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ye (lingxue), 信区: Green
标  题: 经典战例:日德兰海战ZT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an 11 23:00:51 2004), 站内信件

自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庞大舰队耀武扬威
地游戈于全球的各个海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尽管德国加强了海军力量,但在舰
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然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因此,在战争开始后
的两年半时间里,英国海军凭借其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英国的主力舰队像一条看门
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大洋舰队,使其多半时间困在威廉港和不来
梅港,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1916年1月,莱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面对实力强大的英
主力舰队,舍尔这位“粗暴好斗”的老水兵认为,战争虽说是实力的较量,但摆在他面前
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
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
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
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4个月的时
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
行动。

    1916年5月31日凌晨,希佩尔海军中将按计划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30艘
驱逐舰组成的“诱饵舰队”驶出威廉港。根据舍尔的命令,这支“诱饵舰队”将沿丹麦西
海岸北驶直趋斯卡格拉克海峡。这样,海峡两边地区的众多英国间谍就会将希佩尔舰队所
经过位置报告给伦敦。航行中,希佩尔还让各舰的无线电发报机不停地发报,以诱使英国
人上钩。

    在希佩尔出发2小时后,舍尔亲自率领大洋舰队主力也悄悄地离开了威廉港。这是一支
由21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组成的的庞大舰队,隐蔽在“诱饵舰队”舰队之
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聚歼上钩之敌。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潜艇、6艘小型潜艇以及10艘
大型“齐柏林”飞艇组成的侦察保障部队,已预先在英国海域和北海海域展开,严密监视
英国海军动向。

    与充当“诱饵”的希佩尔舰队大张旗鼓的航行相反,舍尔所率主力编队的出航保持了
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同时,威廉港的无线电台仍继续使用舍尔的旗舰——“菲德勒大帝”
号的呼号,同外界联络,造成舍尔海军上将及大洋舰队主力仍在港内的假象。

    舍尔的计划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此次行动的天机已经泄露
。这是因为1914年8月,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国“马格德堡”轻巡洋舰后,俄国潜水员在
德国军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并将其提供给英国,使
英国人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5月30日下午,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
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接到一份来自伦敦的绝密情报:“德国大洋舰队将于明日出航。”获悉
情报后,杰利科连夜制定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贝蒂海军中将率领前卫舰队
从苏格兰的罗赛思港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
相遇。杰利科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
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贝蒂与德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应将对方引向舰队
主力的方向,这样杰利科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德舰的侧后。凭借英舰队庞大的火力和速
度,杰利科认为完全有把握歼灭出现在预想海域上的德国舰队。

    5月30日晚20时30分,杰利科亲率由2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20艘巡洋舰和50艘
驱逐舰组成的庞大舰群开出了斯卡帕弗洛港。之后,贝蒂率领由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
舰、14艘轻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组成的前卫舰队驶离了罗赛思港。几小时后,设伏在罗赛
思港外的德国潜艇向大洋舰队发回了“敌人舰队出航”的电报。而德国的“诱饵舰队”也
早在英国人的监视之下。几乎倾巢而出的两支舰队都认为自己的“诱饵战术”获得了成功
,他们相向而行奔赴预定战场。这时,无论是舍尔还是杰利科,都未预料到对方舰队已经
全数出动。更未预料到在不久之后,他们将亲自参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决战。

    5月31日14时,贝蒂海军中将率领的英前卫舰队到达了合恩礁以北海域。此时,在贝蒂
舰队以东的海面上,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德前卫舰队也正按平行的航线向北行驶,其后
40海里处是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贝蒂和希佩尔谁也不知道敌人就在自
己不远处,眼看这两只敌对的舰队就要擦肩而过,但命运的玄妙安排硬是把这两个死对头
拉在了一起。14时20分,一艘丹麦籍货轮“弗约尔”号经过日德兰半岛以南海面时拉响了
汽笛。随着一声尖利的啸叫,一股浓浓的蒸气冲上天空。英巡洋舰“加拉蒂”号和德轻巡
洋舰“埃尔平”号同时发现了这股异常的蒸汽,并都前往查看。当两舰共同向这艘货轮接
近时,不久便相互认了出来,于是立即向各自舰队司令官发出警讯:“发现敌舰!”的信
号。14时28分,“加拉蒂”号首先向德舰开炮,德舰“埃尔平”也开炮还击,双方展开了
一场短暂的炮战。这幕序剧之后,一场总共有265艘各类型军舰,其中英国149艘,德国11
6艘和10万名左右海军官兵,在400平方英里洋面上展开的日德兰大海战很快就拉开了正剧
的战幕。

