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核危机秘闻录5—又一次金门马祖危机(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Nov  3 09:47:32 2002) , 转信

    1958年的金门—马祖危机,比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时间短,但是斗争更激烈,
引发核战争的危险性更大。

    5.1封锁金门

    1957年,艾森豪威尔继续执政;次年7月至10月,美国出兵黎巴嫩,遭到全
世界的广泛声讨。
    白宫当局当时积极鼓动蒋介石"反攻大陆",至少出于两个动机:其一,转移世界舆
论对中东局势的关注;其二,扩大对中国的威胁。
    蒋介石集团受到鼓动,其"反攻"宣传和对大陆的骚扰甚嚣尘上。台湾出动飞机,不
仅轰炸福建,骚扰浙江,而且窜到云南、贵州、四川、西康、青海等省散发传单,空投
特务。
    美国决策者当时还公开向中国进行战争挑衅。一方面,从本国和地中海调派了大批
军舰、飞机,加强在台湾地区活动的美国第7舰队;另一方面,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战
争威胁。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气势汹汹地说,美国海军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在中
国大陆登陆;杜勒斯则扬言,要扩大在台湾海峡地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略范围。公
开的战争挑衅,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使远东和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政府为了反击国民党部队对大陆的骚扰,反对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也为
了配合当时阿拉伯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于1958年7月中旬,命令中国人民解
放军福建前线部队:集中炮兵和海、空军部队,对金门的国民党军队实行全面压制和封
锁。从7月27日开始,我空军部队逐次转入福建,经过4次空战,到8月14日,我
空军部队基本上夺取了福建地区的制空权,成功地保障了前线陆海军部队的集结与展开。
    8月23日17时23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对国民党金门防卫部
和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突然、准确、猛烈的火力突击,一举毙伤金门防卫部三个
中将副司令、少将参谋长及其以下官兵600余人,并击伤运输舰一艘。
    8月24日,解放军前线炮兵与海军快艇联合行动,击沉国民党运输船"台生号",
重创蒋军坦克登陆舰"中海号"。金门被封锁,蒋军的补给中断,金门守军告急。
    这次惩罚性的炮击,炮火十分猛烈,而且突如其来,使得白宫决策者一时慌了手脚。
    艾森豪威尔是在8月25日得知金门被炮击的消息的。当时,他正在北卡罗来纳山
中地下深处的防弹掩蔽所里,参加一年一度的防核战行动演习。杜勒斯在掩体里向总统
作了汇报,总统预料,中共将对金门和马祖实行封锁。但杜勒斯和许多美国高级官员都
摸不清中国的底,因此十分惊恐。

