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核危机秘闻录6—两次柏林危机中的核阴影(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Nov 3 09:50:34 2002) , 转信
第一次柏林危机发生在40年代末,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
两次危机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之久了。在两次柏林危机中,都有人品图利用自
己的核优势,获得自己还没到手的东西,跃跃欲试差点扣动核扳机,有时候核战争确有
一触即发之势。
6.1孤零零面对一只露着大牙的狗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德国战败投降,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
,德国东部为苏军占领区,西部为美、英、法3国军队占领区。
柏林处于远离西德100英里的苏军控制的东德境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
盟国所缔结的军事和外交协定,只规定柏林由美、英、法、苏四方共管,而没有对西方
进入柏林的通道作出明确规定和保证。
1948年,苏联和美、英、法等国的一系列行动,使柏林分裂为苏联占领的东柏
林和美、英、法占领的西柏林。西柏林位于苏军占领区的中心,自己有独立的政府和西
方盟国的卫戍部队,西方把它看成"存在于铁幕的共产主义那边的最后一个'民主岗哨'”。
苏联认为,西方势力在柏林的存在是危险的、不能容忍的,早就想拔掉这个眼中钉、肉
中刺。
但在1949年以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武器的国家,斯大林手里没有核
武器。美国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和苏联打交道。为应付第一次柏林危机,美国于194
8年3月至12月先后制定过"大热天"、"欢乐"、"烧灼"三个核打击计划,准备用34
枚、50枚和133枚原子弹,分别袭击苏联的24座、20座和70座城市目标;还
考虑到战争有可能拖延两年时间,于是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再向苏联投掷200枚原子弹,
摧毁苏联40%的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美国的讹诈战略中,核武器和常规
武器一样,被认为是可以使用的,被认为是一种摧毁敌人工业中心的一种更有效的爆炸
物。当时,美国主张不仅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还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
原子弹的增加,被认为仅仅是增加了美国战略武库中的威力。
美、英、法等国为加强在中欧的地位,不仅策划在西德和西柏林建立三国"联合占领
区",而且着手利用"马歇尔计划"复兴德国,宣布单方面实行"币制改革"。这些举措,受
到苏联的强烈反对。东西方的矛盾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1948年3月5日,德国美占区军事长官卢修斯·克莱向美国发回一份电报,加
深了美国人对战争的恐惧感。克莱报告说,苏联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杜鲁门总统
看了电报后惴惴不安,在给国务卿马歇尔的一张短笺上草草地写道:“俄国会先动手吗?
谁将扣动扳机?那时我们该怎么办?”
中央情报局在报告中也说,它不能保证60天之后不发生战争。因此,美国防部开
始处于戒备状态;海军作战部长建议采取措施,"使美国人民对战争有所准备";陆军部
长询问:把"鸡蛋"——原子弹——运到地中海需要多长时间;空军部长秘密建议:如果
苏联拒绝撤出中欧,美国就往俄国投几枚原子弹。那时候,美国的武器库中约有20枚
原子弹,而苏联却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绝对的核优势,使美国军队中有的人趾高气扬,
跃跃欲试。
对当时的紧张气氛,美国报纸作了绘声绘色的报道。有一则消息说,有整整一周,
"在国会大厅,在街头巷尾,美国公民到处都在谈论美苏之间有可能要发生的战争"。艾
尔索普兄弟报道说:“华盛顿今天的气氛,已不再是战后的气氛,而是战前的气氛。”
克莱向华盛顿发回的电报,使美国人胆颤心惊。一方面,造成了一种对苏联咄咄逼
人的气势;另一方面,达到了帮助军方领导人对付国会听证会的目的,因为危机有助于
做国会的工作。这份电报,不仅有助于宣传马歇尔计划,而且有助于政府实现诸如为军
队争取更多的拨款和恢复征兵制等目标。
3月25日,克莱虽然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宣称他的“电报被过分用来做文章
