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核危机秘闻录5—又一次金门马祖危机(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Nov 3 09:48:05 2002) , 转信
9月15日,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正式开始。比姆大使首先发言,他一开始就要求
中国方面停止对金门、马祖几个岛屿的炮击。他说,美国承认,中美长崎以来对台湾及
其附近岛屿存在着严重争议,美国并不要求任何一方在这个阶段放起自己的意见,美国
的目的是消除可能被对方视为战争挑衅的行动,否则,军事行动将可能扩大。他用呆板
的声调说,中美的共同任务是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
王炳南平静地反驳他,指出他无权代表台湾当局讲话,无权提出停火的建议,台湾
及澎湖列岛是中国的领上,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是中国的内政,包括金门、马祖。他还
说,中国在收复金门、马祖这些岛屿后,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
但是,华沙会谈开始一段时间后,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依旧,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
因而会谈又陷入程式化。杜勒斯向艾森豪威尔报告说,初步的会谈没有取得成果,因而
他仍然要求采取行动。艾森豪威尔告诉杜勒斯:“多达2/3的世界舆论和50%的美
国舆论反对我们一直在遵循的方针。"没有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盟国愿意支持防守金
门和马祖,这一情况使杜勒斯向艾森豪威尔抱怨:“我们的盟国没有一个公开支持我们
……"他担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且甚至东南亚条约组织在"开始解体"。
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提出了摆脱这个僵局的办法。他对艾森豪威尔说,他一直在"考
虑,如果我们不能说服蒋离开这个岛屿,……是否没有别人能代替他的位置"。他暗示,
要暗杀蒋介石。然而,艾森豪威尔不准备考虑暗杀。他说:“必须采取些行动使蒋在态
度上灵活一些。"他又说,他不想"在别人所选择的战场"作战,而金门和马祖就是这种战
场。艾森豪威尔认为:“从世界舆论来看,我们在这一年里处于极为不利的情况。"他所
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美国给蒋介石一些登陆艇,让蒋介石"撤走几乎全部沿海岛
屿的守军",在情况看来有利时,再返回大陆。艾森豪威尔派杜勒斯去台湾向蒋介石提出
这个建议。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都及时察觉到,美国政府之所以要诱起国民党撤出沿海岛屿,原
因是急于从金门、马祖问题上脱身,以便摆脱进退两难的困境。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是,
撤出这些不易防守、与大陆联系紧密的岛屿,使台湾更加孤立,然后利用联合国托管台
湾,以实现它搞"两个中国"的计划,使美国霸占台湾合法化。有鉴于此,中国政府决定,
让金门、马祖暂时留在台湾当局手中,并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利国民党部队驻守。这
样就拖住了美国,使之无法脱身,然后与之进行长崎的斗争。
10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宣布,对金门停止炮击一周,让国民党军队运输和补
给,但要以美军不为国民党军队护航为条件。13日又宣布停止炮击两周。由于美国仍
坚持顽固态度,继续为国民党军队护航,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于10月20日,
即杜勒斯赴台途中,奉命对金门恢复了炮击。自10月25日,前线部队遵照国防部"双
日不打金门机场、码头和船只"的命令,只对国民党守军炮兵阵地、观察所、雷达站等目
标炮击。10月31日又奉命双日不进行炮击。中共中央所采取的打打停停、半打半停
的策略,粉碎了美国旗图孤立台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使它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12月10日,美国被迫宣布从台湾地区撤出部分海空军,1958年的金门—马
祖危机至此以美蒋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正如艾森豪威尔当年年底所说的,195
8年是他"一生中最倒霉的一年"。
5.4赫鲁晓夫的"马后炮"
1958年的金门—马祖危机发生的时候,中苏关系比较微妙。
1958年,苏联人已经开始同艾森豪威尔进行关于禁止核武器试验的谈判。这一
谈判的结果,是在1963年达成了《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这种谈判和条约的
签订,实质上是为了进行核垄断,正处于研制核武器和准备进入核国家行列的中国,对
这种谈判持批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人民解放军1958年炮击金门,动机之一,就是
间接针对这一时期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西方的姑息政策。中国显然不会起望苏联使用核武
器或核威慑来支持中国。
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发生的时候,中苏关系表面上仍是正常的,因此苏联对于
美国的战争威胁不能不摆出"对抗"的姿态,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摆出这
