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被捕击毙永远失踪? 拉登命运成美国人心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Dec  7 13:13:43 2001) , 转信

  据阿富汗伊斯兰新闻社消息,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毛拉奥马尔6日决定将坎大哈控
制权交给当地普什图族部落领导人毛拉纳吉布拉。塔利班将由此走向彻底崩溃。下一个问
题自然就是:美、英情报部门和特种部队将如何追捕本·拉登? 

  三个藏身处托拉搏拉有玄机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确认本·拉登可能已被围堵在几个地点,一是在
托拉搏拉地区方圆约八十公里范围的群山之中。据信本月初本·拉登曾在这里露面。这里
地势险恶,山洞既多且深,任何人都只能徒步进入,任何汽车、装甲车都无法接近;甚至
连直升飞机都无法降落。近几天美军一直对此地区进行猛烈轰炸。二是在坎大哈附近。北
方联盟部队声称在坎大哈东部约13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发现了本·拉登的踪迹。美军已在本
地区部署了两千名特种部队,准备展开追捕行动。另外还有消息称本·拉登正在向巴基斯
坦边境地区运动之中。美军也已预料到这一招,与巴基斯坦一起大大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
控制,防止本·拉登越界潜逃。

  据最后采访本·拉登的巴基斯坦记者哈米德·米尔透露,他双眼被蒙,从贾拉拉巴德
出发,整整跋涉了十几个小时才来到本·拉登所在山洞。他感觉温度很低,空气稀薄,应
该是一个海拔很高的地方。法国情报部门分析人员据此认为,本·拉登应该置身托拉博拉
山区。托拉搏拉本来就已经存在着二千年前挖掘的地下水渠,在抗苏时进一步发展成一个
重要的地下基地。海拔3000米的高山里面水渠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庞大的地下网络。

  1998年美国对本·拉登的恐怖组织进行空中打击之后,"基地"组织对这个地区本已存
在的洞穴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和改造。当地居民证实,1998年后奥马尔下令将本地住户全
部迁走。接着便有人看见大批阿拉伯人带着粮草、水泥、武器等来到这里,显然是在进行
大规模的地下工程。今天这里是何等样子的工事,就连塔利班也不清楚。这是本·拉登的
最后的大本营。

  许多人证实,本·拉登的四个妻子和众多子女都曾在托拉搏拉入山口地区的一个小村
庄里居住、生活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据信现在他们都退入了山洞之中。最近数日美军正
在调集大规模的空中侦察和打击力量,全力在这一地区攻击本·拉登及其残余。

  日前美军通过监听卫星电话通讯和空中侦察,先后锁定本·拉登核心组织的位置,并
调来B-52重型轰炸机进行大面积轰炸,已使几十名"基地"恐怖组织的高官丧生。据包围了
托拉搏拉地区的反塔普什图武装传出的消息,死者中包括本·拉登手下的财务总管阿里·
马赫穆德;甚至连本·拉登组织的二号人物、埃及人阿尔--扎瓦赫利也受了伤。再加上前
不久被炸死的"基地"组织军事首领阿提夫,本·拉登几乎已成孤家寡人。日前甚至有消息
传出,本·拉登的妻子和子女中亦有人被炸死。当然,目前国际媒体对这些消息均无从核
查,美国方面也不愿意证实。但看来本·拉登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美军的如意算盘早已打好了。通过空中支持,鼓动反塔部队发动对托拉搏拉地区的全
面进攻,力争在数日内全面控制该地区。然后以2500万美元的巨额赏金,利用阿富汗反塔
武装展开对本·拉登的全力搜捕,特别是要弄清本·拉登的行踪。一旦发现了本·拉登的
方位,美国特种部队将会不惜代价地捉拿本·拉登,活捉不成也要将其击毙。只要生见人
、死见尸,美国就认为是彻底打赢了这场反恐战争。

  手中还有王牌"毒刺"和外国军团

  但本·拉登手中也不是没有牌可打。首先是本·拉登手中还保持着一支具有一定战斗
力的人马。尽管塔利班兵败如山倒,但本·拉登及其忠实的"外国军团"--大约有二千五百
人左右--却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士气。他们手中拥有"毒刺"导弹等能够真正威胁到美军的先
进武器。而美军要想捉拿拉登,那么面对面的战斗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本·拉登在本地区仍然有着同情者和支持者。这对一场山地游击战来说是至关
重要的。据法国前往贾拉拉巴德地区采访的记者透露,实际上北方联盟真正控制和占领的
仅仅是城市而已。在贾拉拉巴德城外,从郊区到农村,一直到进入托拉搏拉山区的道路,
实际上控制在不少立场微妙的军阀手中。上个月13日和14日,当塔利班和本·拉登的人马
在美国的空袭下无法继续在贾拉拉巴德立足而退入山区后,他们或是"投降"了北方联盟的
前塔利班盟友,或是宣布脱离与塔利班的关系。但他们与本·拉登却私下保持着友好的关
系。早在抗苏圣战期间他们就与本·拉登在一起;本·拉登又曾以大量的金钱支持过许多
军阀。因此至今本·拉登在本地区仍有不少支持者和同情者。托拉搏拉虽然被包围了,但
漏洞仍然很多。

  第三,本·拉登赖以藏身的托拉搏拉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托拉搏拉山区的第一座山
叫"白山",其背后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大山。这里只有一个峡谷可以进入白山。目击者声称
,上个月当本·拉登的部队撤入此地时,共有近百辆汽车被抛弃在峡谷口。人们只能骑马
或骑驴进入白山。美军要通过突袭来抓获本·拉登,必须通过这一关。这里易守难攻,美
军人员的损失将不可避免。即使对空袭而言,没有地面情报支持的话,效果也将是有限的


  三种消亡方法化装逃亡或毁尸灭迹

  特别是对于像本·拉登这样的亡命之徒来说,要活捉他确实难乎其难。一个人不怕死
时,就没有什么可以威胁他的了。

  在最后一次采访中,本·拉登在向巴基斯坦记者解释他何以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在如此
强大的压力下继续与美国对抗时说:"我喜欢死,就像美国人喜欢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
,事态的发展也有可能朝着一个不利于美国舆论的方向发展,即美军很有可能永远也找不
到本·拉登。

  此间反恐专家们认为,有三种可能的前景将导致美军无法找到本·拉登:

  一是本·拉登化装逃亡。在伊斯兰教教义中,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信徒是可以化装逃
走的。只需剃须、改容,利用夜色骑马出逃,从托拉搏拉动身,就算在山里行进,几日间
也就能到达巴基斯坦边境,然后前往克什米尔他的支持者那里。届时将使追捕本·拉登变
成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二是本·拉登在最后时刻自杀或命令身边的人将他击毙后毁尸灭迹。这样,本·拉登
即使被打死,由于找不到尸体,美国也无法确认本·拉登的下落。这样,不仅美国难以以
全胜姿态结束反恐战争,而且本·拉登很有可能从此成为美国人的噩梦,一有风吹草动就
会认为是本·拉登卷土重来,对美国舆论来说这种前景将非常不利。

  三是本·拉登在洞穴里被重磅炸弹炸死,尸体永远地被埋进了大山里;或以另外一种
方式被击毙而找不到尸体。那样就无人能够确切保证本·拉登已经从人间消失。在这种情
况下,美军将陷入尴尬的境地,不知是应该继续搜捕下去呢,还是收兵凯旋--问题是舆论
届时是否认为这就是凯旋。

  无论出现这三种前景中的哪一种,只要本·拉登失去踪影,就意味着他将成为一个伊
斯兰的神话,就意味着这场反恐战争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这才是令美国人最头痛的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