",但并没有缓解紧张气氛。美国防部长福雷斯特尔的神经仍然绷得很紧。
3月30日,国防部长向空军提出一个问题:“把B—29(原子弹)运出储存库
需要多长时间、多快速度?"他念念不忘的问题是:美国必须有所准备。美国对战争准备
不足,使这位国防部长焦虑不安,夜不能寐。
当时,空军主张依靠原子弹,要求建造的轰炸机越来越大;海军更是踌躇满志,要
求增加巨型航母。
1948年上半年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一系列会晤中,产生了后来被称为"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的同盟。当时对会晤是高度保密的,采取的保密措施也非常严密。参加会晤者
为了避人耳目,都从国务院的车库里溜进会晤地点。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做到万无一失。
谁也没有想到,英国代表团的一个成员唐纳德·麦克莱恩是苏联间谍。
会晤内容很快传递到苏联人那里。斯大林从两种制度势不两立的思维模式出发,得
出他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苏联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西方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无疑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包围。
美国人凯南分析了斯大林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的心理状况。他说:“就像一个人
误入一个四周有围墙的花园,发现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一只露着大牙的狗。这条
狗暂时还未露出凶相。这里,可以肯定,我们最好是先假设这牙齿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关
系。"然而,和露出牙齿、狺狺作吠的恶犬讲友好关系,也未免太天真了。
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苏联控制下的统一的德国。另一方面,一个脆弱的德国又将阻
碍欧洲的"复兴"。所以,福雷斯特尔等人决心把德国重建成西方的堡垒,即使这样做会
导致德国的分裂,他们也在所不惜。形势的发展,使苏联人肯定地认为,他们最担心的
事情已经发生:在他们的边界,已重新建起了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德国;资本主义国家
正联合起来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旗势汹汹地对苏联进行战争恐吓,其中包括进行核威
胁。
1948年夏天,苏联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西方的行动。
6月中旬,苏联开始阻拦从西区往西柏林运送煤炭的货运列车,理由是"车厢有毛病。
”
第二步,针对客运列车采取行动:守在边界上的红军卫兵,开始每隔一列客车,就
挡回一列,理由是:“车站拥挤。”
6月26日,西占区币制改革开始生效,苏联的反应是,在24小时之内,切断了
西德与柏林之间的一切陆上通道,停止向西柏林供电。西柏林的200万居民只有够吃
36天的食物了。人们感到了压力。6月22日,苏联决定在东柏林发行新货币,作为
整个大柏林的流通货币,以杜绝西占区货币在东占区和东柏林地区流通。
6月23日,西方宣布,在西方控制的柏林地区和西德使用新的德意志马克。
从6月24日期,苏联又切断了西柏林的水路交通,停止从苏占区向西柏林供应物
资,开始了对柏林的全面封锁。封锁加剧了紧张局势,搅得西方的决策者心慌意乱,意
见纷呈,莫衷一是。
克莱将军态度坚决而激烈。他主张和苏联对抗,要像骑兵搭救一辆铁路货车一样,
派遣一支装甲车纵队开进西柏林去。他认为,这样做,会把苏联人吓倒,在强硬态度面
前,苏联也许会后退。
但是洛维特反对克莱将军的意见。他认为,克莱的想法是"愚蠢的"。红军只要切断
几座桥梁,前边一座,后边一座,就可以置装备员好的护卫队于困境。苏联人会坐在山
坡上哈哈大笑,或者更糟,苏联人会开始扫射。洛维特不无根据地断言,护卫队绝不可
能达到目的。
美国的决策者还议论过其他办法,例如禁止苏联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封锁海参崴,
等等。但又觉得这些办法不是不符合实际,就是不可能奏效。
在6月25日的会议上,洛维特、福雷斯特尔和杜鲁门都一致同意:“美国必须采
取坚决的步骤,以便呆在柏林。"翌日,美国宪兵抓住了苏联占领区司令索科洛夫斯基。
理由是,他在返回东柏林郊区他家的途中,不应该飞驰穿过西柏林。一美国士兵用冲锋