种姿态。
9月7日,赫鲁晓夫致信艾森豪威尔,抱怨美国在台湾海峡的海空军事行动。信中
一方面冠冕堂皇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国伟大的盟友和邻邦,对它的进攻就是
对苏联的进攻",另一方面又指责"在美国仍然有人不愿放弃核威胁和原子讹诈政策"。在
这封信中,还对美国的核威胁和海上行动,进行冷嘲热讽和反威胁:“在其力量与速度
前所未闻的核武器和火箭武器的时代,这些曾经具有威胁性的海上船只实际上不仅能用
作礼节性访问,用来表示致敬,还能作为适当的导弹目标。也许这将挫伤与舰队紧密相
联的人的自尊心,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考虑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不可能的"。
在这封信中,只是对美国的行动进行抱怨和嘲讽,并没有表示要给中国提供任何坚
定的核保证,更没有提出采取解除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危险的方法。苏联领导人后来的一
些讲话更暗示苏联的反应是有条件的。苏联说,它将"考虑"援助中国,并在"需要的时候
提供援助",同时又说,中国人已经很强大,"具有一切备必备的条件"足以给侵略者以"
适当的反击"。只是到9月19日严重对抗的危险显然已经过去时,苏联才"威胁"要使用
核武器。它"警告"说,谁要对中国大陆使用核武器,谁就会"遭到以同样手段进行的相应
的反击"。这一警告是9月19日在给艾森豪威尔的另一封信中提出的,是在危险已经过
去后所放的"马后炮"。赫鲁晓夫完全意识到他的警告不担任何风险。无论是美国人还是
中国人,事实上都没有把这种"警告"当一回事,没有被这一"警告"所欺骗。中国领导人
非常清楚,虽然当时台湾海峡形势紧张,但是到9月19日已没有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
不需要苏联用核武器支持中国。也只是上述情况一目了然时,赫鲁晓夫才气壮如牛地表
示支持中国。
总之,在1958年的台湾海峡危机中,艾森豪威尔的核威胁是认真的,充满火药
味的;而鲁赫晓夫过迟地声称准备回击,却是不认真的,使人感到颇为滑稽。
5.5针对中国的四次核战争演习
金门—马祖危机之后,美国当局并没有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60年代,美国以中
国为假想敌,进行过四次针对中国的核战争演习。
“高跟Ⅰ"核战争演习
1961年9月6日,全球美军进入3级戒备状态:各基地召回了所有休假人员,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处于发射状态,"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迅速驶出港口进入大洋深处,战
略轰炸机飞赴各基地准备随时出航,作战指挥部人员昼夜值班。
两天以后,台湾海峡天气晴和,海鸥翔集。正在太平洋上游弋的美军第7舰队,突
然接到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命令:立即进入紧急戒备状态,舰只全部成防御态势疏
散,空军飞机全部停止飞行。
12小时后,驻太平洋地区的美军接到核攻击的命令。随着数声巨响,台湾的美军
基地腾起6枚"斗牛士"核导弹,飞向中国大陆的预定目标。1小时后,驻韩国美军宣布
紧急动员,地面部队向三八线集结。核烟云尚未散尽,美第7舰队舰载攻击机和"天狮星
"导弹潜艇发射的导弹,猛烈地扑向中国的机场、基地、桥梁、通信设施。轰炸持续了整
整4天,随后美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北部和中国大陆。
“高跟Ⅱ"核战争演习
1962年9月,美军设想由朝鲜战争而引发了亚洲战争,随即又扩大到欧洲。9
月11日至22日,朝鲜半岛爆发武装冲突。在进行39天零18小时的常规战争后,
美军因地面部队不敌朝中部队而突然使用战术核武器,并宣布进行战争动员,全球美军
由5级戒备转入1级戒备,同时做好反潜、防空、防核袭击的准备。22日开始,"北约
"军队对"华约"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突袭,驻台湾的美军对中国大陆的战略目标实施核突
袭。攻击持续3天后,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
“高跟68"核战争演习
1968年10月,美军太平洋总部、战略空军司令部、联邦航空局、反导弹武器
系统司令部等联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进攻中国的核战争演习。美军设定,以朝鲜战争为
导火线,诱发中美直接交战。在进行了一段常规战争后,在太平洋游弋的美军核潜艇首
先对中国大陆发射射程为2800公里、核弹头当量为100万吨的"北极星"战略核导
弹。中国随即进行了核报复,于是美国本土、战略空军及太平洋战区美军进行了核防御。
“马球帽"核战争演习
1970年3月6日7时15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各总部指挥所,命令三
军核攻击部队进入1级戒备状态。10分钟以后,第一波次核攻击开始,美军以"民兵"
陆基战略洲际弹道导弹对中国境内的多个战略目标发射了当量为20—150万吨的一
批核弹头。至8时10分,历时45分钟的第一波次攻击结束。7日4时30分,第二
波次核攻击开始,主要由轰炸机用核武器进行补充轰炸。随之又进行了第三、第四波次
的核攻击。7日18时,历时34小时又45分钟的多次核袭击结束。紧接着,中国对
美国的一些重要目标进行了报复性核打击。于是,美军又组织了以"北极星"潜艇核导弹
为主的第二次核攻击。此后,美军即利用两次核突袭的效果,在中国沿海进行大规模的
登陆。美军设想,这种核突袭在一周内便可取得决定性胜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修改:·ersy 於 11月09日10:16:02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