到当时边界后大约20公里的地方
。  
   6月23日,新任俄国南部红军总司令铁木辛哥元帅向由“基辅特别军区”改称的“西
南方面军”下达了向卢布林实施反突击的命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巧妙地以其部署在罗夫诺
与布罗迪之间的机械化军,对已发现的德军先头部队的翼侧实施突击。  
  此时,第1装甲集群已达成突破。第3和第4摩托化军在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附近割裂
敌防线之后,继续向东实施突击。6月24日,攻占卢茨。第48摩托化军前出至杜布诺,4天
内击退俄国3个军的进攻,摧毁敌人战斗车辆215辆。  
   6月27日,基尔波诺斯上将认识到,边境交战已告失利,遂即组织部队向科罗斯坚-沃
伦斯新城-普罗斯库罗夫一线实施总退却。此间,红军最高统帅部在比萨拉比亚新组建了一
个“南方方面军”司令部,专门用以对付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从而减轻了基尔波诺斯上将
所受到的压力。  
  国防军统帅部6月29日的一份专题报告对南方集团军群迄今所取得的战果作了如下总结
:  
   “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正面地段上,我军同苏军精锐部队发生战斗,经过英勇
顽强的作战,利沃夫西部最坚固、最现代化的工事被我攻克。我军正乘胜向利沃夫推进。
在利沃夫北面,我装甲师正经卢茨克向东实施突击……”  
 
  这些天,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将第1装甲集群调离了第6集团军。冯·赖歇瑙元帅指挥
的第6集团军未能粉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及其附近的苏第5集团军的抵抗,并因此受到钳制
。按计划,第1装甲集群应保持机动自由,尽快向第聂伯河突击。第1装甲集群沿卢茨克-罗
夫诺公路推进,在粉碎苏军沿途的抵抗之后,攻占了罗夫诺。这样,经日托米尔通往基辅
的道路便被打开了。  
  这时,在南面作战的德第17集团军也粉碎了敌人在边境上抵抗。6月30日,德国第1山
地师攻占了利沃夫。在该师攻入该城之前不久,乌克兰的自由运动曾企图在这里举行起义
,遭到了镇压。  
  俄国最高统帅部在弄清情况后,于7月的第一个星期即向军队下达了撤向旧边界的命令
。  
  当德国的陆军总司令部发现俄国方面军撤退后,遂命令在罗马尼亚的德集团军发起进
攻。国防军统帅部7月3日报告说:“昨日,德、罗军队已并肩从摩尔多瓦以北地域出发,
渡过普鲁特河!”但是驻守此地的苏第18集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致使德军的进攻直到第
三天才有进展。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军队从比萨拉比亚向德涅斯特河突击,并已渡过该河。
  
  在这些天里,第一次出现了“斯大林防线”一词。然则“斯大林防线”根本不是一个
筑垒地带,而仅是一条以地形障碍为依托、横贯俄国旧边界地区的防线。红军最高统帅部
命其两个方面军撤到该线,这意味着其整个防线缩短了500公里。因此,位于南部和中部的
俄国诸集团军于7月初开始东撤,只有战斗在普里皮亚特地区的第5集团军还留在阵地中。
该集团军在沼泽地的防御表明,苏军不愧为无与伦比的防御大师。因此,德国陆军总司令
部不得不从中央集团军群的地段内抽调部队,从北面向沼泽地区突击,以减轻第6集团军的
负担。  
   7月9日,南方集团军群由北至南的局势大体如下:第17军位于戈伦河畔萨尔内以南的
宽大正面上;第29军在萨尔内东北方向;第3摩托化军已接近日托米尔,在其右翼,第48摩
托化军已绕过别尔季切夫,占领了日托米尔南面的铁路线。第55军正向柳巴尔推进,第14
摩托化军由柳巴尔南面继续向东北方向突击。第39山地军 [ 译者注:疑为第49山地军之误
。 ] 和第3军在普罗斯库罗夫高地的宽大正面上向东推进,并与匈牙利第8军建立了联系。
  
