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波黑内战(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31日01:16:3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统一国家的分裂与内战的爆发
    1992年3月1日,萨拉热窝市内的一所东正教堂中洋溢着喜气,一对塞尔维亚族青
年正在这里举行婚礼。突然,一个穆斯林居民持枪朝教堂扫射,新郎的父亲当场被打
死。接着,教堂悬挂的塞族旗帜也被烧毁。这一惨案激怒了塞族人,当天夜里,他们
在市内各交通要道设置路障,全市交通中断。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加剧,冲突不断发生。
波黑内战的帷幕全面拉开。
    表面上看,似乎是萨拉热窝这次偶然事件燃起了波黑熊熊战火,其实不然,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波黑内战的爆发是难以化解的矛盾随着前南斯拉夫的解体不断地积
累和激化的结果。
    南部斯拉夫人自6世纪跨过喀尔巴阡山来到巴尔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1300多年
中,没能建立起统一国家,长期处于异族压迫之下。巴尔干半岛东部的斯拉夫人最初
受东罗马帝国的统治。9 世纪中期,弗拉蒂米尔大公建立了早期的塞尔维亚人国家泽
塔和拉什卡。12世纪末,拉什卡吞并了泽塔,一度建立起塞尔维亚人的国家,但也没
能摆脱拜占庭帝国的控制。不久,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侵入,1393年大败塞军于科索沃。
1459年以后的4个世纪中,塞尔维亚人又受土耳其的统治。
    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克罗地亚人10世纪时曾建立过一个王国,但到12世纪初就臣服
于匈牙利。16世纪后一直到1918年,克罗地亚一直受奥匈帝国的压迫。奥匈帝国解体
之后,克罗地亚仍受制于奥地利和匈牙利。斯洛文尼亚人 8世纪时隶属于法兰克王国,
以后又长期处于日耳曼文化的影响之下,先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4世纪为奥地
利吞并,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世袭领地。
    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马其顿人,7 世纪以来先后受拜占庭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的
统治,14世纪以后的 500多年中,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臣子,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后,又被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瓜分。
    共同的遭遇和相近的命运,使南部斯拉夫各民族深切地认识到,为了抵御异族的
侵略和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必须齐心协力,建立起一个南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因
此,在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人、黑山人与希腊人、保加利亚人联合
起来,结成了巴尔干同盟,打败了土耳其,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东部的统
治。西部的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联合起来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并在1918年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获得解放。在这样的基础之上,1918年12月 1日,巴尔干半岛上
诞生了第一个南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塞尔维亚的国王亚历山大为该国的君主。1929年 1月,亚历山大发动政变,废除宪法,
成立军人政府,将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南斯拉夫王
国先是中立,1941年3月加入德日意轴心国,4月被德意法西斯占领。政府逃散,国王
流亡伦敦,军队投降。第一个南斯拉夫国家只存在了2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11月,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63
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第二个南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它由具有
民族主权和统一的社会制度的 6个共和国组成,即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波斯
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另外还有两个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
那。到1992年7月,南联邦存在了47年。
    80年代后期开始,南斯拉夫的经济形势恶化,民族矛盾加剧,再加上东欧各国局
势动荡的冲击,南斯拉夫也开始不安起来。1991年 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宣布脱离南联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次日,南联邦政府发表声明,不承认这两个
共和国的独立。紧接着,南人民军同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地方武装发生冲突。南
斯拉夫境内的武装冲突不断扩大和升级,战火逐渐烧到波黑共和国。
    波黑共和国位于南联邦中部,处在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中间。与其他五个共和国
不同,波黑共和国没有单一的主体民族,而是由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穆斯林族
等构成的非主体民族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波黑的三大民族围
绕着共和国的前途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塞尔维亚人要求波黑共和国仍然留在南联邦内,
而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主张波黑独立。不过,主张独立的克族和穆族也有分歧,前者
提出将波黑分成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穆斯林三个地区,组成一个联邦;后者主张波
黑独立后成为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国家。
    1991年10月15日,波黑共和国议会在塞尔维亚民主党72名议员反对和退场的情况
下,通过了《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宣布波黑为“民主的主权国家”,同时
宣布在1992年 2月29日和3月1日举行全民公决。这样,在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两族的坚
持下,波黑脱离了南联邦。坚持留在南联邦内的塞尔维亚族则于1992年 4月单独建立
了塞尔维亚共和国。
    波黑宣布独立后,迅速得到西方和国际社会的承认。与此同时,波黑境内的局势
却急剧地恶化。波黑三大民族在独立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很快发展为相互敌对和仇视,
在民族混杂的地区出现零星的流血冲突。萨拉热窝的枪击事件引发了萨拉热窝及其他
一些地区和城市的大规模骚乱和民族冲突。4月6日,就在欧共体宣布承认波黑的那一
天,波黑境内的 5个塞族自治区宣布联合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留在南联邦
之内。塞族的此举招致波黑政府的镇压,驻扎在波黑的以塞族为主的南斯拉夫人民军
亦遭到穆、克两族武装的攻击。4月7日,南斯拉夫人民军出动飞机轰炸了克族武装的
弹药库,波黑武装冲突骤然升级。南联邦在冷战时期出于战备需要在全国各地储藏的
大量武器弹药,相当一部分落入波黑冲突各方手中,波黑很快燃起全境的战火。
    三大民族的血肉厮杀
    波黑内战到1994年底,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 3月至1993年初。交火的一方是得到南人民军支持的塞族军队,
另一方是得到克罗地亚支持的穆、克两族武装。两军对峙,双方投入的力量约40余万
人,动用了包括飞机、坦克、大炮在内的几乎所有重武器。战火烧遍波黑全境,异常
激烈。
    第二阶段:1993年初至 5月。从1993年初开始,联合反塞的穆族和克族武装之间
反目为仇,为了争夺波黑南部的地区,发生激烈战斗,从而形成了塞、克、穆三族混
战的局面。为了夺得更多的领土,交战各方在相互眦邻的混居地区进行残酷的种族清
洗,大批难民逃离家园。
    第三阶段:1993年5月至1994年。进入1993年5月以后,随着政治解决波黑内战的
努力进入新阶段,塞、克两族的利益有所接近。双方在战场上又势均力敌,因此相互
之间的武装冲突日趋和缓。与此同时,它们同穆斯林的战斗却有增无减,形成事实上
的塞、克对付穆斯林的局面。
    在波黑战场上,实力最强的是塞族武装,共有 7万人,其主体是原南人民军中波
黑籍塞族士兵。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克族武装有 5万人,装备虽然没有塞族的
好,但其控制区背靠克罗地亚,有充足的后勤支援,另外还有5~6万来自克罗地亚的
部队直接参加波黑的战斗,实力也不差。穆斯林武装有12万人,但战斗力较弱,重武
器大大落后于塞克两族。不过据报道,约有3500名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苏丹、沙
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的圣战者在帮助波黑穆斯林作战。
    从战场形势上看,三方战线大体上划定。塞族控制着 70%左右的波黑领土,克族
控制了19%左右,穆族控制10%左右。由于波黑战场跌宕起伏,诡谲多变,这种格局肯
定还要发生变化。
    战争爆发两年多,除了使20多万人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外,波黑境内的 80%
以上的经济设施和一半以上的房屋毁于战火,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多亿美元。仅在19
92年,波黑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0000%,是10年前的180000倍,生活费用比1991年上涨
20096%。

--
                    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欢迎来crazy的主页作客:         
              http://goodgood.yeah.net   email:ecool@0451.com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ometrics.hit.edu.c]
※ 修改:·crazy 於 03月31日01:17:42 修改本文·[FROM: biometrics.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