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elta (王老五), 信区: Green
标  题: 主题:中越反击战之一经典战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19 17:00:49 2002) , 转信

 
首页 ● 邮件 ● 搜索 ● 新闻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谈天说地 
时事论坛 
 
  
 新浪首页 > 论坛首页 > 谈天说地 > 正文 
 
 中越反击战之一经典战役 参与讨论 推荐 得票:0 
作者: 天宠灵霄儿(2002-04-10 16:11:59.0) 
扬我国为威:中越反击战之“一将难求---记收复者阴山之廖锡龙师长 ”(转) 
一切怀疑我军实力的人看之: 


一将难求---记收复者阴山之廖锡龙师长 

我们和廖锡龙又在战地见面了! 

这时候,他正在那设于狭长坑道里的师指挥部部署防务,听见我们来了,奔出来紧紧抓住
我们的手。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9年3月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那天,他们团刚打完仗绕散
撤回到边境。我随副军长王争将军赶去他们团了解工作。 

部队分散住在哈尼人那矮小的竹楼和泥屋里。连日行军作战,战士们满身泥污、汗 ,脸
带倦色,就连团长也抱着头蜷缩成一团躺在军用毛毯上睡觉。只有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在忙
着挂军用地图,准备写作战总结,不过,一个个也是头发、胡子长长的。 

见副军长来了,参谋们赶紧喊醒团长,叫来副团长、参谋长。 

团长实在是太困了,他被叫醒,可还在迷迷糊糊地呆坐在床边上。副军长了解他们这些日
子打得很艰苦,对这并不介意,掏出烟来慢慢地吸着,耐心地等待团长醒过来。 

这时候,一个脸色微黑腰扎皮带的年轻军人过来了,精神抖擞地立正、敬礼、问好。那身
军装是那么整齐,虽然也散发着汗味,泥污却已洗掉。我眼前一亮,这人好气派! 

副军长为我介绍:“廖锡龙副团长。一位很能打仗的同志!” 

团长汇报,廖锡龙在旁边补充,那浓重的贵州思南口音简洁、明快,显示出他那行伍出身
的个性。谈完了工作,突然,他向副军长提出:“副军长,我想调到边防团去!” 

“怎么哪?”副军长轻轻地问。 

廖锡龙道:“边防部队有仗打,我想多锻炼锻炼!” 

副军长称许地微微一笑:“你急什么?仗嘛,有你打的!” 

他不知道军、师领导已经有了计划,这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主力团,需要一个年轻有干劲的
团长,他已被列入了待考虑的人选! 


五年不见,他有点胖了,也显得稳重了,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这是他在军事学院两年苦
读的“副产品”。但两眼还是那么有神,也许是职务的提升和年龄的增长,还增添了几份
威严。 

者阴山刚收复,指挥所里很忙碌,几十部电话机响个不停,请示、报告、部署防御…… 

盼了五年多,这次廖锡龙总算打了一个漂亮仗,他的指挥才能也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这次者阴山之战,从发起进攻到全线收复,总共只用了五小时零三十五分。真是够利索的
了。一场大战后,对指战员的原订战略方针、兵力的配备和使用、部队的精神气质……我
们都想知道,但这时他很忙,我们只想先了解一下,在取得胜利后,作为一位师指挥员他
这时候在想些什么? 

他笑了笑:“我在想下一次怎么打!老经验老办法,不能老用下去。”说着,他用红蓝铅
笔在军用地图上指指点点给我们说开了…… 

一位指挥员在取得一场胜仗后,总有几笔闪光之处。 

哪是廖锡龙的得意之笔呢? 

等我们走访了一些连队,观察了鏖战过的阵地,再来和他谈话时,我觉得,用小的代价换
取大的胜利,应是他的得意之笔! 