枪顶住了这位苏联元帅的肚子。苏联卫兵们都伸手去掏枪。经过千钧一发的紧张对抗,
最终以索科洛夫斯基被释放而踩灭了已经在嗤嗤地燃烧的导火线。然而剑拔弩张的紧张
气氛并没有消除,双方的神经都绷得更紧了。
杜鲁门总统只会悦:“我们呆在柏林",美国将"尽量长平地"留在柏林。但是如何呆
在柏林,却想不出任何切实可行的办法。
为了炫耀武力,美国向英国运去了60架B—29轰炸机,并且小心翼翼地将这一
情报泄露给外界。虽然飞机并未经过改装,无法携带原子弹,虽然这些飞机的载油能力
不足以使它们飞抵苏联城市并且返回,有意泄露情报只是为了进行讹诈,但是不能因此
就断定,美国当时完全没有使用核武器的企图。
事实上,美国军队当时正在紧锣密鼓地为战争爆发做准备。当时苏联在东欧有50
余万驻军,其中约30万军队驻在东德。在兵力上,苏联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杜
鲁门威胁说:“本政府准备使用任何可能需要的手段。"福雷斯特尔曾焦虑异常,他问杜
鲁门:如果苏联的坦克开进西欧,他是否准备向苏联投原子弹?总统说,他"祈祷永远不
需要做这样的决定"。
福雷斯特尔在9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但是,如果有必要,毋庸置疑,他会这
么做。”
杜鲁门在他的日记中写道:“真是可怕的一天。柏林一片混乱。福雷斯特尔等人向
我介绍了基地、原子弹、莫斯科、列宁格勒等方面的情况。听后,我有一种可怕的感觉,
我感到战争就在眼前了。”
福雷斯特尔对备战负有主要责任。晚上,他彻夜不眠,闷闷不乐地思忖着军队不得
不作出严峻抉择的问题。他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以弱小的常规部队来和苏联打仗,要
么使用原子弹来对付苏联。福雷斯特尔心里明白,美国虽然拥有原子弹,但数量不多,
不足以保证一次袭击,就使得苏联无力反击。此外,美国已削减了它的常规部队,因此
采用常规部队作战,也没有力量击败苏联。这种两难境地,使美国的决策者们好像爬到
悬崖的边缘,看一眼底下的深渊之后,感到不寒而栗,于是又退了回去。
6月30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向报界说,杜鲁门总统已决定对柏林进行空运,靠
空投拯救遭到封锁的西柏林。美、英、法动员了当时所能动用的全部空运力量,建立了
通往西柏林的"空中桥梁"。C—47运输机一架接一架飞进柏林,在滕珀尔霍夫机场,
每隔4—5分钟就有一架飞机着陆。空投量不断增长。每天需要空运几十吨货物才能维
持柏林的生活。
6月和7月,每个月的空运至少1147吨,甚至煤炭也用飞机来运输。为了解决
运输量增加的问题,2万名柏林人还赤手空拳建造了一个新飞机场。
在为时11个月的封锁中,西方动用的飞机达20万架次,向西柏林空运了150
万吨物资。
在此期间,苏占区于1948年11月间建立了柏林市的市政机构,西柏林也于1
2月5日建立了市议会和市政府。从此,柏林正式分裂为备有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和
货币制度的两个城市。
一直到1949年5月4日,苏、美、英、法四国纽约会议达成协议,决定于19
49年5月12日凌晨解除对西柏林的封锁,并决定于5月23日在巴黎召开四国外长
会议讨论德国和柏林问题。至此,长达11个月的第一次柏林危机暂时得到解决。
6.2"现在世界不同了"
第二次柏林危机从1958年到1963年,长达4年之久。这场长时间的、时断
时续的危机,始终与核威胁、核战争危险联系在一起。和第一次柏林危机不同的是:苏
联核武器的发展,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核优势,处于咄咄逼人的攻势地位的不是美国
而是苏联。
早在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时,美国就明确承担了在欧洲的防卫义务。"北大西洋公约
"是在1949年4月4日缔结的,这一公约的缔结,标志着北约组织的成立;与此相关
联的是,1951年又组建了欧洲空军最高司令部。为了和北约组织相抗衡,苏联等8
个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签订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约组织。从此,欧洲正式形
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虎视眈眈、互相对峙的局面。
1949年9月,美国的两架起象侦探机,在太平洋北部和关岛、日本之间的高空
飞行时,测到了原子辐射,因而断定苏联已进行过一次原子弹爆炸。起初,杜鲁门总统
还怀疑这一判断的真实性,他不相信俄国有能力如此迅速地制造出原子弹。但是五角大
楼看问题比较客观,对苏联已研制出原子弹深信不疑。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杜鲁门也不
再有怀疑,于9月23日宣布:“我们有证据说明,在最近几周之内,苏联进行过一次