    5.2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

    为了应付这一局面,9月4日,艾森豪威尔在纽波特审查并批准了一份绝密文件,
在这一文件中明确地讨论并接受了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次艾森豪威尔立即表明了
他的“决心",他相信"只有美国明确的坚定立场才能劝阻中国人扩大进攻"。他现在比以
前更明确地接受了金门安全与台湾安全之间的联系,并授权杜勒斯立刻将这一立场公布
于众。
    与往常一样,杜勒斯至少和艾森豪威尔一样准备提出“警告",他心里早已想到了使
用核武器。9月2日,在为与艾森豪威尔在纽波特会面作准备时,杜勒斯与继雷德福任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特文宁将军进行了电话谈话。他对特文宁说,他"不知道在使用核
武平方面我们的立场是什么",接着又问:“那种武器是否可用?"特文宁说:“可以",
又接着说:“那里不是使用常规武器的地方。”
    杜勒斯在纽波特的声明并没有像他与特文宁谈话那样明确地提到核威慑。杜勒斯宣
布,国会联合决议授权总统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保护像金门、马祖等有关阵地。杜勒斯称,
根据"福摩萨决议",总统享有全权决定何时需要部队保卫金门,现在的情况使他比以前
更有可能下这样的决心,因为"金门和马祖的安全和保护越来越同台湾的防卫联系在一起
"。而且“总统的决心一经下定,及时有效的行动将随之而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杜勒斯更进一步地说:“如果我处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这一声明,我在采取行动前
当然会非常认真地考虑……"他还说:“现在的严重问题是,为了帮助国民党挽救这些岛
屿,美国不是会不会干预,而是何时干预。如果蒋的力量本身能那么做,那更好,如果
不能,美国将行动。”《纽约时报》的标题更为露骨:“如果赤色分子入侵金门,美国
决定使用武力"。
    一周后,艾森豪威尔本人在一次电视广播讲话中强调了这一"警告"。他宣布,注意
到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将台湾本身作为其主要目标,"福摩萨决议"明显适用。如果金门
遭到“严重袭击,当地保卫者不能应付,美国将面临恰恰是决议曾设想的形势"。对中国
的"警告"升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除了回答记者的提问,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没有公开提到核武器。然而,"警告"的
含意因美国作了重要的军事部署而更为突出。艾森豪威尔明确要求将这些部署向世界公
开。按照艾森豪威尔的决定,美国先后从本土、地中海、日本、冲绳、菲律宾等地向台
湾海峡地区大量增兵,将能装上核弹头的8英寸榴弹炮运抵金门,并使这一地区攻击型
航空母舰的数量由2艘增加到4艘,后又增加到6艘(美国当时共有12艘航空母舰)。
同时派驱逐舰在台湾海峡加强巡逻,台湾的空军部队得到增援。如此调集的海空力量载
有核武器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历史学家斯特宾斯说,在这次危机中,这些武器
的公开出现,使美国在这一地区调集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空打击力量"。杜勒斯后来
也承认,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过去从来没有在一个地点集结过这么多
的兵力。
    艾森豪威尔认为,有危险的远不止金门和马祖。运用他的多米诺理论的想象力,他
耸人听闻地预言如果失去金门和马祖,会"导致失去台湾",这将威胁"日本、菲律宾、泰
国、越南,甚至冲绳未来的安全,……因而将使美国的根本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
    9月4日,艾森豪威尔与总统专职秘书古德帕斯特以及国务卿杜勒斯会晤,讨论下
一步怎么办。杜勒斯全力支持使用战术原子弹。艾森豪威尔犹豫不决。根据杜勒斯关于
这次谈话的备忘录,他当时告诉艾森豪威尔:“我认为,当我们决定把这些武器包括在
我们的武库之中时,我们已经承认使用这些武器要冒政治和心理上的风险。"根据古德帕
斯特的记录:“杜勒斯先生把注意力指向有关原子武器的问题上,提醒说,我们已经使
我们的国防适应于在任何规模的冲突中使用这些武器。他说,当情况危急时,如果我们
由于世界舆论的反对而下使用它们,我们就必须修改我们的国防部署。"艾森豪威尔指出,
假如使用原子武器攻击中共的机场,苏联人很可能以核武器攻击台湾作为报复。因此,
他又说,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准备批准使用原子弹的。
    不过,艾森豪威尔是否真的相信中共的炮击得到了俄国人的支持,这是很值得怀疑
的。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有谁愿意让同伴在一场风险极大的战争中,拿自己的核武
器去冒险?