一位军事家说得好:“指挥官的职位越高,就越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智力来指导胆量,使胆
量不致毫无目的,不致成为盲目的激情冲动,因为地位越高,涉及个人牺牲的问题就越少
,涉及其他人生存和全体安危的问题就越多。” 

在者阴山前线,同志们告诉了我一件廖锡龙与棺材的事: 

战斗前夕,师组织科长奉命准备战后的抚恤工作,筹建烈士陵园、置办棺材,这些不愉快
的事,都压在了这位中年军人身上。 

这边境是喀斯特地形,起伏的石山上多是茅草、小灌木丛,大片的森林很少,要在短时间
内置办一批数量不少的好棺木,可不容易!幸好,组织科长是个能干尽职的人,这场收复
国土的战斗,又深为西畴人民所支持,经过紧张的奔走,他总算筹集了二百口棺木。 

定下这一数字,组织科长是作过一番认真计算的:一、我军能打胜仗;二、正面纵深的敌
人在一个团以上,山头工事坚固,易守难攻,还有增援部队…… 

二百口棺材够不够呢?他没有把握。还是向师长汇报一下吧。不够,再请西畴县同志帮忙
。 

哪知道师长听了,只冷冷问:“你准备了两百口棺材呀?” 

组织科长愣了一下。师长这神态可有点反常,过去,他满意时,总是很干脆地一点头:“
可以”;如果不满意,也是痛快地把手一摆:“不行,给我重来!”今天怎么啦?忙问:
“是不是少了?不够,我再去办!” 

师长用力地吸了一口烟,大声说道:“不是不够,是多了!” 

“多了?” 

师长把手往后一背,激动地走了个来回,才说道:“这次作战,如果用两百口或一百五十
口棺材来埋葬我们的战士,我看,我这个师长应该撤职!” 

他说得那么严厉、激动。接着,又点了一支烟,默默地一口接一口地吸着,谁也不知道他
这时候在想什么。 

有人说,战场上伤亡难以预料。一颗152加榴炮弹重七十八公斤,挨上一颗就可能去掉
一个排。敌我双方用大炮对射,不是十发、百发,而是千发、万发的轰,还有地雷、机枪
、火箭筒造成的伤亡,两百口棺材能算多? 

廖锡龙却是胸有成竹,他肯定说:“一百口足够了!” 

“一百口?”组织科长又问了一声。 

“唔。”师长挥挥手,“去,把多余的退掉!” 

组织科长激动地把手举到军帽边沿,庄严地向师长敬礼。他明白了,这次者阴山战斗,师
长已稳操胜券! 

战斗结束,连一百口棺材也没用完。赞扬之声不断传来,但廖锡龙的心情却仍感沉重。一
次,师里别的领导同志去参加州慰问团的一次宴会,他却悄悄溜到正在紧张施工的烈士陵
园,和战士一起垒石抬土。他要趁这点空闲,为死去的战友做一点事。 

1985年,云南边地的雨水来得早,才4月末,就淫雨连绵了。 

部队是在4月29日傍晚冒着滂沱大雨出发的。大雨、黑夜、泥泞陡峭的山路、过重的负
荷,对年轻的士兵来说,能越过这第一道难关,才谈得上参加明天拂晓的进攻。 

平常两、三个小时可走完的路程,如今,要极其艰难地走上一夜! 

师团指挥员们淋着雨站在自己的掩蔽部前,深情地目送部队消失在雨雾中。他们都在为部
队担心,雨这么大,各个连队能不能按时到位? 

山洪吼叫着从四面山头上倾泻下来,好象要把这大小山岭淹没似的。远处有几只饿狼在雨
中长一声短一声的哀皋…… 

半夜过后,廖锡龙一连几个小时默默坐在指挥所的地图前。他十几天来都被缠在修定作战
方案、调动部队的各种忙乱事务中,只有在部队已出发,却还未到攻击位置这短短的一段
时间里,他才能好好回想一下,作战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指定的主攻营连、迂回穿插部队
是否选对了?那些熟悉的营长、连长、排长甚至个别班长都一一出现在他眼前,他仿佛看
到了他们正在雨中走在队伍前头…… 

战前,师的作战方案一次又一次修改,拍板定案时已改过了十次了。师、团、营、连、排
都有沙盘作业;连那些刚入伍的新兵,也能背诵出师、团交给自己的作战任务,清楚、明
白地说出自己应从什么方向进攻,在什么位置上作战。 

为这,他天天下营、连检查战前的训练。那些日子,他严肃得怕人,哪个敢有丝毫懈怠?
真是苦了战士们。但他想,不这样严,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岂不是一句空话? 

