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lot (喜欢下雨的夜猫子), 信区: Green
标  题: 好像是官方的看法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21日15:21:35 星期五), 转信

战地钟声已敲响-评美拒绝阿富汗伊斯兰教士会议裁决
----------------------------------------------------------------------------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9月21日 11:20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文章:随着9月20日美国拒绝阿富汗伊斯兰教士大会做出的
要求本·拉登自动离境的裁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阿富汗危机的可能性已荡然无存。而
布什北京时间9月21日早晨在美国国会所发表的演讲,虽然并没有对阿富汗直接宣战,但
意味着美国已经敲响了战地的钟声,对阿富汗发动直接军事攻击已为时不远。9·11纽约
与华盛顿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究竟将如何解决本·拉登及其恐怖团伙,终
于不再有任何悬念。
  美国坚定的复仇决心使得外交手段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塔利班当局在“9·11事件”之后曾非常强硬。一方面竭力澄清自己与恐怖袭击无关
,另一方面则强调不会交出拉登,为了保卫拉登这个塔利班的客人,不惜进行“圣战”
。而拉登本人也两度声明与恐怖袭击无关。在9月15日巴基斯坦承诺对美国的反恐怖主义
军事行动提供全面支持之后,中亚三国也相继作出了相同答复。美国为发动军事报复而
做的外交谋划获得了决定性进展。在美国大兵压境、而阿富汗的周边邻国纷纷与美国“
同仇敌忾”之际,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曾出现过“一丝曙光”。
  巴基斯坦通过多种渠道与塔利班当局接触,希望劝说塔利班能够交出本·拉登,避
免陷入新的阿富汗战争。在巴基斯坦的斡旋下,为了避开美国的锋芒,塔利班开始表现
出了一定弹性。例如,塔利班在9月16日称,如果美国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拉登参与了“9
·11事件”,塔利班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把拉登交给第三国审判。但这一要求
,遭到了美国的断然拒绝。随即,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决定将拉登的去留交给该国的伊
斯兰教士大会决定。9月18日,塔利班称,愿意与美国就拉登问题进行谈判。9月19日,
白宫的答复是,阿富汗必须无条件地交出本·拉登,其他一切免谈。
  9月20日,在举行了两天会议之后,阿富汗伊斯兰教士大会发出布告,决定建议本·
拉登自动离开阿富汗,并同时提出,如果美国攻打阿富汗,将号召该国人民和整个穆斯
林世界起来进行圣战。白宫迅速对此做出反应,提出阿富汗并没有接受美国的要求。白
宫发言人弗莱舍明确说,“这是应该行动、而不是说话的时候了”。
  现在看来,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通过外交举动来解决问题,美国要通过军事手
段将拉登及其团伙彻底消灭,这是“9·11事件”之后美国的既定方针。伊斯兰教士大会
是阿富汗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即便奥马尔想要与美国妥协,也不可能推翻教士大会
的决定。塔利班、拉登与美国之间,只剩下了战争这一唯一选择了。
 ·阿富汗战争:是复仇、是冲动还是战略性深谋远虑?
  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以及整个国际社会站在一起。美国
为了铲除拉登恐怖团伙和惩戒塔利班而发动阿富汗战争,中国愿意向美方提供一切必要
的协助。这不仅仅因为中国同样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打击恐怖主义是中国应尽的责任
,同时,这也是一个中国无法拒绝的“事业”。
  首先,美国进行的是一场“复仇战争”,按照“冤有头、债有主”的人类社会生活
的准则,美国挥师阿富汗,只能怪本·拉登恐怖主义团伙“藐视天理”,只能怪塔利班
“为虎作伥”,是一场自作孽而应得的“报应”。
  其次,即使美国出兵流于冲动,但面对纽约和华盛顿被恐怖袭击后的惨状和近6000
名无辜者死亡的事实,世界各国人民出于人性的良知以及对死难者的同情,也将表示理
解;冥冥中无辜死者的亡魂,需要用对凶手的惩治来告慰;而现实中仍然活着的生者的
哀痛,也需要用正义来安抚。更何况从历史来看,美国政府很固执,但很少“冲动”。