    5.3打打停停进退有度

    中国共产党人向来是以独立自主闻名于世的。
    危机伊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在严密注视局势的发展,考虑对策。
    9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台湾海峡的局势问题。
    9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
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9月6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严
厉谴责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挑衅,指出:“中国和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国际争端和中国
人民自己解放自己领土的内政问题,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声明主要包括两点内容:
一是指出台湾和澎湖列岛自古是中国的领土,重申中国要解放台、澎的决心,警告美国
若要挑起战争,将对其后果负全部责任;二是倡议中、美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限期指
派大使,恢复被美国单方面中断了的大使级会谈。
    在得知中国方面的这一倡议后,杜勒斯当天给艾森豪威尔草拟了一份充满威胁意味
的声明,艾森豪威尔"建议修改",说他"想在具体和明确地接受周恩来的谈判建议方面加
进一些东西"。艾森豪威尔认为"最好采取某些体面的办法,来解决沿海岛屿问题的僵局
",尽管他承认他的观点"多少有点与国务卿不同"。
    于是,美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周总理关于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建议。
    但是,9月7日,美国政府却无视中国政府的声明,公然派军舰侵入中国领海为国
民党军舰护航。为了打击美国的侵略行径,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于9月8日对
金门国民党守军和海上舰艇进行全面打击,击沉国民党军舰一艘,美舰立即向公海退去。
当美舰离开国民党供应船队的时候,国民党的船只立即掉头逃跑了。
    这个时期,蒋介石已经把他的部队的13,部署在近海的B岛屿,并且在这些岛屿上
修建其自认为固若金汤的工事。在解放军炮火的严密封锁下,驻金门蒋军只能利用美国
飞机的空投得到补给。蒋介石不止一次地要求艾森豪威尔预先授权,使美国部队直接参
战。但每一次都遭到艾森豪威尔的拒绝,因为他怕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仅如
此,艾森豪威尔还明确告诫蒋介石,没有美国的同意,台湾当局不得有重返大陆的任何
企图。对此,蒋介石非常恼怒,也非常惶恐,甚至由于害怕共产党进攻台湾而准备搬家。
蒋介石的一个经济部长出于同一原因而捷足先登,搬到乡下去了。
    与此同时,像杜勒斯一样,蒋介石想让战争升级。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想如此。9月
6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文宁向艾森豪威尔建议,让第7舰队司令有完全的行动自
由,即司令认为必要时,他可以下令向中国大陆进行原子空袭。艾森豪威尔拒绝这一建
议,他坚持只有得到他的批准,才能下令进攻大陆。遭到这样断然的拒绝后,参谋长联
席会议于是完全改变态度。9月11日,特文宁对艾森豪威尔说,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
"这些岛屿是守不住的,或许对台湾的防务不是必需的"。
    但是艾森豪威尔和他的顾问们认为,蒋介石是不会愿意放弃这些沿海岛屿的,因为
蒋介石的目标是使美国卷入与中共的战争。继卡特勒任总统国家安全特别助理的北卡罗
来纳大学前任校长戈登·格雷,与艾森豪威尔讨论这个问题。格雷想知道,"我们应当继
续多长时间,以我们会支持蒋用武力返回大陆的想法,来鼓励他,因为在我看来,这不
再是一个合理的可能性"。艾森豪威尔回答说,蒋介石希望"在共产党内部出现分裂,因
而在接踵而来的混乱中,他能在我们的支持下,开进并接管大陆"。艾森豪威尔认为,这
是一种"可能性",而且"只要存在这种可能性,维持蒋和他的人员的士气是重要的"。
    9月11日晚上,艾森豪威尔在全国电视台向公众发表谈话。他说,炮轰和封锁继
续在进行,而没有开始任何谈判。艾森豪威尔宣称,美国要履行它所签订的条约,它所
奉行的原则,以及1955年"福摩萨决议"中所提出的保证。他叫嚷,美国不会后退,
"不会有任何姑息"。
    美国国内对艾森豪威尔这一讲话的反应非常消极,几乎没有人愿意因为金门和马祖
问题而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因此,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下,美国政府终于被迫指派
了美国驻华沙大使雅各布·比姆作为重开谈判的代表,而且不再坚持会谈地点必须在第
三国举行。
    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谈判的是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王炳南临行前,毛泽东主席
找他谈话,对他说:在同美国人的会谈中,你要多用一种劝说的方法,譬如说,你们美
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中国也不小,你们何必为了仅仅不到一千万人口的台湾岛屿与六亿
中国人民为敌呢?你们现在的做法究竟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毛主席还说,在会谈中要
多动脑子,谦虚谨慎,说话时不要对美国人使用像板门店谈判那样过分刺激的语言,不
要伤害美国民族的感情。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是伟大的民族,应该和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修改:·ersy 於 11月09日10:15:0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