出发前,他对营、团下达任务时,是那么严厉:还有什么困难,说清楚。不按时到位,后
果自己负责! 

营长、团长、政治委员们神情肃然,他们知道,误了戍机是会军法从事的!养兵千日,用
在一朝,哪个不想把这一仗打好? 

廖锡龙终于轻轻吁了口气。他仔细回想过了,作战方案对头,团、营、连、排干部的安排
也使用恰当。这一仗,一定能按预定计划打好。 

战前,在上级召开的一次作战会议上,他斩钉截铁地声称:五个小时左右收复者阴山全线
的大小几十个高地。会后,一个老参谋人员不无讽刺地说了一句:“我将拭目以待!” 

如今,大战在即,上下左右都在注视着我们师呢! 

表上的分针和秒针在有节奏地旋转着。时间已是五点四十二分,再过十八分就要开始炮击
!按规定,炮火准备三十分钟,步兵就要发起冲锋。 

师长侧耳听了听坑道外边,密集的雨点溅在坑道外的岩石上,哗哗啦啦地响得震耳。部队
在雨中走了一夜,够苦的了。这时候,各营、团已陆续报来,有的连队已到位,有的连队
还没有消息…… 

廖锡龙叫参谋查了查,是打哪几个高地的连队还没到位?参谋一一作了报告。 

虽然总攻时间将到,廖锡龙并没着急。这几个连、排长他都熟悉,每个人都是有胆、有识
、责任心强的好干部。他们带的队伍误不了事。至今还没有消息,一定有原因。他安慰那
些年轻参谋别着急,再等一等。 

他断然作出决定,请求上级把炮火准备时间推迟二十分钟,理由是:有几个连还没到位;
雨太大,对炮兵射击有妨碍,炮筒容易进水引起爆炸…… 

上级及时回电:同意。 

又过了二十分钟,前沿纷纷报告,步兵全部到达攻击位置。 

指挥所里的人都为之精神一振,那熬得血红的困倦眼睛里都闪射着兴奋的神采。好样的步
兵战士,终于闯过浓黑的夜雾,滂沱的大雨,深密的山林,泥泞陡峭的道路。这好比大力
神已把箭搭在弦上,转瞬就可射发了。 

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师长,等待他下达攻击命令。 

师长燃起了一根烟,缓缓地吸了一口,却说:“请求上级把炮火准备时间再推迟二十分钟
。” 

挤在掩蔽部里的其他指挥员和年轻参谋们全部吃了一惊。这时候,不赶紧向上级报告部队
已全部到位,还要求一延再延,这样不怕上级批评我们作风稀拉、准备不充分么?这也关
系到师长个人的威信呀! 

但师长好象没有考虑这些,只是把那短粗的手掌动了动,命令:“快报!” 

回电很迅速,又是同意! 

参谋们这才如释重负地相互一笑。看来,上级指挥机关,对师长是充分信任的。 

雨终于停了。各个连队也确实到位了。但,战士们全部成了湿淋淋的人,冻得在泥水里抖
着。一夜急行军,不少人刚赶到指定位置,就累得口吐白沫,一头栽倒在泥水里…… 

连、排长都为这很着急。他们自己也累坏了,如果,这时候有个短暂喘息时间该多好!但
,不行,总攻时间即将到了。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攻击再推迟的命令。连、排长们高兴得真想欢呼。二十分钟不算长,
可是在今晨这总攻前的特殊时刻,对年轻战士来说,却是这么宝贵。气喘过来了,枪支检
查过了,鞋子里的泥水清理了,走乱了的队伍整理好,气力运足了,要攻击的方向也看清
了,可以打得猛、打得狠了! 

六时四十分,我方的大小炮全都吼了起来。那本来一片黝黑的夜空,突然被撕裂成了红、
黄、黑、紫的碎块,湿漉漉的群山也在战栗、抖动。 

山头上的敌人,有的衣裤也来不及穿就赤条条地跃入地堡躲避炮弹,有的还来不及进入工
事就被炸成了肉泥…… 

首发命中,首群覆盖,敌阵地上一片火海。敌官兵在心惊胆战地猜测:炮击以后,步兵是
否将进攻? 

