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胖胖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位卑未敢忘忧国——观对越自卫反击战组图有感(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28 19:56:22 2002) , 转信



位卑未敢忘忧国——观对越自卫反击战组图有感(4)
2002-01-28 14:02:46 新华论坛


  

  自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49师分别对老山,者阴
山一线越军展开大规模拔点战斗起,84年至89年,七大军区轮番派部队参战,兰州军区47
军,沈阳军区16军23军,北京军区27军,38军(侦察部队),南京军区12军,1军,广州军
区42军,41军,济南军区67军,26军,20军,成都军区13军均分别参战。有关那段时间的
战事,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评论:战斗中先后涌现了“李海欣高地”,孤单英雄陈洪远,史
光柱,英勇无畏九战士等光荣集体和个人,老山对越轮战,对我军建设影响深远,众多新
星从中涌现,大批部队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越南长期被我牵制,无法修养生息,30年
的战争经历,并不是值得夸耀的历史,越南的国力日见空虚,更重要的是浪费了10年的大
好时机,错过了起飞的大好机遇,同时越南也拖住了苏联的后腿,每年的大量援助和阿富
汗极大的削弱了苏联,这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不否认这段文字的真实性,但
是又有谁知道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前线早已普遍弥漫着厌战的情绪。甚至那首家喻户晓的
《血染的风采》,在字里行间也隐隐传递着反战的精神。“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
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
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上有我们付出的爱!”听到这首歌的,没有一位不动容的,尤
其是当董文华推着特级战斗英模徐良的轮椅出现在春节晚会的现场时,全国各地,真应了
主席那句诗:泪飞顿做倾盆雨。 

  1989年9月26日,最后2600名侵柬越军列队开过了柬越边境的得胜门;与此同时,鉴于
形势的变化,中国野战军向英雄老山吻别北上;1992年12月,中越关系终于正常化。 

  站在2002年的春天,反观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历时仅短短十五天而中国方面的损失
却至少在两万人以上。据说只有淮海战役的惨烈程度可与之相比拟。大军所至,玉石俱焚
;“征夫戍卒,俱成白骨。鸟无声兮”。部队凯旋了,可是谁来安慰那些寂寞的英灵?战
功赫赫的将领拔擢了,可是谁能明白“一将功成万古枯”的辛酸。79到89,整整十年,没
有一个死亡的准确数字,然而,久久注视着网页上那张麻栗坡烈士陵园的照片,墓碑无言
林立,那种对人心灵的震撼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因为躺在那里的大都是一些和我同龄的人
。他们的生命永远停止在了那个如花的年龄上。这些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履行了他们应该履
行的义务,为这个国家付出了爱,付出了生命,可是他们的奉献却得到了多少承认?我一
直认为在天安门广场应该再立一座“自卫反击战英雄纪念碑”。即便没有,也应该有一座
大规模的纪念馆,而不是蓄意的忽视。 


  关上电脑,却不关上那一张张黑白的印证着历史的照片。我陡然发现,和平时期的军
旅生涯与其说是一种人生体验,不如说是我们的幸福。远离了炮火的硝烟和战争的压力,
处在这所军队最高学府的学生大部分成了不折不扣的“太子兵”:不练武、不学习、还没
有毕业就想着转业,不是想着怎么报国,而是怎么从国家身上揩油。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争
发生,我们是否可以担当起“打赢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重任?面对就长眠在1000公里外的
青山下的烈士们,我没有底气说:“是!” 忘了是哪个诗人的诗句了:位卑未敢忘忧国。
是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如果可以,我愿意,在一个春天,手持洁白的山茶,沿着南疆绵
延的红土,向英烈们献上我永恒的崇敬! 


  后记:感谢每一个不辞辛苦看完我这续续叨叨近5000字文字的同胞,以我的年龄和阅
历,根本没法对那场战争做出任何贡献,然而,正如我题目所说:位卑未敢忘国忧。文章
中所引用的资料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作者: 位卑小柯 日期2002-01-27 00:53:34.0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43.2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