原子弹爆炸。”
苏联的核弹爆炸,对西方产生很大震动。
西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现在世界不同了"。过去美国享有对原子弹的垄断,
现在垄断被打破了,军事优势恐怕难以保持下去了。
西方的第二个反应是产生危机感。美国人认为,美国不再是一个受到两个大洋保护、
可以免受战争蹂躏的安全岛了;在广岛和长崎所发生的事情,现在都可能在纽约和芝加
哥发生。
西方的第三个反应,是军方有人强烈要求增加美国的原子弹生产,通过军备竞赛取
得核优势。有人则主张放弃完全依靠原子武器的孤注一掷的战略,必须加强陆军、战术
空军、空运和各种特种部队。
从1949年至50年代中起,美苏的核军备竞赛处于第一阶段,竞赛的内容是增
大核弹头的威力,歧途径是提高核弹头的比威力。
比威力=弹头当量/弹头重量,单位为吨/公斤,它标志着核弹头的性能和技术水
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公斤常规炸药比威力为0.17,1公斤裂变材料爆炸比
威力为1.7至2万吨梯恩梯,1公斤聚变材料爆炸比威力为5至8万吨梯恩梯。
50年代初,美苏双方将主要视线集中在制造氢弹上。
1952年和1953年,美苏先后爆炸了氢弹。接着双方又开足马力,提高氢弹
的当量。
从50年代中期开始,双方竞赛的重心移向核武器运载工具。从战后到50年代中
期,美国的核运载工具全部依靠战略轰炸机,美对远程导弹一直瞧不上眼,认为它不如
轰炸机可靠。
相反,苏联早就把发展弹道导弹作为重点。虽然从1956年开始部署远程轰炸机,
但一直到1963年才拥有155架,仅为美国当时轰炸机数量的12%。从1950
年起苏联就开始设计战略弹道导弹,并且制订了长远规划。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很快
试制出第一代中程导弹,其中有SS—3,射程为1200公里;SS—4,射程为2
000公里,SS—5;射程为4100公里;SS—6是苏联研制的第一种洲际导弹,
它是1957年试验成功的。这一年的10月,苏联还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
由于苏联在1958年获得了新的所需要的核力量,尤其是能打到欧洲各国的导弹
力量在急速地增长,而且在洲际导弹竞赛中,苏联也占据着有利地位,因此,赫鲁晓夫
利用核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有利条件,开始发动一场新的世界攻势。他觉得和40年代
后期苏联处在退却地位的形势已不一样,50年代后期,在亚洲,在非洲,在拉丁美洲,
在工业发展方面和空间探索方面,苏联都处于攻势。他认为,柏林西方势力的存在,是
令人难以容忍的。西柏林使他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他把它时而说成是"卡在嗓子眼里的
一根骨头",时而说成是一个"毒瘤"。
1958年11月10日,赫鲁晓夫宣布,他打算尽早与东德签订和平条约。签订
和约的实质,就是要结束盟国的占领,结束美、英、法三国在柏林的权利。
对于柏林的地位问题,西方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严重分歧。西德认为,"柏林是德意志
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州";美、英、法三国不同意这一看法,坚持认为,不能否定柏林是处
于四国占领之下的地位。东德政府认为,"整个柏林位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土上。整个
柏林属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主权范围"。苏联支持东德的立场。根据这一立场,一旦苏
联和东德签订和约,西方三国就没有理由再占领柏林。但是,西方三国并不愿意放弃占
领权,它们认为,西方三国在东柏林的权利,是根据战时的《雅尔塔协定》获得的,与
西方并未承认的东德毫不相干,或者说,东德没有资格和苏联签订和约来结束西方三国
在柏林的权利。这样一来,就使得东西方的对立,围绕着柏林问题而变得尖锐起来。
11月14日,苏联部队开始行动,在西德通往西柏林的高速公路上"骚扰"美国的
运输车队。
11月27日,苏联政府采取了更加激烈、更具威胁性的步骤。它照会美、英、法
三国政府,宣称应就战时同盟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缔结一项和平条约,以重新确定西柏
林的地位。西方有的研究者指出,这个照会,是苏联在原子外交方面的一个演习,是苏
联利用品核力量的新面貌强制欧洲中部发生变化的一种尝试。无论是核威胁还是苏联所
追求的目标,在这个正式照会中都表示得明白无误。苏联的核威胁是在谴责对方的威胁
之后发出的。它是这样说的:
讹诈的手段和不顾后果的武力威胁对解决像柏林这样的问题是最不适宜的。这样的
手段不仅不能帮助解决任何一个问题,而且只会使形势发展到危机的地步。但是只有疯