近几个月来,我大军西移,敌人已有防范,在阵地周围铺设了纵深一百五十米宽的环形地
雷区,加固了高桩和低桩铁丝网,储存了可用三个月的粮食。但究竟中国军队什么时候动
手,从哪个方向攻击,他们却猜不到,常常是一夕数惊。 

师长心想,用兵之法虚虚实实,可以在敌人的惊字上做文章。 

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方的公路上突然车灯忽明忽灭,马达声震耳,山间小路上也是手电
筒光一闪一闪,附近大小村寨的狗群更是狂吠乱叫,颇有大军扑近的架势;一会儿,大炮
响了,机枪、步枪也吼了…… 

敌人吓得全都跃入工事还击。慌乱中,他们打出的炮弹比我方多几十倍,把这场“夜战”
渲染得异常激烈。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廖锡龙布下的一个疑阵。他只派出了一个连兵力,
分成十几个小组来回走动;汽车也只有几辆,那震耳轰响的是一台发电机,附近村寨的边
民也乐意为这助威,把自己家的狗打得乱窜…… 

第二天,敌人才发觉这是一场虚惊。为这,他们受到了一位中将的申斥。 

今天,我军炮火一起,敌人虽然感到来势很猛,一时还难断定是否佯动,特别是一声狗吠
也听不见,更使他们惶惑不宁。他们哪里知道,我边境村寨的人民又配合得很好,已把家
里的狗捆了起来。 

炮火还没有停,我多路进攻部队就已摸到了敌阵地前。炮击是六时四十分开始,而某团六
连二排七时二十四分就攻上了十六号高地,敌人喊来的拦击炮火也完全落了空…… 

从晨至午,报捷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到师指挥所。从炮火开始轰击,到全线攻克,清扫战
场完毕,转入防御,一共只用了五小时零三十五分。完全在廖锡龙的预料中,虽说敌人还
新增加了一个营的兵力! 

这是久雨后的一个难得的晴天。白雾沉入山谷,形成了一望无际与远天连接的云海,蔚蓝
的天空象洗过一样透明发亮,远山苍青起伏,近处一片浓绿…… 

战斗结束后,廖锡龙师长到者阴山大小高地去了解部队从进攻转入防御的情况。虽然,战
前已有了安排,拿下者阴山后又立即作了部署,他还是亲自检查。这是了解团、营、连干
部对上级指示的理解和贯彻能力的好机会。 

几个月前,他这个师长还只能化装成边民,躲在高地很远的灌木丛里和岩石后边,悄悄向
山头上观察。那天,当他看完了地形,开始往回走时,突然指着那如一列长墙,自东而西
横贯于边境上的山岭,问周围的干部:“这是不是我们中国的土地?” 

“当然是喽!” 

师长那冻得黑红的脸庞,由于气愤,这时候显得更加威严逼人。他愤慨地说道:“中国军
人在自己领土上看地形,却要穿着便衣,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耻辱?” 

师长这简短的一句话,赛过了冗长的动员。全师都激动了。一连几天,请战书雪片样飞向
师部:雪耻,雪耻…… 

如今,者阴山已回归祖国,但这时候,他仍然没有横槊赋诗的兴致。胜利,对一位高明的
将帅永远只是个开始!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要学! 

师长的越野车在坦克兵的阵地前停下,再往前就没有路了。坦克兵们很委屈,这次没轮上
他们冲击! 

师长笑了笑。是的,炮兵、步兵把战斗结束的快,当然轮不上坦克兵逞雄了! 

师长走上二十三号高地的南侧。看见他来到高地,战士们很兴奋。他们喜欢这个脸色微黑
,长着一副朴实农民相貌的师长。战前,他常来连队,如今,虽然只相隔了几个小时,一
场苦战之后,却好似分别了好长时间。他们跳起来立正、敬礼、问好,然后得意地让师长
看他们缴获来的高射机枪。 

师长知道这是几个冲锋枪手,就故意问:“会用么?” 

“当然会用。” 

他随意指了一战士,命令他向前方山包上一个白色目标射击。这战士扳动高射机枪,一个
利索的点射,又快又准确! 

师长满意地点点头:“不错!” 

