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Green
标  题: “梁三喜”的身后生前(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07日15:53:5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梁三喜”的身后生前(一)
文章作者:[梦剑] 2001-05-07, 15:34:41
-----------------------------------------------------------------------
---------
“梁三喜”的身后生前(一)
  自“老山主攻团”参加1979年2月17日第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一直到后
来的扣林山作战、老山作战期间,众多作家从全国四面八方陆续到达云南,进行军
事文学的创作。
  其中,济南军区创作室的李存葆等一批作家,受总政领导之托,在战斗的余烟
尚未散尽,就风尘仆仆地赶到“老山主攻团”所属部队。他们不辞辛劳,深入到“
老山主攻团”1979年对越作战的河口县、1980年骑线拔点作战地区扣林山、1984年
作战地域老山战区……他们深入到基层连队,深入到士兵的生活空间,甚至不辞跋
山涉水到边远的村寨去看望烈士的亲人。
  在收集了大量的英模素材之后,尤其是“老山主攻团”一些基层指战员和他们
的亲人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感人事迹之后,作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之中……他为之惊奇,他为之惊叹,他为之震动,他为之震撼。
  惊奇的是我们的士兵——背负着40公斤重的作战物资,在崇山峻岭的泥泞中挣
扎了两天两夜后,又在炮弹的催征中即刻发起冲锋,直至口吐鲜血累倒在阵地上。
而这些战士两天两夜所耗费的热量来源竟那么少得可怜;
  惊叹的是我们的基层军官——他们的生活竟是如此清贫。有多少个牺牲的或是
走下战场的军官上衣兜里,一边装的是个人的欠帐单和家中父母、妻儿病重病故的
电报,一边装的是牺牲后个人抚恤金分配的留言。他们用自己的清苦换来了人民的
富裕和边疆的安定,而共和国给予儿女们抚恤金的数量却无法衡量他们所作出的贡
献;
  震动的是我们军人的妻子——她们是如此的可钦、可佩、可敬!有谁能相信她
们靠自己稚嫩的肩膀,一头挑着国事,一头挑着家事,风雨中飘摇着疲倦的身影,
焦虑中等待着噩耗的重击;
  震撼的是——在同一个充满阳光的国度里,在同一面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同龄人
,一边是血雨腥风,一边是灯红酒绿,血雨中升腾的是民族的英灵,酒绿中倒下的
是糜烂的灵魂。前者为后者作出了全身心的付出,而后者在尽情享受前者的果实时
却心安理得,冷漠淡然。
  李存葆经过三个多月的勤奋耕耘,写下了《西线轶事》、《战争之神》、《钢
铁战士》等一些反映前线战斗生活的文章。但在闲暇之余,采访中那些许许多多的
事迹却总是缠绕在他的脑际间,总觉得有一种负债感。这种内疚和不安促使他再下
云南,将写作的触角伸向了基层官兵的生活、家庭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将战争的本
质作出了深层次地挖掘。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之后,写下了代表当代军事题材纪
实文学创作高峰的《高山下的花环》。
  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刻就引起了文学界的刮目相看,八一电影制片厂不惜重金
,抽调了影视界的精兵强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它搬上了银幕。上映之后,在社会
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爆发了轰动效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剧中人的动人壮举感到
可亲可敬,对烈士亲人的坎坷艰困感到怜悯和同情。
  人们在敬、叹之余不禁要问:剧中这些感人的情节,是作家的精心杜撰,还是
生活中的现实?
  这是事实!都是事实!
  这是发生在“老山主攻团”的千真万确的事实!
  只不过,作家和导演不愿过多地渲染战争的残酷性,将现实中的梁三喜、靳开
来的真实情况作了部分删动。
  剧中的主人公之一——副连长“靳开来”,以“老山主攻团”步兵五连副连长
、一级战斗英雄张大权和步兵二连丛副连长为原型;
  另一个主人公——连长“梁三喜”,以“老山主攻团”特务连孙连长和步兵一
营韦副教导员为原型。
  与“梁三喜”一样,“老山主攻团”特务连孙连长是山东人,他1973年入伍,
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与“梁三喜”一样,孙连长身高1.78米,是
地道的山东大汉;他喜好武术,尤以腿功见长。
  1979年,“老山主攻团”完成第一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以后,老孙征尘未
洗,就带着团侦察排加入到师侦察大队,在刘大队长的带领下,在中越边境线上的
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老虎山等地区进行敌后侦察活动。
  从1980年到1984年的四年多时间里,他多次带领侦察分队潜入到越南境内30—
50公里的地带,进行敌后侦察,获取了越北二军区军队配置和越军一线防御的大量
情报。
  他7次带队潜伏到老山越军防御前沿和纵深,熟悉地形、捕捉俘虏,为我军首
长作出战略决断、下定作战决心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情报依据。
  为获取情报,他曾与战友们在莽莽的热带丛林里埋伏过三天四夜,忍受了毒蛇
、蚊虫、蚂蟥等数不清的叮咬;
  为获取情报,他宁肯自己胃出血住院,也要和当地瑶族同胞论碗喝酒、论斤吃
肉,结盟拜弟;
  为获取情报,他连续四年没顾上探亲,二女儿已经五岁了却还不知道长得什么
样。
  为了表彰孙连长的卓越贡献,上级党委给他先后记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两次。