  此时,南翼也正向前推进,罗马尼亚的两个军已进抵卡梅涅茨-波多利斯基以南地区。
在其翼侧的第9军已到达莫吉廖夫前方地带。第30和第54军已逼近德涅斯特河,预计7月中
旬之前,将在整个正面上夺取并强渡该河。  
  德军尽管蒙受了严重损失,仍于7月9日前在所有地段上突破了“斯大林防线”。各装
甲师勇猛突击,攻占了别尔季切夫、胡尔斯克、布罗尼基和日托米尔。随后,第1装甲集群
接到命令:  
   “……攻占基辅附近第聂伯河东岸的一个纵深桥头堡,作为继续东进的基地。”  

 
  这样,基辅便成了南方集团军群的下一个目标!  
   7月10日,德第3摩托化军(冯·马肯森骑兵上将)作为先头军已到达伊尔片地段,直
抵乌克兰首都的保障地段,截至这一天,仅该军就已抓获俘虏14480人,摧毁敌人坦克868
辆、火炮472门。  
  正当目标近在咫尺之时,陆军总司令进行了干预。希特勒提出,第1装甲集群不必攻占
基辅,而应合围尚在深远纵深的苏军。在基辅当面,仅保留一条以后由若干步兵师建成的
警戒线。这时,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正在南方集团军群指挥所里,他对希特勒的
这一决定感到意外,立即提出强烈抗议。但希特勒对他的元帅们的异议不屑一顾,仍坚持
己见。  
  第3摩托化军接到新的命令后,不得不在东面为尚在后面缓慢开进的步兵部队提供翼侧
掩护。这样,德军便最后失去了突然占领基辅的良机。在此期间,基辅却着手进行了各项
防御准备工作。工人和居民被动员去挖战壕,由共青团员组建的首批装备低劣的民兵部队
防守这些战壕。第一批工厂企业开始东迁。  
   7月10日,斯大林任命国内战争中的老英雄布琼尼元帅为整个南线的总司令,政治局
委员尼基塔·赫鲁晓夫(后来成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为南线部队的军事委员会委员,负
责军队政治教育和民众工作。  
  布琼尼元帅颁布的第1号命令是:“不许后退一步。要坚守和反击。”苏第5和第6集团
军在当天就执行了这个命令,在科罗斯坚和马林之间向突出的德第1装甲集群发起反突击。
由于俄国军也首次将优势战斗机歼击机部队投人战斗,德军陷入困境,被迫在各个方向实
施防御。科罗斯坚与别尔季切夫之间的鏖战持续了5天之久,后来敌人终于被击溃了。  

  苏第5集团军被迫向科罗斯坚和马林撤退。由于这时德军在别尔季切夫附近再次转入进
攻,第1装甲集群终于又获机动自由。第3摩托化军开始向法斯托夫突击。第14摩托化军向
比亚拉采尔克夫推进,第48摩托化军则经尔季切夫向卡扎克实施突击。由于第17和第11集
团军远在西面,而第1装甲集群已突进到俄国防御者的北翼侧后,因此,战场上出现了一种
特别有利的态势。  
  第1装甲集群接到了向南突击、合围位于第17和第11集团军前方之敌的命令,此时,封
锁基辅的任务由第6集团军司令部承担。  
  冯·赖歇瑙元帅的集团军直到这时还未与中央集团军群的友邻集团军建立联系。两个
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宽达250公里。苏第5集团军的3个步兵军和3个坦克军尚在此缺口中,因
此,在越过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与友邻建立联系之前,必须先将它们击退。7月17日,南方集
团军群司令部命令第6集团军发起进攻,以便将苏第5集团军压向第聂伯河。  
  第6集团军在宽大正面上发起进攻,但在苏军巧妙而顽强的防御下,进展十分缓慢。南
方集团军群遂于8月9日命令第6集团军停止进攻,转入防御。由于此时一场最大规模的决定
性会战已准备就缩,第6集团军甚至不得不将第4军转隶第1装甲集群。  
  陆军总司令部根据向前突击的装甲集群所处的有利位置,命令已到达第聂伯河西岸的
第1装甲集群继续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尼古拉耶夫进攻。  
  这时,希特勒又亲自进行了干预。他命令停止大纵深作战,而代之以在乌曼方向的有
限地区内作战。  
  据此,南方集团军群向所属各集团军下达了作战指令:  
   “第11集团军:占领沃斯涅森斯克-佩尔沃迈斯之间的布格河地段,尔后,攻占克里
沃伊罗格。  
 