战前训练时,他要求全师的战士能使用三至七种武器,这样,在战斗中一兵多用。看来,
战士们都认真学了。 

他问:“你们的排长是马平么?” 

“是。”声音有些暗哑。 

师长明白了,战士们还在为排长的牺牲而难过呢! 

马平这个排的穿插任务完成得极好。但战前,师长在沙盘前检查马平的战斗计划时,这个
军校出身的排长当时没有简洁、明快、准确地把任务说清楚,被他当着全团干部狠狠训斥
一顿,责令重作准备。如今,马平在完成任务后却不幸在攻进敌营部时踏雷牺牲。他有些
黯然,那是一个能干、有文化、有胆量的好排长,如果还活着,多打几仗,指挥一个连、
一个营是不成问题的……他想,当时自己是不是过严厉了?不,不这样不行,玉不琢不成
器呵!如果马平排的穿插任务完不成,不仅影响对者阴山主峰的合围,还可能危及师的左
翼! 

几天以后,部队后撤到西畴休整。 

在长达七十公里的曲折多弯的公路上,师长不断从小车里向外探望。今天,他不是以一个
军事指挥员的眼光来观察地形,而是一路寻找白色的花。但,这乱石多于沃土的山野,只
有红花、蓝花、黄花,偏偏没有白花。按照廖锡龙家乡的古老风俗,白花才能深切地表达
对死者的悼念。虽然,其他同志已采集到了不少万年青、松柏,他却仍然执拗地追寻那白
色的花。车行迅速,在离西畴三公里处,才采到一株灰白色的报春花。师长赶紧跳下车,
珍重地捧起,直驱西畴烈士陵园,献在马平墓前。 

五连的战士全都激动了。这不仅是对马平的褒奖,也是对全连的肯定!奥运会闪光的金牌
虽然令人羡慕,作为战士更喜欢师长亲手采集的这束花! 

这也使我想起了不久前在者阴山战地和一位团政治委员的交谈。他突然用恳切的语气说:
“写写我们的师长吧!他可是个有棱有角的人。”接着,他象个年轻小兵一样羞惭一笑:
“不瞒你们说,我对他可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几个小时后,我们在这次打得非常出色的一个营里晚餐。战斗刚过,话题当然离不开战争
中的人和事,开始还比较拘谨的教导员,喝了几口烈性酒后,谈兴大浓。天热,他把外衣
一脱,兴奋地说:“我们师长,莫说叫他指挥一个师,就是叫他指挥一个军也行!” 

他的同事(营长、副营长们)一边嚼着菜,一边真诚地点头:“是这样,是这样,这说法
不为过……” 

他们的神情是那么诚挚、庄重,好象任命即将下达,在征求他们这些“选民”的意见似的
,惹得我们都大笑了起来。他们并不知道,几十天后,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签署一项任
命廖锡龙为副军长的命令,不久又任命为军长。他们只是坦率地说出了自己对师长的看法
! 

将军和士兵一样,也同样受着战争的考验,一仗下来,人们对他总要有毁有誉,那就看他
自己的军事才能,胆量智谋,品德如何了。 

一将难求呵! 

(原载:济南军区编报告文学) 
摘自:西线轶事 


 
 【给作者留言】【关闭窗口】 
  
  帖子查询 
 
按主题按作者 
 


 

 
 
[相关文章] 
 中越反击战之一经典战役 <13786 byte > 披头散发人模狗样 <04-11 08:45:57> [点数:
2634]

 
            
 [回复:中越反击战之一经典战役] 

 主题名称:  
转贴出处:  
 
加贴内容:  
     欢迎jwy0630来到谈天说地论坛。 

 如果您想以其他身份发言,可直接输入该身份的会员代号和密码。 
会员代号:  会员密码:  
链接名称:
 
   
 
 
 
链接 URL:  
图象 URL:  
电子信箱:  回帖通知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北京地区互联网站电子公告服务倡议书》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
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
、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新浪网中文论坛各栏目的版主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论坛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新浪论坛发表的作品,新浪网有权在网站内免费转载或引用 
本贴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为什么要进行会员注册 
新浪会员注册入口 
修改会员密码 
 

 

Copyright &copy;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7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397毫秒