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ouhit (地下党员),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越西沙之战(图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pr  5 16:35:41 2004), 站内信件

    西沙群岛是南中国海的属于中国的领土。据历史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南海诸岛已收
入我国版图。但是,西沙群岛也一直是被“列强”和“列弱”觊觎的历史舞台。
  1971年7月,菲律宾派兵侵占南沙群岛。在瓜分南海诸岛方面,南越尤为贪婪。
1956年起南越几乎同时向我西沙、南沙下手。越南统一前,南越总统阮文绍派兵占领
西沙,越南统一后,越南政府继续坚持这个立场。他们竟把南沙群岛31个岛中占领了2
0多个。
   1973年底,广东南海渔业公司的捕捞队前往西沙海域作业。领队是参加过八路军
的转业军人张秉林。他统领的97人的船队,设有电台还带有机关枪、自动步枪和手榴弹
。他们到甘泉岛以后,升起五星红旗并竖立了一个大木牌,用红漆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
神圣领土,决不允许侵犯!”上岛两天之后,即1974年1月15日,南越军舰便对准
岛上的五星红旗发射了10枚炮弹,由此揭开了西沙之战的序幕。中央军委为西沙之战建
立了领导小组。由周恩来、叶剑英抓总,领导小组中有邓小平和王洪文、张春桥。
  1974年1月19日早上7时,南越军队在琛航岛登陆。23名荷枪实弹的南越军
直扑琛航岛,敌人偷袭登陆失败,南越总统阮文绍从西贡发出命令:“打!”上午10时
,双方军舰交火。敌我舰只是四对四。开战不久,我海军扭转被动局面。南越一艘被命名
为“怒涛”的护卫舰,被我炮火击中,油库起火,弹药库起火,终于支持不住,沉入大海
的怒涛之中。海军决战之后,接着是登陆作战。1月20日晨,我军12艘舰艇,停泊在
西沙永乐岛海面,经过不多久的激战,我军全歼甘泉岛守敌。接着立即挥兵珊瑚岛,旋即
,南越的国旗在珊瑚岛折下。两天战斗结束,共计击沉敌舰一艘、重伤三艘,击毙敌舰长
以下100多人,俘南越军少校以下48人,美国顾问1人。我方代价:牺牲舰政委以下
18人。
  直到1988年3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在情况复杂的南沙升起五星红旗。

南越海军制作的西沙海战示意图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04271314.jpg

中国海军389号扫雷艇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12953153.jpg

被我军击沉的南越海军10号“怒涛”舰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2551928.jpg

南越海军16号“李常杰”舰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23241343.jpg

中方认为南越4号“陈庆瑜”舰是其舰队的旗舰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3665788.jpg

南越舰队旗舰5号“陈平重”舰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43368997.jpg

南越军队侵占西沙岛屿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52231303.jpg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152343303.jpg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152865089.jpg
 现在的西沙和我守岛部队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17346829.jpg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171066980.jpg
http://bbs.hnol.net/UploadFile1/2003101716171718755.jpg




--
◎◎◎◎◎◎◎◎◎◎◎◎◎◎◎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灌水许可证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2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