    希佩尔海军中将在他的旗舰“吕措夫”号上收到“埃尔平”号发现敌情的报告后,即
下令所属各舰转向东南,尽量将贝蒂引向大洋舰队主力。贝蒂见希佩尔要溜,便驱舰猛追
。他的行动太过急切,以至于手下4艘威力巨大的战列舰未能看清信号而掉队10多海里,结
果,贝蒂对希佩尔本来是10∶5的实力降为6∶5。

    15时45分,日德兰海面,英德海军的两支前卫舰队成同向异舷的航行状态,由于贝蒂
在速度上稍快一些,他和希佩尔的距离越来越缩短。与此同时,双方的主力舰队——杰利
科距此约20海里,舍尔距此约40海里。但在希佩尔的引诱下,贝蒂逐渐向舍尔所在的海域
接近,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当然,希佩尔也不知道在贝蒂舰队之外,还有一支由杰利科
海军上将亲自率领的规模更庞大的英国舰队,也正向这里驶来。15时48分,希佩尔命令命
令各舰向21000码之外的贝蒂舰队开火,随着德舰发出的第一批炮弹,双方前卫舰队之间的
战斗终于打响了。

    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火炮命中率远远高于英舰。另外
,德军的穿甲弹也优于英军。双方交火后,德舰的第一次齐射就命中了贝蒂的舰队,贝蒂
的旗舰“狮”号频频被击中。16时,一枚穿甲弹洞穿中“狮”号中部炮塔,并在塔内爆炸
,引燃了火药袋。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双腿已被炸断的炮塔指挥官哈维上校挣扎着通过传
声管下令向弹药舱注水,才使2.6万吨的“狮”号免遭覆没的厄运。战后,哈维上校被追授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16时5分,英1.9万吨的战列巡洋舰“不屈”号被2枚穿甲弹击中,发生了惊人的大爆炸
,不久就连同舰上1017名官兵沉没了。之后,希佩尔下令集中火力猛轰英战列巡洋舰“玛
丽皇后”号,使这艘2.635万吨的超级无畏战舰连中数弹,爆炸后一折两段,迅速沉没,全
舰1275人仅有9人生还。

    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战列巡洋舰舰2沉1伤,而德军只损失了2艘小型驱逐舰。力量对
比迅速发生逆转,英军的形势岌岌可危。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队的4艘英战列舰赶到,巨
炮怒吼,弹如雨注,总算把贝蒂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在英战列舰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下,德国舰队有些顶不住了,希佩尔指挥他的战舰,向
东边打边撤,贝蒂紧追不舍。直到发现迎面而来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时,才发觉上当,急
令他的舰队北撤,同时向杰利科发电呼救。舍尔见状下令舰队全线追击,但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希佩尔则复仇心切,转身率领他的舰队冲在
最前面。

    18时左右,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从东北方向杀入战场,发现了德大洋舰队的位置。杰利
科立即命令舰队变换战斗队形,采用海战中惯常的“T”字头战术,24艘战列舰很快排成一
条1.5万码长的作战单行,向东南方向的德大洋舰队猛扑过去。贝蒂舰队也调转航向,与希
佩尔舰队展开激烈的搏杀。18时20分,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被英舰密集的炮火击中
。而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也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18时33分,1.7万吨的
英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令胡德少将连
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加之
杰利科成功地运用“T”字头战术,充分发挥了他的舰炮火力。而德方一艘接着一艘的排成
纵行的战舰,由于前面的挡住了后面的射界,所以在发挥火炮威力方面大大受到了阻碍。
更加不利的是,提前转向的贝蒂舰队,已经开始插入德国舰队的后方海面,进而切断了德
国舰队与本土基地的航路。

    面对困境,加上英国水兵俘虏的供词,舍尔终于发现他所面队的是整个英国主力舰队
。他没有犹豫,果断地命令各舰转向右舷。根据这项命令,德国各舰都倒转航向,作了个
180度的急转弯,撤出了战斗。由于通往德国本土基地的航路被贝蒂舰队切断,大洋舰队只
得向西南方向行驶,这就是说大洋舰队跑得越远,离东南方向本土基地也就越远。舍尔见
杰利科没有实施追击,判断杰利科一定是把他的主力舰队部署到自己的返航航线上去了,
这比追击更加可怕。于是,舍尔决定趁英国舰队变换队形时转身杀回去,从主力舰队的尾
部实施突破,打破英军封锁,拼杀出一条血路,返回基地。一番琢磨之后,舍尔再次下达
了全舰队转向的命令。他要打回去,与杰利科再厮杀一番。