  第17集团军:夺占基洛夫格勒,尔后,视情况攻占克里沃伊罗格或第聂伯罗彼得罗夫
斯克。  
 
  第1装甲集群:向亚里山德里亚方向突击,尔后,占领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
克,或克列缅楚格-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第6集团军:肃清科罗斯坚附近之敌,占领基辅西部和南部地区,尔后渡过第聂伯河,
向波尔塔瓦方向突击。”  
 
  然而,在此期间,乌曼包围战已经开始,到7月21日,乌曼包围战已有相当进展,以致
于布琼尼元帅发现了其所属各集团军面临的危险,并于7月24日下令向东撤退。同日,希特
勒直接命令第1装甲集群以大部兵力向乌曼实施突击,在那里与第17集团军会师。  
  第9装甲师和第1山地师的先头部队的倾盆大雨中和炎炎烈日下连续行进了一个星期,
同时还不断与疯狂的敌人作战,并克服低劣道路所造成的重重困难,终于在8月2日于锡尼
察河畔会师。乌曼合围圈合拢了。  
  一个星期后,国防军统帅部的报告宣布:  
   “正如专题报道所宣布的——乌克兰境内的德军在匈牙利军队的英勇配合下,取得了
一次伟大的胜利。在乌曼会战中,歼灭苏军第6、12集团军以及第18集团军一部,共计23个
步兵师、山地师和坦克师,俘虏10万3千余人,其中包括苏第6和第12集团军的司令官。缴
获装甲战斗车辆317辆,火炮858门,反坦克炮和高射炮242门,载重汽车5,250辆,铁路列
车12列,以及无数其他作战物资,敌人伤亡在20万人以上。 ”  
 
  乌曼会战结束后,德军离开该地,在宽大正面上向第聂伯河推进。一路未遇敌较大抵
抗,于8月的第3个星期进抵基辅与克列缅楚格间的第聂伯河一线。8月22日,党卫军“诺曼
人”师攻占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小型桥头堡。  
  此间,德第11集团军各军均已到达布格河,并于8月16日占领尼古拉耶夫。党卫军近卫
部队 [ 译者注:指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近卫师,归第1装甲集群指挥。” ] 这时正由
北向赫尔松突击,并于8用19日占领该城。这样,实际上整个第聂伯河地段都已被德军占领
。苏军仅在切尔卡瑟附近1000多米宽的河流的西岸还坚守着一个桥头堡。在以后的两天里
,该桥头堡也被德第44军夺占。  
  现在,只有基辅尚被俄国人占据着。在乌曼会战期间,基尔波诺斯上将把基辅建成了
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他将其指挥所设在基辅东面的布罗瓦雷,将保卫乌克兰首府的任务
交给了第37集团军司令部。在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该集团司令部拥有4个步兵师和5个民兵
旅。  
  在这支实力雄厚的部队的当面,只有德第29军(冯·奥布斯特费尔德尔步兵上将)。
8月8日,该军接到向基辅发起进攻的命令,但进攻毫无进展。4天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
下令停止进攻。  
  南方集团军群对于如何攻占陆军总司令部8月12日指令中提出的新的进攻目标忧心忡忡
。指令规定,在冬季到来之前应达到的目标是:攻占克里木和顿涅茨河畔的工业和煤矿区
,切断俄国来自高加索的石油供给。为保障这一大规模作战的北翼安全,必须消灭基辅附
近的苏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知道,以现有兵力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但是,这个重大的疑难问题竟“自行”解决了。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北面向前推进的
、由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已深入俄国纵深,将这个辽阔的沼泽地区抛在了后面。
俄国最高统帅部推测,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将继续向莫斯科方向突击。因此将其所有部队都
集中到中央集团军群的当面,而忽视了该集团军群成纵深梯次配置的南翼。  
  因此战场上便出现了这样一种态势,即俄国“西南方面军”处在中央集团军群的深远
后方,而且尚未认识到来自北面的危险。希特勒发现了这一罕见的有利态势,并且从这时
起像着了魔似的将其注意力放到了东线的南段。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