  1983年12月,“老山主攻团”接到了作战任务。孙连长作为老山战区的活地图
,奉命从老山前线回团介绍敌情和地形,在团里呆了三天。因前线敌情发生重大变
动,准备返回老山。此时,他爱人带着两个孩子从老家来到了部队……
  看到亲人,孙连长百感交集,心中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夫妻多年不见面,相
互之间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衷肠要诉,尤其是看到两个孩子都活泼健康,心中更
是高兴。忧的是军令如山,任务紧急,上级立等急催,爱人刚到自己就要走,这分
别的话自己如何忍心说出口!
  孙连长左思右想,愁肠难解,在万般无奈之下,这个身高一米七八、满身武功
的山东大汉,躲在团长的办公室里,流着热泪给爱人写下了一封信,不辞而别,偷
偷返回了老山。
  战后,“老山主攻团”在收集团史资料的时候,从孙连长的妻子手中找到了这
封信:
秀 :
  我心爱的贤妻。
  由于情况紧急,我不得不走,几年来我们夫妻之间的朝思暮想,看来只有痛苦
地延长了。我知道我这样做对不住你,我知道我这样不辞而别你会怨恨我,甚至会
骂我没良心,这些,我都认了。但是,我的内心也是和你一样是非常痛苦的。我想
和你话别,但我不忍心看到分别时你那痛楚的面容。我想告诉你真实的情况,但我
不忍心听到你对我那凄切辛酸的担忧。我多么想再和孩子们多玩上一会,但我不忍
心再听到孩子们用那稚嫩清甜的嗓音喊我一声“爸爸”。
  秀 ,四年多不见了,当我看到你那憔悴的面容、忧郁的眼神时,我的心里极
不是滋味,要不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真想抱住你大哭一场,以此来发泄我心中
的感激和内疚。我心里清楚地知道,你是为了我才走上这条受苦受累的道路。当年
,是你说服了父母双亲,才使我这个独生子得以走上当兵的路,遂了我平生的心愿

  我走后,你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还要照看双目失明的母亲。既要长年累
月的在地里辛苦劳作,又要抚养两个幼小的孩子。为了举家过日,你省吃俭用,从
不乱花一分钱。为了给父母治病,你将小 硬是拖到十岁才让她走进校门。为了翻
修我们那三间土坯房,我们双方将感情深深地埋在了心底,整整四年的时间我们只
能是梦中相见。细细算来,我们结婚12年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半,生活
对我们这对老夫妻来说,倒真是有点不公平,甚至有点残酷无情。
  我始终这样认为:你是为了我,吃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处,为了我们孙家,
你用尽了全身心的付出。有一首歌词中这样写道: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
半。而我的六枚军功章却全是用你的心血铸成。秀 ,我现在用什么动听的话语都
难以表达我的内疚之情,但这一次我向你郑重发誓,等打完这一仗,我马上就写专
业报告,如果上级不批准,我就是当战士复员也要回到你的身边。我要用我的肩膀
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我要用加倍的勤奋来改变咱家的贫穷,我要让父母有一个
幸福的晚年,我要让你和孩子都穿上像样的衣裳。秀 ,等着我吧,我相信这一天
一定会来到的。
  秀 ,话又说回来了,你也知道,打仗是敌我双方的相互残杀,是钢铁与灵肉
的击撞,这就难免有伤有亡。退一万步讲,万一我真的不在了,为了孩子,为了老
人,为了咱们孙家的门户,日子再难,你也一定要坚强地走下去。我看过有关规定
,我的抚恤金应是   多元,你要先还清我的借款数,咱们虽穷,但不能干那没
有骨气的事,剩下的钱你就带着全家过日子吧。假如有一天你能有合适的伴侣,你
就放心地去吧,我在九泉之下会保佑你们一生平安。
  在宿舍桌子的抽屉里面,有一个纸包,里面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借款名
单。另外还有300块钱,就作为你和孩子回家的路费吧。战争说不定哪一天结束,
等打完仗后,我会尽早来看望你们的,那时我们再互诉衷肠吧。
  再见了,我苦命的贤妻!
  再见了,我苦命的孩子们!

一月九日
  当孙连长的爱人看到这封信时,他已经连夜乘车返回了老山……
  她欲哭不能,欲诉无处,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开始打点行装,在来部队后的
第三天,就带着两个孩子忧心忡忡地返回了山东。
  1984年4月25日,我军指挥部召开了战前最后一次作战会议,对作战方案进行
最终确定……

--


           游子,慈母,国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xb238.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6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