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yne (死水微澜), 信区: Green
标  题: 血战格罗兹尼 (下)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Oct 31 12:59:29 1999), 转信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天,俄罗斯继续加强对格罗兹尼的占领,与此同
时车臣人仍在继续证明他们并没有被打败。

    尽管俄军攻占了格市的各大重要建筑,但争夺格罗兹尼的战斗一直没
有平息过,车臣叛军一次又一次地重组人马,不断进行游击袭扰。

    面对着经常看不见踪影的敌人和当地居民同样强烈的仇视,俄军的士
气变得比以前更为低落消沉。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派入车臣的观察员称当时的情景是一场不折不扣、
“难以想像的灾祸”,要求立即实现停火。

    美国军方对车臣战争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俄军士兵居然拿武器去和叛
军换酒买醉。

    到1995年 5月,俄军控制了车臣共和国近三分之二的领土,并攻占了
各大主要城镇。

    但车臣叛军继续依托藏在山区中的根据地,改而采取恐怖策略,对俄
罗斯及邻近共和国的城镇进行袭击,捉当地平民作人质。

    由于既无法剿灭、也不能遏制叛军,俄国不得不最终于1996年 8月签
署了一项屈辱性的和约。车臣留在俄联邦境内的部队终于撤走了,身后留
下的是十万来具尸体和满地废墟、一片焦土。


                    动荡不安的亚美尼亚


    周三总理及议长等高官横遭枪杀的亚美尼亚位于西南亚的南高加索地
区,与格鲁吉亚、土耳其、阿塞拜疆及伊朗接壤; 人口约有350万,多数
为亚美尼亚人,另外还有阿塞拜疆、俄罗斯和库尔德等少数民族;多数国
民信奉亚美尼亚东正教,阿塞拜疆人则信伊斯兰教。

    该国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分出来的15个独立国家之一。1988年起
曾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阿塞拜疆内一块居民主要为亚美尼亚人的闹独
立的飞地)而与阿塞拜疆交战。 到94年停战时两国共战死约3.5万人,近
百万阿塞拜疆人被迫逃出纳--卡地区。94年停火后该地区仍不时发生冲突,
由国际社会调停的和谈已告搁浅。

    亚美尼亚粮食要依赖进口,只有少量的金和铝矿藏。由于90年代初苏
联解体,加上纳--卡战争切断了经由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的传统贸易通道,
亚美尼亚经济发生严重衰退。政府采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的方案,
试图使经济复苏。许多亚美尼亚人主要靠国外亲戚的汇款为生。该国人均
国内总产值只有600美元。

    前总统彼得罗相(Petrosyan)1996年在有争议的选举中获胜, 上台
后因调坦克上街包围数十名反对者、查封多个政党而受抨击。去年他因被
民族主义者指责为了结束冲突对阿塞拜疆让步过多而被迫下台。

    现任总统为98年5月当选的民族主义者、技术官僚科恰良(Kocharian),
他许诺要实行强硬的市场经济改革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他曾与阿塞
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举行多次会谈,在卡拉巴赫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两国有
望打破僵局。 周三遇害的萨尔基相(Sarkisian)今年六月刚被总统任命
为政府中居第二的总理职位。

--


                  美丽的并不一定正是渴求,
                                      虚幻的也有可能蕴涵希望。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it-cim2.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