    晚上19时刚过,舍尔的舰队在杰利科舰队的左舷出现了。不幸的是,由于参谋们的计
算误差,德国大洋舰队没有冲向英国主力舰队的尾部,而是直接撞入了英国主力舰队的中
央,战场上又一次形成了对英国舰队有利的“T”字行作战态势。大洋舰队再度处于背向日
落的方向,其轮廓清晰可见,而主力舰队仍隐没在烟雾之中。英国战列舰在8000码的距离
开炮,德舰看不到英舰,只看到远方炮口处的闪光。舍尔眼见大洋舰队又一次陷入危急之
境,立即下令施放烟幕和鱼雷,并命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作“死亡冲锋”,掩护主力转向
后撤。在烟幕和希佩尔的掩护下,大洋舰队又一次脱离险境。当最后一批舰只从乱军中冲
杀出来时,屡建战功的“吕措夫”号已千疮百孔,无法继续航行,被迫弃舰沉没。战列巡
洋舰“毛奇”号上升起了希佩尔海军中将的指挥旗。

    20时,天色已渐渐地黑了下来,杰利科担心受到德军鱼雷和水雷的攻击,便没有追击
,他打算先将舍尔舰队围堵在返回其本土基地的航线外,待天明之后再一举歼灭。用他的
话说,“那将是皇家海军的一个精彩的白昼”舍尔同样明白,如果他的舰队未能在夜间冲
出包围,那么天亮之后,他将不可能再有任何希望了。经过仔细分析和推算,舍尔决定转
向东南,趁夜从主力舰队的尾部冲杀过去,然后经合恩礁水道返回基地。为此,舍尔把所
有能用的驱逐舰都派出去拦截英军主力舰队,掩护大洋舰队突围。

    按照舍尔的命令,德驱逐舰拼死一搏,如狼群一般,从不同的方向袭击英主力舰队,
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舰队在哪个方向。23时30分,大洋舰队
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遇,由此演出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最后一幕。双方借助照明弹、
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进行着漫无目标的射击和冲撞。夜战中,英国的战列巡洋舰“黑
太子”号误以为向其驶来的几个巨大黑影是友舰,便发出联络信号,结果招来4艘德国战列
舰的一阵齐射,“黑太子”当即变成一团火球。德国老式战列舰“波梅恩“号、轻巡洋舰
“弗劳恩洛布”号和“罗斯托克”号被英国驱逐舰的鱼雷击沉,还有1艘轻巡洋舰“埃利宾
”号同已方战列舰“波森”号意外相撞而沉没。夜间战斗驱逐舰的损失是:英军5艘,德军
2艘。

    6月1日凌晨3时,德国舰队终于从英军封锁线上杀开了一条血路,向合恩礁水域狂奔。
合恩礁水域是出入德国大洋舰队的基地——威廉港的必经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德国海军防御英国舰队的海上袭击,在此布下了无数水雷。水雷阵极不规则,犹如谜宫。
开战以来,许多企图偷袭威廉港的英国军舰都有来无回,葬身雷区。要想通过雷区,只有
德国海军高级将领才知道其间唯一的一条狭窄水道。3时30分,时间已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
时刻,舍尔校对了一下罗盘方位,找到水道的入口,指挥他的舰队排成一路纵队,一艘紧
跟着一艘安然通过雷区,向着威廉港驶去。大洋舰队总算摆脱了英国主力舰队!雷区外,
随后追来的英国主力舰队只能咆哮着鸣炮,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凌晨4时15分,英国海军部
给杰利科发来电讯侦察通报,告诉他舍尔的舰队已安全通过了合恩礁水道,即将回到威廉
港,失望的杰利科只好带着他的主力舰队悻悻地返回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这场盛况空前
的战列舰海上龙虎斗结束了。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
一段著名公案。此战英国舰队共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
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
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英德双方损失比近2比1。就战术而
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
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
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
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正如美
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  

    日德兰海战是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舰队决战。在这次海战中,大炮巨
舰主义遭到失败。此后,德国和其它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
战法。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
日德兰海战送走了人类海战史上一个旧的时代,同时揭开了人类海战史上的新篇章。

(代康编著,观沧海军事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
<src img="c:\windows\Desktop\36.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44.21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