  即便美国掀起阿富汗战争是出于战略性的深谋远虑,其实也很“正常”。恐怖主义
确实构成了当前的一种世界性威胁。恐怖主义者今天在纽约和华盛顿制造了如此的悲剧
,如果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不能以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和长期的斗争来加以根除,那
么明天,这样的悲剧可能在伦敦、巴黎、新加坡和北京重演。此时即使有人怀疑美国在
进行军事报复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还怀有意味深长的权力政治意图和地缘政治追求,
但是此时此刻,确是一种“说不出口”的担忧。
  然而毫无疑问,阿富汗战争一旦打响,很可能会在南亚的这个内陆国家中再度爆发
一场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而阿富汗周边穆斯林国家内部会有教徒响应塔利班的“圣战
”呼吁,也将使得整个局势进一步复杂化。这也是近日来,美国不少媒体呼吁白宫冷静
面对军事报复抉择、充分考虑战争的代价和风险的重要原因。美国著名影星伍迪·艾伦
、前国防部长温伯格近来都坦言,希望在发动军事打击的问题上三思而行。
  1989年之后的10年内战,阿富汗已经产生了370万难民,主要流落在伊朗和巴基斯坦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也是延续时间最长、最难解决的难民问题。而“9·11事
件”之后,由于害怕美国的报复,阿富汗新的难民潮正在出现。到9月19日,塔利班政权
所在地坎大哈已经有一半的居民逃离了家园。目前,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已经关闭了同阿
富汗接壤的边界。随着天气转冷以及持续的严重干旱,联合国难民署在阿富汗的工作人
员估计,两个星期之后,阿富汗可能就断粮了。一旦战争发生,联合国的紧急救援行动
将难以展开,而难民人数却会急剧膨胀。且不说战争导致的人员伤亡,光阿富汗饿殍遍
野的景象,世界各国又何以相对?塔利班所号召的“圣战”即使“打赢”了美国,价值
又何在?
  在美国开打以前,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除了尽量避免无辜平民重大伤亡之外
,保障国际社会能够有效实施对阿富汗难民、饥民援助,避免周边国家内部伊斯兰极端
主义分子参与阿富汗“圣战”,在对拉登团伙和军事抵抗进行有效打击的同时,尽快帮
助重建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秩序,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协调与合作等等,诸多因素
都必须给予相当的重视。战地的钟声已然敲响,但是还不会明天就马上开打,还需时日

 ·阿富汗战争一旦开打,将是国际关系有史以来最富传奇性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传奇性在于,美国即将从事的这场战争的理由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似乎
都难以挑剔;美国要打这场战争的目的更是冠冕堂皇、实难诟病。这场战争的作用,对
于世界未来免于恐怖主义的威胁也毋庸置言。但无论从战争的形式还是结果来看,变数
仍将继续存在。
  首先,阿富汗塔利班本来不值得美国大动干戈,塔利班的军力和阿富汗的经济实力
都决定了它在美国面前,完全是一个不具备同美国动手资格的对手。但阿富汗的沙漠、
崇山峻岭和阿富汗人的骁勇善战,美国想要通过地面战占领阿富汗,代价将会是沉重的

  其次,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对称的对手,但都在强调打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美国
强调这场战争是“世界性”的反恐怖主义战争,是国际社会对恐怖势力的共同斗争,更
是“自由”和“恐惧”之间的战争。而阿富汗则宣称,这是穆斯林的“圣战”,是为了
维护伊斯兰教义。连流亡在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阿富汗难民也表示,如果美国发动攻击,
将回国参加“圣战”。
  第三,除了本·拉登必须受到严惩之外,战争的结束将无法以哪一方的胜利而简单
地宣告结束。美国提出,反恐怖主义战争是长期性的,是新世纪消除人类所面临威胁的
“新的战争形式”,阿富汗战争只能是这样一场长期战争的开始。而对于伊斯兰原教旨
主义者来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使得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紧张和冲突继续延续下去。
  第四,国际关系将因这场战争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将会证明,“9·11事件”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将是国际关系的一
个转折点。新世纪之初的这场阿富汗战争一旦打响,无疑将开始国际关系的一个新的时
代。这个时代将彻底结束冷战后“后冷战时代”过渡,重建大国关系的基本架构,并在
一系列新的原则的基础上开始新的国际互动,而中东、南亚和中亚的地区格局也将因此
发生变动。美国的全球主义外交政策和安全战略也将从此进入一个新时期。当前,美国
正站在一个历史十字路口,美国如何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未来。
  中国人说,“以史为鉴”,今天的美国政府在做出战争决定时不妨参考。1945年8月
,当美国的杜鲁门政府决定向日本的广岛和长琦投掷原子弹的时候,当时的美国也充满
了道义的理由和实现正义的责任。这些理由甚至比今天美国剑指本·拉登和塔利班更充
分。然而,今天屹立在广岛的原子弹爆炸纪念碑的基座上,却铭刻着杜鲁门后来的名言
:“我们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但愿若干年之后,当阿富汗也需要为21世纪初这场
战争刻碑时,不要再刻上某位美国总统如此的话语。(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 朱锋)

--

                            @..@
  ( 想尝天鹅肉... ) O o .  (\--/)
                          (.>__<.)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