子才会在维护占领国在西柏林权利问题上走到发动另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极端地步。如
果真有这样的疯子出现,毫无疑问就会找到给疯子穿的紧身衣。
赫鲁晓夫以最后通牒的方式,限期于6个月内结束西方三国对西柏林的占领状态。
他说,如果西方在6个月之内不接受这样一个条约,苏联将与东德作出单独安排,并放
手让这些新规定在西柏林强制实行,届时那里的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现有权利将
全部无效。
就在11月27日,赫鲁晓夫就柏林问题举行记者招待会。他说:“每个人都明白,
柏林位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赖以建立并且不断发展的那一部分领土上。因此,最正确的
决定应该是,现在实际脱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柏林西部应同它的东部合并。这样,柏
林就会成为它所在国家范围内的一个完整的城市。"赫鲁晓夫的话是要告诉西方:如果西
方三国坚持在柏林的权利,继续留在柏林,那就必将受到在当地军事力量上占绝对优势
的华约军队的包围。这时候,西方三国就只能有两种选择:或者在柏林被迫接受东德的
领导权,或者诉诸武力同苏联对抗。
西方领导人认为,赫鲁晓夫的建议是无法接受的。如果接受这个建议,就等于西方
放弃西柏林,使它听凭东德和苏联的摆布。因此,赫鲁晓夫的这一要求立即遭到美国的
坚决拒绝。当天,美国就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美国决不会默认苏联单方面拒绝履
行其与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式商定的关于柏林的义务与责任。它也不会与苏联签署将最
终导致使西柏林人民处在敌对统治下的任何协议。"曾在杜鲁门政府中任国务卿、后在肯
尼迪政府任柏林问题高级顾问的迪安·艾奇逊说得更为明确:“……如果赫鲁晓夫在柏
林问题上可以分裂西方联盟,并且迫使盟国可耻地撤退,放弃我们曾发誓要保卫的西柏
林250万居民,德国和整个欧洲就会认为赫鲁晓夫才是欧洲的统治者。我们的美国人
民也会表明我们同样也认为赫鲁晓夫是统治者。”
1959年1月份,参谋长联席会议告诉艾森豪威尔,如果赫鲁晓夫真的想关闭高
速公路,参谋长联席会议打算在第一天以一个师的兵力投入行动。艾森豪威尔认为,要
在对方的顽强抵抗下打通通往柏林的通道,一个师的兵力显然太弱了。此外,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即使用武力打开通道,能否提供兵力来保证110英里长的通道畅通无阻,也
是一个未知数。因此,艾森豪威尔没有同意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建议,他要求另想其他办
法。
赫鲁晓夫施加的压力时紧时松,11月27日提出的6个月期限造成的紧张气氛,
到1959年春天就缓解了。这时,期限问题不再提了,赫鲁晓夫甚至邀请艾森豪威尔
对苏联作一次访问。1959年复,苏联与美、英、法三国在日内瓦开会讨论德国问题
和柏林问题,没有结果。赫鲁晓夫作出让步,艾森豪威尔也答应双方可以再进行谈判。
1959年8月3日,华盛顿和莫斯科宣布了同样的内容: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将于9月
访问美国,随后美国总统将在秋天前往苏联首都。
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肯尼迪在他到达的当天下午,便表示
相信:“如果赫鲁晓夫先生能建设性地使用他的权力,他将可能作为一位伟大的国务活
动家而留芳史册。"在戴维营,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举行了著名的私下会谈。在会谈中,
赫鲁晓夫暗示由于他先前表示的态度极为坚决,目前无法立即从这个立场上后退。然而
他承认理解总统的坚定态度,并表示愿意取消关于苏联政府单独同东德签订和约的期限
以及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僵局打破了。为了迁就这位苏联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同
意,在赫鲁晓夫有机会向其政府成员解释他的决定之前,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宣布苏联立
场的这一变化。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修改:·ersy 於 11月09日10:17:47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3.6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